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一次分手的理由是什麼?
這個問題我問了身邊的人,他們都給了我不一樣的答案。
小恩 ——「異地戀太難,我累了。」
戀愛3年,異地兩年,跟男友相隔兩個省份。
別的情侶天天呆在一起呆到煩的困惱,卻是我羨慕到發酸的事。
說句丟人的話,我幾乎每個月就靠數著見面的倒計時過日子,卻從沒想過有一天他會發來分手的簡訊。
「異地戀太難了,我累了。」
這幾個字輕而易舉地就把我們3年的感情畫上了句號。
而「我累了」就像是一把刀狠狠地往心口扎,刀刀見血。
明明當初追我的是你;說在一起的是你;說為我遮風擋雨的也是你;而先說要走的也是你。
可是,誰沒有累的時候。
異地戀的苦從來不是一個人在經歷,只不過因為那個人是你,所有的心累和難過都被我悶聲扛下。
「累了」這個理由最微不足道,也不過是最離譜的開脫罷了。
Mocha——「你很好,但我不想耽誤你。」
我一直以為我遇到良人了,卻沒想到自己遇到的是世紀渣人。
談戀愛以後所有人都說我變了,變得會撒嬌也變得更柔軟了。
然而就在我憧憬著畢業後兩個人一起奮鬥時,我被甩了。
甚至收穫好人卡以後,我還在為他找理由。
家鄉相隔太遠,這個問題我們不是沒有討論過的,我覺得他一定是不想我去背負家庭的壓力遠嫁
分手後我幾乎每天都在想著要怎麼挽回,結果沒半個月他就無縫銜接了。
在朋友的微信裡發現他曬了新女友,一副餘生請多指教的樣子,我才意識到當初絕世好男人也只不過是偽裝的面具。
明明是你把我甩了,明明我是受害者,分手時卻變成了你是施恩者,做這個決定是為了我好。
要是沒有負責到底的決心,當初就不應該說開始。
阿樂——「她媽媽覺得我們不適合」
從校服到婚紗不過只是童話故事。
在一起五年,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她帶我回家見家長。
因為知道自己有挺多的不足,所以內心一直很忐忑。
見面那天,我們全程有說有笑的,她媽媽甚至還讓我下次來家裡玩。
就在我以為可以努力賺錢籌備婚禮時,她卻跟我說,她媽媽覺得我們不合適,還是分手吧。
而最讓我痛心的是,我都想好要怎麼去說服她的爸媽了,她卻連一絲一毫的努力都沒讓我看到。
現在才過去一年,她已經為人妻3個多月了。
我甚至都不知道她分手時說的話是不是真的。
cici——「他連分手都沒有說。」
我只想對渣男痛罵一聲「去你媽的」。
果然愛情都是不可信的。
看過太多公眾號給情侶們灌輸了一堆愛情是自由的,兩情相悅才是硬道理的雞湯了。
所以,從一開始我就跟他說過「你不愛我了就直說,我不會糾纏的」的口頭戀愛協約。
總想著自己也經過愛情和社會的毒打了,瀟灑至極,絕不會做出潑婦罵街的行為。
但讓我沒想到的是,前任就不是個人。
甜蜜期短短的三個月過去後,他就開始漸漸變得冷淡了。
開始只是信息回復慢,後來直接就不回了,打電話給他,還氣急敗壞地怪我打擾他打遊戲。
也不是沒想過要跟他講清楚的,但他一次次的認錯讓我遲疑了:或許這段感情還能堅持下。
但在斷聯兩天後,我在微信對話框收到紅色的感嘆號的那一刻,我真的震驚到懷疑起自己的人品。
連當面說分手的勇氣都沒有,算什麼男人。
愛情這趟列車真的很奇怪,發車時需要兩人攜手,下車卻只需一方踏出即可。
有人日夜兼程只為了在早晨見上心愛的人一面,有人卻說五百公裡的距離撐不住愛情。
有人說會為你遮風擋雨,但愛情裡的那些風風雨雨都是他帶來的。
《朋友請聽好》節目裡,葉子和男友最後的結局我們不得而知。
但分手的理由千千萬萬,幾乎99%的理由最後都只有一個指向,那就是「不愛了」。
想分手了就直說,何必撓破頭皮找理由呢。
拜拜就拜拜,感情裡誰還不是個酷蓋。
簡單一句「我不愛你了」,我下一秒就可以把你歸還於人海。
愛情開始的那一刻就沒有理由,那分手還需要理由嗎?
還是你在為分手找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