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多方面因素,我國在半導體領域掌握的話語權微乎其微。這導致目前,在許多與晶片相關的行業仍處處受制於人,例如光刻機製造、晶片製造等方面。
雖說華為、聯發科等巨頭已經掌握了手機處理器設計能力,但手機上的另外一種關鍵晶片,目前依舊被日美企業壟斷,該產品正是射頻晶片。
據Qorvo公布的數據,在全球射頻晶片市場,日美廠商佔據的市場份額高達90%以上,博通、思佳訊、村田等均為美日兩國的射頻晶片龍頭,常年壟斷著全球市場。
同時,全球射頻前端市場規模激增。根據QYR Electronics Research Cente預測,2018年至2023年,全球射頻前端市場規模預計會以16%的年複合增長率持續高速增長;2023年有望達到313.1美元。
而愈發龐大的市場將為參與者帶來更豐厚的收益。如果中國依舊沒有掌握射頻前端技術的話,不僅會失去這部分市場,而且還會繼續充當「魚肉」的角色,任人宰割。
好在,有一家中國晶片公司已經成功打破海外的技術封鎖,這家公司正是卓勝微。
公開資料顯示,卓勝微是目前國內射頻晶片設計領域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同時也是國內行業龍頭。
卓勝微成立之初,全球射頻前端市場就被掌握在外企手中,這家中國晶片公司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為了能夠儘快立足、儘可能掌握話語權,卓勝微避開巨頭鋒芒,選擇了技術難度小但產品需求量大的LNA(低噪聲放大器)和開關賽道。
獨闢蹊徑的卓勝微,還選擇了產能更靈活的fabless(無晶圓代工設計)模式。經過10多年的潛心研發,卓勝微不但掌握了LNA和射頻開關的核心技術,而且還憑藉靈活的產能贏得了三星、華米OV等大廠的青睞。
筆者了解到,在射頻開關和LNA器件上,卓勝微已經佔據世界領先地位。不過,公司在完整的射頻器件上,與頭部企業還有很大差距。
不過,有可能在完整射頻晶片設計上成功的卓勝微,依舊是華為等重點扶持的對象。
時至今日,卓勝微還沒有走到沒巨頭圍攻的那一步,但如果卓勝微能夠實現國產完整射頻晶片的研發,終將要挑戰博通、思佳訊等頭部企業。
你認為,卓勝微能夠在將來真正實現完整射頻晶片的國產替代嗎?
文/諦林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