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盾構機的崛起,打破德日美三國壟斷,銷量蟬聯3年全球第一

2020-12-24 數碼小妖精

如今,我國正遭遇半導體晶片領域的技術壟斷和封鎖,由於基礎薄弱、幾乎毫無經驗,因此在高端光刻機的製造上一籌莫展。但要知道,建國初期我國在盾構機等高端設備的研發製造方面,何嘗不是如此。

十多年前,深知「想致富,先修路」的中國大搞基建,利用人海戰術瘋狂鋪路、在山區挖隧道。

但用人力挖隧道,效率低下不說,工人很容易受傷。因此我國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從德國購入兩臺挖隧道專用設備——盾構機。這兩臺設備花了7.2億元的高價,這筆前對於當時經濟水平尚未提升的中國而言,堪稱巨款。

雖然錢花得肉疼,但設備是真好用。秦嶺隧道的挖掘進度迅速加快,可機器長時間運轉卻導致故障頻出,而對盾構機這類高端設備一竅不通的中國,只能再次花高價請德國專業維修師前來維修。

更令人氣憤的是,德國維修師在維修過程中,嚴禁中國工程師在場。海外對中國技術封鎖的態度十分囂張。

2008年以前,盾構機的關鍵技術一直被海外掌控,忙於基礎設施建設的中國在高度依賴進口的情況下,只能暫時忍下外國坐地起價這口氣。

可處處受制的局面不能再繼續下去,更何況盾構機關乎國家建設,因此我國將盾構機關鍵技術的研發列入863計劃。2003年,由十八人組成的盾構機研發團隊正式成立。

要知道,當年我國在盾構機的研發製造上,同樣是零技術、零基礎。而且大型盾構機涉及到土木、機械、力學、液壓、電氣控制等多門學科,研發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但中國研發團隊卻堅守「一定要造出中國人自己的盾構」的信念,夜以繼日地進行技術攻關。終於,2008年中國第一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複合式土壓平衡盾構機——中國中鐵1號研發成功。

中國中鐵1號的下線,意味著我國在盾構機這一高端設備的製造領域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更一舉打破了德日美三國對中國的技術壟斷和封鎖。

此後多年來,國產盾構機不僅逐漸掌握越來越先進的技術,屢創世界記錄,而且憑藉出眾的產品實力遠銷海外。中鐵裝備旗下的盾構機,2017至2019年,連續三年獲得產銷量世界第一。

2019年,國產盾構機出口數量達160臺,約佔當時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二。國產盾構機的崛起,為國產晶片樹立了絕佳的榜樣。歷史經驗證明,國產晶片終將會成功。

文/諦林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

相關焦點

  • 打破德日壟斷,又一「中國創造」走向世界,價格降低3.3億
    原題:打破德日壟斷,又一「中國創造」走向世界,價格降低3.3億。對此大家怎麼看?打破德日壟斷,又一「中國創造」走向世界,價格降低了3.3億。這個就是盾構機,對於盾構機可能很多人並不是很熟悉,確實我們生活中幾乎沒有接觸到這類。但是盾構機對於隧洞施工,地鐵、工程這個領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盾構機是一種使用盾構法的隧道掘進機。
  • 又一「中國創造」走向世界,打破美德日三國壟斷,價格驟降3.3億
    因此一些行業的發展也是很迅速的,比如說中國高鐵,現在已經成為了全球公裡數最長、安全性最高的高鐵了,而且還拿下了很多海外的訂單。港珠澳大橋在建立之前,國內一些人員還出國去學習,並且想要荷蘭幫忙,但是荷蘭的相關企業直接開出了「天價」的費用,這次林鳴沒有選擇妥協,通過自己過硬的知識和團隊克服了無數的困難,最後讓「天塹變通途」,成為了又一奇蹟般的建築。
  • 晶片的榜樣「大型盾構機」,從被封鎖到壟斷全球
    晶片的榜樣「大型盾構機」,從被封鎖到壟斷全球。「大型盾構機」,從被封鎖到壟斷全球我國現在有一款出口量佔世界3分之2的重工機械——盾構機,不僅能為我國帶來不菲的經濟收入,還能使我國收穫許多國家的友誼。然而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卻只能依賴國外進口,並且進口價格高達3.6億之多,是目前我國出口價格的數倍。我國在這樣的環境下,花了20年時間,突破了層層技術封鎖,並且大量進行技術創新,反奪了3分之2的國際市場,還在這個過程中收購了幾家國際巨頭企業。中國盾構機反敗為勝的傳奇,從被封鎖到壟斷全球,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 我國研製最大直徑盾構機下線,從被卡脖子到全球領先
    這款重4300噸、長150米,直徑16.07米的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是由中國鐵建重工集團、中鐵十四局集團聯合研製,也是我國盾構機研製的又一突破! 在盾構機領域,通常把12米及以上直徑的盾構機,稱之為超大直徑盾構機。一般超大直徑盾構機,都是集機械、電氣、液壓、信息、傳感、光學等尖端技術於一體,對設備的可靠性要求極高。
  • 美國專家:當初不該逼迫中國自研盾構機,如今中國壟斷盾構機市場
    科技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我們的生活相比於之前已經是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回過頭來看之前的日子,總會覺得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我們從以前那個剛剛吃飽穿暖的國家,一躍成為現在這樣的超級大國,不僅經濟領先大部分國家,科技更是享譽全球。
  • 國產屏幕打破壟斷趕超日韓,科技巨頭燒錢300億,終成全球第一
    上世紀90年代,日本、韓國是全球LCD領域的壟斷者,我國液晶電視、顯示器等大屏市場,被二者逐漸蠶食,所剩無幾。當時,中國企業沒有定價權,只得被「擁屏自重」的日、韓企業所束縛。在12月18日舉行的,Micro LED產業創新論壇暨康佳半導體顯示技術及產品發布會上,中國光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高層宣布,2020年我國大陸面板產能預計在全球佔比超55%,表現遠超日韓。我國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具有重要的意義。在LCD領域,我國打破了日本、韓國的壟斷,將定價權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 63歲教授打破壟斷,造出國產雷射陀螺儀,宣告中國超聲速武器崛起
    其實,最早1913年法國科學家塞格尼克就提出製造光纖陀螺儀的設想,但是因為受到當時的科技水平的限制,這一設想在各國都沒有得到應用。然而隨著上世紀70年代雷射技術應用的逐漸成熟,美國的一家公司才製作出全球第一臺雷射陀螺儀,之後並在戰鬥機和飛彈等軍事裝備上試驗成功。
  • 「中國天然燕麥第一人」打破進口燕麥品牌壟斷助力中國民族品牌崛起
    2020年1月13日,2019中國三農創業英雄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CCTV-17隆重舉行,蒙北燕麥創始人李剛嶺被授予「中國天然燕麥第一人」榮譽稱號,和 「2019中國三農創業英雄十大人物獎」。李剛嶺以一己之力,改變了國內燕麥行業進口產品獨大的格局,為中國天然燕麥打響了復興第一槍,打造了「蒙北燕麥」這個中國人自己的高端燕麥品牌,在中國農業生態發展方面探索出了一條獨特的天然燕麥之路。
  • 國產屏幕揚眉吐氣,打破壟斷趕超日韓,給國產晶片樹立榜樣
    在美國的「推動」下,國產晶片的自主研發進入新階段。雖說半導體技術難關多、攻克難度大,但當年在核心技術上同樣一無所有的國產屏幕,如今都實現了自主研發,筆者相信國產晶片終將走向成功。說到國產屏幕,筆者不得不提及目前我國在顯示屏上取得的成績。
  • 「機器人關節第一股 」上市!打破日企壟斷,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二
    8月28日,被稱為「機器人關節第一股 」、「機器人減速器第一股」的綠的諧波在科創板上市。綠的諧波本次在科創板上市,發行數量為3010.42萬股,發行價格35.06元/股。曾經,諧波減速器市場被日本企業高度壟斷。國內廠商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賴進口,採購成本遠高於國際同行,製造成本高企成為國產機器人企業發展的桎梏。然而,這種情況在2013年被本土民營企業蘇州綠的所打破。
  • 手機上的關鍵晶片,幾乎被日美壟斷,中國晶片公司打破技術封鎖
    雖說華為、聯發科等巨頭已經掌握了手機處理器設計能力,但手機上的另外一種關鍵晶片,目前依舊被日美企業壟斷,該產品正是射頻晶片。 據Qorvo公布的數據,在全球射頻晶片市場,日美廠商佔據的市場份額高達90%以上,博通、思佳訊、村田等均為美日兩國的射頻晶片龍頭,常年壟斷著全球市場
  • 國產液晶屏壟斷市場了?先別激動,材料還被美、日、德卡著呢
    眾所周知,現在「缺芯少屏」的說法再也沒人提了,因為現在中國不缺屏,甚至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液晶屏生產國、最大液晶屏出口國,佔到了全球50%以上的份額了。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很多網友是非常驕傲的,但事實上我想給大家潑點冷水的是,別看中國液晶屏這麼厲害,但材料其實是被國外壟斷著的,以液晶材料為例,日本、德國壟斷96%的市場,這導致國產液晶屏利潤低,原料廠商賺走了很多錢。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液晶分為單晶和混晶,而單晶是不能直接用於顯示的,液晶的顯示材料中需要混10到20種不同的單晶,然後形成混晶才能夠用於顯示。
  • 「最大」盾構機,有何「大」不同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曹嫻 通訊員 胡清9月27日8時許,中國鐵建重工集團長沙第一產業園掘進機總裝區,隨著大紅幕布徐徐拉開,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露出真容。掘進的速度——常壓換刀技術在16米級超大直徑盾構機上的首次應用出廠後將參與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建設的「京華號」,承擔的是長達7.3公裡的隧道掘進任務。
  • 國產CPU年售50萬顆!中企用20年時間,打破了美國壟斷的核心技術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國產CPU年售50萬顆!中企用20年時間,打破了美國壟斷的核心技術。半導體領域核心技術的缺失,一直以來都困擾著我們,長期以來面臨的缺芯少屏,也成為了國內科技發展最大的一顆絆腳石,好在目前國內的科技企業明白了自主創新的重要性,摒棄掉了「造不如買」的商人思維,開始走科研的道路。
  • 君樂寶奶粉更受潮爸潮媽喜愛,進口奶粉壟斷格局被打破
    隨著李寧、老乾媽等自主品牌的不斷出圈向國際舞臺靠近,國人尤其是年輕一代對國產品牌的「刻板印象」終於被打破,越來越多的90後、95後正在愛上國貨。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國際乳聯中國國家委員會副主席宋崗表示,目前國產奶粉質量已經是全球最好的奶粉,不敢說第一但一定是最好的之一。
  • RV減速器打破日企30年壟斷 「中國智造」機器人重塑成本優勢
    工業機器人核心傳動部件——RV減速器關鍵核心技術一直由日企掌握,經過4年多校企合作攻關,我國RV減速器設計製造和批量生產取得重大突破,其精度、剛性、壽命等指標均達到或超過日企水平,打破日企30年的壟斷。
  • 證券之星 生益科技:覆銅板龍頭打破美技術壟斷,擁抱華為國產替代...
    盈利能力不斷提升 毛利率和淨資產收益率位居行業第一2015年至2019年期間,生益科技的盈利能力不斷提升,毛利率從18.8%提升至26.6%,淨利率從7.3%上升至11.8%,淨資產收益率從12%上升至19%。
  • 比爾蓋茨:美國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中國這項科技將打破美國的壟斷
    不用我說,大夥也都知道,中國科技幾十年前時還非常弱小,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回想之前生活,是不是覺得如同夢境一般。科技與我們的生活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科技,四周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科技產品環繞。
  • 7,489,500臺,美的2019年微波爐銷量蟬聯金氏世界紀錄榮譽
    近日,經過金氏世界紀錄™的調研與最終確認,美的以7,489,500臺的年銷量蟬聯2019年度微波爐零售量世界紀錄稱號。在2018年,美的曾以7,297,000臺創造微波爐零售量世界紀錄稱號。按照吉尼斯官方的評選規則,這個紀錄是在全球微波爐市場調研報告的基礎之上,通過對此前一年微波爐的銷量進行客觀統計和多方核驗,最終「美的」牌微波爐脫穎而出。
  • 國產美妝「大逃殺」
    月28日,國產美妝品牌完美日記的線下門店已達200家。從2010年左右開始的線上渠道變革,更是給美妝行業增添了不少新玩家,這也意味著更激烈的競爭來臨。一邊是誕生於淘寶的美妝淘品牌,當時雅詩蘭黛等歐美品牌大多定位高端,遲遲不入駐淘寶,給了國產美妝淘品牌崛起的空間。另一邊則是傳統國產美妝品牌,紮根線下的它們,對線上渠道的嘗試也顯得過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