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電影出發--看見臺灣

2021-02-09 廈門旅遊萬事通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看著屏幕裡如夢似幻的場景大呼好想成為主人公的時候,跟著電影隨性走走,連對著地圖做攻略的時間都省了大半,簡直是so easy!

讓我們跟隨電影膠片的流轉,一步步走遍臺灣....

第一站:


電影《海角七號》

  阿嘉的摩託車、海邊的涼風、天邊的彩虹、茂伯懷抱的臺灣特色的古老樂器……《海角七號》的放映,讓多少人憧憬臺灣的美景風光和浪漫。影片中愛情的發生地——臺灣南部的墾丁。


阿嘉的家

  位於恆春鎮光明路90號。範逸臣的角色之所以叫「阿嘉」,就是因為屋主張永源的兒子就叫張耿嘉。


萬裡桐海邊

  電影中有一場幾乎全村人都來參加的喜宴。喝完喜酒後,大夥都在後灣海堤上吹海,阿嘉最愛在此靜坐。


墾丁夏都酒店

  特邀出鏡的日本歌手中孝介曾指著酒店沙灘上出現的一道美麗彩虹,鼓勵女主角「風雨過後會有彩虹」。

第二站: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臺灣是個四面環海、氣候相近的地方,最接近派在陸地上的體驗。李安導演挑戰技術極限,憑藉完美的3D效果、炫麗的視覺奇觀將這一震撼人心的故事搬上了銀幕。


墾丁白榕園

  狐獴島的場景靈感就是來自於這裡,園內有古木參天的南洋杉,綠意盎然,雄偉壯麗,除原始林木外,也復育有許多熱帶林木。


白沙灣

  經過七個月的海上歷險,最後登陸上岸的那片墨西哥海灘,真實的取景地就是在這裡:臺灣墾丁的白沙灣。

第三站


電影《不能沒有你》《對不起,我愛你》

  高雄,其實並不像她的名字那麼偉岸,這裡空氣潮溼,光照充足,專有的熱帶季風吹過,綠樹成陰,花香嫋嫋,寧靜的愛河從城中穿流而過。


高雄市街區

  《不能沒有你》取材於2003年一則高雄單親父親抱女兒欲跳天橋的社會新聞,以黑白片形式呈現臺灣社會底層勞工的遭遇、工作及親子教養困境景況。


高雄港

  《六號出口》的導演林育賢亦擅長捕捉城市的特點,讓高雄在鏡頭中像紐約、巴黎一樣成為「愛情之都」。

第四站


電影《南國再見,南國》

  在《南國再見,南國》的階段,侯孝賢已經把彷徨於整個時代的人間萬象,醞釀得更加豐滿。一段是現代的臺灣「金融政治」、「黑道治國」的社會暗流,另一端則是男女情愛和金錢權利之間的複雜關係。本片獲第3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獎。

第五站:


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作家九把刀自編自導,將同名暢銷小說搬上大銀幕,既成功地拍出一如1980年代學生電影的清新質地,又能巧妙鑲嵌現今新世代的kuso氣味。


精誠中學

  電影選擇在彰化市精誠中學開拍,因為彰化市是原著作者暨電影導演九把刀的故鄉,而在這部如同導演自傳一般的青春電影中,一段長達八年的純真暗戀悄然發生。

第六站:


電影《我可能不會愛你》

  苗慄境內山嶽疊嶂,丘巒綿互,僅沿海地區縱布著少數平原;由於重山的隔閡,苗慄開發腳步素來遲緩,縣境內沒有人口稠密的大城,一座座小村鎮依附在平原、丘陵谷地之間。


泰安溫泉

  「三人行」的「苗慄」遊中,男女主角真誠互吐心事、泡溫泉的地方,位於苗慄的「泰安觀止溫泉會館」,泰安溫泉區日據時代即已開發,原稱「上島溫泉」 ,1979年,蔣經國來此參觀,才改名為 「泰安溫泉」。


南莊老街

  同樣也是又青、大仁、Maggie三人同遊的地方,桂花巷、南莊老郵局、乃木坂等的景點,充滿了濃濃的復古味。

第七站:


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一頁臺北》《艋舺》《向左走向右走》等

  《不能說的秘密》曾在韓國上映時備受韓國影迷歡迎,絲毫不輸給韓國本土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使周杰倫在韓國知名度打開,成為新世紀首位以絕對優勢享譽韓國的中國藝人。


MRJ義法廚房

  周杰倫上學期間曾使用過的淡江中學音樂教室早已被拆掉了,電影中的音樂教室是借用淡江中學其他舊校舍進行拍攝。


淡水鎮

  在《不能說的秘密》裡周杰倫更是將這兩所學校拍得古典氣質十足。淡水鎮就在臺北市附近不遠,這裡是周杰倫母校淡江中學的所在地。


朵兒咖啡館

  臺灣電影《第三十六個故事》講述了一對姐妹朵兒和薔兒的故事。姐妹倆一起經營者一家咖啡館,來來往往的人為這件咖啡館帶來了很多故事。而這家咖啡館恰叫「朵兒咖啡館」

  不管你去沒去過臺灣,都會被寶島濃濃的人情味融化,當那些電影、音樂中的旖旎風光在你眼前慢慢流轉,感覺太微妙,最後都化成獨一無二的溫軟風景刻在腦海裡。

相關焦點

  • 《看見臺灣》的背後,你未曾看見的是無常…【禪觀電影09】
    《看見臺灣》曾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上映後即在臺灣50家戲院聯映,打破了臺灣紀錄片的上映規模紀錄,更獲得了破紀錄的2億臺幣收入,而在6月8日,齊柏林導演還剛剛舉行記者會,宣布將拍攝《看見臺灣Ⅱ》。沒想到,《看見臺灣》卻成了齊導留給人間的絕筆。這一消息讓全球影視界扼腕嘆息。
  • 電影旅行指南 跟著臺灣電影去環島
    相信喜歡臺灣電影的影迷們即使是第一次來臺灣,在偌大的臺北市逛上一天半天也不會迷路。因為臺北稍微有名點的地方都曾在電影中出現過。
  • 那些年,我們跟著電影去旅行 臺灣電影導覽手冊
    這部2009年的電影講述了一段發生在高雄的異國戀情。她從日本到臺灣求學,卻意外地成為了一名電影女演員,不堪重負之下來到高雄旅行,意外邂逅他。電影節奏舒緩,將兩人緣分的糾纏緩緩道來。整部影片都在高雄取景,甚至連工作人員大部分都是高雄人。
  • 【跟著電影遊臺灣】臺灣8日
  • 跟著電影遊臺灣,史上最全的臺灣電影目的地
  • 跟著臺灣電影去旅行
    行旅臺灣,有種種線索,自然風貌、歷史人文都可以成為路徑,文學作品或是流行音樂都可以成為「導覽手冊」,但電影或許因其某種具象化的特性,更適合行者將
  • 《看見臺灣》,看見齊柏林
    2011年,一個電影素人憑著多年的執著,技術和熱情,拍出了《看見臺灣》。同年,拿下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齊柏林與中國國家地理的合作由來已久,是我們在臺灣最重要的攝影師之一,但是他的作品作為一本大畫冊的封面,在大陸還是第一次。隨後《極致之美》畫冊即將印刷的時候,我們聽到了「看見臺灣」紀錄片獲得了第五十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的消息,編輯部的圖片編輯和我歡呼雀躍,覺得簡直神了!這本畫冊到現在銷售超過五萬冊,齊導演的封面功不可沒。
  • 【看見臺灣】齊伯林為什麼要拍《看見臺灣》?
    小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小字可立即關注臺灣電影發布的訊息
  • 觀察|從《看見臺灣》看見什麼?
    文|藺桃(本文寫於2014年1月)2014年的第四天,過去一年臺灣電影票房TOP10公布:紀錄片電影《看見臺灣》,以1.9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4000萬元)擠進頭等列車的第十名。除兩部本土喜劇片外,其他成員均為好萊塢大片。《看見臺灣》2013年11月1日上映,11月23日便拿下臺灣第5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 跟著電影去旅行:臺灣環島十日慢行記
    有些地方,是真的捨不得一輩子只去一次的,臺灣絕對算是其中之一。隨著現在臺灣自由行的開放,赴臺手續也越來越便捷。如果說我為什麼堅持一定要再去一次臺灣,不僅是為了彌補17歲那年跟著旅行團匆匆遊覽的遺憾,更是為了能夠親自到訪一些喜愛的電影場景,並且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下來。「跟著電影去旅行」,用來形容此次的臺灣之行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 看見,臺灣
    曾有一部全航拍紀錄片《看見臺灣》,用獨特的視角記錄下寶島臺灣的美麗,引起無數人想去臺灣看看的念頭。後來,臺北101大樓為這位導演點亮,這是這座大樓第二次為個人點亮,第一次是為了李安(獲得奧斯卡獎)。▼ 齊柏林(1964—2017),紀錄片導演、航拍攝影家、環境保護提倡者。
  • 各自遠揚:跟著電影遊臺灣
    兩次去臺灣,都是慢遊,停停走走,一次跟著攻略
  • 慢賞電影丨《看見臺灣》:看見的美麗與看不見哀愁
    ——慢師傅無意《看見臺灣》是在11月6日,那天下午來到慢書房,坐下來翻一本還未看完的架上書。差不多就要準備回去的時候,書房裡開始布置場地。一問前臺,才知道今天晚上有電影。我連名字都沒問,翻著書,等著電影開場,一會兒兩排座位就坐滿了人。
  • 看見臺灣,看見她的美麗與哀愁
    侯孝賢,吳念真,何國傑伴隨著原住民悠揚的歌聲我們領略了雄偉秀麗的島內風光一望無際的碧綠麥田裡此起彼伏的麥浪被風攪動著不斷翻滾稻草人也跟著快樂地舞蹈成群結隊的鴨子在水中趕路大地的傷勢多數人看不見,少數人假裝沒看見有一個人終於沒有辦法坐視不管了如果說阿米爾汗是印度的良心那齊柏林一定就是臺灣的良心了原是一名公務員
  • 你真的看見臺灣?
    時常在說「看見臺灣」?每個人對看,見,臺,灣,這四個字有不一樣的解釋,怎麼樣去看見呢?什麼才是臺灣的特徵?夜市,日月潭,101大樓?     景觀界如今提出一個「治癒自然」的理念。有這麼一張海報,一片治癒的綠色會讓你一時在繁華忙碌的捷運地鐵站裡駐步,仿佛身臨其境,閉上眼眼前就是田野。抑或是一片純潔的玉山雪山,乾淨的美瞬時忘記什麼是華燈璀璨。
  •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看見臺灣》的美麗與哀愁
    《看見臺灣》耗資總計9000萬新臺幣,可以說是臺灣紀錄片影史以來,拍攝成本最高的電影。導演齊柏林花了將近3年的時間拍攝,在全臺灣的上空飛行,總計累積了400小時的直升機飛行時數。(《看見臺灣》預告片,片長2分24)/土地的美麗與傷疤/在做導演之前,齊柏林有著20多年的空拍攝影師身份。因為《看見臺灣》,他成了時下最受臺灣民眾追捧的導演。
  • 悼念永遠的齊柏林,讓我們看見臺灣
    悼念永遠的齊柏林,讓我們看見臺灣還記得幾天前才看到【看見臺灣ΙΙ】續集開拍的消息,預計2019正式上映,沒想到幾天後6/10新聞就傳來不幸的消息,52歲齊柏林導演為拍攝「看見臺灣II」,搭乘航空直升機在花蓮勘景,不幸墜機罹難。今晚,臺北101點亮看見臺灣字樣,悼念一位為理想、為臺灣奮鬥的熱血導演。
  • 看見臺灣
    近期,學校組織大家觀看了由導演齊柏林親自拍攝、指導的大型紀錄片《看見臺灣》。《看見臺灣》獲得第5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是齊柏林導演的巔峰之作。   「請不要訝異,這就是我們的家園臺灣。」播放初期,映入眼帘的是巍峨聳立的峭壁、翡翠色的湖泊、綠樹蔥蔥和綿延不絕的山脈。遠處是清脆的鳥鳴潺潺,近處是溢出屏幕的鳥語花香。
  • 轉載|看見臺灣
    齊柏林,臺灣攝影師。任職公務員期間從空中拍攝臺灣地景二十餘年,拍攝影像超過30萬幅。2009年後,齊柏林辭去公職,籌措資金投入紀錄片「看見臺灣」的拍攝,該片榮獲2013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所以在我拍攝「看見臺灣」的這個過程中,一開始有侯孝賢導演的支持,到後來有吳念真導演的參與,讓這部片子可以進行到最後一個階段。你們知道當進到最後一個階段的時候,這部是一個空拍的電影,沒有男女主角,沒有演員,那音樂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情緒背景,當時我們邀請了新加坡籍的何國傑何老師,來為這部電影做配樂。
  • 【不能說的夏天】跟著電影遊臺灣:「太陽的故鄉」臺東
    小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小字可立即關注臺灣電影發布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