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選秀節目出道的小偶像被平臺分走了多少錢?資本工具人

2020-11-18 獨立立子

為什麼Angelababy和周冬雨接連離開泰洋川禾?

通過選秀節目出道的小偶像被平臺分走了多少錢?

為什麼楊天真要卸任藝人經紀約業務,自己上陣做網紅做MCN?

為什麼已成規模SNH48要參與女團選秀?

藝人片酬是怎麼走向虛高然後下調?

我在開篇提到的,都是一些微觀層面上的問題,但就是這些呈現出來表象,意味著行業正在經歷一輪大變動。要理清頭緒,我們首先要抓住主線。這條主線就是——這十幾年來,資本都跑到了娛樂圈哪個地方?又製造了哪些混亂?這個答案就是平臺,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愛奇藝、優酷和騰訊視頻。

1 視頻平臺大戰推高了藝人片酬

視頻平臺大戰已經有十餘年了。我們從2005年的土豆網誕生算起,這15年間,陸續湧現了一大批視頻平臺,在長時間的混戰和兼併後,現在市場僅只剩下背靠百度的愛奇藝、背靠騰訊的騰訊視頻、背靠阿里的優酷,以及背靠湖南衛視,異軍突起的芒果TV。

如果現在讓你回想當年這一批視頻平臺各有什麼特色,或許你都記不清了。當年搜狐主打美劇,土豆有很多盜版綜藝,音悅臺上有韓流偶像的高清MV。這些平臺各有特色,但都由於資本的強弱和運營策略的異同最終逐漸消失在市場中了。

從這些平臺的崛起和消亡我們也可以看出,普通消費者是不會對平臺有忠誠度的,消費者喜歡的是內容和明星,而不是視頻平臺。消費者沒有忠誠度。好內容才是立命根本,平臺方自然是知道這兩個道理的。在這十多年來,除了資本成本的運作外,平臺戰爭多是對內容的搶奪。

不同時期,平臺會選擇不同類型的內容,大致都走過了搬運盜版-購買正版-自製內容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不是涇渭分明的三個時期,絕大數的平臺方從10年前就開始自製內容了。

最初平臺對自製內容的投入成本不高,作品多是以棚拍的情景喜劇為主。再加上影視圈存在鄙視鏈 —— 那些能夠參與電視劇和電影製作的從業者是瞧不起網絡劇和網絡電影的,最成熟的團隊都在忙著上院線,只有找不到機會的腰部尾部團隊才會接平臺的活。所以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網絡劇、網絡大電影都是軟色情的代名詞。

平臺沒有強制作能力,它們所做的事就是花錢買內容,從那幾年的版權費用的爆發性上漲,也能看出平臺極其渴望優質內容。

2006《士兵突擊》單集價格3000元,2011年新版《還珠格格》單集價格已經達到了30萬,2013年孫儷主演的《辣媽正傳》賣到了單集價格500萬。

2016年央視點名批評《如懿傳》兩位主演,周迅和霍建華一共拿走了1.5億片酬,雖然大家都覺得這個數字不可理喻,但不能忽略的是,這部劇在還沒有開拍的時候,單靠團隊陣容就賣出了15個億。換句話說,演員片酬再高,市場上還是有大批願意買單的人。

在混戰階段,平臺花大價錢搶奪市面上的優質影視作品,在這個時候演員的明星效應被無限放大,這一切都推動了明星片酬的上漲。

任何行業都是上遊混亂時下遊得利,上遊壟斷時下遊失利,這是一個基本的商業原則。在平臺混戰時期,做藝人經紀就是一件賺錢的生意,到現在,這門生意就不賺錢了,因為藝人跟平臺之間的位置開始調轉了。

在外部,「愛優騰」三個視頻平臺,再加上湖南衛視的格局已定,平臺放緩了軍備競賽。在內部,這十多年來平臺一次次打怪升級,打通了從內容版權、內容製作到宣發渠道等關鍵環節。現在的平臺把控了項目、資金和流量,他們有更高的話語權。

2 視頻平臺要做的是打通全部鏈條

我們以布局最完整的騰訊作為例子,他們在內容版權上有閱文集團,內容製作和藝人經紀有新麗傳媒,宣發渠道有騰訊視頻,就連作品的音樂製作都有騰訊音樂。之前我採訪騰訊音樂娛樂副總裁潘才俊的時候,他就提到《陳情令》的音樂都是騰訊音樂為其量身定做的,過去國內大部分影視劇都是隨便找一首歌就當做是配樂。這就是打通全部鏈條後,製作方能夠更強有力地主導作品。

過去平臺弱勢,藝人收割平臺,終於走到現在的平臺強勢,藝人被平臺收割。視頻平臺的出現打亂了原本傳統影視製作的鏈條,一開始我們以為視頻平臺只是一個播放渠道,但現在我們忽然反應過來,原來它從製作到宣發的整個過程全都要。

這兩年選秀綜藝大火,《創造101》、《青春有你》和《創造營2020》這些選秀節目成團出道的偶像,在成團的兩年間的每個活動都要被節目平臺分走酬勞,這個分成比例在7成以上。這種分成合約也叫做偶像分約。

即便條款苛刻,經濟公司擠破頭都想送自家藝人出道,因為強勢平臺就代表了後續曝光資源,不依附平臺就很難有曝光機會。大家回想一下《創造101》的遺珠李子璇,即使比賽時人氣高,因為沒有成團上了熱搜,但現在她得到的機會,遠不如火箭少女101中人氣墊底的成員。SNH48參加選秀也是曝光度的問題,今年兩檔選秀之前,普通觀眾幾乎只認識鞠婧禕一人。

除了偶像分約,平臺還有針對演員的分約。最初的演員分約,是要求演員在參與到平臺主導的影視作品時,與平臺籤約的分成合約。一份片酬,需要分給有演員、經紀公司和平臺。現在分約的限制演變得更為苛刻,要求演員只跟一個平臺綁定,只參與到一個平臺的影視作品。

如果是初出茅廬的藝人,片酬平臺被分走6成也是常有的事。但小藝人不敢不跟平臺合作,平臺有項目有流量,現在被收割還有可能走紅,現在就不願意被收割,觀眾可能連認識你的機會都沒有。

我們甚至可以預測,接下來平臺與演員的合作會演變成TVB模式,平臺自己養著一群演員,自己開發項目,用自己的演員,在自己的渠道播出,演員只能像上班族一樣賺薪水,收入會被進一步擠壓。當然現狀還沒有演變成我說所的這個樣子,各個經紀公司也都已經在各自求變了。

楊天真要卸任所有藝人的經紀業務,專注做網紅和MCN。泰洋川禾的困境與壹心娛樂類似,傳統的藝人經紀業務很難給公司帶來利潤,這也促使了Angelababy和周冬雨的離開,她們想要的工作泰洋川禾沒辦法給到,也不是泰洋川禾目前階段的重心。

3 平臺不是惡龍,這些都是正常的商業運轉

說到這裡,或許會有很多同學覺得平臺是惡龍,它壓榨了我們喜歡的藝人,讓他們成為資本的工具人,但其實完全沒必要這樣去想。因為每個人在原始積累不夠的時候都只會是個工具人,要擺脫工具人的身份,既要靠自我奮鬥也要看歷史進程。

平臺壟斷就沒有半點好處嗎?有的。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有了這樣打通製作環節的平臺,反倒讓我們更有機會,看到像《隱秘的角落》這樣的好作品。

國外的傳統影視公司也把新入場的網際網路公司當做眼中釘。Netflix、亞馬遜和蘋果,這幾家公司財大氣粗,他們正的利用自己的財力洗牌影視市場。

2018年,Netflix出品的電影《羅馬》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拿下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當時就有記者問導演阿方索·卡隆,為何要背叛院線電影?導演反問記者,你覺得一部⻄班牙語,又沒有明星陣容的黑白劇情片,能在多少電影院上映?

這個問題放在國內市場也是一樣的。《隱秘的⻆落》沒有流量藝人,也不是國內大熱的劇本類型,試問會有多少公司願意出資,以電影規格進行拍攝,拍攝結束了後又會有多少平臺願意買下版權?播出的時候又會願意給多少宣發資源?答案我們都心裡有數。

平臺壟斷也不長久,現在國內視頻格局還沒有完全穩固,除了三大平臺和芒果TV外,還有以B站和字節跳動正準備突圍,新一輪競賽又要開始了。

相關焦點

  • 愛奇藝騰訊大戰選秀節目 多數偶像選手「出道即巔峰」
    記者 | 葉雨晨編輯 | 陳 銳5月30日晚,愛奇藝的女團選秀綜藝《青春有你2》(以下簡稱《青你2》)上演總決賽,最終劉雨昕、虞書欣、許佳琪、喻言、謝可寅、安崎、趙小棠、孔雪兒、陸柯燃9人組成的女團The Nine正式出道。
  • 從李宇春到蔡徐坤,你為誰花過錢,揭露選秀節目的吸金大法
    最近,在熱搜上看到不認識的名字和不熟悉的梗(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於是我知道一定是又有選秀節目播出了,趕緊趁五一小長假惡補了一下,今天我們就來從資本的角度聊一聊為何選秀節目背後既得利益者的吸金大法,看看你們的錢都是怎麼心甘情願的掏出去的。
  • 《青春有你2》九人成團出道,多少人的意難平
    表面看是漂亮小姐姐們的勵志養成節目,實際上背後趴著各路資本老油條在虎視眈眈。畢竟每個選手身上都傾注了一家資本的資源和錢,而選手的成績,決定了投資人的資本是否能增值。幾家資本相爭,騷操作在所難免。 資本騷操作 而回到選秀節目本身,公司甚至可以和節目組提前溝通,籤訂對賭協議,你許我多少出鏡鏡頭和人設剪輯,我許你未來的多少股份。 到這一步操作,哪位藝人能捧紅,基本上大局已定。
  • 火箭少女解散、硬糖少女303成團:草根選秀落幕,資本選秀正酣
    但可惜的是,除了2017年火爆《明日之子》,其餘網絡選秀節目可謂是乏善可陳,幾乎沒有讓人記住的節目,選秀行業陷入嚴冬。《創造101》是資本聯姻平臺在選秀行業的首次嘗試,是資本試水之作。通過娓娓道來的故事情節來引導觀眾情緒,引發話題討論,藉助輿論推波助瀾,進而吸引更多觀眾對於節目的關注,左右投票結果。資本正是通過對節目「剪輯權」的壟斷,實現故事情節走向的控制。選手的後期剪輯鏡頭多與少、故事情節完整與否,是背後資本之間的博弈結果,離開背後撐腰的資本,無論選手多麼強大,也很難笑道最後。
  • 通過選秀綜藝節目出道 虛擬偶像的最新養成路徑
    9月23日,愛奇藝虛擬偶像選秀綜藝《跨次元新星》發布會召開。無獨有偶,近日網絡上也出現了「江蘇衛視與B站合作節目《2050》,採用『明星嘉賓+虛擬偶像』的模式進行選秀」的傳言。虎牙直播在本月初公布了「虛擬歌手百萬buff出道計劃」,依據直播PK結果給予主播資源扶持。綜藝《虛擬人成材計劃》正在B站播出,試圖探索「虛擬偶像練習生」的互動養成。
  • 偶像宣言還是資本宣言?
    例如眾所周知的由王思聰建立的上海香蕉娛樂旗下組合 Trainee18 的練習生尤長靖、姜京佐等人。三、資本博弈除了製作平臺積極採用各種營銷吸引受眾注意之外,選手背後的公司也在相互較勁,希望自己公司的練習生能夠出道,以謀求最大的利益。
  • 要參加央視的選秀成團出道嗎?筆試的那種
    參與這個頂級的選秀,不止你要有顏,還得有才。對於可以通過筆試然後參加PK的少年,如果能夠成功出道,那簡直是「出道即是巔峰」,頂級的流量、頂級的包裝、頂級的舞臺,每一項都是其他任何靠流量、梗來支撐的綜藝所沒有的資源。「筆試」,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為什麼央視的這個舉動可以讓普羅大眾那麼歡欣鼓舞呢?因為在這個快節奏的方便麵綜藝時代,這實在是太稀缺了!
  • 101投票造假,12人命運被改變,國內的選秀節目難道沒問題?
    她的人生就這樣被偷走,也讓人很惋惜。 團戰類選秀節目近幾年在國內很火,限定團是一個接一個,既然「produce」系列節目都存在投票作假的行為,那麼內娛的選秀節目中是否有存在這樣的行為? 所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所以我們來說說在各檔選秀綜藝節目中爆冷成團的選手。
  • 貴圈|揭秘為何選秀偶像一代不如一代,楊超越蔡徐坤這樣的也難找了
    節目先導片中,有從業者感慨這是「中國現役女團的背水一戰」。聽起來有點耳熟,兩年前他們也是這麼說的。 2018年兩檔火爆的選秀節目,讓偶像行業迎來風口。資本狂熱,大小公司跟風布局練習生培養計劃,摩拳擦掌為進軍偶像市場搶佔先機。這本是個「育人」的行業,卻被資本灌輸了「打雞血」式的狂熱。
  • 國內選秀節目的悲哀:成團出道只是跳板,演戲才是最終歸宿
    文I汐汐《青春有你2》與《創造營2020》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兩檔節目各有特色,但共同點都是選出一定數量的選手成團出道。,她們中的大多數人最終都是義無反顧的朝著演藝圈發展。人們不禁啞然,什麼時候,選秀節目變成了選演員的節目了?更諷刺的是,選秀標準還不是用「演技」來衡量。一、市場需求,流量是「原罪」?毫無疑問,每一次的「造星」開始,都是流量收割的開始,觀眾通過選秀認識心儀的選手,繼而成為一個忠實的小粉絲,當所有的粉絲聚集到一起時,流量效應也就來了。
  • 華晨宇選秀出道,蕭敬騰綜藝翻紅?那些年、綜藝節目捧紅的歌手
    造成這個轉變的根本,在於兩岸三地的商業資本、精英人才、平臺渠道的轉變,背後則是擁有14億人口的內地市場。這個正是2012年的《中國好聲音》創造的神話,開啟了內地音樂選秀綜藝的風潮,成為華語音樂產業逆轉的分水嶺。
  • 選秀,分贓不均?
    與韓國《produce101》類似的選秀節目愛奇藝《偶像練習生》開播,所有選手出道,均由觀眾投票產生。這一屆中有100位練習生亮相,烏泱泱的小哥哥,不同類型、各色性格的偶像,滿足了追星少女全部的需求。與此同時,產生了頂級流量蔡徐坤,而他恰巧是個無依無靠的個人練習生。
  • 央視也要做選秀?成功出道上春晚,選秀綜藝受威脅
    在最近幾年,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選秀綜藝節目特別火,因此有很多的平臺,只要擁有了資本,便會去做選秀綜藝。選秀類節目製作周期短,關注度和熱度高,觀眾可以從頭看到尾,因此粘合度也比較高,成為了最熱門的綜藝節目。
  • 請資本還選秀一個純粹的舞臺
    人們不免感嘆並且懷念十幾年前的《超女》系選秀。當時的投票機制沒有那麼多,大概就只有簡訊投票。投票系統也沒有那麼厲害,非常容易崩。但那時的美好在於很多選手按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個人訓練生。而資本呢,什麼年代都會有,在《超女》系選秀的時代裡,資本是在選手出道後開始運作的。
  • 如何看待現在的選秀節目 選秀出道最終只是曇花一現
    近幾年選秀節目越來越火,熱度也越來越高,很多網友說「像這類選秀節目,選手其實也就一開始火一點,之後節目越來越多,大多數選手都會被遺忘,近幾年也就毛不易、楊超越和蔡徐坤那幾人比較火一點」說到這裡,那我們還要聊一下選秀節目是怎麼開始的。
  • 男團成員選秀C位出道,卻被後援會自爆貸款出道,粉絲借款23萬
    李希侃參加以團之名以C位出道,這個組合比起其他的選秀節目出來的似乎沒有多大水花,因為近兩年的選秀節目層出不窮,並且風格也是類似的,都是少男少女們參加選秀出道,風格一樣,也造成了觀眾們的審美疲勞,如果沒有出眾的才華,很難像偶練和創1這些節目引起全民關注到了今年,這類節目扎堆播出,成團的組合那麼多
  • 央視舉辦國風選秀節目,出道就是巔峰
    最近央視也官宣了消息,要搞選秀節目,名字叫《向上吧華彩少年》,選的是「立華彩之風骨,強中國之少年」。這是央視舉辦的首檔選秀節目,也同樣是選秀節目裡規模最大的一個。而央視的節目肯定會大熱,受眾人群那更是更廣,因此這次出道的選秀,應該真正意義上的「出道就是巔峰了」,還有比在央視出道更厲害的成就嗎?
  • 偶像綜藝大盤點,近期熱門小偶像有哪些節目可以期待或補檔
    飯偶像的朋友不僅僅滿足於看小偶像在選秀綜藝裡,在自己家公演裡的舞臺上表演,而是更希望看到小偶像們可以繼續走下舞臺,走上銀幕,走上衛星,和電視節目親密接觸,這意味著小偶像有著更多的資源和曝光度。本文將為您盤點近期熱門小偶像們都有哪些綜藝節目和劇集。
  • 2020下半年即將舉辦的選秀節目有多少?選秀節目扎堆能有好的選手嗎?
    近日《乘風破浪的姐姐》也是收官並且宣布了出道名單,這也宣告了2020年上半年內地選秀節目的結束,今年的選秀節目著實有點多,很多觀眾都出現了審美疲勞! 創造營剛出道的硬糖少女303,也是立馬和R1SE男團擔任了《創造營2021》的海選推薦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金星談選秀節目亂象:浪費錢財!以為自己出道了?其實八字沒一撇
    近日,金星在綜藝《火星情報局》上談到目前的選秀亂象,她表示:「大部分選秀節目不說是垃圾,也是浪費了很多錢財,很多小明星以為自己出道了,其實八字還沒一撇呢,只有爸媽給的長相,其實當演員並沒有那麼簡單。」在訪談中,金星談起了自己對選秀綜藝、小明星的看法。談到選秀節目當前的亂象這個話題的時候,金星忍不住對一些選秀的藝人大加鞭撻。金星說,現在有一些選秀節目還是很有質量的,不過大部分選秀節目完全是垃圾。即使不是垃圾也好不到哪裡,仍然浪費了很多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