11月8日晚,《舞蹈風暴》第一季總冠軍、青年舞者胡沈員攜編導作品《流浪》在僑都大劇院上演,全場沸騰,演出結束後現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衰,毋庸置疑,這是一場極具視覺衝擊、滌蕩心靈的藝術盛宴。
重溫胡沈員《流浪》現場
當晚,江門演藝中心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劇迷更是熱情似火。距開演還有一小時,劇院已經排起了檢票長龍,不少市民緊握手中的票據正在拍照留念。
來自中山的悅雅小姐和她的三個朋友在排隊間隙熱烈討論對胡沈員的期待,她告訴小編,他們一行人都是舞蹈老師,非常熱愛舞蹈,「我們一看到胡老師要來江門的消息,立刻毫不猶豫訂票,他的舞蹈非常有個人特色,一定要來看!」
1
現代舞作品《流浪》
以身體本身為出發點,根據蒙古族舞蹈的基本韻律,結合現代舞的身體運動方式,以特有的舞蹈語彙探討當下社會裡所有人的「流浪」,舞劇形式新穎、特點鮮明。
當雄渾、遼闊的蒙古族音樂響起,胡沈員和其他5名舞者亮相僑都大劇院舞臺,他們踩著音樂的鼓點,盡情舞動著自己的身體,時而柔情,像大草原上的草兒在微風吹拂下搖曳生姿;時而悽涼,像是浩瀚天際裡的星星,忽明忽暗;時而奔放,像是大海裡的浪濤,激情澎湃……舞臺上的每一名舞者柔軟、自由、灑脫,為觀眾創造了一個純粹的心靈世界。
2
舞蹈驚豔,震撼心靈
「驚豔、震撼!」是楊琳琳一家三口對《流浪》的一致評價。楊琳琳介紹,在自己的帶領下,爸媽也入了《舞蹈風暴》的「坑」,尤其是媽媽看了第一期節目之後就「上癮」了,現在每期必看。
楊媽媽說:「現場看和電視上看完全不一樣,胡沈員的舞蹈給人的震撼是直擊心靈的。」楊爸爸補充:「《流浪》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給我們一個無限遐想和思考的空間,年輕人在『流浪』,我們老年人也在面對生活中的瑣碎,如何輕裝前行,是我們大家值得思考的問題。」
△觀眾朋友圈觀後感截圖
03
演後談:執著、希望,一場無形的流浪
一個多小時的演出結束,舞者們換裝回到舞臺。當團隊成員陳偉傑用粵語跟大家打招呼時,現場熱度迅速升溫。胡沈員說:「這就是我們每個人對家鄉的懷念和憧憬,也許我們會背井離鄉很多年,但是不論走過什麼樣的路、經歷過什麼樣的艱苦,家鄉始終是我們的依託和牽掛。」
在觀眾互動環節,有觀眾對舞臺上多次使用「星星」元素的寓意進行提問,臺上的每一個舞者都有自己的理解。胡沈員介紹,在舞劇的最初他丟掉手上的「星星」,寓意將過往的榮耀、經歷全部清零,後面小心翼翼撿回來的「星星」寓意著前行的道路上珍惜每一個小小的夢想,舞臺上空懸掛的「星星」是我們生命中遇見的那些特別的人,或遠或近,但是他們一直在,給我們注入前行的動力。
對於大量使用蒙古族元素,胡沈員坦誠和自身經歷有關,近幾年由於工作原因一直在換城市,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布置起一個小小的家,就像遊牧民族一樣,雖然身體四處流浪,但是內心一直有嚮往和依託。他說:「即便兩手空空,即便一無所有,也不要害怕前行,走吧,離開吧,去踏破前路荊棘,用鮮血澆灌土地,直至腳下燦爛生花。」
演出結束觀眾不願離去,
紛紛在僑都大劇院前廳自拍紀念,
留下與胡沈員「流浪」相遇的珍貴記憶。
△本文攝影陳婉霞、熊志華,文字來源於江門日報
最好的演出永遠是在現場
看完現代舞作品《流浪》
是不是又一次愛上了劇場演出?
意猶未盡的你可不要錯過
12月06日 僑都大劇院 即將上演的
「文華大獎」舞劇——
山西華晉舞劇團《一把酸棗》
重現晉商生活歷史畫卷
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
唯美震撼的舞蹈
期待與你再次相約劇場
遇見美好的舞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