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導讀 |《魯濱遜漂流記》必考知識點最全整理

2021-02-19 雲舒寫大語文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一部長篇小說。作品通過塑造一個永不滿足、不斷追求、不斷進取的冒險家形象,歌頌了資本主義上升階段的資產階級冒險進取精神,表現了他們為創造個人財富而顯露的聰明才智、勞動熱情和戰勝困難的毅力。

丹尼爾·笛福(1660—1731)被譽為「英國與歐洲小說之父」。笛福生於倫敦一個油燭商家庭,年輕的時候,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在從事商業的同時,他還從事政治活動,代表當時日益上升的資產階級出版了大量的政治性小冊子,並因此被捕。笛福直到晚年才開始創作小說。寫《魯濱遜漂流記》時,他已59歲了。此後,他又創作了《辛格頓船長》《傑克上校》《摩爾·弗蘭德斯》等小說,這些小說對英國及歐洲小說的發展都起了巨大的影響以及作用。

《魯濱遜漂流記》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Robinson Crusoe)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一生志在遨遊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風暴,隻身漂流到一個無人的荒島上,開始了段與世隔絕的生活。他憑著強韌的意志與不懈的努力,在荒島上頑強地生存下來,經過28年2個月零19天後得以返回故鄉。

笛福生活的時代,正是英國資本主義開始大規模發展的年代。1702年,他發表《消滅不同教派的捷徑》,諷刺政府的宗教政策,因而被捕,並被判處枷示三次。出獄後,從事編輯報刊,還寫了不少政治、經濟方面的小冊子,因言論關係又曾三次被捕。1719年,笛福發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說《魯濱遜漂流記》。

這部小說是以亞歷山大·賽爾柯克在荒島上的真實經歷為原型的。據當時英國雜誌報導:1704年4月,賽爾柯克在海上叛變,被船長遺棄在距智利海岸900多公裡的胡安一費爾南德斯群島中的一個叫馬薩捷爾的小島上。4年零4個月後被航海家發現而獲救。那時,賽爾柯克已忘記了人的語言,完全變成了一個野人。笛福受這件事的啟發,構思了魯濱遜的故事。但在小說的創作過程中,笛福從自己對時代的觀感和感受出發,以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冒險進取精神和18世紀的殖民精神塑造了魯濱遜這一形象。

魯濱遜:17世紀中葉,魯濱遜·克魯索出生在英國一個中產階級的家庭,他本可以按照父親的安排,依靠殷實的家產過一種平靜而優裕的生活。然而。一心想外出闖蕩的魯濱遜卻當上了充滿驚險和刺激的水手,航行于波濤洶湧、危機四伏的大海上。後來遭遇船難而流落荒島,英國流亡貴族魯濱遜在極度與世隔絕的情況下,運用水手時代訓練而來的地理方位標示、天象人文觀測、日移與潮汐變化登計法等與奧妙的自然搏鬥,同日,記錄下自己的荒島生涯,並隨時等待時機逃離絕境。魯濱遜在自治的日曆星期五這一天,救下了食人族男孩星期五,星期五是被食人族作為祭祀的祭品帶到荒島上來的,無法再回到他的部族。隨著兩個人的朝夕相處,魯濱遜面對一個與自己不同種族、宗教及文化的人,慢慢改變了自己,兩人發展成亦父亦友的情誼。這份文明世界所缺少的友誼成為魯濱遜後來經歷20多年荒島生活的精神支柱。 

星期五:星期五是一個野人,有一次在沙灘上差點被另一個部落的野人吃掉,但魯濱遜最後救了他,正好當天是星期五,所以魯濱遜就給他命名為「星期五」。也由於他們之間的真摯友誼他才得以存活下去,並回到了家鄉。星期五是一個樸素、忠誠的朋友和智慧的勇者,他知恩圖報,忠誠有責任心,適應能力強,他和魯濱遜合作著施展不同的技能在島上度過了許多年,星期五的到來讓魯濱遜圓了歸家夢,自己則做了魯濱遜的助手。星期五要求上進,很快就融入了文明人的生活,是個樂觀,可愛的人。

船長:有愛心、善良,誠信守諾。在魯濱遜逃離薩累的航海過程中,被船長救下,而這位船長就是日後在巴西替魯濱遜保存財產的人。從他在大海中救下魯濱遜這件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有愛心、善良的人。在魯濱遜流落荒島地 28 年間,這位船長始終替魯濱遜保護著他的財產且分文未動,直至魯濱遜回來。

1、作者採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法,拉近讀者與小說的距離。笛福的小說敘事風格自然,不同於其他的小說和浪漫文學作家,他敘述的故事具有真實性,當讀者讀起來的時候,令讀者無法不相信有一個真實的人正在向讀者講述發生在他身上的真實故事。

2、在塑造主人公魯濱遜的時候所用的一個很出色的手法就是心理描寫。通過一系列的心理描寫展示了魯濱遜的思想變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他的性格特點。

3、作品還重視人物性格的塑造、環境和人物心理的描寫,採用了很多日常生活用語,這些開闢了英國小說發展的新階段。

4、小說的結構一目了然,思路非常清晰。全書以魯濱遜冒險的經歷作為線索展開,講述他如何離家出走、逃脫海盜、流落孤島,如何在孤島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以及最後又是怎麼樣成為富翁、如何回到英國等等。這些情節用一條線的形式引出來,使小說的結構非常緊湊、清晰。

1、《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是 英國 小說家 丹尼爾·笛福 。他在西方文學發展史上佔據著一個特殊的位置,被稱作 英國小說之父 。除了《魯濱遜漂流記》,他還創作了 《辛格爾頓船長》 《摩爾·弗蘭德斯》 《傑克上校》 等作品。

2、英國青年魯濱遜從小喜歡航海,曾 三次 離家到南美各地旅行。

3、他航海中經歷無數險情,後來整條船在太平洋上不幸遇難,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蹟般地活下來,並隻身來到一座荒無人煙的島上。他從絕望的縫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啟示,性格堅強的魯濱遜在島上獨立生活了 28年 。  

4、魯濱遜在孤島勞作生息,開拓荒地,圈養牲畜,生產 水稻 小麥 (填農作物)。   

5、《魯濱遜漂流記》是以第人稱寫的長篇小說。

6、一直到第28個年頭一艘 英國 (填國籍)船來到該島附近,魯濱遜幫助船長制服了叛亂的水手,才返回英國。   

7、魯濱遜生活的孤島叫 絕望島

8、伴魯濱遜度過晨昏的是一隻 鸚鵡 、及一隻、一隻

9、魯濱遜在島上捉到一隻鸚鵡,給它起名叫 波兒

10、魯濱遜漂流到荒島上的第一夜在 樹上 睡覺。

11、在荒島上,魯濱遜剛開始主要的食物是 野山羊 ,由於擔心彈藥用完,他就把他們捉住飼養起來。

12、偶然機會,魯濱遜抖裝飼料的袋子,過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長出了 稻苗 麥苗

13、魯濱遜來到島上第 23 年的 12 月,突然發現島上出現了一群 野人 。兩年後,他救下一個俘虜,那天是 星期五 ,因此,這個俘虜名叫 星期五 ,他成了魯濱遜的僕人。

14、魯濱遜在島上種糧的第一年收穫了 兩鬥大米 兩鬥大麥 ,他把這些糧食碾碎放進自己燒制的瓦罐中烤成 麵包

15、魯濱遜在島上還用 羊皮 製作了一把傘。

16、魯濱遜用近年的時間造了一隻獨木船,還挖了一條尺的運河,把船運到了半裡外的小河裡。

17、救了「星期五」,魯濱遜知道在另一個島上住著十五個 西班牙 人,是海船失事後逃上去的。

18、魯濱遜是如何到達孤島的?

在一次出海經商時,船在途中遇到風暴觸礁,只有魯濱遜倖存,被海浪卷到孤島上。

19、魯濱遜在荒島上是如何計算日月的?

在一個方柱的四邊,每天用刀刻一個凹口,每七天刻一個長一倍的凹口,每一月刻一個再長一倍的凹口。就這樣有了一個日曆,可以計算日月了。

20、如何理解魯濱遜的記日記和閱讀《聖經》及其他祈禱書的行為?

魯濱孫記日記的行為,表明他作為一個文明人精神方面的需要,證明自己活得明白,在長時間裡沒有走失在這種荒島上,他也更有理由相信上帝的存在。有了這個前提,就有了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21、這本書用第一人稱來寫有什麼好處?

好處是小說情境顯得更為真切,作者與讀者的距離縮小了,可以十分詳盡地描寫魯濱遜的心理活動。這就大大加強了小說的真實效果,讀來興味盎然。

22、魯濱遜是怎樣回到英國的?

28年後一天,有一艘英國船因水手鬧事而在島附近拋了錨。魯濱遜幫那位船長奪回了他的船,跟他一起回到了英國。

23、我們可以看出魯濱遜是個怎樣的人?

他不是一個隨遇而安、消極待命的人,而是一個意志品質極為堅強,生存信念十分執著的人,並且務實肯幹,勤於創造。

24、這本書在英國社會中有什麼作用與意義?

它為英國現實主義啟蒙小說開闢了道路,成為英國第一部真正的現實主義小說。

25、從中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面對絕望的生活環境時,不喪失生活的信心,勇於拼搏;為了生存,人的潛力是無限的,但是即使在最惡劣的環境下也需要有精神支柱。

相關焦點

  • 國外名著導讀,荒島求生作品推薦《魯濱遜漂流記》
    《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大家應該都讀過,沒讀過的也應該有所耳聞,作為歐美國家《西遊記》一樣的存在,好多都是被中小學老師安利的,小編這就帶大家重溫這部經典。1《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在18世紀創作完成的。
  • 靈魂漂流記——你沒讀懂的《魯濱遜漂流記》
    不關注靈魂的閱讀者都喜歡在故事中獵奇,看的時候精彩入勝,看完了,就完了,過段時間,故事也就忘了,又被另外的新奇故事取代了。當年的我就是一個這樣的閱讀者。那時我覺得《魯濱遜漂流記》是一本雖新奇卻膚淺的獵奇故事書,對當時那個正在尋求人生意義的年輕的我來說,這本書沒有多大的思想價值。但為什麼這樣一本書列在英國小說的經典之列,我甚為困惑。
  • 荒島求生的《魯濱遜漂流記》原來還暗藏哲學思考
    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國外經典閱讀名著《魯濱遜漂流記》,他的創作者是生活在18世紀的英國歐洲小說之父——丹尼爾笛福。說起笛福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是說起他的代表作《魯濱遜漂流記》,幾乎人人都聽過、看過或者了解過這本書。
  • 國外名著《魯濱遜漂流記》,一部人類文明發展史
    《魯濱遜漂流記》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部世界名著。它是18世紀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作為一本冒險遊歷小說,描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一次次的歷險經歷,一經發行便風靡全球。18世紀英國著名詩人和評論家科爾律治曾認為:「《魯濱遜漂流記》體現了人類的普遍性。」
  • 《魯濱遜漂流記》的真實版本
    🎨《丹尼爾·笛福肖像》1719 年 4 月 25 日他的長篇小說《魯濱遜漂流記
  • 魯濱遜漂流記的主人公是誰 魯濱遜漂流記的主人公
    《魯濱遜漂流記》的主人公是魯賓遜·克魯索。魯濱遜在一次航行中船隻失事,流落荒島28年時間;在這期間,魯濱遜在荒島上建設家園,過著完全與世隔絕的生活;後來魯濱遜設法救出當地土著居民 "星期五",兩人成為生死之交;二十八年後,魯濱遜和"星期五"搭乘船重返英國。
  • 六年級課外必讀《魯濱遜漂流記》閱讀指導課教案
    一、教學目標:1.通過閱讀和交流,使學生了解《魯濱遜漂流記》的故事內容,並能從魯濱遜的身上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習他的頑強與樂觀精神。2.學會由表及裡的閱讀順序,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3.以一篇帶多篇,激發學生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確立正確的閱讀思想,讓讀書成為自己的生二、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1、今天這節課,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共讀一本書,一本名著,它就是《魯濱遜漂流記》。2、我看同學都把書帶來了,這本書你讀了嗎?3、我隨便問一問啊,你都是什麼時間讀的課外書?每天都讀嗎?
  • 《西遊記》和《魯濱遜漂流記》的共性與差異:性相近,習相遠
    《西遊記》——傳統文化中的古典名著。《魯濱遜漂流記》——國外經典冒險小說。兩者的創作時間以及創作背景,都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一個是中國封建時代的產物,一個是英國資本主義擴張時的作品。如果把這兩本書放在一起進行比較,似乎有一種風馬牛不相及的感覺。但事實並非如此,世界上任何文化都有不可避免的共性,同時也會由於各自的特色而存在差異。
  • 與《魯濱遜漂流記》相比,這部韓國「漂流」電影更撩人
    單純做一個以動物為主角的《魯濱遜漂流記》,並未打動廣大影迷的興趣。某影評媒體稱:「《魯濱遜漂流記》這部電影誠意滿滿,在尊重原著經典的同時又不乏創新,將魯濱遜賦予了全新的定義,人物造型與性格刻畫亦是鮮萌可愛,極具喜感。
  • 《魯濱遜漂流記》讀書分享
    記得剛懂事那陣子,我讀了一本名叫《魯濱遜漂流記》的書。「魯濱遜」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名字,就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中,他從小就幻想著能雲遊四海,在一次航海中,風浪把他捲入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在如此困境下,他以超強的毅力在孤島上勞作生息,開拓荒地,生存了整整二十八年!這讓我明白很多,遇到困難哭沒有用,只有堅強地面對,才能戰勝困難,遇到事情不能慌張,要沉著冷靜。
  • 讀書手抄報內容:魯濱遜漂流記
    魯濱遜漂流記(又譯作魯賓遜漂流記,直譯作魯賓遜·克魯索)是一本由丹尼爾·笛福59歲時所著的第一部小說,首次出版於1719年4月25日。這本小說被認為是第一本用英文以日記形式寫成的小說,享有英國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的頭銜。  這部小說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
  • 經典名著《魯濱遜漂流記》:告訴你,人生幸福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尤其是「人類和植物一樣幸福」這一句,讓我想起一本書《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著名丹尼爾·笛福,根據一個叫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真實經歷,啟發創作而成的一部長篇小說。其中夾雜著作者長久航海的個人體驗,以及對人生幸福的思考。小時候,讀這本書,以為他講述的是冒險,如今人過中年才發現,他講述的是幸福的意義。
  • 《魯濱遜漂流記》在逆境中生存
    《魯濱遜漂流記》是改編自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同名小說,喬治米勒執導,皮爾斯·布魯斯南、波利·沃克等主演的劇情片。經典電影不僅是因為其中人物的表演真實而富有情感,以及劇情精彩,才被當作是經典的,更多的是這些經典的電影中表現出來的人性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 自由意志下的魯濱遜精神——讀笛福《魯濱遜漂流記》
    《魯濱遜漂流記》作為笛福的重要代表作品,是現實主義小說的典範,在小說發展史上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憑藉《魯濱遜漂流記》裡詮釋的魯濱遜式精神,笛福顫慄了西方文學界。伍爾夫曾對《魯濱遜漂流記》發表過這樣的評論:「這本書的偉大名聲,給它的作者帶來了某種不公正的待遇,在它給了他(笛福)一種無名的榮譽的同時,它也掩蓋了這樣一個事實:他又是一些其他作品的作者。」《魯濱遜漂流記》作為笛福留給文學界的重要代表作品,其影響可謂是持久且深遠的。後世學者們就魯濱遜式精神不斷地進行探討,指出笛福通過《魯濱遜漂流記》闡明了個體的自我性。
  •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真是太勵志了~
    最近,我讀了英國作家笛福的作品《魯濱遜漂流記》,讓我受益匪淺。《魯濱遜漂流記》主要講述了一個人徵服自然並拯救自己的故事。《魯濱遜漂流記》航行時,船在南美洲的一個荒島附近的巖石上,船壞了,所有的水手和乘客都淹死了,只有魯濱遜倖免於難。海浪把他卷到了岸上,克魯索開始了他28年的冒險。
  • 97年美國電影,《魯濱遜漂流記》懷念他一輩子!
    看到最後一幕,特別感動,以前看過書版的魯賓遜漂流記,好久之前看過電視劇版的,那時候給我印象很深,電視劇版的星期五好像和男主一起回到他生活的地方,不知道記錯了沒有,電影版的時隔這麼久才看,特別感人,星期五真的很好,勇敢善良,如果我是魯濱遜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個曾經陪伴過最好最好的朋友,懷念他一輩子,影片很好,希望更多的人看到!
  • 【福利】國慶假期,看《魯濱遜漂流記》電影咯!!!
    3D動畫大片《魯濱遜漂流記》招募方式,各位小夥伴迅速發送:魯濱遜漂流記+姓名+電話到親子957官方微信就有機會贏取兩張10月5日下午15:00盧米埃影城園區店《魯濱遜漂流記》觀影券記得分享給大家,機會更大哦!!
  • 文明世界的再發現:從〈魯濱遜漂流記〉到〈漂流者〉
    文明世界的再發現:從《魯賓遜漂流記》到《漂流者》從莎士比亞的《暴風雨》到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從戈爾丁的《蠅王》到小川一水的《漂流者》,文學作品對荒島題材的發掘從未停止。「漂流」和「荒島」帶給人們的直觀感受是環境的艱險和求生者的頑強,是人類與自然的博弈。
  • 《魯濱遜漂流記》手抄報素材,帶著手抄報和我一起走進經典名著
    「有了這個公眾號,從此手抄報作業再也不用愁」【手抄報模板圖片】【文字素材參考】01《魯濱遜漂流記》內容簡介英國青年魯濱遜從小喜歡航海,曾三次離家到南美各地旅行他從絕望的縫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啟示,性格堅強的魯濱遜在島上獨立生活了28年。他在孤島上勞作生息,開拓荒地,圈養牲畜,生產水稻和小麥,年復一年與孤獨為伴,克服了種種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聖經》成為他的精神支柱,憑著驚人的毅力和頑強不息的勞動,他蓋起了房子,收穫穀物,馴養山羊,用獸皮製作衣物。他曾與野獸鬥智,也曾與吃人肉的野人鬥勇。後來他搭救了一個土人,稱他為「星期五」,把他收作僕人。
  • 魯濱遜漂流記上映 熱門家用投影推薦
    《魯濱遜漂流記》在國慶期間上映。故事講述了一個由小動物主宰的荒島被暴風雨打破寧靜,"不速之客"魯濱遜與動物島主們上演了一場啼笑皆非的遭遇戰。然而惡貓軍團的入侵對小島造成巨大威脅,魯濱遜則聯手萌寵們奮起反擊,雙方鬥智鬥勇使勁渾身解數而笑料百出,一場關乎智慧與勇氣的家園守衛戰正式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