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城人融合,廈門同翔高新城崛起

2020-12-23 東南網

開發建設五年來,完成固投超475億元,落地產業項目37個

產城人融合,廈門同翔高新城崛起

東南網9月2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廖麗萍 通訊員 郭偉 陳智明)目光投向廈門島外東北部,一個產城融合的高新產業新城正加速崛起。同翔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以下簡稱「同翔高新城」)經過五年的開發建設,已初具規模。截至8月底,片區開發面積近5平方公裡,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75.76億元,已落地產業項目37個,已竣工10個項目……

「同翔高新城的開發建設,將為先進位造業發展提供產業空間,是未來五年火炬高新區重點引進產業項目的園區。」廈門火炬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同翔高新城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莊榮良表示,緊緊圍繞落實「跨島發展」戰略,貫徹全市「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的大會精神,同翔高新城堅持產、城、人深度融合的理念,致力按高標準打造一座高新技術產業集聚、現代城市要素齊全的宜居、宜業、宜遊的高新產業新城,為全市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縱深推進跨島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崛起

項目建設跑出「廈門速度」

位於同翔高新城的天馬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工地,忙碌而有序。今年5月,該項目開工建設,預計明年上半年主廠房封頂。

「一年多前規劃選址時,這裡還是一片村莊,如今,項目建設一天一個樣。」廈門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鍾健升感慨地說。

總投資480億元的天馬第6代AMOLED項目,是廈門史上投資最大的單體高科技製造業項目。為保障這個「大塊頭」項目的落地和建設,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同翔高新城指揮部、翔安區政府等各級各部門通力合作,推動項目涉及的翔安區內厝鎮店頭莊自然村僅用45天就實現整村搬遷,以提前計劃11天的速度完成目標任務,創造了廈門整村搬遷新速度。

一次次創新探索,一次次刷新紀錄。聚焦新能源產業領域,百億量級的中航鋰電「新型動力鋰電池生產線項目」從洽談到籤約落地僅用時2個月,從籤約到交地開工用時2個月,總包進場後4個月完成一期項目封頂,是同翔高新城項目建設中又一個令人矚目的「廈門速度」。

項目建設「加速跑」,一座產業新城在45.75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快速崛起。近五年來,同翔高新城累計完成固投逾475.76億元,片區開發面積近5平方公裡,主要道路路網框架成型,電力、給水排汙等基礎設施配套陸續建成投用。今年1—8月,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3.06億元,出讓土地面積1401畝。在建產業項目24個,預計今年產業項目竣工6個,達產後預計產值約183.2億元。

「目前,同翔高新城產業發展初具規模,形成了『一地兩片』『一片多期』的產業發展格局。」同翔高新城指揮部常駐副總指揮王宇介紹說,新城建設為全市招商引資提供了大量的產業用地,特別是200畝以上的大地塊,為大項目落地留足了更多空間。

聚力

招商引資瞄準「產業高度」

隨著建設的加快推進,同翔高新城的磁吸效應也逐步凸顯,一批高端優質的大項目紛紛落戶。

海辰磷酸鐵鋰電池生態項目日前通過「雲籤約」落地。該項目把海辰磷酸鐵鋰總部遷移至廈門,並在廈設立鋰電池新材料項目。海辰新材料項目解決了電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的矛盾,填補了行業空白。

「同翔高新城在招商引資上著力引進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努力實現招大引強新突破。」王宇告訴記者,目前園區已落地產業項目37個,力爭「十四五」規劃收官之時,先進位造業企業超過200家,達產後產值達1500億元。

在引進「高、精、尖」項目的基礎上逐步完善產業鏈條。同翔高新城緊扣產業發展導向,重點引進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高、新項目,按照「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的發展思路,突出強鏈補鏈延鏈,梳理產業鏈上下遊的關鍵技術和缺失環節,推進平板顯示、半導體和集成電路、新材料與新能源等高端產業集聚和產業鏈延伸,打造千億級產業組團。

新材料與新能源領域,除了海辰鋰電池生態項目外,總投資100億元的中航鋰電項目將建成行業領先的高度智能化產業基地,助力做大做強廈門新能源產業鏈;平板顯示產業是廈門火炬高新區首條千億產業鏈,天馬6代AMOLED項目的落地將帶動引進上遊晶片設計、發光材料、光刻膠、高端裝備等國際高端技術配套企業,促進現有當地配套企業的增資擴產;同翔高新城還在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實現新突破,匯聚了瀚天天成碳化矽外延晶片等項目。

「園區上下遊相關企業集聚,為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產業環境。」瀚天天成董事長秘書鄭振寬說,碳化矽是第三代半導體的重要材料,去年底,企業位於同翔高新城的一期項目試投產,主要生產目前全球主流的6英寸碳化矽外延晶片,一期達產後預計可實現年產能30萬片。

蓄勢

產城融合發力「未來深度」

堅持「一區多園」、跨島發展,當前,廈門火炬高新區正以產城融合為抓手,推進「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其中,同翔高新城就是一個重要的載體。

今年4月,《同翔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同翔高新城)提升規劃》通過廈門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審議,同翔高新城「產城人融合」的藍圖日漸清晰。

「按照規劃,將形成1個新城核心功能區,5個15分鐘職住一體的產城單元,滿足區域內不同人群的基本生產生活需求。」莊榮良介紹說,圍繞補短板和打造工業園區升級版,同翔高新城將重點完善交通系統、產業相關配套以及發展布局新基建,進一步完善園區公共運輸、配齊配優員工子女教育、住宿等要素,打造產城融合的園區。

具體來說,包括抓好同安蘇厝溪沿岸和城東中路兩側約2.5平方公裡新城核心區域,加快先行啟動學校、保障房、商業綜合體等園區公共服務配套項目建設;構建「望得見山、看得到水」的優美城市生態,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高新產業新城;力爭到2022年底,同安片區「五橫五縱」和翔安片區「五橫三縱」的骨幹路網基本形成,以此打通園區與園區之間的人流、物流、商流。

此外,同翔高新城在規劃階段就積極布局5G,打造智慧城市和智慧園區。通過深度應用5G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形成融合基礎設施,如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能源管理等。同時,圍繞5G、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基礎較好的新基建產業,謀劃建設新基建產業園,發力未來經濟。

藍圖已繪,未來可期。同翔高新城將實施「十百千萬」行動計劃,即到2025年,新城建成區面積15平方公裡,引進超過200家先進位造業企業,達產後產值超過1500億元,新城集聚人口10萬人以上,打造高端產業集聚新高地和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相關焦點

  • 同翔高新城片區加快公建配套建設 加速產城人融合
    洪新路周邊有海辰、環創科技、豪帝等眾多企業,道路建成後將成為高新城內的主幹道之一,不僅將進一步滿足周邊企業員工和居民出行需求,同時也將完善同翔高新城路網體系,助力產城人融合。  視野轉向洪新路不遠處的同翔高新城五顯起步區布塘再生水處理站。這個佔地僅1.2萬平方米的處理站,有效解決了整個五顯起步區汙水處理問題。
  • 開發建設5周年 站在新起點的廈門同翔高新城被賦予新使命
    ■同翔高新城的項目建設正在「加速跑」。圖為中航鋰電項目。 陳立新 攝同翔高新城為高端人才匯聚提供宜居宜業的環境。 陳立新 攝臺海網9月29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攤開廈門地圖,同翔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下稱「同翔高新城」)橫跨同安、翔安。
  • 同翔高新城開發建設五年來產業集聚效應初顯 將著力打造現代化產業...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林露虹 通訊員 管軒 智明) 近日,同翔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同翔高新城)迎來五周歲生日。作為我市跨島發展的重要載體,以及火炬高新區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主戰場,同翔高新城經過五年的開發建設,同安起步區和翔安起步區框架基本形成,基礎設施逐步完善,並吸引天馬第6代AMOLED生產線、中航鋰電、海辰鋰電池等百億級項目入駐,提檔升級進入加速發展期。
  • 同翔高新城56個產業項目落戶 年總產值將超870億
    作為我市跨島發展的重要載體,以及全市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主戰場,同翔高新城積極布局產業前沿領域,細化服務措施,為廈門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提供強力支撐。截至目前,同翔高新城已落地產業項目56個,預計達產後年總產值可達870多億元。  廈門思泰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林福凌:通過三維檢測技術,就可以判斷出錫膏印刷的量是否合適。  研發三維錫膏檢測設備,是廈門思泰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業務之一。
  • 同翔高新城城市更新獲批! 將徵收住宅約26萬平
    近日,廈門市發展改革委發布關於同翔高新城產城融合城市更新核心區一期項目建議書的批覆,項目總投資1328761萬元(暫估)。  項目位於同翔高新城,西至藍田路,東至陳前路北至郭山南路,南至康潯路,用地面積約1820000平,主要包括道路工程、市政及公建配套、產城融合建設、安置房建設和房屋拆遷。
  • 同翔高新城1-10月固投132億 提前2個月完成全年任務
    今年1月至10月,同翔高新城累計完成固投132.18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10.15%,提前兩個月完成全年計劃。此外,同新路(五顯-同翔大道)改造工程項目、洪新路(舊國道324線-同翔大道段)項目等園區道路以及水、電、汙水處理等一系列市政配套設施建設也在有序推進中。  和社區服務設施用地,用途為街道綜合服務中心、郵政支局、老人日間照料中心、生鮮超市中心店、公交場站、公共廁所及幼兒園。
  • 浙江紹興越城:打造產城人融合示範區
    原標題:紹興越城鬥門街道:打造產城人融合示範區        紹興越城區鬥門街道,向海而生,因商貿而興盛,又因工業而騰飛,是紹興市區「北部崛起」的主陣地之一。   20年前,袍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設立,為鬥門街道的工業發展打開全新格局。
  • 廈門翔城國際限價房25日起申請 首日458人申請購買
    常海軍 攝    昨天(25日)是廈門市首個通過土地公開出讓建設的限價商品住房「翔城國際」開始申請的第一天,截至下午6點,全市共有458人向社區居委會提交購買限價商品住房申請。其中,前埔南社區居委會的黃福龍於8點15分辦完全部手續,是全市第一個提交申請的。
  • 惠山新城:推進產城融合
    惠山新城以產促城,彰顯宜居魅力「平均每天到新城公安部門辦理落戶手續的群眾有三、四十戶。這意味著一個月,就有三、四千人成為了這座城市新的市民。」以產業為基礎驅動城市發展,以城市為載體拓展產業空間,惠山新城通過產業與城市融合發展,實現了人、產、城三者之間和諧共進,探索走出了一條「以產興城、以產促城、宜居宜業、融合發展」的特色之路,一座產業發達、生活便捷、生態優美的現代化新城已昂然崛起在錫城的北大門,正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青睞。截至目前,新城集聚人口已達20萬,未來將發展到50萬人口的規模。
  • 廈門5所學校迎來新進展!環東/同翔基地都有
    近日,廈門多所學校迎來新進展!  環東海域新城翔城第二幼兒園項目批覆  項目位於環東海域翔安南部新城,新城中路以西、林厝村西北側,主要建設1所12班幼兒園,總用地面積4362平,總建築面積4625平(含地下建築面積142平)。
  • 瀘州黃艤鎮:產城鄉融合,引領新型現代化小城崛起
    四川新聞網消息(周超文 塗 銳)「當前,黃艤鎮在加速城鎮配套發展上,緊緊依託瀘州白酒產業園區,做到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融合,以達到產業、城鄉、就業之間持續良性發展。」11月20日,瀘州市江陽區黃艤鎮副鎮長何雨晉在談及黃艤鎮爭創全省百強中心鎮時,如是介紹說。
  • 何為都市化的產城融合?杭州灣新區引爆大灣區都市圈「裂變」
    而產城融合無疑是推動區域從粗放到集約高質量跨越的最強勁「風口」,以複合地產形態亮相的房地產則是以產城融合為核心的新興都市發展的引擎。 其中,房地產開發商憑藉強大的資金實力、開發能力與集聚能力等綜合優勢,濤立潮頭,參與政府大都市或特色城鎮的規劃,開發融產業、住宅、醫院、教育、交通、綠化等一體的新都市。
  • 代敏:依託「貴飛工業聯合體」推進「產城融合」
    12月24日,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代敏在2020年貴州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說,「依託於中航貴州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吸附航空零部件、飛機維修等上下遊企業入駐,推進軍轉民、民參軍航空高端製造產業集聚,通過大招商推進項目建設、助力經濟崛起。」
  • 翔城國際限價房申請戶數已達2324戶 超房源總數
    翔城國際限價房申請戶數已達2324戶 超房源總數(記者 王協雲 攝)  XMHOUSE消息(文/陳黛雯)根據廈門電視臺報導,位於翔安的翔城國際限價房這幾天正在接受市民的申購。今天上午,市保障住房辦在建設大廈舉行翔城國際限價房現場諮詢會,為市民答疑解惑。據了解,目前翔城國際限價房的申請戶數已達到2324戶,超過了計劃配售的房源總數。
  • 翔城國際限價房搖號今結束 1774個購房順序出爐
    翔城國際限價房搖號今結束 1774個購房順序出爐「翔城國際」公開搖號現場    一位楮先生帶著一家老小來到搖號現場,他在接受本網採訪時表示,來廈門已經八年了,從事建築行業,當初選擇申請翔安限價房是因為「政策不錯,看了房子也覺得不錯,翔城國際是一個惠民工程,自己申請的是90多平米三室一廳的戶型,如果申請下來的話一家三口都會住那邊,但是我們搖號是2900多號,比較靠後,估計希望不大,因為只有1700多戶,除非前面的棄權才可以輪到,但是我們比較靠後一些。」
  • 鴻宏集團產城融合、大力推進大灣區經濟發展
    鴻宏集團成立於澳門,由澳門實力企業家創建,以產業、 地產、金融三輪驅動,以粵澳融合,澳門產業多元化為契機, 依託其在澳門四十載積累及深厚實力,連結國內產城融合, 重點發展產城融合、科技創新、文化創意、休閒旅遊、社會公益等多個板塊業務。
  • 奉化方橋:產城融合推動老鎮「蝶變」
    方橋產城融合規劃圖。(餘建文攝) 隨著寧奉線軌道交通的延伸,大路兩側高樓拔地而起,一個個大項目、住宅小區加速落地,嶄新的匯城路打通南北……奉化方橋「一年一個樣」,加速實現從老城鎮向產業新城的轉變。 6月5日,奉化方橋舉行了一場以「城市風雲會」為主題的政商交流會,並通過網絡視頻直播,探討理想城市下的產城融合之路。
  • 官方:翔城小學/中學為區屬校 中學與外國語合作辦學
    近日,有網友詢問關於翔城小學與翔城中學相關的問題,表示翔安區翔城小學、翔城中學目前還在建設當中,據其了解,翔城小學、翔城中學是與廈門市外國語學校進行聯合辦學。  想了解翔城小學、翔城中學是與廈門市外國語學校進行聯合辦學的情況是否屬實,翔城小學、翔城中學屬於區屬學校還是市屬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