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通靈少女》看臺灣宮廟文化與卡陰

2021-02-17 國際紫微學會

《本圖源自公視-通靈少女-劇照》

 

電視劇《通靈少女》以知名靈媒蘇菲亞自身的故事大綱為題材改編,敘述一個能夠跟靈魂溝通的少女,在成長過程中交錯了自身少女的青春問題,以及同時具備了為人處理與靈界糾紛的能力,加上臺灣宮廟文化為背景,深深貼切描寫臺灣庶民文化,不刻意用扭曲宗教或者臺語的笑料,以流暢的運鏡與清新的美術,烘託出我們從小到大都相當熟悉的宗教氛圍,其拔除了一直以來的神秘與鬼怪,而用最貼近人性的方式來說故事,因此未上映就很受矚目,一上映更是馬上得到許多讚賞,更是證明了越是貼近生活的題材其實越能感動人心。而這個臺灣的宮廟文化,過往以來不是被歧視打壓,不然就是被誇大,過往沒有戲劇能用較為客觀的方式去討論,通常也都被歸類為怪力亂神或者是迷信,但是如果真的如此怪力亂神或者只是單純的迷信,怎麼能夠流傳數百年呢?一個文化的產生必然有其需求背景,就來看看臺灣宮廟文化在臺灣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他所扮演的角色,而對應我們在紫微鬥數應用上我們又該如何去看待宮廟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呢?

 

世界上各個文明都有所謂的地區型的巫術文化(或稱薩滿),透過某些具有特異能力的人,加上某些專業的儀式,達到跟非人類世界的各種力量或者說各種生命形態溝通,藉此達到人類因為受到不知名力量幹擾而產生的問題,包含生老病死以及各類型的狀況。其基本的概念就是這個世界上還有諸多的平行時空,存在著我們不知道生命型態,而對我們可以有所影響,可能是讓我們倒楣也可能是幫助我們,這樣的方式,結合了各種文化的特質以及需求就變成了巫術(薩滿)。

 

甚至可以說是人類探求自身能力的起源,也以此可以延伸出各類知識,例如醫學、武術、風水…等等,而在臺灣則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宮廟文化,而這其實是延續在中國大陸整個長江以南,包含浙江、江西、福建、兩廣這些地區,在北宋時期道教盛行之時,隨著北宋覆滅南宋政權中心轉移到南方之時,逐漸轉移到東南沿海,並且在明朝隨移民陸續留傳至臺灣。其過程中結合了在地的巫術體系,而成為現在的宮廟文化,主要概念為人間許多事情是因為受到不同次元的靈魂陰鬼的影響,而某些人具有兩者之間的溝通能力(也許是天生能力,也許是透過修行而來),可以作為溝通的橋梁,來解決事情,其情況猶如和事佬一般,當然在協調雙方問題時,有的和事佬也會具備一些武力(法術,或者是找來更強大的靈當靠山),讓事情僵持不下時可以有能力驅走對方,整個過程就如同是在談判協調,而這時候所謂的通靈者,就像是仲介者而其所依靠的法術或者是更強大的靠山(可以是另外一個更強大的靈),就是利用自己的能力或者是自己依靠的靈去達成協調的力量(完全跟國際政治局勢一樣,需有武力為後盾才有協調能力),至於何有靈要給人當靠山呢?一種是因為通靈者本身有法術能力可以驅動靈來幫忙,一種則是有的靈需要透過這個過程得到自己的功德,人累積功德可以善有善報,靈也是一樣,累積多了就會往神的路線走,這個概念在佛教或者各宗教的體系中其實都有詳述,只是名稱不同,在道教叫神,佛教翻譯成羅漢、菩薩、神都有,基督教稱為天使,其實不過就是名稱不同而已。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由於通靈者甚至是靈體因擁有某些力量,當人無助時對於有能力幫助自己的人都會有所崇拜,這個無論在哪個行業其實都是如此,自然很容易得到光環與吹捧,如同醫生會得到名位財富。但是就如同考不上醫生的人希望擁有這個利益所以會產生密醫,在宮廟文化中其實也產生了很多神棍、假的通靈者;而即便是正牌醫生中,也有人會為了錢去做虧心事,當然也有通靈者為了財富或者是各種私慾,去做了不對事情。只是醫生這個行業已經有了許多的體系跟認證,也有許多的知識傳達與公開,因此密醫或者黑心醫生可以被公開;但是通靈者或者說宗教體系因為一直處於神秘狀態,所以一旦出現問題就更讓人有許多負面的印象;但說到底,這些通靈者也只是人,如同醫生也只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慾,有能力的人可以因為自己的能力而幫助更多人,累積自己的福報,也可以因為自己助人的過程而看到更多人生,或許會對人生有更多的看法。只可惜人畢竟是欲望的動物,易受欲望所牽扯,因此難免還是有人會受欲望所影響而犯錯,但是我們不會因為有黑心醫生而去討厭醫生、不相信醫學,但是對於宮廟文化在臺灣卻因為有許多不良的害群之馬,而讓我們多年來覺得它是一種迷信,而不願意去好好研究他(然後有需要或無計可施的時候還是要去求看看〜是不是很矛盾…)。

 

《通靈少女》之所以引起這麼大的迴響,就是因為她走下了神壇,不再是遙不可知的人物,而讓我們看到了通靈者一樣有七情六慾、一樣有許多自己能力不及之處、一樣有其無法克服的煩惱。本劇不再故弄玄虛,而將通靈者當成如同醫生一般只是具有助人能力的職業。這樣的看法其實才有助於我們文化的提升跟進步,而我們講堂再做紫微鬥數的推廣,以平實的價格並且讓學員可以利用原理去學習,從第一堂課就開始實際應用,公開透明所謂的秘訣,也是希望能做到這樣的效果,當越多人知道才能被討論而越進步,越進步越釐清才能幫助更多人,這樣文化的建立才有意義。

 

靈從哪裡來?人死後脫離了肉身就成為靈,他是生命的另外一個型態,說到底其實與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因此,第二集的最後女主角謝雅真說,只有身體不好或者是內心空虛的人,因為你不斷地邀請它進入,它才會進去你的身體,才會有卡陰的機會,因為那時候外靈才有機會入侵;如果我們自己將自己的內心充實,多接觸陽光與人群,讓自己的心靈健康,就如同我們常說的,要充實自己命盤上代表精神狀態以及靈魂的【福德宮】自然卡陰的機會就會減少了。

 

 

【後記】越在地就越國際,能夠真實地去看待與珍惜自已的文化,就如同真實的面對自己的靈魂(福德宮)一樣,這樣的我們就不需要去祈求外靈地進入,自然也就會比較健康,也就會能夠有更豐富而具有文化特色的社會。

相關焦點

  • 《通靈少女》真還不是一般般的臺灣電視劇
    在HBO的協助下,南徵打開了東南亞市場,相似的文化傳統也讓這部劇在島嶼之外受到追捧。值得一提的是,從馬丁·西科塞斯電影《沉默》僅僅是對臺灣人力與資源的使用,到《通靈少女》以臺灣故事為核心,西方媒介為傳播平臺,《通靈少女》為臺灣瓶頸期的影視劇提供了一種於本土立足並走出去的可能性。
  • 通靈少女:這部火爆臺灣的青春劇讓蔡英文有了新名字
    前段時間臺灣有一部熱播的青春偶像劇「通靈少女」,這部劇集來頭不小,是臺灣公共電視與HBO Asia合作的第一部全中文劇集,全劇在臺灣拍攝
  • 通靈少女
    臺灣最近在熱映一部電視劇,叫做「通靈少女」,是HBO跟臺灣公視聯合製作《通靈少女》(英語:TheTeenagePsychic)是2017年首播的一部臺灣迷你劇集,改編自編導陳和榆於2013年創作的學生劇展作品《神算》,為公共電視臺與HBOAsia首次合作的跨國影集,亦為HBO首部在臺灣制播且全中文發音的電視作品
  • 《通靈少女》:HBO第一部華語劇
    結合臺灣獨特宮廟文化和少女成長的故事情節,讓這部早先參加公共電視學生劇展的短片作品,幾經轉折後被 HBO Asia 相中,如今將成為 HBO 首部全華語發音的自製電視劇-《通靈少女》,並將在4月2日正式開播。
  • 幕後 | HBO 拍的第一部華語劇:臺灣《通靈少女》的進擊
    結合臺灣獨特宮廟文化和少女成長的故事情節,讓這部2011年參加公共電視學生劇展的短片作品幾經轉折後被HBO Asia 相中,如今將成為HBO 首部全華語發音的自製影集——《通靈少女》,已經在4月正式開播。每每談論這部由HBO Asia 與公視合作的臺灣國語劇《通靈少女》,「HBO 出品」是一個絕不會被遺忘的標籤。
  • 這部紅透臺灣的青春神劇,值得我們再次深度安利(又學術又逗逼的長文一篇)
    高中少女作為仙姑出現在濟德宮中替信徒消災問事,這一在現代看來似乎極為「不協調」的設定在臺灣卻有極為深厚的傳統文化土壤支撐。臺灣宮廟密度之高可以堪比便落島嶼的711和全家等便利店,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14年底,登記在案的寺廟已經超過1.2萬座,而臺灣普遍的民間信仰使得去宮廟參拜變得如同去超商購物一樣頻繁。
  • 這個痛經少女,簡直就是一個活寶!
    導演陳和榆坦言,在寫這個故事時,很直覺地把主角設定為少女,因為少女和這一切(公廟文化)的衝突性最大,而「衝突」就是戲劇的元素之一《通靈少女》的故事起源於一篇報導靈媒人物的專訪,報導裡提到一個信徒的小孩即將參加考試,希望」仙姑加持一下,可是仙姑自己也是個學生,也要參加明天的考試,也快被學校急哭了.」。這樣的衝突引人聯想、讓人想笑。
  • 《通靈少女》竟是真人真事改編!拍攝現場竟有靈媒坐鎮?
    到底觀眾們是以什麼標準衡量一部好的戲劇?如果這些都兼具,從上周推出的《通靈少女》-臺灣首部和 HBO Asia 合作的偶像劇,結合臺灣在地的宮廟文化和真人真事改編,不少人可能會先入為主的將宮廟和幫派鬧事聯想在一起,但《通靈少女》卻是以廟宇常見的靈媒、乩童作為故事主軸,間接將臺灣傳統社會帶入國際。▼郭書瑤在《通靈少女》戴假髮、男孩子的坐姿和扮相,讓不少網友大呼:「完全認不出來!」
  • 《通靈少女2》正式殺青,明年全亞洲播放!
    《通靈少女》第二季共8集,預計2019年於HBO、HBO GO,和HBO隨選視訊服務(HBO ON DEMAND)全亞洲首播。在臺灣,則會在HBO、HBO HD、HBO隨選視訊服務,以及公共電視首播。《通靈少女》為HBO Asia首部全中文的原創影集,並榮獲2017年2座電視金鐘獎肯定(最佳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獎、最佳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配角獎)。
  • 一舉打破了《痞子英雄》維持了7年的紀錄,這位《通靈少女》不簡單哦~
    一直到最後你也不知道她奶奶長什麼樣子,只看小真一個人在那裡對著空氣說話。《通靈少女》摒棄了恐怖的噱頭,根植與少女平凡的生活,反而更像是一部講述少女成長之痛的溫馨日常劇。開播收視破1,4月30日在臺灣公視收官,最後一集平均收視高達4.4,一舉打破了《痞子英雄》維持了7年的紀錄(4.03)。造成本劇如此成功最大的歸因應該就是劇情和文化背景的融合了。除了部分學校場景,宮廟是《通靈少女》中最常出現的場域,劇集的拍攝地選擇在了位於臺灣新北市汐止區老街的濟德宮。
  • 《通靈少女》男主角為什麼非死不可?《通靈少女》深度解讀
    《通靈少女》是2017年的臺灣迷你劇集,系列影集為六集,題材有新意、敘事手法流暢,優秀的口碑帶動收視率,可以說是叫好又叫座。《通靈少女》劇照故事主線,描述天生具有通靈能力的女高中生小真(郭書瑤飾演)一邊就學習、一邊在寺廟當「仙姑」(即靈媒),從一開始對這個身分的困惑以及無奈,透過逐漸解決各種生死的難題,最後終於能認同這個身分的青春期少女成長故事
  • 好久沒看臺灣偶像劇了,這部挺不一樣
    一見到表妹,你就知道又有好劇看了。HBO Asia推出的首部華語劇,在臺灣取景拍攝,在23個亞洲國家同步播出。更特別的是,它匯聚了兩大看似不可調和的題材:青春+靈異。是不是猜不透它的真面目——《通靈少女》The Teenage Psychic說它好看,一開始表妹是不信的。
  • HBO首部中文電視劇,講述一個16歲少女通靈的故事
    又來一部臺灣靈異連續劇《通靈少女》郭書瑤主演本劇導演沒有把觀眾帶向
  • 通靈少女——索菲亞
    她被稱為臺灣第一靈媒,天生擁有第三眼。15歲就開道場成為學生靈媒,幫人看風水,為亡者傳達遺囑;後來結識懂中醫的靈醫保生大帝,開始問詢看病,自此香火鼎盛,卻在二十多歲毅然退出靈媒這個行業。索菲亞的事跡還被改寫成劇本,拍成電影跟電視劇。裡面揭示了人性的善良跟人性的醜陋。
  • 《通靈少女》:人生請儘量自己做主
    前陣子,《通靈少女》第二季開播,弗洛哥才想起這部一直想看但忘記追的劇。對了,文末有驚喜。《通靈少女》是一部2017年播出的臺劇,由真人真事改編,由臺灣公共電視與HBO Asia、新加坡稜聚傳播合制。它以臺灣宮廟文化及民間信仰為題材,講述了一個天生具有通靈能力、被認為賦予「天命」的16歲少女--謝雅真(以下簡稱小真),在宮廟裡擔任「仙姑」,為信眾指點迷津、開導解惑,發生在別人以及她身上的故事。先說本劇女主角,當初推薦給弗洛姐看的時候,她根本無法相信劇中的「謝雅真」竟是由郭書瑤所飾演。「她不是殺~~很~~大~~那個瑤瑤嗎?」
  • 《通靈少女2》舉辦開鏡記者會,男主是他!
    「通靈少女」開拍第二季,今天公開演員溫貞菱、範少勳加入陣容,女主角郭書瑤提到,此次拍攝常有「人生跑馬燈」,還透露開拍首日媽祖娘娘就寫藏頭詩「通靈圓滿
  • 通靈少女的愛情路:人心比鬼可怕多了,還好這世間有你!
    所以我是懷著這種激動難耐的情緒去追的,但是這部由HBO製作的華語電視劇——《通靈少女》完全沒有「黃暴」的影子,哪怕她的女主是大名鼎鼎的童顏巨乳郭書瑤。畢竟她在劇內的行頭一般都是這樣。和痞子英雄主演(周渝民,趙又廷,陳意涵...)大牌雲集、題材正面不同的是,《通靈少女》是一部靈異加青春雙主線的電視劇,它講述了一個16歲少女謝雅真(郭書瑤飾)擁有一雙能洞悉陰陽兩屆的眼睛,幫助各類人士解決他們身上無法用科學解釋的問題的故事
  • HBO「首部華語劇」搞事了,女同、通靈、校園暴力通通有,主演居然還是郭書瑤
    一看見下面HBO的LOGO就莫名覺得此劇有點厲害....女主演郭書瑤,曾經唱《愛的抱抱》的「童顏巨乳」,在《通靈少女》裡出演一個16歲的高中生,今年27的她還是能hold住。身旁的男主角比她小7歲,看上去也挺和諧。好的,現在開始聊劇~《通靈少女》的女主角小真是個高中生少女,留著短髮看上去像假小子,活在自己的世界,午休時會去話劇社的「棺材」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