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半導體企業研發Risc-V晶片,打破ARM的壟斷局面

2021-01-18 騰訊網

近日媒體報導指出中國領先的研發Risc-V晶片的企業賽昉科技分別與紫光展銳和香港中華煤氣集團旗下的港華能源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這意味著宣傳許久的Risc-V架構離實際應用越來越近。

目前移動處理器市場已幾乎完全由ARM壟斷,ARM佔有移動處理器市場超過九成的市場份額,不過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越來越擔憂這種過於依賴ARM架構對於中國晶片產業的來說存在隱患,尤其是美國晶片企業NVIDIA即將成功收購ARM之後,更是讓中國晶片產業憂心忡忡。

為了打破這種局面,中國晶片產業目前同時接入了多種晶片架構研發,包括ARM、X86、Power、MIPS、alpha等多種架構都有晶片企業在研發,然而這些核心架構除了alpha之外,其他晶片架構或由美國企業控制,或採用了美國技術,中國迫切需要找到一種沒有採用美國技術的核心晶片架構。

正是在此種情況下,新生的Risc-V架構引發了中國晶片產業的關注,這個架構為全新的架構,目前沒有企業在Risc-V架構上擁有優勢的專利,Risc-V甚至為了減少美國的影響而專門將總部從美國搬到瑞士。

此前中國的有識之士就一直呼籲中國晶片企業支持Risc-V架構,早在2018年的時候就成立了中國開放指令生態(RISC-V)聯盟,可以說在全球市場,中國晶片產業是最早支持Risc-V架構的市場之一。

本文開頭提到的賽昉科技正是中國最早開發Risc-V晶片的企業之一,經過數年的研發它已取得了一些成績,近日它宣布開發出全球首款RISC-V AI單板計算機,這次更是牽手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半導體企業紫光集團,可望加速Risc-V的應用。

紫光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半導體企業,它是全球第三大獨立手機晶片企業,也是中國第一家生產出NAND flash晶片的企業,它旗下的新華三還是中國前二的伺服器企業,可謂涉獵甚廣,有它的支持,Risc-V架構在中國的發展將進入加速發展階段。

此外從去年以來面臨眾所周知困難的華為也在研發Risc-V架構,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Risc-V架構似乎在中國的發展正漸入高潮。中國企業通過及早介入Risc-V的研發,將有利於及早建立自己的專利圍牆,掌握Risc-V架構的主導權。

目前美國晶片企業NVIDIA正收購ARM,而NVIDIA與高通、華為、紫光等晶片企業存在同業競爭關係,這種同業競爭關係更是讓各方憂慮NVIDIA可能濫用ARM的壟斷優勢,這些晶片企業也已表示出對Risc-V的濃厚興趣,或許這種疑慮也將加快全球晶片企業共同合作促進Risc-V架構的發展,從而打破ARM的壟斷優勢。

相關焦點

  • 打破美日韓壟斷?中國晶片加速國產化,國家開始「放大招」了
    可是這依然擺脫不了華為存在的「軟肋」,亦或者是我國科技企業在半導體晶片領域的最大「短板」。 眾所周知,自華為被制裁以來,美國就多次修改晶片出口規則,導致了包括臺積電、美光、三星、索尼、高通、中芯等在內的晶片企業無法在供應華為晶片。不難發現,這些企業都是華為的供應鏈,但是他們大多都是美日韓晶片企業,而為數不多的中企卻也受到了限制,是因為都用到了美國的技術。
  • 中國晶片打破日韓壟斷,國產化加速進行中
    以前企業為了研發晶片技術,攻克技術難題,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現在有了免稅待遇,納米製程越高,經營時間越久,享有的免稅待遇就越好。這一切都是為了鼓勵國內半導體企業大力發展晶片。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也能促進國產企業對晶片技術上的突破。結合市場消息來看,國內晶片企業取得的進展也是可見的。
  • 比晶片還要重要?中國企業苦研20年,終於打破西方技術壟斷
    但是縱觀半導體產業誕生的這幾十年時間裡,全球任何一個國家都想要掌握領先的晶片技術,因為只有將晶片做到了新的高度,科技水平才能進一步提高。有人曾說:晶片是二十世紀最關鍵的科技產物,也是一項偉大的發明。現在看來,這種說法一點也沒錯,別看一顆晶片只有指甲蓋大小,但是它卻蘊含著難以想像的能量,我們的手機和電腦之所以能發揮出這麼多功能,就是因為得到了晶片的支持。
  • 晶片領域遭遇西方掣肘,「中國芯」邁出關鍵一步,打破國外壟斷
    近年來,我國都在研究晶片領域。天樞處理器的發布就代表著我國的自主研發晶片的技術又向前邁了一大步,是打破國外晶片技術領域壟斷的最重要的一步。意味著我國的晶片不再需要依賴於西方國家。在21世紀,科學技術離不開科技的創新。只有掌握了核心的技術才會在競爭中站穩腳跟。全球發展半導體晶片行業時,如何製造晶片一直是各大加工廠商的核心秘密。
  • RISC-V欲與和英特爾、ARM三分天下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RISC-V欲與和英特爾、ARM三分天下發展RISC-V開源晶片架構被視為是中國自主發展半導體產業鏈的一個機會。Wintel(微軟+英特爾)定義了PC時代,ARM+安卓定義了智慧型手機時代。
  • 中企半導體國產化再獲突破,有望打破日韓壟斷,國家也出手了!
    或者說,與其說是華為的「軟肋」,不如說是國內科技企業的「通病」。那就是在半導體方面存在稍許缺憾。中國半導體行業迎來大爆發時期眾所周知,此前美國為制裁華為,曾發布過向華為斷供晶片的相關政令。儘管這一政令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讓美國晶片企業也損失慘重,使白宮最後不得不改變主意,對華為「鬆口」,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項斷供晶片的政令也確確實實讓華為吃到了些許苦頭。同時,這讓中國科技企業更加深刻地意識到,無法真正掌握半導體技術,將永遠失去市場主動權。
  • 國產屏幕揚眉吐氣,打破壟斷趕超日韓,給國產晶片樹立榜樣
    在美國的「推動」下,國產晶片的自主研發進入新階段。雖說半導體技術難關多、攻克難度大,但當年在核心技術上同樣一無所有的國產屏幕,如今都實現了自主研發,筆者相信國產晶片終將走向成功。說到國產屏幕,筆者不得不提及目前我國在顯示屏上取得的成績。
  • 打破日本技術壟斷,中企巨頭突破晶片材料,關鍵性堪比光刻機
    只不過光刻膠一直被日本企業壟斷。包括東京應化,富士膠片等日本企業都是光刻膠領域的巨頭。 因為在光刻膠產業有著極大的話語權,所以不少國家都要選擇與日本合作,進購光刻膠。日本長期維持對光刻膠的壟斷,但中國企業傳來好消息,突破了關鍵晶片材料,打破壟斷。
  • 手機上的關鍵晶片,幾乎被日美壟斷,中國晶片公司打破技術封鎖
    由於多方面因素,我國在半導體領域掌握的話語權微乎其微。這導致目前,在許多與晶片相關的行業仍處處受制於人,例如光刻機製造、晶片製造等方面。 雖說華為、聯發科等巨頭已經掌握了手機處理器設計能力,但手機上的另外一種關鍵晶片,目前依舊被日美企業壟斷,該產品正是射頻晶片。
  • 中企加速半導體國產化進程,打破日韓壟斷!
    華為接連取得好成績,顯然是美方不願看到的局面。眾所周知,美方為了維護住自身在科技領域的領導地位,不惜損害本國企業的利益,限制本國的晶片製造商向華為供應相關產品。此舉帶來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美晶片行業損失近17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113億元)。為減少損失,當前美方已批准10家廠商繼續向華為供貨。
  • 全球半導體行業「變天」,蘋果、谷歌自研晶片,臺積電漁翁得利
    蘋果公司最新發布的自研晶片M1讓整個半導體行業炸開了鍋。可能是M1晶片的表現太驚豔,就連谷歌也走上了效仿蘋果、自研晶片的道路。 根據外媒報導,谷歌自研晶片Whitechapel或將於2021年發布,該晶片將主要應用於Pixel和ChromeBook。
  • 95%的市場被美國壟斷!比晶片更重要,國產作業系統能否翻身?
    中美貿易摩擦以來,美國為了維護自己在晶片半導體行業的壟斷地位,對中國晶片企業打壓不斷升級。 但中國下有華為海思、中芯國際、上海微電子等一大批半導體後備企業,上有02專項和國家集成電路基金,晶片困境只是暫時的,破局的過程是艱難的,但結果是光明的。
  • 國內唯一研發和量產高功率半導體雷射器晶片?長光華芯或完成C輪融資
    圖片來源:企查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6月19日,長光華芯發生過工商變更,新增國投(寧波)科技成果轉化創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伊犁蘇新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南京道豐投資管理中心(普通合夥)、蘇州芯同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蘇州芯誠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投資人;註冊資本從8315.86760
  • 打破「無芯」局面?華為官宣晶片專利,專利審核已通過
    沒有晶片可以使用,大概是今年華為遇見最大的難題了。9月15日晶片禁令正式落地,在這樣的情況下,華為面臨著沒有晶片可以使用的局面。晶片是最大的問題就像任正非所說的話,我們不能記製造晶片,又生產晶片即便是在全球範圍內,能夠也沒有任何一家晶片巨頭能夠既製造晶片又設計晶片。這裡就要說到半導體領域產業鏈了,只有通過合作才能夠形成一條完整的生態鏈,實現產業鏈之間的互相彌補。
  • 半導體製造的關鍵設備基本為什麼由美國、日本企業所壟斷?
    半導體製造的關鍵設備基本為什麼由美國、日本企業所壟斷? 數據來源:SEMI、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上述的國際一流公司中,ASML在光刻機設備方面形成寡頭壟斷。應用材料、東京電子和泛林集團是提供等離子體刻蝕和薄膜沉積等工藝設備的三強。科磊半導體是檢測設備的龍頭企業。
  • RISC-V企業芯來科技完成新一輪融資 小米持續跟投
    芯來科技成立於2018年,致力於RISC-V架構的處理器內核IP研發及平臺商業化。創始人兼CEO胡振波曾長期就職於國際知名半導體公司,擁有豐富的RISC-V開發經驗。此前,芯來科技曾在今年8月完成由小米長江產業基金領投,藍馳創投及新微資本領投的戰略融資。
  • 1瓦功耗5GHz頻率:全球最快Risc-V晶片出世 效率超越蘋果M1
    根據全球半導體行業知名媒體EETimes的報導,前些天,一家位於加州森尼維爾的小型電子設計公司Micro Magic宣稱:他們設計、生產出了全世界最快的64位RISC-V內核,比蘋果的M1晶片和Arm Cortex-A9表現還要出色。
  • 中國晶片巨頭強勢官宣,高通也沒有料到會這麼快
    小米旗下的「小米產業基金」,也開始頻繁地向國內半導體企業進行投資。  如此局面之下,國產晶片終於有了新的突破,中國晶片巨頭紫光展銳,在近日強勢官宣了幾款全新的晶片產品。    中國晶片巨頭強勢官宣  據悉,紫光展銳是一家以經營中低端晶片產品為主的半導體企業,更是搶先華為、蘋果一步發布了自己的6納米晶片。
  • 比晶片更緊迫,美國幾乎壟斷全球市場,中國用20年才嶄露頭角
    「缺芯少魂」一直是中國信息產業的痛點。而無論是晶片還是作業系統,美國都處於壟斷地位。目前,我國半導體產業就因為沒有掌握晶片的核心智慧財產權,而處處受制於美方。華為、中芯國際等在晶片技術的研發方面取得顯著成就的中國科技巨頭,更是成為美國商務部制裁的主要目標。
  • 可打破日企壟斷地位:關鍵性堪比光刻機
    【12月21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整個晶片產業鏈中,共分為晶片設計、晶片製造以及晶片封測三大領域,其中晶片製造也被譽為整個晶片產業鏈中最硬核的環節,因為在晶片製造中會牽涉到各種技術、材料、設備等等,尤其是晶片製造最為關鍵的設備—光刻機,目前更是只有荷蘭ASML公司可以生產EUV光刻機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