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W,我本來對西方的節日不感興趣,結果撲天蓋地的廣告讓我被動知道萬聖節要來了,那麼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對西方來說十分重要的節日吧-萬聖節!
萬聖節(All Saints' Day)又叫諸聖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時間則是每年的11月1日。而10月31日的晚上即萬聖節前夜是最熱鬧的時刻。在中文裡,常常把萬聖節前夜(Halloween)訛譯為萬聖節,這大概也是為什麼大家對萬聖節的時間總有疑問的原因了吧,萬聖節的日期是固定不變的每年11月1日噢。其實也不難理解,就像我們的除夕和春節麼。
萬聖節主要流行於英語世界。如今一些亞洲國家的年輕一輩也開始傾向於過「洋節」,到了萬聖節前夕,也會有各種各樣新奇的活動。還記得去年那一部賺足了大家眼淚的《尋夢環遊記》麼,講的就是墨西哥亡靈節的故事,也就是墨西哥的萬聖節。W在這裡放了電影裡那首經典的《Remember Me》,聽著都淚目啊,大家可以邊聽邊讀這篇文章噢。
萬聖節的由來
可以理解為西方的中元節吧,據說死去的人的鬼魂會在這一天回到原來居住的地方,附在活人的身上達到再生的目的。因為活人害怕這些鬼魂,於是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的樣子讓他們難以區分。
那在西方萬聖節都有什麼習俗呢?
不給糖就搗蛋(trick or treat)
在西方,萬聖節是小孩子們最期待的節日,在萬聖節前夕他們會打扮成鬼怪的樣子向有節日布置的並點了燈的人家敲門,索要糖果,否則就會搗蛋。傳說各種鬼怪也會混入群眾之中一起慶祝萬聖節的來臨,所以你永遠不知道開門後見到的是不是真的鬼怪噢,最好還是趕緊給糖吧。
儘管人們把萬聖節前夜看作盡情玩鬧、講鬼故事和互相嚇唬的好機會,但大人也會事先要求孩子只可以去門口有節日布置的並點了燈的人家,否則不許打擾。另外討要糖果的過程中必須始終站在大門口等待,不許進屋,討回的糖也要交給大人檢查後才許吃。接待孩子的人家也不能給孩子自家製作的食品,必須是購買的有包裝的食品。
南瓜燈
南瓜燈起源於古愛爾蘭。一開始是一塊燃燒的炭放在大紅蘿蔔雕刻成的一個燈籠內,這第一個「Jack的燈籠」即「Jack Lanterns」。後來愛爾蘭人到了美國,發現南瓜不論從來源和雕刻上來說都比蘿蔔更勝一籌,於是南瓜就成了製作萬聖節燈籠的寵兒,我們現在常見的萬聖節南瓜燈籠即「Jack-O-Lantern」。
萬聖節馬上就要來了噢,你準備好了嗎?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了,還有什麼想知道的,留言告訴我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