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看看歌手歷屆的歌王:第一屆羽泉、第二屆韓磊、第三屆韓紅、第四屆李玟、第五屆林憶蓮、第六屆Jessie J、第七屆劉歡。
綜合看這七位歌王,會發現他們的共同點是: 首發、不論國籍和民族、實力與資歷並重,在樂壇佔有一定的地位。
說歷屆歌王都是內定的也沒必要,比如第六屆當時有多少人說最後歌王會給汪峰老師,但歌王卻給了Jessie。大眾評審在決賽最後那一次的投票,嚴格來講,有一部分人不僅僅是在投給「表現最好」、「實力最強」的那位歌手,也是在投給「他們心中的歌王」。也就是說,大眾選歌王的時候,「實力」也只是一個基礎。
大眾評審的心裡都門兒清,這是紮根在中國大眾心裡的資歷觀念,當然也是因為楊坤老師他也的確不是衝著歌王來的,畢竟在坐的各位的確都沒有劉歡老師更搭「歌王」這個頭銜。
我隨便po一個19年的投票支持率,大家看一下就明白了,劉歡老師在平時常規賽裡有過這麼好的成績嗎?當然沒有,劉歡老師在常規賽裡成績並不突出,反而是楊坤老師是常規賽裡的四冠王,但是真到了該選歌王的時候,
這個「歌王」的頭銜,本質上是大眾對劉歡老師多年來對華語樂壇所做的貢獻和劉歡老師本人實力的認可。
所以說,歌王這個名頭到底會頒給誰,是綜合多方面的,這些都是節目組和大眾評審們考量的重點。一是看歌手本人的綜合素質(我上面提到的資歷、實力和樂壇地位)二是看場外呼聲:誰才是大眾心目中的歌王?誰是大勢所趨,誰又是眾望所歸?
唯一有過硬資歷buff的反而是日籍歌手米西亞,而外籍歌手當歌王也不是沒有可能,像18年Jessie的歌王靠的就是過硬的實力和絕佳的觀眾緣,只是就目前來看,米西亞遠不及當年Jessie前期常規賽碾壓的盛況,但後期發力也不是沒有可能。
國內歌手的競爭,雖然沒有過硬的資歷buff讓人一眼看出歌王是誰,但幾位也的確是有buff在身的。比如蕭敬騰和徐佳瑩都有金曲獎的buff,華晨宇則是內地鳥巢連開第一人,這些都是實績,實績buff加成不是很重要,但是有,肯定是比沒有的人更有資格去競爭歌王的。
綜合以上,個人認為歌王會在華晨宇和米西亞中產生,不知道米西亞會不會退賽,如果退賽了,那大概率就是華晨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