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影視行業來說,2020年最難確定的東西,應該就是電影院的「開門時間」了!
中國的電影院已經停工多天,不少電影人都對此感到可惜,甚至絕望!
不過,對此,有部分網友卻認為:
電影只是一種娛樂消遣而已,可有可無,就算中國電影院都倒閉了,也無所謂。
為什麼這些網友會這樣認為呢?
一方面,可能是他們對部分明星不合理片酬感到憎恨,因而連帶討厭電影行業;
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他們看了不少國產爛片,不少圈錢之作,他們對此感到不滿;
因為以上原因,而希望電影院永久停工,這種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我不認同,
因為目前來說,電影並非可有可無,電影院也並非可有可無的!
電影是一種娛樂消遣,更是一種文化!
事實上,是爛片,還是好片;
是「爆米花」商業片,還是藝術片;
是導演有意,還是無意,
幾乎所有電影都會傳播著文化!
以港產片為例,
香港第一代「喜劇之王」——許冠文,他所拍攝的電影,比如《半斤八兩》,《摩登保鏢》,
會帶有濃鬱的草根文化,不斷探討「謀生」,「發財」,「時運」等主題;
李小龍的功夫片,除了會展示功夫,還自帶濃鬱的民族情懷;
吳宇森的電影,比如《英雄本色》,《喋血雙雄》,則是屬於男人的電影,帶有許多男人的兄弟情,男人的人生視角;
王家衛的電影,則自帶」小資」文化,關注個人感覺,比較詩意,追求「精緻」;
「爛片王」王晶的電影的爛片,也帶有不少惡搞文化,以及對現實的吐槽,甚至批判.......
一部好電影,會讓觀眾覺得「生活就是那樣」;
一部爛電影,雖然爛,但會讓觀眾覺得「扯談,生活根本不會這樣!」;
無論是好電影,還是垃圾「爛片」,都傳播著一定的文化,會讓觀眾在無意中思考著某種文化,
所以電影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消遣,而是一種文化!
更重要的是:電影的文化有可能對個人帶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上世紀80,90年代到21世紀初,多少人之所以喜歡吸菸,
是因為看到港片中,周潤發,周星馳,劉德華,梁朝偉等男星吸菸的樣子十分帥氣,所以模仿他們?
人從來都不是「性本善」,或「性本惡」的,而是複雜的,很難說這個社會是好人多,還是壞人多,
但有多少人,往往看了幾部韓國關於人性的電影,就會覺得世上無好人,人性本惡?
電影未必會讓觀眾立刻感悟到什麼道理,但觀眾也許會在不知不覺中被電影所影響,
這就是電影潛移默化的作用!
如果一個國家的電影產業有足夠的實力,就可能形成「文化霸權」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電影霸權」!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人類能獲得的信息越來越多,甚至到達了泛濫的地步,
這種變化所帶來的後果,就是人對於信息或者知識,越來越快餐化,越來越急躁!
具體的表現,就是看視頻的網友越來越多,喜歡看書 (真正意義上的書,不是網絡爽文)的,真沒多少。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在這種情況下,電影的影響力其實在不斷增強,是發展文化的重要部分。
而美國是目前世界上,電影產業最強的國家,掌握著「電影霸權」,因此他們也掌握著「文化霸權」!
如果單純比拼電影的技法,美國未必是最強的,
因為美國外的其他地區,也有各自的電影優勢。
比如歐洲的藝術電影就比較強,
又比如日本就出了黑澤明這個世界頂尖的電影大師;今年韓國《寄生蟲》的導演還橫掃了奧斯卡獎。
但論影響力,美國絕對是最強的,牢牢掌握著世界「電影霸權」!
他們先天條件最好,而且經歷了百年積累,所以他們的商業片和藝術片都能繁榮,
特別是商業大片,其他國家根本沒有條件像他們那樣繁榮!
因此美國的電影,無論是觀影人次,還是票房,都是世界第一!
《阿凡達》
世界票房榜前100位的電影,大部分都是美國的,
要不這幾年國產電影開始崛起,也許中國本土的電影票房榜都會被美國電影「壟斷」!
更重要的是:美國的「電影霸權」,對我國的文化也帶來不少的影響。
去年的高考,或者各學校舉辦畢業典禮的時候,不少學校的校長或老師,對學生表達愛意的話,是使用《復聯4》中,「鋼鐵俠」的臺詞:「愛你三千遍」!
對此,我並非反感這種行為,而是感嘆美國電影的影響力,他們的電影已經深深影響了我們的現實生活!
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上,與美國電影相關的話題也是經常上「熱搜榜」的,他們的電影文化可能早已成為了我們文化的一部分!
我們內地這邊,個人主義的風氣越來越濃,除了因為經濟發展,社會結構變化外,
美國電影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因為無論是迪士尼的動畫電影,漫威宇宙電影,還是其他美國的特效大片,本身都承載著許多「認識自我」,「個人英雄主義」,「自由」等文化,
比如迪士尼預計今年上映的《花木蘭》,明顯就會涉及「認識自我」的概念,
我國觀眾若從小接觸美國電影的這些文化,難以會稍微增強了自身的個人主義意識。
站在全球的角度,在美國"電影霸權」的影響下,許多國家同樣也會被美國電影文化所影響,比如他們遊行示威中,就會出現不少美國電影的裝扮。
美國的「電影霸權」,甚至有可能影響美國在其他國家民眾心中的形象的!
比如在電影中,美國人經常打外星人,經常維護世界和平,形象經常是非常正義的,
如果各國民眾對真實的美國不太了解,可能真的會把美國在電影中的光輝形象,當成是美國的真實形象!
明白美國的「電影霸權」的重大影響力,我國就應該明白髮展好國產電影的重要性了!
就算國產電影再不爭氣,也必須要繼續發展的!
但要發展好國產電影,目前首要條件,是電影院要開門!
在港片《古惑仔》系列中,曾經有這樣一句經典對白:
「做大事,要成功,有三個條件:第一,鈔票,第二,鈔票,第三,還是鈔票!」
同樣,無論哪個國家,電影行業要發展得好,必要條件一定是鈔票!
韓國的劇情片很厲害,探究人性的電影甚至多到泛濫的地步,但就是沒有多少商業大片,難以到達美國電影的影響力,
根本原因就是他們的市場太窄!他們在海外的票房有限,本土的票房少得可憐,因此只能主打劇情片。
按中國的條件,劇情片是難以像韓國那樣繁榮的,
但商業片,特別是商業大片,在未來是有機會像美國那樣繁榮的!
因為得益於經濟發展,我們內地的年度總票房,十年內翻了6倍,如果經濟繼續發展, 還會繼續翻下去的;
目前國產電影爛片依然有,但也得益於票房的劇增,相比上一個十年,其實國產電影已經更多樣化,而且大片多了不少;
以前主要是喜劇片,青春片橫掃票房,但最近幾年,都是《戰狼2》,《紅海行動》,《流浪地球》等大片票房逆天,
如果內地的總票房越來越大,國產電影中的商業大片將會越來越多,而且會不斷成熟,中國的電影工業積累也會更快。
但目前,電影院長期停工,已經暫時停止了國產電影進步的步伐!
因為目前電影院票房收入才是電影行業的主要收入,沒有電影票房,國產電影就根本無法發展!
這幾年的網絡電影就是脫離了電影院票房而發展的,
但網絡電影因為市場窄,可投入成本一般比較低,因而主要都是賣情懷,賺快錢的爛片居多,所以暫時我們還是不要太早對網絡電影充滿期望。
要國產電影繼續發展,要壯大我們的電影文化,抗衡美國的「電影霸權」,首先還是要靠電影院儘早開門的!
最後,還是希望電影院儘早開門吧,讓這個今年最慘的行業儘早「復活」!
洞察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