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打綠和林暐哲:何以至此?

2020-12-22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音樂產業觀察」(ID:takoff),作者 陳賢江,36氪經授權發布。

背景:據媒體報導,2020年2月24日,林暐哲音樂社有限公司向臺北地檢署提起告訴,指控蘇打綠已將所有創作歌曲的著作財產權,全都讓給他,但是吳青峰卻在未獲得他及所屬的公司同意下公開演唱。臺北地檢署宣布起訴吳青峰等。環球音樂隨後發布聲明,稱林暐哲方面惡意刁難,依智慧財產法庭民事庭的認定,吳青峰擁有詞曲著作權地位明確。此案目前正在審理中。

作者的話:法律的問題自有法庭來解決,這裡並不打算討論糾紛細節,作為蘇打綠長期的聽眾,同時也對林暐哲音樂社的經營留意多年,我只是想聊聊這件事背後的行業趨勢——創意個體化的正反兩面。不配圖,因為不想破壞文字的連續性。

多年前,在一次採訪中,我見到了林暐哲,彼時,蘇打綠起步沒幾年,內地市場剛剛打開,但林暐哲對於自己這組得意弟子的表現,興奮溢於言表。

按照林暐哲當時的說法,他希望集中精力把蘇打綠做好,爭取做到極致。在他看來,大唱片公司傳統的多組藝人同步發展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他更願意集中火力打磨好一個產品。

事實證明了林暐哲的前瞻性。21世紀以來,實體唱片市場不斷萎縮,唱片公司營收困難,已經無力承擔新人孵化的成本。過去,唱片公司推新人像刮彩票,每年推幾組新人,看看能刮出幾張中獎的。儘管往往刮十張只能中一張,但只要中,就是大獎。

如今,唱片公司已經刮不起彩票了,取而代之的是撿現成的——籤網絡紅人、籤綜藝紅人、籤小公司嶄露頭角的新人。雖然也是彩票,但至少是已經刮到一半了,而且,看不到「謝」字。

林暐哲也刮過彩票。十幾年前,暐哲音樂社初創期,旗下藝人不只有蘇打綠,還有範曉萱、夢露和The Voice(鍾成虎和陳建騏)。隨後,蘇打綠初露崢嶸,林暐哲才開始集中火力。

從2004年5月30日發行首支單曲《空氣中的視覺與幻覺》,到2017年1月2日正式休團為止,在林暐哲的操盤下,蘇打綠成為五月天之後,第二組能在華語音樂主流市場裡活躍十年以上的樂隊,而且,13年裡自始至終沒有籤約大唱片公司,保持著獨立經營的模式。(環球唱片投資了蘇打綠的「四季」項目,並代理發行)

任何參與過唱片公司或獨立廠牌經營的人,都會對個中艱辛深有體會。林暐哲不是大廠牌高層出身,想必也不會那麼多資源和渠道,他能做的就是在把產品打磨好的同時,利用好新渠道。林暐哲曾說自己不做營銷,只做音樂。但策略肯定是有的,走網絡、走校園、走小場地巡演,是林暐哲前期運營上的基本思路。

實際上,獨立音樂人和小團隊的運營莫不如此。蘇打綠之所以能從中脫穎而出,樂隊、尤其是主唱吳青峰的創作才華和個人氣質發揮了關鍵的作用,樂隊成員之間長期融洽的協作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同樣重要的是,小團隊經營,讓樂隊獲得了較大的自由發揮的空間,並不斷鞏固自身特色,由此強化樂隊跟聽眾群之間的粘性——儘管蘇打綠的個性從某種程度上說可能影響了他們在大眾層面上的傳播,卻讓他們建立一個足夠堅實的具有類似審美趣味的聽眾群,並以此為基礎逐漸挖掘出更多目標受眾。

這一點符合網際網路時代的傳播大勢,從「大眾傳播」轉向「窄眾傳播」:不再針對廣大範圍的數量巨大、結構複雜的大眾群體,而是以特定的傳播內容,來服務於具有特定特徵的相對同質化的小群體。

前提是,時代的發展提供了相應的條件。

一如當年《旅行的意義》(這首歌初版所在的單曲唱片只在臺灣個別咖啡館寄售)依靠網際網路被內地文藝青年廣為傳唱,蘇打綠的《小情歌》也通過網際網路敲開了內地市場的大門。

我還記得我第一次聽到《小情歌》,是一位朋友從QQ上丟來的MP3文件,他說你可能會喜歡這首歌。我一開始還覺得歌手的嗓音「怪怪的」,但很快就喜歡上了這首歌,並推薦給了其他朋友。就這樣,《小情歌》靠網友們通過滑鼠手手相傳,逐漸傳唱開去,成為蘇打綠打開內地市場的敲門磚。

在蘇打綠起勢的同時,離開了滾石唱片的陳綺貞,後來也自我經營得不錯。而且,在陳綺貞等人的帶動下,也因為一些供草根音樂人活動的網絡平臺出現,市場上湧現出一大批獨立經營的音樂人和小廠牌。

趨勢觀察家詹偉雄稱之為社會從「工廠式集體化」向「創意個體化」的轉折。

大唱片公司就是大工廠,每年生產大量的唱片,推出各類新人,追求經濟的規模化。規模化經濟,必然要求產品是面向大眾生產,藝人不得不屈從於所謂企劃,以大眾審美的最大公約數為標準來調整音樂個性,以「幫助」公司完成KPI。就連天王黎明,都曾經抱怨唱片不讓他唱自己想唱的歌,只想讓他做「白馬王子」。不少的歌手,哪怕再有個性,也不得不先出大眾化的唱片,幫公司賺夠了錢,才能求新求變,比如王菲。

誠然,唱片公司也會生產一些個性化產品,比如滾石唱片既有徐懷鈺這樣賺錢的歌手,也有「魔巖」這樣的個性化子廠牌,但在大唱片公司體系內,個性化產品是規模經濟的附庸,唱片公司通常只有在規模經濟有保障的情況下,才會考慮推出個性化產品,而也因此,個性化藝人在大公司體系內會受到比較多的限制,比如宣傳預算有限。

另外,由於大唱片公司的宣發體系,是針對大眾傳播建立的,加上大公司自身較複雜的層級限制,大公司很難適應窄眾化傳播靈活多變的需要。

「創意個體化」就不一樣了,正所謂船小好調頭,獨立經營的個體或者小團隊,可以在保證藝人個性化發展需要的同時,以靈活的、高彈性的方式來應對市場。你聽說過哪個大唱片公司的高層會為了自家藝人發展賣房賣車嗎?大公司高層也是打工的,他們犯不著那麼拼,但林暐哲可以,也只能這樣。

個人或小團隊經營問題在於資金和資源有限,(也有個別人或個別團隊很有錢,但小團隊的資源肯定比不上大公司的),所以,情感投資往往會比較重要,尤其是在看不到收益的情況下,「情感投資」成為團隊發展的重要動力。

很多小團隊都是以彼此投入感情、建立相互信任為基礎發展起來的。這是「創意個體化」的一大特點。這一點在蘇打綠和林暐哲身上表現的格外明顯。在媒體的筆下,吳青峰和林暐哲不是情同父子就是情同師徒,而林暐哲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經說自己和蘇打綠是「婚姻關係」。直到雙方對簿公堂,大家才發現,原來這個關係並沒有想像的那麼親密,終究還是,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合約糾紛這種問題,當然並不只存在於小團隊身上,組織相對嚴密的大公司,糾紛也很多。但是,小團隊的傷害可能會比較深,畢竟彼此投入的感情會比較多。 「我最深愛的人,傷我卻是最深」,比比皆是。

別說外人了,親人之間因為利益反目的事情也不少。2011年,美國天后碧昂斯(Beyonce)宣布開除身為她經紀人的父親,理由是她爸中飽私囊,私吞了部分巡演收入。

音樂圈裡最慘的一個案例,可能是英國壞手指樂隊(Badfinger)主唱被美國經紀人逼到自殺身亡,而他生前把這位經紀人視為父親般信任。樂隊成員事後反思說,大家都太不關注合約問題了,只知道一味的相信經紀人,然後埋頭搞創作。

在創作層面上,音樂是藝術,但在產業裡,音樂就是一門生意,涉及到種種利益,感情用事,往往會掩蓋一些存在的問題。音樂人們由於更在意創作,也不深諳生意經,比較容易吃虧。這裡並不是說每個音樂人都需要懂合約,但終歸得有一定的風險意識,要對個人利益有足夠的關切,老話說的好,「親兄弟,明算帳」。

後記:我見過兩次林暐哲,還做過一次電話採訪,於我,林暐哲是一個曾經帶給我很多啟發的前輩,我喜歡Jack Johnson,最初也是因為林暐哲的推薦。在我看來,林暐哲和蘇打綠在樂隊經營上走出了一條新路,創造了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案例。所以,當我聽說林暐哲提告蘇打綠,我感到震驚和失望。利益面前,難道真的就沒有好聚好散嗎?我知道,這個問題問得也是Naive,但我也希望這件事最終能和平落幕,儘管,如馬世芳所說,「看起來很難。」

相關焦點

  • 林暐哲:我和蘇打綠是「婚姻關係」
    關於媒體的好奇,林暐哲說,休息是因為「事情慢下來,對大家都好」。作為老闆,「林暐哲音樂社」有且只有蘇打綠一組藝人,而他卻給了團員最大的自由和時間,休息的事情,也是林暐哲最先提出來的:「因為我看到蠻多人為了這件事情(指工作)犧牲,犧牲掉當爸爸的體驗。有的時候當愛人也一樣,就是太急迫了。」
  • 從瀕臨解散到千萬粉絲,林暐哲說「蘇打綠的成功可以複製,但蘇打綠不可複製」
    一場演出唱一張專輯的歌,這個聽起來就很吸引人的概念,是在蘇打綠和林暐哲閒聊出來的想法,之後再一點點拓展逐漸完成的整個策劃。而這種事情並不是第一次,自從蘇打綠與林暐哲音樂社正式籤約後,雙方就共同在臺灣音樂產業低迷的時刻,創造不少閃光點。90年代後半段,全球唱片業都受到了盜版的影響,實體唱片銷量大幅下降,臺灣唱片銷量從1997年的476萬降到了2004年的150萬,整個行業受到了重大的打擊。
  • 吳青峰被蘇打綠前經紀人林暐哲起訴
    11月14日報導據臺灣媒體報導,蘇打綠休團後單飛的主唱吳青峰,本月23日首度在高雄巨蛋舉辦個人演唱會,但據臺媒消息消息,去年底和平拆夥的前經紀人林暐哲竟對他提告,指控他違反《著作權法》,表示蘇打綠已將所有創作歌曲的著作財產權讓給他,但吳卻在未經林同意下公開演唱,意即只要林不同意,吳青峰就不能唱自己創作
  • 蘇打綠改名魚丁糸,看似重新開始的背後,是與恩師林暐哲的恩怨
    「你知道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顛倒 ,我會給你懷抱」這句歌詞和最近全國各地的雨季還蠻應景,熟悉的歌詞和優美的旋律,總是能讓傾聽者情不自禁的跟著哼唱出來,這首《小情歌》就是蘇打綠樂隊的作品之一,是當年那個和五月天齊名的蘇打綠經典歌曲
  • 「蘇打綠背後的男人」林暐哲:你們所說的文藝,是我眼中的流行
    作為曾經成功推出楊乃文、陳綺貞等「文藝氣質」歌手的製作人,林暐哲在發掘了蘇打綠之後,義無反顧地為他們開設了「專營店」,將他們一步步培育成如今紅遍兩岸的樂團。我們很好奇,蘇打綠是怎樣煉成的?在蘇打綠北京演唱會期間,筆者與林暐哲聊了聊。
  • 蘇打綠正式改名「魚丁糸」,與恩師林暐哲再無瓜葛,一切從頭開始
    原因很簡單也很殘酷,2017年蘇打綠宣布休團3三年,而在這段時間裡,蘇打綠和恩師林暐哲團隊由於續約的問題鬧掰,而後林暐哲一紙訴狀將吳青峰等人告上法庭,表示蘇打綠團隊創作包括《
  • 吳青峰不能唱蘇打綠的歌了,如師如父的林暐哲有錯嗎?
    林暐哲心想:「這是什麼亂七八糟的樂團。」但還是皺著眉頭聽完了整首歌,樂團結束表演後,林暐哲走向後臺遞上了自己的名片。這個樂團就是蘇打綠,主唱就是吳青峰。蘇打綠此前就是一個校園樂隊,臨近畢業季,他們打算來個小型巡演,之後就各奔東西,正式進入社會,好好工作,然而第一站就遇見了林暐哲,也是改變他們一生命運的伯樂。
  • 蘇打綠合體,吳青峰終於贏了「恩師」林暐哲,楊宗緯站一旁幸災樂禍
    蘇打綠如今的成就,離不開成員們的努力更加離不開主唱吳青峰的才華和獨特的嗓音。也離不開當年發掘蘇打綠的"恩師"林暐哲,雖然是"恩師",蘇打綠卻因為林暐哲選擇被迫休團產生合約的矛盾。有研究的網友發現其實是因為林暐哲只想單獨續約吳青峰,可是吳青峰又怎麼會拋棄自己的團友呢,吳青峰和蘇打綠是互相成就的關係。
  • 吳青峰告贏「恩師」林暐哲,蘇打綠首合體,亮相薇婭直播間
    我們是蘇打綠!」 熟悉的身影,夏天的聲音,暌違樂壇3年的蘇打綠昨日終於合體表演,在薇婭直播間演唱了《他夏了夏天》。歌迷們激動不已,「等了3年終於等到了,我的夏天回來了!」蘇打綠到底怎麼了?為什麼會從樂壇消失3年?事情還要從2016年說起。
  • 蘇打綠解散?青峰和林暐哲都說不用擔心,團員也都很好 | 著調追訪
    ,不時有解散傳聞震驚粉絲,這兩天經紀人林暐哲回應稱:「謝謝大家關心,蘇打綠真的沒有要解散啦。」著調君第一時間聯繫林暐哲,他透露青峰沒事,「他沒事耶,還關心我好不好。」再起風波蘇打綠休團一年多的時間,團員生活各自精彩,再度風起解散傳聞,可能和青峰與阿龔近期各自的動作有關,有稱阿龔在臺 北燈節擔任閉幕式演出後,將於3月14、15日舉辦個人演奏會
  • 不靠標籤,不灑狗血,不為賺錢,林暐哲是如何打造蘇打綠的?(內有福利)
    從2001年4月成立於政大、報名金旋獎伊始,到2003年7月13日參加第4屆海洋音樂祭熱浪搖滾舞臺(小舞臺)表演,蘇打綠一直都是處於學生軍的狀態,直到遇到了如今的老闆,也是知名創作人兼製作人林暐哲。彼時,林暐哲剛離開臺灣魔巖唱片不久,當場就被青峰獨特的聲線和優質的創作吸引,不久就將蘇打綠籤約成為林暐哲音樂社的一員,合作至今。
  • 蘇打綠休團巡演「難搞」,青峰對粉絲太兇? 聽聽林暐哲怎麼說
    蘇打綠一度被定位為「小文藝」、「小清新」,可熟悉他們的人都知道,他們的音樂早已經跳開這個已被用濫的詞,《韋瓦第計劃》四張專輯過後,他們在華語音樂圈留下了屬於自己最特殊的印記。而作為一手挖掘蘇打綠並一路陪伴他們13年走來的伯樂、製作人與老闆,林暐哲也在樂團廣州演出間隙接受信息時報記者採訪,詳談了蘇打綠休團前後以及此次巡演期間的故事。
  • 吳青峰發文疑回應被前經紀人林暐哲起訴,蘇打綠2月24日宣布回歸
    吳青峰,中國臺灣流行樂男歌手、詞曲創作人、策展人,中國臺灣樂團蘇打綠的主唱。2001年,組建「蘇打綠」樂團 。2004年,籤約林偉哲音樂社。2005年,隨蘇打綠推出樂團首張同名專輯《蘇打綠》 。2013年,擔任浙江衛視歌唱選秀節目《中國好聲音第二季》的夢想導師 。
  • 獨家專訪蘇打綠樂團製作人林暐哲—— 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尋找音樂的極限 (上篇)
    「At the end of the day, it’s all about MUSIC.」它像是對蘇打綠和暐哲老師這些年的一個總結,簡單明了,卻有種讓人不容忽視的鄭重、執著與勇氣。林暐哲音樂社成立於2001年,曾培育過許多臺灣知名歌手及樂團。2003年,原本打算完成一輪畢業演出就各奔東西的蘇打綠,在海洋音樂祭被林暐哲慧眼識珠,從此開啟了一段意外卻美妙的音樂旅程。2004年5月30日,蘇打綠髮行首支單曲《空氣中的視聽與幻覺》,這一天也成為了蘇打綠的生日。
  • 與知名製作人林暐哲有關的歌曲安利
    林暐哲音樂社 自此林暐哲的魔巖時期結束,他成立了林暐哲音樂社,與主流音樂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密,同時他也仍在發展有潛力的樂壇新秀,那個新秀的名字你們都知道了——蘇打綠。
  • 蘇打綠經紀人發文:蘇打綠不會解散
    近期,針對蘇打綠欲解散的傳聞頻繁流出,該樂隊經紀人林暐哲日前發文再度否認,表示「蘇打綠一定會回來,但請給我們勇氣去嘗試新的可能性。」此前,蘇打綠主唱吳青峰發布微博稱,自己正在整理一些舊的音樂作品並開始著手寫新歌,同時也向團隊提出願意接一些個人活動。但他也同時強調,做自己的事情並不意味著單飛,蘇打綠也不會解散。
  • 沒有什麼是無與倫比的美麗,除了蘇打綠
    至此,休團三年的蘇打綠樂隊,在小巨蛋以一首Tomorrow Will Be Fine宣布回歸。歌迷們還沒從蘇打綠合體回歸的驚喜感動中回過神來,第二天,吳青峰就被臺北地檢署起訴。蘇打綠前經紀人林暐哲稱,蘇打綠已將所有作品的詞曲版權轉讓給自己,吳青峰未經過他同意,無權在公開場合演唱自己創作的歌曲。
  • 蘇打綠,你變了!
    下次再見到蘇打綠,請喊他們「魚丁糸(mì)」。2004年,六人團「蘇打綠」正式出道。休團期間,蘇打綠前老闆、製作人林暐哲和蘇打綠鬧掰,還私自將「蘇打綠」和所有發行過的歌曲拿去註冊為商標。林暐哲稱,自己擁有吳青峰的詞曲版權,且不同意吳青峰再唱蘇打綠的歌曲。
  • 蘇打綠吳青峰深夜發文,經紀人和歌手為何總是難以和睦相處?
    此前吳青峰曾與林暐哲共同署名宣布雙方和平拆夥,在聲明中表示自己一路走來像是一個被保護得很好的孩子,一直對於林暐哲有著依賴的心態,因此決定在之後的人生自己對自己負責,而經紀人林暐哲也稱他這一步非常勇敢,對此非常支持,讓人一度以為雙方已經和平分手,但之後發生的事情讓人措手不及,蘇打綠前經紀人林暐哲對吳青峰進行了提告,控告他違反了《著作權法》,表示蘇打綠已經將所有的創作歌曲的著作財產權交給了他,但是吳青峰在未經林暐哲同意的情況下公開演唱蘇打綠的創作歌曲
  • 全宇宙的朋友大家好,我們是蘇打綠!
    而魚丁系就是蘇打綠,從繁體的蘇打綠三個字中拆出而來。看來,蘇打綠是正式和林暐哲分道揚鑣了。他背後沒有大公司支持,為了籤下這6人的地下樂隊,林暐哲賣掉了自己的房產和車。魔巖時期張培仁曾給予過他的廣泛創作空間,也一併交給了蘇打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