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照在中國古代的胡鬧皇帝中可以排得上前三,與古羅馬的尼祿有一拼。
▲ 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照正像
明武宗是明孝宗朱佑樘的嫡長子,也是唯一活到成年的兒子。由於明孝宗有著極為不幸的童年,再加上朱厚照是獨苗,天資又比較聰穎,以致明孝宗對其極為寵溺放縱。
明孝宗英年早逝,朱厚照以14歲的少年之身繼承帝位。這位皇帝最為世人所知的就是臭名昭著的豹房。這一行宮建於紫禁城西苑,既是皇家御用動物園,又是豢養美女男寵供正德帝享用的場所,此處臨近教坊司,隨時可以「調劑餘缺」、「互通有無」,有時正德帝還在此進行密宗「雙修」活動——諸位自行百度,自由腦補。正德帝荒淫無道可見一斑。
儘管如此,正德帝的腦子還是很聰明的。而且他為人也比較大度。一般皇帝有錯誤言官大臣們進諫勸阻皇帝都會頗不耐煩,甚至有的會殺一儆百以堵悠悠之口。但正德帝對批評他的人基本上都有雅量容忍,很少責罰大臣。只不過他是「虛心認錯,堅決不改」,大臣們說了也是白說。
另個,他重用太監劉瑾也是一個著名的段子。這倒不能全怪他,有明一朝宦官專權是普遍現象。劉瑾和以他為代表的宦官「八虎」如日中天的時候,內閣朝臣完全就是擺設。但在楊一清平定安化王叛亂後借「八虎」之一的張永手向正德帝密奏劉瑾謀反後,正德帝稍作猶豫便「夜半出片紙縛(劉)瑾」,隨即將其凌遲處死,千刀萬剮。展現了「狠」的一面。
▲ 權傾一時的劉瑾
另一個與正德帝有關的軼事是平寧王朱宸濠之亂。這位藩王自認為皇帝無道,自己野心膨脹,蓄謀多時,打算效仿先人「靖難」奪位。沒想到一開始就處處碰壁,正德帝御駕親徵前往討伐不說,還沒到寧王就已經被大名鼎鼎的王陽明(王守仁)給抓住了。但是正德帝覺得不能白跑一趟,硬是裝模作樣地將徵戰進行到底,「大獲全勝」後還趁機到南方公款遊山玩水,可謂賺足了面子又大飽眼福。
▲ 王陽明
對內用兵結束後,正德帝不顧滿朝文武一致反對,在弄臣江彬慫恿下效仿一百年前祖宗親徵蒙古的壯舉,單槍匹馬跑到應州(河北張家口宣化區),對蒙古韃靼部發動進攻。沒想到居然真的擊潰了韃靼小王子(達延汗)的鐵騎,甚至正德帝還在戰場上親手殺過一名敵兵(他自己聲稱殺了一大票),史稱「應州大捷」。
▲ 韃靼「小王子」達延汗
班師回朝後,正德帝認為自己太偉大了,給自己上尊號「鎮國公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封自己為「太師」,又由於他對佛教、伊斯蘭教、蒙古薩滿教都來者不拒,還自稱忽必烈(元世祖)、沙吉熬爛(波斯語,伊斯蘭教蘇菲派的蘇菲師)、蘇萊曼沙阿(波斯語)、大寶法王(藏密名,白教首領)等。此外他還親自會見葡萄牙來華的使者,可能是對基督教也有興趣。
▲ 明朝邊關九鎮
明武宗一向想一出是一出。某日他突發奇想,想到自己貴為天子姓「朱」,而且又屬豬,這樣人們怎麼能吃朱(豬)肉呢?遂下旨全國禁食豬肉。這樣荒唐的命令自然不可能得到貫徹,最後只能收回成命,不了了之。後來宮內有人透露禁食豬肉期間皇帝自己還偷偷吃豬肉。
正德帝對「水火無情」這句話完全不感冒。即位之初宮內因新年燃放煙火導致火災,但他見了卻十分興奮,手舞足蹈,口中大呼「好一棚大煙火也」。後來自己在江南遊玩途中心血來潮,於淮南清江浦上學漁夫撒網捕魚,不慎失足落水,回宮後並染上風寒,久病不愈,不到三十歲便一命嗚呼。
正德帝一生荒誕不經,但有史家認為他「為人剛毅果斷」,能決大事,且大小庶務親力親為,體現出有為之君的素質,是一位功過參半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