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1 2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xx高新區現有規模以上企業6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5家,高新技術企業21家,高企佔比33%,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產值近40%,每年完成各類型專利申請200餘項,累計申報和承擔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80餘項。近來,本站點以園區內有代表性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為依託進行調查發現,科技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主要困難
一、企業創新意願不強。調查發現,除已經全面實施科技創新的企業之外,多數企業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體,普遍對「決勝市場關鍵靠科技創新」的認識模糊、觀念落後,大多不願創新,有的企業擔心搞科技創新投資大、風險大,不敢不願實施技術創新;有的企業缺資本、無實力,對建立研發機構不夠積極,對高新技術、高層次技術人才的引進不夠重視,導致園區大多數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無實質性的成果。
二、研發經費投入不足。企業在還沒有真正成為研發投入的主體之前,多數企業就已無力進行核心技術和前瞻性技術的戰略研究,技術創新活動維持在對一些終端、低端技術的研發,而且企業科技經費投入不足,使得企業缺乏研發動力。2018年,xx高新園區企業研發經費支出不足銷售收入的3%,多元化投入機制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三、產業科技水平不高。園區內的支柱產業多屬於傳統企業,大多數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還處於一個較初級的水平。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任重道遠,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新產業、新業態尚未成型,產業整體還處於價值鏈的中低端水平。
四、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薄弱。調查顯示,園區企業普遍缺乏關鍵核心技術,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型企業數量少。企業與科研院校產學研融合不夠緊密,創新要素和生產要素未能有效組合,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較為滯後,影響了高新園區的建設和發展壯大。
對策建議
一、著力攻克制約產業轉型升級的技術瓶頸。要緊扣產業轉型升級需求,強化科技同經濟融合、創新同產業對接,把科技創新與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提質增效升級緊密結合起來,大幅提升創新對產業發展的支撐力和貢獻度。一是緊緊依靠創新助推傳統優勢產業「二次創業」,鞏固發展延伸能源電力、金屬冶煉、製糖及綜合利用、農副產品加工四大傳統優勢產業。二是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適度超前布局,大力引進培育發展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三是圍繞產業發展布局,緊扣科技服務業重點領域,加強商業模式創新和技術集成創新、產學研合作,建立完善科技服務創新體系,滿足企業技術研發需求。
二、著力彌補自身創新能力不強的短板。一是以企業為主體加快建設新型創新平臺和創新聯盟體系,深入開展科技型、創新型企業培育,實施分類指導,培植壯大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二是充分發揮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創新中的生力軍作用,以產業技術攻關為重點,為園區創新發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智力和成果支持。三是善於聯合高端創新資源開展重大技術攻關,解決產業發展最需突破而自身又難以解決的瓶頸。
三、著力打通創新成果應用的通道。大力推進創新成果本土轉化,讓創新成果商業化、產業化,聚焦園區特色產業與發展優勢,聚焦企業技術創新需求,引導更多創新成果實現產業化。
來源:廣西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站點(原載《廣西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站點信息摘報》第0361期)
原標題:《【科界傳聲】園區企業在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存在諸多問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