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火炬高新區防控進行時:發揮園區優勢 匯聚抗疫強大力量
臺海網2月5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廈門火炬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高度重視,圍繞中央和省、市的決策部署,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抓緊抓實,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注重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積極動員各方力量,緊盯關鍵節點、重點人群、重點企業,全面落實各項工作措施,築牢園區企業和群眾健康的防護牆
-
高質量發展創新園區,構建全域聯動的大創新格局
細數近些年我市創新園區的發展成果:2019年,常州科教城榮膺中國最佳創業園區第一名;常州、武進兩個國家高新區在全國高新區綜合排名較2015年分別提升18位和20位;江蘇中關村高新區被科技部列入國家級高新區創建試點 高質量發展創新園區, 構建全域聯動的大創新格局
-
大足高新區: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添動能
國飛通用航空製造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正在調試無人機近日,走進施密特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聲隆隆,生產正忙。「一家企業只有保持創新力,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公司副總裁楊光一邊向大家介紹車間操作流程,一邊說起企業的發展理念。
-
從A到Z,為火炬高新區寫一封26字情書|軟體園|產業園|開發區|高新...
在全省開發區「大考」奪魁,反映了廈門火炬高新區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的勁頭和勢頭。 作為廈門創新驅動發展的主引擎,火炬高新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抓實招商工作。 面對疫情影響,火炬高新區堅持抓好「六穩」「六保」不鬆勁,一方面打通產業鏈,加速全產業上下遊關聯企業整體復甦;另一方面通過「創新十九條」等政策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重點引育「三高」企業,同時安排專項資金引導大學生人才到園區重點企業實習就業,打造火炬金融服務平臺和智能製造服務平臺。
-
常德高新區:創新驅動 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著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常德高新區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全力加快園區在建項目的進度,加大對園區企業的服務力度,幫助企業排憂解難,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在此基礎上,今年三季度園區經濟創造了逆勢上揚的「小氣候」。 蔡凱 本報記者 賈法泉2017年2月,常德高新區獲批國家高新區。由此,園區踏上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
-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堅持高質量發展 打造世界級園區
「十三五」期間,新材料科技園緊扣整治提升與轉型發展主旋律,緊緊圍繞經濟向高質量、高效益發展的目標,做好「加減乘除」法:「做加法」就是增加創新能力、增補產業鏈條、增加高質量發展動力;「做減法」就是減少低水平、汙染大、安全隱患高的項目和低端產能;「做乘法」就是提升企業創新能力、轉型發展動力和園區經濟發展環境;「做除法」就是消除安全隱患、降低風險等級,從而降低不利於科技園發展因素的分母。
-
培育高質量發展「燈塔工廠」——瀏陽經開區(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紀實
園區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陣地,必須在打造湖南「三個高地」中爭當排頭兵、展現新擔當。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區,新舊動能轉換的引領區,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始終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重要引擎,走出了一條向陽大道。今年8月25日,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揭曉了2019年度全省園區產業高質量發展獲獎名單,瀏陽經開區名列全省25家獲獎產業園區榜首。
-
【科界傳聲】園區企業在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存在諸多問題
【科界傳聲】園區企業在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存在諸多問題 2020-05-21 2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科技創新推動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劉光躍赴衡山科學城調研
他強調,科學城定位好、發展好,工業文化氛圍濃厚,要繼續發揚工業強市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點培育孵化行業領軍企業,推動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劉光躍先後深入衡陽工業博物館、北航衡陽產學研中心和相關科技型企業,了解衡陽工業文化、工業基礎情況,考察園區創新發展、產業升級、企業生產發展情況以及與高校產學研合作情況。
-
中科育成、東升科技落戶創新谷,打造濟南科創園區高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修從濤12月18日,以「打造濟南科創園區高地」為主題的四方共建中科育成(濟南)創新中心、東升科技齊魯創新谷中心正式在濟南高新區創新谷晶格廣場籤約落地。籤約儀式上,濟高智慧谷趙軼凡女士首先發表致辭,表示此次籤約標誌著在創新谷高質量發展版圖上,隆起了一塊「常創常新」的科創產業高地,晶格廣場做好承接北京科技成果轉化及外溢企業發展需求的準備,將與企業協同發展,推動科創產業升級,同時積極爭取各項政策,為入駐企業和高端人才提供優質服務。
-
泰州醫藥高新區:堅持新發展理念 致力高質量發展
根據規劃,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泰州醫藥高新區將緊扣「四化三鏈」發展思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再造核心競爭優勢,加快形成自主可控的生物醫藥產業體系,全力打造全國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新高地。健康是人類的最大財富和永恆追求,大健康產業也成為21世紀最有前景和最為重要的產業之一。
-
泉州半導體高新區:精準對接臺灣人才,為園區「爬坡」再添底氣
數百年以來,人才與國家進步、城市發展、行業興衰息息相關。人才的流動,不僅帶來先進技術,更帶來差異化思維。當人力資本成為全球競爭最關鍵要素,如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泉州半導體高新區管委會高度重視引才聚才工作,緊緊抓住園區對臺地域、血緣及產業優勢,不斷加強全臺合作交流,充分對接臺灣半導體產業、集成電路產業、工業設計、醫療健康等優勢領域產業轉移的現實需要,主動靠前、創新機制,精準引進了一批批臺灣集成電路產業創新創業團隊和高層次人才。
-
169個國家高新區創造11萬億GDP,5年內建成若干有世界影響力的高科...
作為我國科技創新運行體系的有力組成部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下稱「高新區」)已經成為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最主要的戰略力量。國務院近日印發的《關於促進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用七大部分、21條內容為高新區未來發展畫出路線圖。
-
遂寧高新區: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最近兩個月,遂寧高新區喜訊連連,舉辦全市第四季度項目集中開工、遂寧高新區(中國西部現代物流港)獲評2020年度優秀物流園區、中煙寬窄印務項目主體完工、遂寧高新區與碧桂園集團攜手合作、四川愛因特科技公司等一批企業擬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
產城人融合,廈門同翔高新城崛起
截至8月底,片區開發面積近5平方公裡,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75.76億元,已落地產業項目37個,已竣工10個項目……「同翔高新城的開發建設,將為先進位造業發展提供產業空間,是未來五年火炬高新區重點引進產業項目的園區。」
-
威海高新區:創新驅動 跑出「智造」加速度 - 園區動態 - 中國高新...
目前,威海高新區已形成以高端列印、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信息安全、智能終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引領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產業規模突破300億元。 智能化、數位化,是新舊動能轉換的題中之義。依靠「智造」、創新,越來越多的新鮮血液被注入到傳統產業中,迸發新活力。
-
高能級新城加速崛起 高質量發展快馬加鞭 ——宿馬現代產業園區...
從阡陌交錯的農田到產城融合的現代園區,從小而散的單個企業到大而強的現代產業集群,從傳統要素驅動到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即將過去的「十三五」是宿馬現代產業園區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從成立伊始,宿馬園區始終堅持「項目為王、項目至上」理念,將招商引資作為園區「一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瞄準「大、高、外」項目選商選資,創新完善招商機制,有力實現主導產業擴容提質。五年來,園區招商引資項目累計320個,協議引資648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24個,10億元以上項目11個。堅持把重大項目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重要戰場,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持續釋放「龍頭效應」。
-
泰興園區發展由「普快」邁向「動車」時代
今年以來,泰興市委、市政府將深化三區三園體制機制改革作為推進全市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突破性抓手,按照「體制機制活、發展動力足、經濟效益好、創新能力強」的目標要求,從根本上改變園區的管理架構、運行模式和發展質態。
-
京滬、粵港澳等創新中心引領 高新區等「領頭雁」多點支撐多層次...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科技部門獲悉,目前,我國初步形成以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等科技創新中心輻射源點,以19家國家級新區、21家國家自創區、169家國家高新區等各類園區為代表,以科技援疆、援藏、援青、入滇等計劃以及各類地方創新共同體為支撐、東西結合的區域協同創新格局。「北京、上海、廣東科創中心引領地位凸顯,輻射帶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