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陳情令》和《慶餘年》這三部電視劇,尤其是《琅琊榜》,可以算得上是現象級的電視劇,也是行業之中的標杆。
這三部電視劇和主角是相互成就的。
《陳情令》和《慶餘年》皆是如此,可以說是電視劇的大火,成就了主角,主角又反哺電視劇。
網文改編成電視劇的很多,改編得很好的,極為少,能夠成為現象級的,則是鳳毛麟角。《陳情令》最為出彩的地方,不在於故事,而在於人物。
比如「做盡了壞事,卻又想讓人垂憐」的金光瑤,經歷坎坷,機關算盡,到頭來,終是一場空。
比如極為寵愛魏無羨的師姐,江厭離的出場不多,可是將對魏無羨的寵愛和信任,表現得是淋漓盡致,讓人羨慕,誰不想擁有這樣一位師姐呢?
比如,可恨可憎又有些可憐的薛洋,薛洋做盡惡事,可心中還擁有著一絲渴望朋友,渴望友情,渴望愛的嚮往,若是他少年時遇見曉星塵,或許,也會是一個明朗的少年吧。
比如,宋嵐和曉星塵的故事,每次看時,免不了共情,他們的遭遇讓人感嘆和唏噓。
比如,舅舅江澄,進退兩難,一邊是蓮花塢,一邊又是自己從小長大的好兄弟,蓮花塢只有他了,很多事情,唯有他自己背負,他再也不是那個可以隨心所欲的孩子了,他沒有家了,他的家,還有很多人,要靠他了,所以,他沒有辦法那麼灑脫了。
當然,還有那「一問三不知」的聶導,他又背負了多少呢?他其實真的想做那個「一問三不知」的少年啊,可惜,他也沒得選。
既然說到了《慶餘年》中的王大人們,就從王啟年王大人開始說起,細數一下王大人們。
王啟年這個人特別有意思,一副諂媚和貪財的樣子,但是機靈多變,常常有意想不到的舉動,插科打諢間,就將事情辦的妥妥噹噹,自帶歡樂技能,一出場,就讓人十分開心。
另外一個讓人十分開心的人物,自然是範二公子,範閒的弟弟,郭麒麟飾演的範思轍,嘿,這名字,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更別說他那秒慫的性格和逗比人設,一心發財的生意迷。
吳剛老師飾演的陳萍萍、高曙光飾演的範建和陳道明老師飾演的慶帝,無論哪一個,都是性格分明,行事作風截然不同。
整部劇中,有意思的配角太多了,比如滕子京,這個人物,無論如何都是讓人無法忘懷的,還有佟夢實飾演的五竹叔,帥呆了,酷斃了,有木有?
更有被親爹鄙視「絕無此種可能」的郭寶坤,比如二皇子。
再比如,還有那「溫文爾雅、有風度」的辛其物,真是稀奇物啊,當時那個桌子上,差點將我給笑噴了。
對於《琅琊榜》中的人,我實在想不起來,怎麼用一句話來總結這些人,這些人都是缺一不可的,從重要配角,到梅長蘇的下屬,隨便一個人,說出名字來,時隔多年,還是能浮現在劇中的畫面。
可愛又笨笨憨憨的太子、一心搞事業的譽王、權力很大的夏首尊、對林家誤會很深的夏冬、懵萌的梁帝、心機深沉的靜妃、吳磊可愛的飛流、霸氣的言侯爺、鍾情於林殊的宮羽姑娘、公子榜上的蕭景睿,專心輔助一直被坑的秦般弱、靳東嘻嘻哈哈重情重義的琅琊閣閣主藺晨。
當然,還有劉奕君老師飾演的謝侯爺。
以上的每一個角色,都十分出彩,每一個角色,都有著自己的性格和故事。
比如王凱飾演的「沒長腦子」的靖王。
比如,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的蒙大統領。
比如,那個真正的明白人,在暗中多次幫助林殊,卻又在梁帝面前喜歡傻笑的高公公高湛。
哪裡有一個簡單的人物呢?
甚至是胡歌飾演的林殊,身邊的三個下屬,都是性格分明的,比如甄平等等。
《琅琊榜》其實成就了胡歌,讓胡歌踏上了一個新的階段,《陳情令》其實成就了肖戰,讓肖戰突然大火起來,讓很多人知道了這個溫暖陽光的人,《慶餘年》也成就了張若昀,以前,當知道是張若昀演的範閒,我還覺得毀劇了,萬萬沒有想到,竟然絲毫沒有違和感。
當然,也是這些演員成就了這些優秀的電視劇。
通過上面的分析,這三部劇有一個共同點,除了主角之外,每一個配角都十分出彩,即便只是短短的出場,也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