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室的老司機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病人很少按照教科書來生病」。
每個醫學生對於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狀都倒背如流,但幾乎每個急診醫生都曾經掉進心肌梗死這個坑。
一個夏天的凌晨2點鐘,進來一位60多歲大叔,長得很魁梧,穿短袖襯衫,坦露胸口,進來診室,還沒坐下就指著自己的喉嚨說,「喉嚨很痛,醫生你幫我打點消炎針!前段時間也發生過一次,打完針就好了。」
我示意其稍安勿躁,詳細詢問此次喉嚨痛的過程,是否伴有其他症狀,基本查體等。最後,我建議他做一個心電圖,排查是否心臟缺血導致的疼痛。
大叔很詫異,堅決拒絕做心電圖。「你幫我打點消炎針就好了,別搞了麼多了…….」
實話說,我已經從晚上六點半值班到凌晨兩點了,已經很疲倦。我也想簡單處理,結束戰鬥,也不想費力去操作心電圖啊。但是,做急診久了,知道絲毫的疏忽都可能是致命事件的前因。
還是耐心解釋著,「您看,睡前您沒有不舒服,睡覺中您感覺喉嚨痛,痛到您需要半夜來急診輸液,是不是有點奇怪?而做一個心電圖只需要23元,現在躺在這張床上就可以做,馬上看到圖,就能判斷是否有問題。(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
大叔最後點頭,「那就做一個?!」
隨著心電圖紙緩緩流出,典型的急性心梗圖形表現,清晰的描計出來。
大叔還不相信,嘟囔著,「我就是喉嚨痛,怎麼會心梗呢?沒看錯吧?」
最後,我聯繫醫院CCU,將大叔送進了導管室。不是去打消炎針,而是去放置冠脈支架,那可不是一個價格。
送走大叔後,我想,如果我給他輸液消炎,過程中突發心臟驟停,或者輸液後走出急診門口心臟驟停,後果將不堪設想。
急診室的夜晚,醫療風險不知躲在哪裡,如履薄冰。
小貼士:急性心肌梗死並不總是表現為胸痛,還可能表現為牙痛、喉嚨痛、頸痛、背痛、上腹痛、胳膊痛。還有些根本就不痛,而是表現為胸悶悶、氣短、頭暈、冷汗等症狀。
急診夜鷹: 新浪微博急救科普博主、頭條號籤約作者、美國心臟協會急救培訓導師、夜鷹急救訓練營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