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真正的收信人走了

2021-02-24 片面生活

 

早上,看到鋼琴家傅聰因新冠肺炎於12月28日在倫敦去世的消息。雖然每年都有名人去世,但今年確實有些特別。2020年bad news一大堆,現在又加上了一條。

從書架上找出《傅雷家書》,翻開讀了幾頁,主要是作為序的部分所收錄的傅聰寫給爸爸媽媽的六通家書,以前沒有注意到還有這幾封信。

 

在1957年11月5日的信裡,傅聰說:「人能夠有自由幻想的天地,藝術家是不能缺少這一點的,不然就會幹枯掉。」

在1958年1月8日的信裡,傅聰說:「我最近最喜歡的第一是巴赫,巴赫太偉大了,他是一片海洋,他也是無邊無際的天空,他的力量是大自然的力量,是一個有靈魂的大自然,是一個活的上帝。……舒伯特,我仍然迷戀他。……我也開始認識蕭斯塔科維奇。真是了不起的作曲家……」

在1958年2月28日的信裡,傅聰詳細匯報近期的練習曲目,他說:「我又好久沒給你們寫信了……最近工作成績還不錯。」

在1958年8月20日的信裡,傅聰說:「……最近就是練琴。……我就是練琴,忙得很,將來的事想得很少,顧不得那麼多了。……祝你們身體好,心情愉快。」

在1962年7月8日的信裡(寫在七張明信片上),傅聰匯報他在南美巡演的情況。他說:「……路途又複雜又不準時,實在是勞累之至,但這兩個國家真美,完全是黃賓虹山水畫的味道,人也可愛,女孩子美極了。」他在波哥大用200美金買到了八張唐伯虎的山水插頁,興奮得不得了,他說是真跡。

在1965年5月18日的信裡,傅聰匯報他在東南亞巡演的情況。他在香港和父母通了電話,「你們的聲音口氣,和以前一點沒有分別。我好像見到你們一樣。當時我心裡的激動、辛酸,是歡喜又是悲傷,真是非語言所能表達。另一方面,人生真是不可捉摸,悲歡離合都是不可預料的。誰知道不久也許我們也會有見面的機會呢?」在信中,他還剖析了自己身上蘊藏著的東方氣質:「我的東方人的根真是很深,好像越是對西方文化鑽得深,越發現蘊藏在我內心裡的東方氣質。」他認為東方氣質是一種「化」的功夫,人和人,人和自然,都是和諧的。「西方人的整個人生是對抗的,人和自然對抗,人和人對抗,藝術家和聽眾也對抗……我們的觀點完全相反,我們是要化的,因為化了所以能忘我,忘我所以能合一,和音樂合一,和聽眾合一,音樂、音樂家、聽眾都合一。」

 

傅雷寫給傅聰的家書,我也隨手翻了幾頁。

在1954年8月16日的信裡,傅雷叮囑傅聰要注意禮節:「你素來有兩個習慣:一是到別人家裡,進了屋子,脫了大衣,卻留著絲圍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裡,或是褲袋裡。這兩件都不合西洋的禮貌。圍巾必須和大衣一同脫在衣帽間,不穿大衣時,也要除去圍巾。手插在上衣袋裡比插在褲袋裡更無禮貌,切忌切忌!何況還要使衣服走樣……總而言之,你要學習的不僅僅在音樂,還要在舉動、態度、禮貌各方面吸收別人的長處。」

在1955年1月26日的信裡,滿是熱烈的愛、讚美和期許。傅雷寫道:「世上最純潔的歡樂,莫過于欣賞藝術,更莫過于欣賞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傳達出來的藝術!……想到你將來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沒有止境的進步,為更多的人更廣大的群眾服務,鼓舞他們的心情,撫慰他們的創痛,我們真是心都要跳出來了!」「赤子之心之句話,我也一直記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擁抱……」「……願你作中國的——新中國的——鐘聲,響遍世界,響遍每個人的心!」

在1960年8月29日(寫在得知傅聰結婚後)的信裡,傅雷談到如何對待愛情和婚姻。他說:「對終身伴侶的要求,正如對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樣不能太苛。事情總有正反兩面:追得你太迫切了,你覺得負擔重;追得不緊了,又覺得不夠熱烈。溫柔的人有時會顯得懦弱,剛強了又近乎專制。幻想多了未免不切實際,能幹的管家太太又覺得俗氣。只有長處沒有短處的人在哪兒呢?世界上究竟有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物呢?撫躬自問,自己又完美到什麼程度呢?……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本質的善良,天性的溫厚,開闊的胸襟。有了這三樣,其他都可以培養;而且有了這三樣,將來即使遇到大大小小的風波也不致變成悲劇。作藝術家的妻子比做任何人的妻子都難……」

在1962年6月16日的信裡,通篇都是菜譜,傅雷教授傅聰的妻子彌拉如何做中國菜。「為日常燒菜,彌拉煞費苦心。她要我教她燒菜的方法,太難了,光是紙上談兵沒用,燒中國菜一定得看了學。」

 

好了,不摘引了,以後再找時間好好讀吧。

 

時代真不一樣了,從物質條件到文化氛圍都和五六十年前迥然有別。

今天和今後,當然還會出翻譯家,還會出鋼琴家,但恐怕很難再有傅雷和傅聰這樣用家書來「親子互動」。這不單是說手機通訊相當便捷,人們已經不寫家書。即便在寫家書的時代,傅雷家書也是鳳毛麟角。這些家書裡透露出來的最難能可貴的,還不是父子親情,而是他們兩代人對藝術的熱愛、追求以及高超的修養。

中國人裡當然不乏大藝術家,但缺乏對熱愛藝術的表達。中國傳統的藝術家往往不怎麼相信語言可以傳達藝術的,他們覺得藝術應該是自己去「體會」,去「感受」,去「悟」,而不是去互相之間「交流」「討論」「辨析」。陶淵明說「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看起來主張交流,但他還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認為語言所能表達的其實非常有限。這就是典型的中國藝術家的思維。

讀傅雷家書,父親寫的也好,兒子寫的也好,字裡行間洋溢著有一種甚至令人覺得不好意思的「真摯」。這就是他們說的「赤子之心」吧。我覺得在他們的藝術敏感、藝術品格中有一點西方味道,但真正說來,恰恰是因為他們是東方人,以東方人的根底受西方藝術的薰染,才能陶染出這一片真摯與純粹。

《傅雷家書》是寫給孩子看的,也是寫給家長看的。我們讀這些家書,更多的是看傅雷怎麼教育孩子。以前看過一個傅聰的訪談,採訪者和他談到《傅雷家書》的話題,他顯得很無奈。他說自己早就超出了《家書》那個階段了,他聽人談《家書》也聽得膩了。的確,傅雷給他寫家書時,他還是一個毛頭小夥子,雖然在音樂上獲得了極大成功,但作為鋼琴家的道路畢竟只是剛剛起步,無論是藝術修養還是人生閱歷都只在初級階段。那個小夥子慢慢成了一個大師級的鋼琴家,藝術造詣早就不可同日而語。

書信文體有它特別的感染力,試看這些開篇,誰能不心動呢——

 

「親愛的聰:我差不多無時無刻不在念著你!……」(1954年9月21日)

「親愛的聰:差不多快一個月了。沒有接到你的信,天天希望有你的信,真是望眼欲穿了。」(1955年月22日)

「親愛的聰:接到你南非歸途中的長信,我一邊讀一邊激動得連心都跳起來了。……孩子,你不知給了我們多少安慰和快樂!」(1961年4月20日)

「聰,親愛的孩子……」(1962年9月2日)

 

我想讀者在閱讀這些家書時,無形之中會化身為「收信人」而被傅雷充滿深情的文字打動。家書的讀者有很多,但真正的「收信人」只有一個。

現在,那個真正的收信人走了。

相關焦點

  • 傅雷家書的寄信人和收信人都走了
    傅雷留給世人的,除了《傅雷家書》,還有就是著名的傅譯。《約翰·克裡斯朵夫》是他的代表作。人一輩子都在高潮與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
  • 《傅雷家書》收信人新冠病逝,62年前叛逃英國,特殊時代的誤會
    傅聰的逝世引起了國內許多的關注,這倒並不是因為傅聰對國內音樂文化做出的貢獻,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是現代翻譯家、作家、教育家傅雷的長子、而且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傅雷家書兩則》課文原文的收信人、還有62年前的那一段特殊時代的「叛逃」往事。1934年3月出生的傅聰,由於傅雷與朱梅馥的長子夭折,傅聰的出生得到更多的關懷與培養,其在三四歲開始就展現出了音樂天賦,七歲開始學習鋼琴。
  • 王珞丹凌晨發微博求紅的辦法:「拿不走」的那個你,才是真正的你
    「拿不走」的那個你,才是真正的你陳坤在《突然就走到了西藏但是,當我走過那段膨脹和迷茫的日子,走到今天,我才真正認清了明星的本質,也看清了名利的虛妄。作為一名演員,不管是誰,都只是各領風騷三五百日。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很幸運地嘗到了在高處的感覺,但那個高處並非真的屬於你,有一天你也會失去它,所以它並非你生命的本質。
  • 時間帶不走真正的朋友
    時間帶不走真正的朋友              朋友就算再好,總會有一段時間互不理睬互不關心。時間,帶不走真正的朋友;歲月,留不住虛幻的擁有。時光轉換,體會到緣分善變;平淡無語,感受了人情冷暖。有心的人,不管你在與不在,都會惦念;無心的情,無論你好與不好,只是漠然。
  • 有時候,走著走著,就把那個願意傾聽你的人弄丟了
    人都有傷心難過的時候,都有需要被傾聽的時候,而有一個隨時願意傾聽你的人,真的很難得,說到傾訴,我們可能只會想起自己的親人或者愛人,可是真正難得的,是一個與你沒有任何血緣和利益關係,願意隨時當你的傾聽者的人。
  • 那個叫謝園的哥們走了
    那個叫謝園的哥們走了今年,突然的很喜歡看謝園的一些採訪的段子。集中的,就是他模仿他的老師。模仿梁天,模仿葛優,模仿屠洪剛。惟妙惟肖,肯定誇張。我看過的謝園出演的電視劇是&34;,那個小人物,各種瑣瑣碎碎。感覺他就是隔壁一哥們。
  • 《傅雷家書》收信人因新冠去世,曹可凡、郎朗憶「鋼琴詩人」傅聰
    從鋼琴的世界走出來,傅聰也是《傅雷家書》中那個虔誠聽取父親教導的收信人。從他出國學習、演奏成名到結婚生子的每一段成長經歷,讀者們都仿佛置身其中,與他共同參與經歷著那些個人抉擇和家族起伏。據曹可凡說,傅聰最近兩年的心情一直比較低落,因為身體狀況不佳,對演奏造成了困擾,「音樂家的部分被抽走之後,他只剩下一副物理皮囊,對他來說可能是一個特別大的痛苦。所以,他心情一直不是很好,有點心灰意冷。之前有學生去倫敦看他的時候,他就表達出這種落寞。」
  • 走不到一起的愛情,請不要傷害那個依然深深愛著你的人
    作者:胡楊映月走不到一起的愛情,請不要傷害那個依然深深愛著你的人!愛情,從沒有那麼順心如意,往往,真正的愛情會成為愛而不得的傷痛。當愛情成為一葉飄零的分手,當愛情成為無法走到一起的傷感的時候,有些人,為了乾脆利索的與愛的人儘快脫離、斷絕關係,就不惜以一種傷害的方式來與自己曾經深愛的人分手——因為兩個人互相還深深愛著,因為彼此都捨不得放手,所以就會選擇「傷害」這種極端的方式來跟那個還深深愛著你的人徹底分手......
  • 朱茵:「如果那個人真的愛你,你是走也走不掉的」
    朱茵說:「如果那個人真的那麼愛你 你是走也走不掉的 除非他有意放你走 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愛你的人必然會守護你一生就像朱茵說的這句話一樣,如果這個人真的愛你的話,他是不會讓你走的,因為把你交給另外一個人,他是絲毫不會願意的,他生怕別人給不了你快樂,不能包容你,不能寵著你,還會擔心這個人會傷害你。
  • 當你聽懂了梁靜茹的這首歌,就算是真正放下那個「他」了
    點擊播放 GIF 0.0M如何衡量對一個人是不是動了真情,有一個直接明了的感受,可以甄別:他來時攜帶風雨,你無處可避,他走時亂了四季那個人的經歷,不僅僅是從你心上走了那麼一遭,而且會讓你喪失理性,面目全非,喪到不能自已。嘴裡不斷的對朋友們念叨著,已經忘了,他是誰呀?老娘才不認識呢?後一秒聽到有關他的消息,瞬間淚流成河。女生的口是心非,不僅僅體現在愛上一個人的時候,還體現在失去一個人的時候,明明深愛,銘心刻骨。
  • 真正愛你的人,來了就不會走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夜聽 ,ID:yetingfm】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常常聽人感嘆:真正愛你的人,來了就不會走。為什麼?因為他縱然有千百個理由放棄,但總會找到一個理由繼續愛你。你的獨特,令他不舍。你的迷人,令他著魔。
  • 走高速好還是走國道好?那個更省錢?
    那麼我們走長途時又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走高速好還是走國道好?那個更省錢?高速過路費和油費知多少?不過這裡總結了幾條經驗,可以參考:1、如果行車裡程在50公裡以內,直接選擇走省道,除此省道路況極差。 2、如果行車裡程100公裡左右,高速或省道都可以,要看是要效率還是要經濟。 3、如果行車裡程超過150公裡,建議優先選擇高速。
  • 不要一時糊塗,放棄了,那個真正愛你的人
    正如東青說的,不要因為瞬間的混亂而放棄真正愛你的那個人。02人生不如意的事總是十有八九。這個世界上有平坦的生活,但也很困難的。即使是很幸運,也不會事事如意。就是在真正愛一個人的時候,把自己的感情和感覺交給對方。對方的幸福是自己的幸福,對方的悲傷也想以身作則,急於求成。因此,如果對方受到傷害,傷口可能最難癒合。任何人都會知道對你的真心。人生在世,遇到真正愛你的人真的很難。
  • 《我們是真正的朋友》大S少女感十足,範曉萱還是那個「小魔女」
    《我們是真正的朋友》是四個好朋友一起去旅遊的綜藝節目,她們分別是大S(徐熙媛)、小S(徐熙娣)、範曉萱和柳翰雅。我們都知道,她們四人認識好多年了,從讀書時就是好朋友,四個人的友誼有二十多年了。可以說她們是最像塑料姐妹花的好姐妹,她們互相嫌棄並可以毫無顧慮地吐槽。
  • 人到中年,你的身邊還有真正的朋友嗎?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
    當我們快到終點站時,驀然發覺車上的旅客越來越少,真正能陪我們一起從頭到尾欣賞沿途風景的人少之又少,甚至幾乎為零。剛開始,彼此的出發點都一樣,覺得沒有什麼不同,也不會介意彼此,大家敞開胸懷、相談甚歡。然而,慢慢地,當彼此之間來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開始有了不同的方向與目標。一個向左,一個向右,從此相別兩寬,難再相聚,難有交集。
  • 樸樹:奄奄一息過,才有那個真正的我
    無論變成什麼模樣,樸樹永遠是那個真誠率性、天真純粹的耿直少年,這個男孩也仍舊在乎是否能向80歲的媽媽證明自己「正在變成一個更好的人」。越來越像一棵樹前一陣,樸樹在一檔音樂綜藝節目中的耿直表現引發一場輿論熱潮。人人都在調侃樸樹缺錢,但是有多少人知道他這些年以借為名,送出去的錢已經上百萬。
  • 那個實名「辱罵」過周星馳的人走了……
    基哥就不同了,一看就是真正的江湖人士。雖然身後的兩個人一個刀疤臉,一個叼著煙,刻意裝兇,但誰是大哥一眼便知。彌留之際,李兆基過去的大佬陳慎芝去看望他,見他情況很差,便跟他說:「要走就走,不要回頭,不要那麼辛苦。」宛如港片江湖人士瀟灑揮手告別,道一聲江湖再見。這一別,港片裡的江湖好像又被風吹散了一些。
  • 人生的意義,是找到那個真正的自己,有勇氣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成為自己的勇氣》教會你如何學會認知自己的情緒,找到那個真正的自己,你就是那個快樂的人。 長此以往,就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恐懼,就算是意識到自己已經被負面情緒控制,卻無法走出來。 富蘭克林.羅斯福有一句名言:我們唯一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 我們想要變得更好,就不能讓自己深陷其中,就要用行動來打破這種局面,慢慢找回那個快樂的自己,真正的自己。
  • 真正從《愛情公寓》中走出來的演員,不是關谷而是他
    真正從《愛情公寓》中走出來的演員,不是關谷而是他《愛情公寓》陪伴了大家11年,也終於和大家說再見了,雖然說導演已經竭盡全力的給大家帶來非常完美的結局,但是對於大家來說,青春羨慕無論怎麼樣都會是有遺憾的,11年的時間,愛情公寓當中的演員們也是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從名不見經傳的新人也已經成為了比較成熟的演員,但是由於當時這部劇塑造的非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