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是電視劇的繁榮階段,很多原來所謂的」電影咖」都來演電視劇,可見它的繁榮.但是繁榮必將伴隨著魚目混珠,良莠不齊,有些劇看了恨不得給導演,編劇,演員寄刀片,有的劇呢,是看了一遍又一遍,讓人愛不釋手,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幾部小說改編成的電視劇,它們都是同類型的巔峰之劇。
耽改劇的巔峰《陳情令》
這幾年的改編都是很大膽的,比如當年的小黃書《媚者無疆》也改編上了電視劇,小說內容可以說是全肉文啊,不過電視劇拍得也還可以。但是要說到最成功,還是屬於耽美劇墨香銅臭的作品《魔道祖師》改編的《陳情令》。
如今的頂流肖戰和王一博就是其中的雙男主,肖戰也是因為這部劇從唐三口中的「小糊糊」,變成了流量小生。到今天為止,還有大量的視頻在嗑「博君一肖」的糖,可見這部劇的影響力之大。
這部劇是屬於仙俠劇,所以畫面會比較柔化美顏處理,顯得仙氣飄飄。其中,有大量的臉部特寫鏡頭,把肖戰的盛世美顏刻畫得極其細膩。
《陳情令》的大部分劇情都是和《魔道祖師》接近的,當然除了那些不可描述的部分,比如,它把原來小說裡面耽美的情節處理成了兄弟情,這樣改編能夠過審,也是被大眾接受的。
同時,裡面也補充了原著中的一些情節,比如,原著是成年後和少年時期的故事相互交織敘述,有些讀者看起來就會覺得混亂,而電視劇則按照時間發展來拍,從他們去雲深不知處求學開始展開,到最後的獻舍轉生重逢,雖然藝術性上弱一點,但情節發展看起來比較不會亂,比較符合電視劇的規律。
第三,是多了一個女主,原著是沒什么女主的,出場最多的就是後半部分出現的綿綿,但是電視劇一開始就把溫情作為女主來安排,鏡頭很多,以至於當年剛開拍的時候很多人都喊著溫情的扮演者孟子義帶資進組,要「棄劇」,後來雙男主太帥了,以至於出現「真香」的大型打臉現場。
還有一點不一樣的是最後結局的處理,原著中最後兩男主是一起歸隱,遊蕩人間了,而電視劇最後改編為王一博飾演的藍湛當擔起門派重任,並成為新一屆的仙督。魏無羨的結局是一個半開放的結局,最後一聲「藍湛」,看起來應該是又回來和昔日好友並肩作戰。這個和他們當時求學後一起放孔明燈相呼應,實現除魔衛道的理想,有種「不忘初心」的格局。
這個處理也是比較高明的。
古裝權謀劇的巔峰《琅琊榜》主演胡歌、劉濤等
權謀劇不好拍,這幾乎是電視圈的一個定律。拍淺了,那劇情就像智商欠費一般智障,拍深了,又留不住普通追求快感,不愛動腦的觀眾。所以其中 「度」 的把握就要靠導演和編劇的張力。難得的是《琅琊榜》就是一部集好導演,好編劇和好演員為一身的好劇。
胡歌演繹的梅長蘇,把一個病弱卻滿懷家國讎恨的公子演繹得絲絲入扣,以至於今天,好多人都覺得胡歌的身體可能不太好。
難的是,這部劇裡面的好多副導演都親自下場,比如夏江的扮演者王永泉就是這部劇的執行導演,雖然出場得忘,但卻讓人印象深刻。還有黎綱的扮演者王宏,是副導演。
不得不提的是,這部作品是根據海宴的小說《琅琊榜》改編的,電視劇也是比較貼近小說的,這部小說寫得真的不錯,雖然情節有一些不一樣,比如霓凰郡主在小說中沒有電視中分量那麼重,和梅長蘇也沒有那麼多情感糾葛,結局也不同,但是這個不影響它的質量,還是值得看的。
古裝家宅劇的巔峰:《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部劇出名的另一點是它是人氣小花趙麗穎和馮紹峰的定情作,拍完後兩人就結婚生子了。
這部劇的畫面質感都是非常好的,演員選擇也不錯,除了兩位主演的出色,還有配角朱一龍的齊衡,讓很多明蘭齊衡CP意難平;劉琳飾演的王若弗,老戲骨曹翠芬飾演的盛老太太,甚至是反派張棪琰飾演的康姨媽,「柔弱不能自理」的朱曼娘都讓人印象深刻。
前幾年古裝家宅劇還是挺多的,比如《錦繡未央》等。
但是這些作品都沒有《知否》精緻,本身還存在硬傷,例如《錦繡未央》小說本身就是抄襲,劇情混亂之處很多。其次,很多家宅劇,劇情誇張,那女主、男主就像開掛了一樣,不合情理之外比比皆是,完全沒有最基本的古代禮儀,女主想去哪裡就去哪裡,尚在閨中就獨自和男主、男二、男三卿卿我我,毫無顧忌,比現代劇還大膽,居然還覺得這是女主有膽識的表現,這不合常理吧。
《知否》中也有男女主的接觸,但是大部分都是在家長的監督允許下相見的,私下會面不多,一旦被發現就是大事情,比如齊衡和明蘭在宴會後相見,後來齊衡的書童不為就被打死了;明蘭被顧廷燁所救,但是明蘭必須自己回去,找藉口並隱瞞顧廷燁相救之恩,才能保住名聲。這樣的安排才讓人感覺到古代男女有別的禮儀。
其實在小說界中,古裝家宅劇更多,嫡女庶女,王爺將軍幾乎佔據了古代言情的半壁江山。套路都很接近,不是嫡女被害穿越回來報仇,就是庶女被現代人附身翻盤。男主基本是權傾朝野的王爺,或者戰功累累的回京將軍。男主原本都是性情冷漠,人畜不近,結果一遇到女主那就是滿眼閃星星,除了你誰都入不了眼,整天正事不做,就圍著女主看她剷除惡毒女配,深深被女主那「如果古井一般波瀾不驚」的淡定眼神所吸引,最後一生一世一雙人,榮登帝後。
《知否》也是由小說改編的,原著黨爭議得最多的就是這部電視劇相對改編是比較多的,不過和前面的《琅琊榜》不同,《知否》小說沒那麼好,其實確實需要改編。一方面,《知否》小說的文筆質量其實是有待加強的,同類型的小說文筆比它好的太多了;另一方面,在小說中,設定的女主是穿越過來的,所以很多思想其實和古代的思想是不一樣的,同時女主更多的是從現實出發,對愛情的憧憬並沒有那麼大,以至於後面和顧廷燁的結合更像是選擇一條最適合的路。這是從實用角度出來的,這樣的愛情也許是有利的,但卻不讓人羨慕,更不讓人憧憬,電視劇要是真的這麼拍,那水平就大打折扣了。
總體來講,三部改編劇都是各有優點,有的忠於原著,適當改動,有的改動幅度大點,但作為電視劇,三部劇都是很有代表性的,鏡頭刻畫生動,美工道具精良,都是值得一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