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危重患者昏迷十天治癒出院,他和江蘇護士有個金陵肉包之約

2020-12-24 騰訊網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還好嗎?今天有什麼不舒服嗎?」「好多了,不咳嗽了」……3月11日上午,正在黃石市某集中隔離點休養的新冠肺炎康復患者李偉(化名)又收到了問詢簡訊。給他發信息的是江蘇援黃石醫療隊支援隊隊員、江蘇省腫瘤醫院主管護師左靖芳。3月5日李偉從黃石市中心醫院重症病房出院後,左靖芳每天詢問他的情況,「這是一位危重症康復患者,需要持續跟蹤後續康復。」

從沒症狀到一步步掉入「深淵」

50歲的李偉是黃石一家企業的負責人,事業有成家庭幸福。1月18日,李偉從黃石趕到武漢開會,19、20日兩天一直待在武漢。據李偉回憶,當時身邊的人對新冠肺炎的認知不多,周圍很少有人戴口罩。因為工作緣故,他穿梭於會場、酒店之間,長時間呆在人群密集處。在武漢開會時,他和同事、朋友吃飯,席間大家偶爾聊到新冠肺炎,但大都不在意。李偉認為,自己應該是在武漢聚會期間感染上了新冠肺炎。

李偉患病前的照片

1月21日,回到黃石的第二天,李偉還參加了企業的一個大型活動。從22日起,李偉感到身體有些不適,有些累,但並不嚴重。23日,家人買了體溫計,李偉量了下有些低燒。又熬了兩天,李偉看到新聞里舖天蓋地公布新冠肺炎的消息,謹慎起見,他跑到醫院拍了CT影像,當時醫生就懷疑李偉染上了新冠肺炎。25日晚上核酸檢測結果出來了:陽性。李偉被收治住進了黃石市中醫院(傳染病醫院)。李偉輕描淡寫地跟妻子說:「沒事的,我不發燒,很快就回來了。」心裡卻咯噔了一下。李偉讀小學時曾得過肺結核,肺部原本就「脆弱」些,「這下壞了,雪上加霜。」李偉暗自想著,意識到這次生病沒那麼簡單。接下來病情發展的速度遠遠超過了他的預期。

入院後的第6天,李偉就從剛開始時的不發燒、不咳嗽發展成為重症患者。「稍微動一動就喘不上氣,肺部疼,感覺自己快不行了。」2月7日是李偉最煎熬的一天,整個人感覺很不好,接近傍晚時昏了過去。之後的10天,李偉一直處於迷迷糊糊的狀態,發生了什麼想不起來了。

蘇黃醫護團隊接力

搶救就像「走鋼絲」

李偉出現急性呼吸窘迫,嚴重低氧血症,病情急轉直下,醫生對李偉給予經口氣管插管接呼吸機輔助呼吸。2月9日,病情危重的李偉被轉送至黃石市中心醫院,緊接著2月15日轉入ICU。

李偉是江蘇援黃醫療隊進駐黃石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2病區(ICU)後,接收的第一批患者。江蘇援黃石醫療隊隊員、南京市兒童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唐珩介紹,2月15日中午11點左右收治時,李偉處於昏迷狀態,同時伴有發熱,有創呼吸機的參數比較高。更讓醫生們擔心的是,李偉體溫和血壓不穩定,肝功能不好,身體的內環境也發生了紊亂。唐珩記得非常清楚,李偉當時的凝血指數也比較高。於是,就採用了濃度為40%的吸氧治療和俯臥位通氣。考慮到患者之前使用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高級抗生素,進入病房後,根據病情和實驗室檢查結果,調整了用藥。

2月16日,複查CT時,昏迷中的李偉有了反應。負責李偉治療的醫生隨即調低了他的呼吸機參數。當晚,已經昏迷很長時間的李偉從昏迷狀態中甦醒,但比較嗜睡。「呼喊他可以醒過來,不呼喊他又會睡過去。」唐珩說,那時情況出現了好轉,可是李偉的體溫並不穩定,一直在37.6攝氏度至37.9攝氏度之間波動。經過一天一夜的觀察,2月17日上午,醫生們繼續調低了李偉的呼吸參數,同時降低氧氣濃度。此時,李偉的血壓基本正常了。調節李偉身體的內環境後,李偉的狀態越來越好,氧氣濃度進一步被調低。

2月17日下午1點左右,醫護人員為李偉實施了拔管操作。唐珩說,當時考慮到李偉使用有創呼吸機時間已經超過一周,考慮到後期護理的難度和實施氣管切開插管對李偉的傷害,所以在李偉狀態平穩時選擇拔管。

2月17日晚,醫護人員密切關注著李偉的情況,寸步不離。因為臥床時間較長,李偉的肌肉出現了萎縮現象,醫護人員不停地給他做著功能性恢復。2月18日,李偉的狀態進一步好轉,心率、血壓、體溫正常,於是醫護人員又將無創插管治療改為高流量氧氣治療,並逐步停掉鼻飼進行餵食。

拔管那刻

前所未有的暢快

為新冠肺炎患者拔管,意味著醫生需要冒著被感染的巨大風險,每一項操作和治療都需要更謹慎、更準確。當值護師、江蘇援黃石醫療隊隊員、省人民醫院護師張蒙當時寸步不離,守在李偉身旁。「醫生反覆研究患者病程記錄,評估患者各項指標後決定為他拔管。」接到醫生拔管的指令後,張蒙關停了輸入李偉體內的鎮靜、鎮痛藥物。李偉慢慢清醒過來,雖然很虛弱,看到張蒙後他做手勢示意要寫字。張蒙把紙筆遞過去,李偉歪歪扭扭地在紙上寫:「什麼時候能出院?」張蒙低下頭安慰他說:「應該快了。」

張蒙回憶說,拔管前的最後時刻,醫生仍然在不停調試呼吸機參數。拔管開始後,醫生解除氣管插管固定裝置,抽除密閉氣囊,張蒙快速為李偉進行氣道吸痰,醫生小心地把管道從李偉口腔中拔了出來,在場所有人鬆了口氣。拔管那刻的體驗讓李偉終身難忘。採訪中,李偉回憶說:「前所未有的暢快,感覺世界一下就美好了。」拔管後,李偉跟張蒙說的第一句話仍然是詢問:「我什麼時候能出院?」

從2月19日開始,李偉已經可以自己坐在床邊了,兩次核酸檢測都呈陰性。昏迷時間長,此時的李偉情緒非常低落;對疾病的恐懼,也讓他處於緊張的狀態中。從2月19日開始,醫護人員針對李偉的情況不斷進行心理輔導,直到李偉的情緒平穩下來。

2月29日,在ICU待了半個月的李偉轉入了呼吸科14病區重症病房繼續治療。接棒的是江蘇援黃醫療隊隊員、黃石市中心醫院呼吸科業務主任、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穆傳勇。穆傳勇主任團隊繼續給予李偉抗感染治療,並進行及時的康復鍛鍊和心理疏導。經過精心的診療,李偉的肺部病灶逐漸縮小,連續多天不發熱,兩次核酸檢測陰性,符合出院標準。穆傳勇認為,李偉的成功救治是蘇黃兩地醫護人員接力搶救、堅持不懈的典型案例。

江蘇援黃醫療隊隊員 蘇大一附院呼吸科穆傳勇主任醫師跟李偉合影

待身體康復

回到江蘇看「他們」

李偉與江蘇還有著一段特殊的緣分。他因業務合作曾經數次到南京,還在蘇州工作過兩年,逛遍了蘇州的園林,嘗盡了蘇式的美味。在黃石市中心醫院呼吸科14病區住院期間,來自江蘇的左靖芳護士長特別留意到李偉。「他住院時間長了,心情比較焦急,經常詢問我什麼時間能出院。」每次到病房,左靖芳都會和李偉聊天,給他做「心理按摩」。兩人從黃石的磁湖說到南京中山陵。左靖芳還特意從住地帶了「金陵大肉包」給李偉。那次李偉因故沒能吃上大肉包。「我們有了金陵肉包之約,他康復後到南京來看望我們,一定請他吃金陵大肉包。」左靖芳笑言。

左靖芳護士

3月5日,李偉出院了。他是黃石市中心醫院首批康復的危重症患者。在隔離點休養期間,左靖芳每天發去問詢簡訊。「有沒有胸悶?」「基本上沒有」;「出院帶的藥按時在吃吧?」「是的,按照醫囑在吃」;「還是要多注意休息,還在恢復期不能放鬆」「好的,謝謝您」……穆傳勇主任特意網購了脈氧夾,快遞給李偉,並通過微信囑咐李偉定期測量末梢血中所含氧氣的量,觀察病情。

通過紫牛新聞,李偉再次向江蘇、黃石兩地的醫護人員表達了感謝。「感謝從江蘇遠道而來支援黃石的醫護人員,是你們的精湛的醫術,把我從死神手中搶了回來。感謝黃石醫護人員堅持不懈的努力。感謝你們的救命之恩!希望你們一切都好。」李偉說,身體康復後,他一定再去江蘇,去看望這些可愛的醫護人員。

出院患者(左二李偉)和醫護人員合影

新華報業赴黃石採訪組記者蔡蘊琦 胡安靜

陳月飛 萬程鵬

編輯|張冰晶

剪輯|萬惠娟

主編|陳迪晨

圖片視頻 受訪者提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紫牛新聞常年法律顧問:

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唐迎鸞律師

你可能還對這些內容感興趣

相關焦點

  • 【紫牛頭條】黃石危重患者昏迷十天治癒出院,他和江蘇護士有個金陵...
    今天有什麼不舒服嗎?」「好多了,不咳嗽了」……3月11日上午,正在黃石市某集中隔離點休養的新冠肺炎康復患者李偉(化名)又收到了問詢簡訊。給他發信息的是江蘇援黃石醫療隊支援隊隊員、江蘇省腫瘤醫院主管護師左靖芳。3月5日李偉從黃石市中心醫院重症病房出院後,左靖芳每天詢問他的情況,「這是一位危重症康復患者,需要持續跟蹤後續康復。」
  • 54天「雙清零」,黃石「小湯山」發生了什麼……
    特殊時期,臨危受命,這裡已成黃石版「小湯山」從1月21日到3月14日,黃石「小湯山」歷經54天奮戰,累計收治313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2月1日,黃石首例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癒出院3月6日,隨著最後3名重症患者轉入市中心醫院,該院實現危重症患者清零3月14日下午,最後3名新冠肺炎治癒患者走出黃石市中醫醫院(市傳染病醫院)團城山院區,該院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實現
  • 累計治癒出院兩千五百多人 江蘇援武漢醫療隊完成全部工作任務
    在順利轉運4名患者後,11日下午,江蘇三隊完成了在武漢的救治任務。當天,省人民醫院醫療隊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也順利完成患者轉運和交接工作。這意味著,江蘇援武漢醫療隊圓滿完成全部工作任務,截至4月11日累計收治患者4651人,其中危重型病例227人、重型病例1020人,累計護理患者4696人,累計治癒出院2522人。
  • 重度昏迷七天 奇蹟般康復——湖北恩施州首例痊癒氣管插管危重患者...
    再有8天,就可以出院回家。」從死亡線上被搶救回來的秀秀充滿期待。36歲的秀秀曾與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有過密切接觸。2月4日,感覺乏力,精神差,在當地衛生室開藥口服3天,無好轉。2月7日,噁心嘔吐數次。2月8日上午,秀秀出現吐詞不清、站立不穩等症狀。在鹹豐縣人民醫院,CT顯示兩肺感染性病變,高度懷疑新冠肺炎,被救護車緊急送往民大醫院。
  • 老年危重患者即將出院 他送上一份特殊的臨別禮物
    您的位置:龍虎網 &gt新聞中心 > 辣油視頻 > 老年危重患者即將出院 他送上一份特殊的臨別禮物
  • 一封來自新冠肺炎治癒出院患者的感謝信
    雲上黃石報導(記者 劉盛冬 通訊員王英)3月5日,黃石礦務局醫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夏先生(化名)治癒出院,自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以來,這也是黃石礦務局醫院連續10天治癒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即將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夏先生(化名),通過手機微信,給黃石礦務局醫院醫護人員的一封感謝信!「經過20多天的精心治療,3月5日,我終於要出院啦!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我高興得快要跳起來了!好想給你們一個擁抱卻不能。這20多天以來,非常感謝你們在治療過程中,給予我的精心照料,感謝用你們高超的醫術讓我們的身體得以康復。
  • 從危重症到治癒出院,醫療隊講述相識33天的「生死之交」
    (原標題:從危重症到治癒出院,醫療隊講述相識33天的「生死之交」)(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 張健/自述)「王強(化名)是我接收的第一個患者,也是最年輕,病情一度最重的患者,作為一名醫生,看到患者出院是打心底裡感到高興。因為一名危重症患者能挺過來,甚至出院,是非常不容易的。」
  • 患者出院了但我們來不及告別,援漢護士接到緊急任務,趕往下一個...
    全省新增出院1209例。 截至2020年2月19日24時,湖北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病例62031例,其中:武漢市45027例、荊門市794例。全省累計治癒出院10337例。全省累計病亡2029例,其中:武漢市1585例、荊門市34例。目前仍在院治療43745例,其中:重症9128例、危重症2050例,均在定點醫療機構接受隔離治療。
  • 江蘇援黃石醫療隊「將士平安還」
    荔枝特報專稿 記者/周詩婕 攝像/夏天 3月27日,湖北黃石最後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黃石實現了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病例雙「清零」。 3月28日下午,江蘇援助黃石第二批醫療隊的白衣戰士們踏上返鄉歸程。
  • 我呼吸衰竭時,醫生寸步不離我身邊……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在出院現場...
    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之江院區,剛剛治癒出院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毛先生(化名)動情地說,內心的感激之情無以言表。據浙大一院黨委書記梁廷波介紹,今天出院的這6位患者中,危重型1例,重型4例,普通型1例,經過系統治療,專家組評估後均達到了出院標準,住院時間最長的24天,最短的11天。
  • 呼吸衰竭、意識喪失……青島首例危重症患者治癒後講述經歷的生死劫
    2月16日上午57歲的江女士經臨床治癒從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西海岸院區出院她是山東首例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在隔離病房抗爭了整整21天中間一度1月26日,經青島市疾控中心核酸檢測和專家組評估,江女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成為青島市第7例確診患者。隨後,109個密切接觸者被隔離觀察。1月27日,江女士的兩個女兒和大女婿確診,外孫女也於1月30日確診,成為青島市首起家庭聚集性病例。
  • 寧夏首例插管治療危重症患者出院,清零倒計時!
    今天出院的這位老人,是寧夏採用氣管插管有創機械通氣後成功拔管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也是全區首位拔管成功的危重症患者。在這場與死神搶人的過程中,寧夏醫護團隊開啟了27個日夜的「生命守衛戰」。老人接受插管以來,共帶呼吸機治療十天。與死神搶人的過程並不輕鬆,為了保障治療效果,治療期間重症專業醫護人員,對患者實施24小時不間斷監測、治療和護理。
  • 兩地遠程會診:這家中醫醫院這樣挽回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生命
    「效果太好了,我們醫院收治的300多人,目前已經治癒出院200多人了。」電話那端,黃石市中醫醫院黨委書記黃廷榮高興地對記者說道。  在這場艱苦的抗疫戰爭中,黃石市中醫醫院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疫情防控方面的特色優勢,積極推動中醫藥主動介入。
  • 江蘇90後護士在央視春晚看見自己!
    一年前,也是2月11日,她跟隨江蘇醫療隊出徵黃石。在此之前,她已經主動報名了四次。「危重症患者護理這方面我有經驗,我覺得應該要衝到一線,幫助更多的病人。我支援的是黃石市中心醫院的ICU,也是我們去了以後重新組建的一個新的病區,在那邊照顧的是危重症的患者。」徐帥說。
  • 省胸科醫院6名新冠肺炎患者今出院,其中一名孕婦患者是用純中醫...
    20日上午10:30,山東省胸科醫院將有6名患者治癒出院,均為外市轉運患者,也是濟南首批出院的外市轉運患者。其中有一名孕婦,用純中醫治癒。另據了解,6名患者中有4人表示願意捐獻血漿救助重症患者。山東省胸科醫院作為山東省十家定點集中收治醫院之一,負責德州、淄博、泰安三市的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自2月11日12時起,短短三天內,山東省胸科醫院集中收治了60名新冠肺炎患者。記者採訪獲悉,經過近十天的積極治療,目前集中收治的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病情大部分得到有效控制,普通型患者均明顯好轉。
  • 新沂護士在武漢發明「果凍眼罩」,讓患者露出笑容
    她是個喜歡鑽研的人,經常利用工作之餘搞一些創新發明。近日,她發明的一款果凍眼罩,有效解決了新冠肺炎患者因佩戴呼吸機面罩導致的眼部刺激問題。△張麗娟自製的果凍眼罩在武漢市第一醫院二十一病區住著一位 80 多歲的老奶奶,她入院時意識模糊,基礎疾病較多,不能配合治療,是病區裡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也是該病區惟一靠呼吸機支持的患者。
  • 醫道無界——益陽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戰「疫」記
    此外,危重症患者多有基礎病,醫護人員還要對其進行高流量氧療、抗病毒和抗感染治療以及全身對症支持的治療。到2月25日結束臨床支援工作,何正兵和戰友們20多天吃住在醫院,連續奮戰在重症新冠肺炎救治一線,先後搶救危重症患者10餘人。3月8日10時,益陽最後1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李某從益陽市第四人民醫院治癒出院,至此,益陽市60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全部痊癒出院。
  • 生命之花重新綻放 海南又添8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2月18日下午,海南省人民醫院又有8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出院。人民網海南頻道記者 孟凡盛攝人民網海口2月18日電(孟凡盛)2月18日下午,海南省人民醫院又有8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出院。周忠義主任說,「對於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得了新冠肺炎,如同在一個戰後的城市再次遭遇了大風暴,醫生護士進行重建修復,這是一個巨大工程,一有閃失功虧一簣,不能顧此失彼。心腦肺肝腎血管等多個臟器就像是一個個重要城牆,都不能垮塌都不能放棄。」在抗炎、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營養支持、維持電解質平衡,同時根據情況間斷進行血液濾過,蔡先生的心肺功能不斷改善,生命體徵逐漸穩定下來。
  • 患者「偷拍」住院日記,出院送給醫護人員留念
    視頻裡,有病區醫護人員忙碌的背影,有患者出院時和醫生「比心」的喜悅畫面,有江蘇援鄂醫療隊與協和江南醫護人員聯手奮戰的場景……帶給醫務人員滿滿的感動。46歲的陳女士是江夏人,因咳嗽、發熱一周,還有頭昏嘔吐症狀,1月29日,收入協和江南醫院,在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七病區接受治療。2月4日,病毒核酸檢測一次單陽,肺部CT檢查有炎症,臨床診斷為新冠肺炎。住院治療20天,複查肺部CT有所好轉,核酸檢測兩次均為陰性。18日,陳女士的身體各項指標達到出院,辦理了出院。
  • 「最愛出院患者的微笑 」戰「疫」滿月,聽聽兩地醫生的心裡話
    這一個月,每一次搶救,都凝聚了武漢、江蘇兩地醫生的專業和擔當。這一個月,每一位出院病人的微笑,都是他們智慧、汗水最大的回報。賈凌:中共黨員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江蘇省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逸夫醫療隊隊長)時間在忙碌中總是過得更快一些。這兩天偶然回想起這段日子,才發現我到這裡已經度過了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