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破進口壟斷!深圳基因國產「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今亮相
今天(9月25日),一款「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在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新品發布會上亮相。這款由贛州龍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端戰略性新材料,打破進口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自主可控、進口替代。
-
打破美國杜邦壟斷 國產「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亮相
9月25日,一款「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在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正式亮相,這款由贛州龍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端戰略性新材料,打破了美國杜邦公司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自主可控、進口替代。這是中國新材料行業值得慶祝的時刻。
-
打破美國杜邦壟斷 自主研發芳綸屏蔽材料填補國內空白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塗競玉 9月25日,一款「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在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正式亮相,這款由贛州龍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端戰略性新材料,打破了美國杜邦公司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自主可控、進口替代。
-
她研發出比鋼還硬的芳綸紙,為國省下數十億!
但是,卻有一種紙是我們費勁千辛萬苦才造出來的,之前一直被美國日本壟斷,而且由於之前我國沒有製造這類紙的技術,所以當了很多次冤大頭,被美日坑了不少錢。不得不說,美日等國家對這一技術有著前瞻性,在上世紀的時候,美國杜邦公司就已經開始了在這方面的研究與製造,不久之後就有了成果,隨著後續的不斷改進,憑藉著技術和市場優勢,在芳綸紙領域搶佔了先機,而日本也是緊隨其後,抓緊了芳綸紙的研發,並很快應用到了商業領域,依靠其高端的製造難度,與美國一起壟斷了芳綸紙市場。
-
曾經美日靠一張紙每年賺中國數十億,自主生產後,中國論斤賣
紙,最早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在現代的生活中是最常見最普通的物品,中國每年大約生產數萬噸紙製品,但是有一種紙一直被美國、日本所壟斷生產不出來成為中國輕工業的傷痛。這種東西就是芳綸紙,說它是紙,只是對它的一種形容,芳綸紙其實是一種合成纖維。
-
口罩股泰和新材收購芳綸紙企業:股價不漲反跌 不是每種防護服都...
2月10日,A股上市公司泰和新材發布公告獲得煙臺國資委同意收購專業生產芳綸紙的新三板企業民士達特種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民士達),由於正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泰和新材本身是口罩、防護服等疫情防護產品原料的龍頭企業,因此引發投資者聯想是否因此擴大相關產能,進而帶來股價暴漲機會,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
泰和新材:對位芳綸國產替代,有序擴產增厚盈利
對位芳綸軍事化應用需求增長,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我國對位芳綸需求超過1萬噸/年,但80%以上依賴進口,主要產能被美國杜邦、日本帝人公司所佔據。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將對集團資產進行整合,減少層級,提升企業決策效率、優化公司治理結構;通過收購民士達股權,公司業務將向下遊芳綸紙及其衍生產品延伸,高性能芳綸纖維產業鏈更加完善。
-
泰和新材(002254)公司點評報告:對位芳綸國產替代 有序擴產增厚盈利
②芳綸業務:公司是國內芳綸行業(分為間位和對位芳綸)的領軍企業,其間位芳綸及對位芳綸產能目前均居全國首位。芳綸行業的競爭相對寡頭,主要是美國杜邦、日本帝人所主導。自2017 年起,由於供應偏緊、需求增長,行業供需環境發生較大變化,產銷兩旺的形勢比較明顯,盈利情況不斷改善。
-
晶片領域遭遇西方掣肘,「中國芯」邁出關鍵一步,打破國外壟斷
天樞處理器的發布就代表著我國的自主研發晶片的技術又向前邁了一大步,是打破國外晶片技術領域壟斷的最重要的一步。意味著我國的晶片不再需要依賴於西方國家。在21世紀,科學技術離不開科技的創新。只有掌握了核心的技術才會在競爭中站穩腳跟。全球發展半導體晶片行業時,如何製造晶片一直是各大加工廠商的核心秘密。
-
國產光刻膠取得重大突破!可打破日企壟斷地位:關鍵性堪比光刻機
當然光刻膠不僅僅可用於晶片製造,還可以應用到印刷工業領域等等,具有非常廣的應用能力,但就是這樣一個關鍵的半導體材料,卻一直都被日本企業所壟斷,例如東京應化,富士膠片等日本企業,都是全球光刻膠的龍頭企業,在全球光刻膠市場中,掌握著絕大的行業話語權,長期維持對光刻膠的壟斷,導致很多晶片代工企業,都必須要和日本企業合作,前一段時間爆發的日韓半導體事件,三星、SK海力士等等
-
打破國外壟斷 科技還原真實「視界」——訪西安諾瓦電子袁勝春
袁勝春 受訪者供圖臨危受命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中國製造」正名2007年9月,還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任教的袁勝春接到了一個電話:北京奧運會主屏幕盤古大觀LED屏非常不穩定,將影響北京奧運會的整體效果,急需技術支持。由於此前,中高端的LED屏控制項目幾乎全部被國外廠商壟斷,可是國人的驕傲讓我們無法接受在自己的奧運會上用國外的技術。
-
國產屏幕揚眉吐氣,打破壟斷趕超日韓,給國產晶片樹立榜樣
在美國的「推動」下,國產晶片的自主研發進入新階段。雖說半導體技術難關多、攻克難度大,但當年在核心技術上同樣一無所有的國產屏幕,如今都實現了自主研發,筆者相信國產晶片終將走向成功。說到國產屏幕,筆者不得不提及目前我國在顯示屏上取得的成績。
-
被國外壟斷95%...
在手機作業系統方面,基本上由谷歌的Android和蘋果iOS兩大作業系統壟斷。根據艾瑞諮詢報告,2019年穀歌Android作業系統的市場份額為68.63%,蘋果iOS作業系統的份額為30.99%,兩家合計佔據了全球99.62%的市場份額,形成雙寡頭壟斷。
-
紙能包住火還能抗電擊 湖大教授「翻新」「造紙術」!
紅網時刻5月6日訊(記者 賀衛玲 通訊員 李妍蓉)紙能包住火,還能抗電擊!記者從湖南大學獲悉,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建鋒教授近日開發出一種高端的雲母基納米紙材料,讓一張薄紙片,可以抗超強電擊,可以耐高溫,能廣泛應用於高壓絕緣領域,有望打破國內高端絕緣材料嚴重依賴國外進口的局面。絕緣材料被廣泛應用於生產生活中。
-
華為鴻蒙之後,另一國產作業系統開始內測,打破微軟的壟斷
其實,除了兩家頭部廠商外,國內還有其他公司正在嘗試打破海外企業的市場壟斷。例如武漢深之度在鴻蒙系統發布之際,也開始對作業系統Deepin新版本進行內測。Deepin系統主要面向PC操作平臺,對標windows,未來很可能會打破微軟對PC作業系統市場的壟斷。
-
錦好醫療助聽器打破國外品牌壟斷 擁有超百項智慧財產權
另一個現實情況是,國外品牌助聽器佔據了我國助聽器90%的市場份額。業內人士透露,國外品牌助聽器產品大多數以外國聽力損傷人士為研發對象。「中國漢語和英語的發音、中外交流情景、生理結構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這導致了價格昂貴的國外助聽器產品難以完全適合中國人使用。」錦好醫療董事長王敏分析說。
-
建龍微納醫用制氧分子篩營收增162%新技術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國產...
值得一提的是,建龍微納研發和生產的新型分子篩專利產品多次填補國內分子篩吸附劑應用領域的技術空白,並打破國外技術壟斷。2019年,公司成型分子篩產品正式進入普萊克斯的產品供應商體系,並以「自有品牌」直接應用於國際市場的制氧制氫裝置領域,拉開了公司與國際大型分子篩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的序幕。
-
95%的市場被美國壟斷!比晶片更重要,國產作業系統能否翻身?
中美貿易摩擦以來,美國為了維護自己在晶片半導體行業的壟斷地位,對中國晶片企業打壓不斷升級。 但中國下有華為海思、中芯國際、上海微電子等一大批半導體後備企業,上有02專項和國家集成電路基金,晶片困境只是暫時的,破局的過程是艱難的,但結果是光明的。
-
中國企業苦研20年,終於打破西方技術壟斷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國產晶片距離頂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尤其是在美國制定規則之後,更是讓國內的晶片事業感受到了一定的壓力。不過,好在國內已經意識到了晶片的重要性,並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甚至還制定好了方向和目標。這樣一來,未來國產晶片的發展肯定會比之前更加順利,想要實現崛起也並非是不可能的事,到時候國內就能在晶片領域取得優勢地位了。
-
中再集團:打破國外巨災風險管理技術壟斷 打造平安中國
原標題:中再集團:打破國外巨災風險管理技術壟斷 打造平安中國 12月24日,第266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