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風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近年來,我國都在研究晶片領域。天樞處理器的發布就代表著我國的自主研發晶片的技術又向前邁了一大步,是打破國外晶片技術領域壟斷的最重要的一步。意味著我國的晶片不再需要依賴於西方國家。
在21世紀,科學技術離不開科技的創新。只有掌握了核心的技術才會在競爭中站穩腳跟。全球發展半導體晶片行業時,如何製造晶片一直是各大加工廠商的核心秘密。在數十年前,半導體行業騰飛的時候,中國很遺憾沒有趕上,現在大多數國內的電子產品的晶片一直是依賴著西方國家的進口。因為在內存和處理器方面我國的晶片都和進口的晶片有著較大的差距。
在工業化時代下,工業的「糧食」是鋼鐵,那麼在現在的21世紀,信息化如此發達的時代,現代工業的「糧食」就成了晶片。國內的晶片行業一直有一句這樣的話:除了空氣和水,其他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大家都知道,在晶片領域中國一直落後於美國,對此,他們一直都在這個領域裡卡著我們國家。比如2019年華為的事件,18年的中興,這其中晶片都是最為關鍵的,在一直被卡之後,我們一直壓著一口悶氣,但是卻又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但是我們對此也是非常重視,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晶片的研究。中國芯火熱進行中,大量的人才和資金都開始造芯,並在此取得了重大的成績。
不過隨著我國團隊自主研發的高性能晶片天樞處理器的發布,代表著「中國芯」已經邁出了最為關鍵的一步。天樞系列處理器面向高性能計算機需求的企業用戶。可以在PC、機器學習、移動終端等領域實現廣泛的應用。幫助企業的算法加速。這款處理器具備了處理性能上的優勢,是目前處理性能和效率全球領先的處理器產品。
根據天樞處理器的推出,行業裡的專家們表示,對於我國晶片領域的發展意義很大。代表著我國的「中國芯」打破了國外的壟斷,對於中國國產晶片領域的技術方面實現國產替代。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們國家現在研究晶片領域的企業比去年增長了24.6%。由此可見,我國國產晶片研究領域正在開始大範圍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