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區以民生需求為導向,發力交通、教育、衛生等重點領域,持續...

2020-12-25 中國經濟導報網

  同安一中濱海校區高中部明年9月將正式投用。(通訊員 夏海濱 攝)

  本報記者 張 珺 盧漳華

  通訊員 鄭素描 韓 超 餘雪燕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今年以來,同安區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落實共享發展理念,持續加大民生補短板力度,群眾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年終,包括交通、教育、衛生等一系列旨在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大民生項目或緊鑼密鼓地展開,或已建成投用。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這是同安區向80多萬群眾交出的一份有溫度的答卷。

   打造「連海通山」全域交通網

  路造就了同安這座生機勃勃的城區,而「連海通山」的全域交通路網則是同安不斷滿足群眾出行需求、提升交通能級的一個縮影。

  作為同安進出廈門島的重要門戶,濱海西大道正在一天天地變美。「錨定2021年元旦主線通車的目標,我們倒排工期,細化每一項的竣工節點,再過幾天主線完工通車沒有任何問題。」環東海域新城指揮部工程建設部主任陳龍津告訴記者,為適應「島外大發展」的需要,全面提升道路通行水平,今年2月,濱海西大道(集美大道-新324國道段)提升改造工程全面開工。整個工程路線全長14.9公裡,改造後雙向車道「四改六」,部分路段為雙向八車道。待項目全線竣工後,同安進島速度將更加快速便捷。

  濱海西大道只是同安城市交通路網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的一個縮影,老城區的同蓮路則是同安通山路網的重要一環。

  作為連接同安城區和軍營村、白交祠村等高山村及廈沙高速蓮花出口的重要通道,當前,同蓮路(城南大街-蓮花鎮)改造工程持續提速,該段預計明年4月具備通車條件。

  在農村,同安的公路建設也遙遙領先。截至2019年底,同安區已實現自然村100%通水泥路,行政村100%通公交車。全區共建成農村公路總裡程約795公裡,完成72公裡農村公路的提升改造,實施安全防護工程約256公裡,加寬窄路基路面公路110公裡,建成資源路、旅遊路、產業路約58公裡。

  「主次幹道、快速道路、軌道交通,結線成網的全域交通體系正在同安加速形成。」同安區建設與交通部門負責人介紹,包括同新路、洪新路、城東中路、同安東路、同翔大道在內的一批在建道路重點項目和軌道交通項目將撐起未來同安區高效便捷的現代綜合交通網絡,對提升整個城市交通網絡的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不僅「有學上」 更要「上好學」

  學子們在嶄新的操場上運動,在明亮的教室裡認真學習……這是記者走進廈門市同安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中學看到的。

  這所位於同安工業集中區、外來員工子女居多的學校,原為後宅中學,於今年9月正式開辦。為了讓孩子們享受更公平、更優質的教育,同安區將教師進修學校的資源「高位嫁接」於此。先進的科研項目、課程體系、教師資源都優先入校,讓學生們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今年以來,在「補短擴容」「騰籠換鳳」等工程的加緊推動下,同安區新增、改擴建一大批學校,布局新城、輻射鄉村、帶動片區,成為廈門教育跨島發展的「先行區」。數據顯示,2020年,同安區投入7.1億元,卿樸中小學、美星小學、五顯中心幼兒園等22個項目開工建設,進修附中、濱城中學等13個項目竣工投用,新增學位9270個,一定程度上緩解工業園區等熱點區域的學位緊張問題。

  除了讓孩子們「有學上」,更要「上好學」,同安區積極培育或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對接「名校跨島」戰略。目前,同安一中濱海校區(高中部)已完成主體結構施工,計劃2021年9月投入使用;廈門六中同安校區將於近日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23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開始招生。

  與此同時,國祺中學、汀溪中學已掛牌「福建省廈門第一中學合作校」;五顯中學掛牌「廈門六中合作校」,同安區還積極洽談引入華中師大、新教育等名校(機構)到同安開展合作辦學。

  值得一提的是,同安區在全省首創農村藝體學科購買課時服務工作機制,提高農村小規模學校藝體教學水平。教師校際交流數量位居全市前列,「區級統籌、片區互補」工作經驗在全市推廣。

  高品質項目助力醫療水平華麗轉身

  富美同安的民生保障,總在品質之中見真效。

  位於西柯鎮的環東海域醫院日前正在落架,外立面的施工接近尾聲,工程項目轉入內部裝修和設備安裝階段。「醫療專項採購招標工作正在加快推進,預計到2021年底醫院將基本建成。」陳龍津說,這座高標準打造的綜合醫院建成後有望成為同安區的第一個「三甲」。

  無獨有偶,與環東海域醫院一條馬路之隔的泰康鷺園目前正在進行幕牆施工、機電設備安裝及景觀工程施工。該項目定位為區域性醫養產業投資總部,是一個集康復、健康管理體驗及文娛生活為一體的醫養區,也是廈門第一個高端養老社區。

  醫療衛生領域的高品質項目,必將助力同安醫療衛生水平華麗轉身、強勢崛起,加速區域能級提升,加快富美同安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的步伐。

  同安區衛健部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同安區緊抓建設健康中國的歷史機遇,深入推進「健康同安」工程,完成祥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造等4個醫療項目建設,第三醫院整體提升改造等項目加快推進。「高位嫁接」優質醫療資源,同福建中醫藥大學籤署校地戰略合作協議,與8名國內頂級專家籤訂學科共建特聘主任協議。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十大重點行業領域持續整治亂象
    十大重點行業領域持續整治亂象 2020-06-04 16:12:52   來源:池州日報 池州新聞網
  • 先行示範區 | 深圳:以教育醫療事業為先導持續改善民生福祉
    以教育醫療事業為先導持續改善民生福祉——先行示範區建設年度觀察之四前不久,由深圳市坪山區建築工務署建設開發,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團旗下坪山人才安居公司代建的老坑學校項目實現全面封頂一年來,深圳真抓實幹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問題出發,以教育、醫療事業為先導持續改善民生福祉,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 陳玲玲到婺城金東調研教育衛生「十四五」規劃工作
    她強調,教育衛生事業是最基礎、最重要的兩項民生事業,各級人大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關鍵點、找準發力點,推進教育衛生資源配置在現代化、優質、均衡、特色上著力,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市作出貢獻。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丁路及秘書長周麗水參加。
  • 【三創四建】聚焦工作重點持續精準發力——我市「三創四建」活動...
    印發《關於開展「三創四建」活動加快建設經濟強市美麗定州的意見》,結合定州實際,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豐富完善為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衛生城市、森林城市、歷史文化名城、雙擁模範城、園林城市、潔淨城市、智慧城市、海綿城市、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內容的「十城聯創」,將「三創四建」活動細化為16項具體工作,制定實施方案,逐一明確創建內容、牽頭領導、責任單位、完成時限,立下「方向標」,繪好「路線圖
  • 養老、教育、交通……曬曬鄒城市民生實事項目「成績單」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辦好民生實事,既是惠及人民群眾的過程,也是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今年初,鄒城市委市政府通過廣泛徵求意見建議,確立了一批民生實事項目,涵蓋了社會保障、文明創建、交通出行等多個領域。一年來,市委市政府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深刻影響,堅持 「定人、定責、定時、定度」,精心組織、科學實施、加速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效。
  • 以民生需求為導向,開創基層善治新格局
    望聖橋黨支部書記師瑩說:「黨代會報告令人振奮,尤其報告中提到堅持新增財力的80%用於民生,這是縣委政府踐行「重在民生」這一思路的體現。特別是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這份承諾的兌現非常不容易,民生聯著民心,我相信老百姓能感受得到黨的努力和擔當。」
  • 廈門市同安區採取「四個零」措施全力預防交通亡人事故
    廈門同安區採取「四個零」措施全力預防交通亡人事故。一是事故分析「零遲緩」,提高事故預防針對性。同安區連續兩天召集召開全區道路交通綜合整治會議,研究部署道路交通亡人事故預防工作。深入分析近期道路交通亡人事故發生的規律、特點,並根據事故發生的主要路段、涉事車輛類型,找準轄區事故隱患點和防範重點,研究制定預防、整治措施,密切與各相關單位聯動,共同推動事故預防工作開展。二是隱患排查「零死角」,提升交通安全係數。狠抓隱患整改工作,深入亡人事故現場和事故多發路段「把脈」,共同「會診」道路隱患整改工作。
  • 廣泛聽取民生領域意見建議 代表聯繫社區活動舉行
    昨天上午,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蔣卓慶赴虹口區北外灘街道參加代表聯繫社區活動,聽取人民群眾關於上海市「十四五」規劃中的養老服務、教育、醫療衛生、居住環境和交通出行等五大民生領域的意見建議。
  • 蘇州2018政府帳本:四分之三花在民生上
    一、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情況2018年,全市各級財政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打好三大攻堅戰,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民生保障水平不斷提升。
  • 光明日報頭版點讚濟南:在社會民生領域大刀闊斧 為百姓幸福加碼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國始終堅持民生優先,持續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交出一張有溫度的民生答卷。  抗擊疫情、脫貧攻堅、確保就業、就醫優惠、弱勢救助……以人民為中心保民生、惠民生。一年來,我國各項民生事業不斷繁榮發展,各項民生指標不斷改善,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 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百姓「幸福指數」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民生問題是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事關四川發展、人民幸福、社會大局穩定。剛剛閉幕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2021年全省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八大重點任務,其中之一,就是要切實加強基本民生保障。
  • 李元斌: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實現脫貧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傾力支援下,新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改善民生促進脫貧攻堅,不斷增進各族人民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奠定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物質基礎和民心基礎。
  • 習近平主持召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
    、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和代表先後發言,就教育改革和發展、文化傳承和創新、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全面建設體育強國等提出意見和建議。習近平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十四五」時期,我們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新徵程中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 江蘇南通:樁樁件件,民生實事交出暖心答卷,南通網-中國南通主流...
    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南通市委、市政府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惠民實事項目推動民生福祉持續改善提升,44項為民辦實事項目全部完成,143項解決突出民生問題工作任務完成年度計劃。醫療、就業、教育、養老、出行,舒適的居住條件、優美的生活環境、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隨著這一樁樁民生實事的全力推進,南通不斷刷亮民生底色。
  • ...掃黑除惡瞄準十大重點行業領域 以「零容忍」的態度整治行業亂象
    特別是對整改效果不理想的,責成有關地方和部門採取掛牌督辦、上提一級、異地用警、異地羈押、指定管轄等措施,實現重點突破;對「案多傘少」「案大傘小」等不匹配問題,進一步加大打擊震懾力度,力爭再深挖、打掉一批有代表性的黑惡勢力和「保護傘」;對金融放貸、工程建設、交通運輸、市場流通、自然環保、文化旅遊、教育衛生等行業突出問題,進一步加強部門協作,持續開展集中整治。二抓「六清」落實。
  • 李嘉珣:以新基建增強民生領域保障能力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中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能夠破除要素流動阻礙、優化資源配置,解決民生領域結構性供給不足的問題,短期能夠穩經濟、穩就業,長期來看,將有效釋放經濟潛力、增加民生福祉。  「滿足需求」是民生保障的邏輯起點,但受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民生產品供需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
  • 經濟回暖帶動稅收持續高增長,年底財政支出仍有發力空間
    11月財政支出同比增速為15.9%,較上月高位回落3.1個百分點;其中,中央及地方財政支出同比均小幅下降,主要支出分類中的衛生健康、城鄉社區事務、交通運輸同比增速居前,基建類支出同比連續兩個月保持正增。11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大幅上升,土地出讓金收入增速同比高增;受基數作用影響,當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回升至年內均值水平。
  • 攥緊拳頭髮力重點任務
    做好今年經濟工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我們需要繼續奔跑、不懈努力奮進。  全年預計減貧23萬人以上、日均新登記市場主體近千戶……盤點過去一年,正因為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瞄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發力,我們創造出屬於新時代的發展業績。新的一年,如何在經濟發展新賽道上開跑,關鍵是要按照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部署,全力完成各項重點任務。
  • 回眸十三五丨平潭:民生為本 繪就幸福底色
    陸續落成的新校園,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年邁的貧困戶家中有了新變化,在家就能享受專業養老服務;村民有個頭疼腦熱,不出村就能看上病,不用老往城裡的醫院跑了……五年來,實驗區呼應民生需求,加快補齊民生短板,一個個民生工程、一項項惠民舉措,都化作一個又一個笑顏綻放的故事,讓平潭的民生答卷寫滿了獲得感、幸福感。
  • 補「三農」領域短板 特別在四個方面重點下功夫
    我們省「三農」領域還有哪些必須要儘快補上的短板?  張鳳春:  農村基礎設施不足、公共服務落後是農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民生問題,也是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最直觀的體現。結合我省實際,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一號文件提出了8個方面短板,特別是強調要在以下4個方面重點下功夫。一是加強農村交通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