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檔上映的影片《我和我的家鄉》繼續延續了去年國慶檔票房冠軍《我和我的祖國》的創作模式——聯合指導+單元短片+主旋律。它用五個「小人物」的「走心」故事串起了整個影片,讓觀眾在150分鐘裡有哭有笑。這部影片涵蓋了華語影壇九大導演、百位明星、喜劇界的「半壁江山」,堪稱「神仙配置」,很難讓你有錯過它的理由。
五個單元,五個故事,包著喜劇的皮,有著「走心」的核。裡面「小人物有大智慧「的故事總有一款會」牽動你的情、打動你的心」。
第一個故事《北京好人》:「葛大爺」的「蔫壞」中透著北京人特有的人情味兒。
葛優飾演的張北京一出場,就渾身是戲。他還是那個雖然外表「臭貧」、透著小雞賊小機靈,但骨子裡為人仗義的「小人物」。為了自己能不借錢給表舅治病,想出讓他冒用自己醫保卡的「餿主意」。
飾演張北京表舅的張佔義演技十分自然,仿佛角色本尊。他既「摳門兒」,捨不得花錢治病,又膽小怕冒用醫保卡被抓。但為了保護外甥,在眾人面前又激發出「神一樣」的演技,說謊說得理直氣壯。
一個北京平民的「市井氣」,一個樸實農民的「幽默感」,碰撞出的火花讓你不得不笑。
第二個故事《天上掉下個UFO》:黃渤的「土味聰明」傳遞出對愛情的「小遺憾」。
這個故事,大概是陳思誠導演多半為了彌補大家暫時沒看上《唐探3》,而奉上的縮小版「唐探系列2.9版」吧。
從調查貴州黔南的阿福村的「UFO」事件入手,王寶強+劉昊然又行動了。單元開頭致敬《瘋狂的外星人》,中間黃渤化身「土味發明家」,整蠱蒙人都是一把好手,最後再加點「逝去愛情」的「小煽情」。這不,懸疑味兒、喜劇味兒都有了,最後結尾再回歸「主旋律」,完成度比較好。
第三個故事《最後一課》:範偉的「深情」流露出對孩子們的不舍。
這個故事看完後估計是淚點比笑點多。範偉飾演的範老師因為腦梗誘發了老年痴呆,就惦記著給自己年輕時支教的孩子們再上「最後一課」。
因為範老師十年的辛勤耕耘,這些孩子們如今也已長大成人,他們也想用感恩的心回報老師的付出,於是配合徐崢飾演的兒子,打造了一間「90版」教室給範老師,以完成他最後的心願。
破舊漏雨的校舍、蓬頭垢面的孩子、戳中淚點的情節,就是想把你整哭了,咋辦?
第四個故事《回鄉之路》:鄧超的「油滑」體現出改變家鄉的責任。
鄧超一出場,就讓人覺得是個「油滑世故」的「老油條」。不敢說是個騙子,卻也讓人覺得非常「不靠譜」。因此閆妮飾演的大師姐「閆飛燕」也就本著「陪他玩一玩」的心態,去戲弄他,讓他掏280元買一碗羊雜湯。
可是,看到後面,你會發現,鄧超飾演的喬樹林居然是位「治沙英雄」,為了家鄉的改變,他傾家蕩產,不惜付出所有,哪怕遭人誤解。
這樣的反差,在激發你「笑點」的同時,牽動了一份對這個「小人物」的欽佩之情,非常感人。
第五個故事《神筆馬亮》:沈騰的「開心麻花」式幽默有著對「大家」的熱愛。
這個故事應該說是全場笑點最多的,不管是從沈騰馬麗這對「黃金搭檔」的配合上,還是從情節設計的橋段上,都很「開心麻花」。
其中」COS俄羅斯、身上畫毛衣、視頻卡頓、摔翻領導、中國移動5G」等等情節和臺詞都讓觀眾在歡笑中體會到沈騰飾演的馬亮對建設「家鄉」這個「大家」的熱愛,也不乏對自己「小家」的深情。
或許看完影片後,大家都會有自己喜歡的那個故事,但不變的是「我」和「我的家鄉」那份永遠的牽掛。
你更喜歡影片中哪一個故事,可以留言告訴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