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業之城的自我救贖

2020-12-27 騰訊網

工業園區早已在時間的齒輪中迭代更新,缺乏生活氣息、停留於傳統工業園區的思想的工業園區註定會被淘汰。

底特律,一座悲傷之城。

這裡,有美國第一條水泥馬路;

這裡,有美國第一個交通指示燈;

這裡,有美國第一條高速公路和第一大百貨商店;

這裡,曾經象徵的是無數美國人心中的「美國夢」;

這裡,曾經是輝煌的美國「汽車之城」。

這裡是底特律,一座見證美國汽車工業繁榮與衰敗的悲傷之城。

底特律汽車工業

「作為美國與加拿大邊境上唯一的一座大城市,位於美國東北部,加拿大溫莎以北,得名於連結聖克萊爾湖與伊利湖的底特律河,源自法語「Rivière du Détroit」,意為海峽之河。

種族歧視,美國社會擺脫不了的問題

二十世紀初,汽車工業高速發展讓底特律城市人口迅速擴張,大批新工人從美國各地尤其是南方來到底特律加入生產流水線。其中有大批的美國黑人湧入底特律,在美國,種族歧視問題是個永遠擺脫不了的定律。

1967年7月,底特律持續了五天長街大暴亂,美國政府不得不出動國民警衛隊鎮壓。暴亂造成了五百多人傷亡,七千多人被逮捕,這次大暴亂對底特律甚至是整個美國社會產生的陰霾都是深遠而長久的。

種族問題越演越烈,無數白人離開底特律,只剩下當時經濟實力弱教育程度差和犯罪率偏高的黑人,「人」離開了城,底特律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是座「孤城」。至此之後底特律社會環境秩序日益惡化,城鎮居民紛紛往郊區搬移,底特律的城市人口直線下降,2010年,底特律的人口已降至71.4萬,退居美國第18大城市。城市的失業率超過18%,犯罪率升至近40年來最高。

產業全球化帶來的衝擊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遠洋運輸的興起,底特律的地理位置優勢逐漸被削弱。隨著產業布局全球優化,密西根州鋼廠的產品被更加廉價的進口鋼材所取代,新的工業中心在美國南方更靠近沿海港口的地方興起,密西根州和底特律漸漸成為美國媒體所說的「生鏽地帶」。

同時,歐洲、日本和韓國等地汽車製造業的迅速發展,不斷瓜分美國汽車市場份額,令美國本土車企受到衝擊。

此時,美國三大汽車公司通用、福特、克萊斯勒以及數以百計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商,紛紛把生產基地向底特律以外的美國其它地區以及美國以外的市場遷移,以期適應汽車產業全球化趨勢。

受其影響,底特律的人口數量開始不斷下降,稅收和房地產價格下滑,大量建築物被廢棄。

換句話說,底特律政府此時已經囊中羞澀。

之後石油危機爆發,相對節能的日系車在耗費油量的美國車面前迅速佔領市場主導,導致了彼時的「汽車之城」大量的工作崗位和人才流失,汽車產業在底特律地位不復從前。

2013年12月3日,這座曾經風光無限的汽車城正式宣告破產,它也成為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破產市政府。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歸根結底,人離開了城,城市吸引力下降,而底特律又過度依賴單一產業,可謂是「成也汽車,敗也汽車」。

悲傷之城的重塑

2014年12月11日:底特律市政府正式宣布脫離破產地位。通過破產底特律政府被免去了70億美元的債務,這座悲傷之城開始重塑了。

與城市衰敗一體的密西根中央車站(底特律火車站) 更像是整個崩盤後的底特律縮影

雖說是破產了,但其在一不缺人才,二不缺知名企業。「其所在州密西根擁有37所大學,超過9萬名工程師,375個研發中心、63個北美排名前一百的供應商和12家汽車總裝工廠。」

「坐擁近20家全球五百強,包括通用汽車和福特公司。」

底特律政府也宣布在未來十年內將投資17億美元用於重新改造城市的基礎建設,包括拆除老舊建築,改善城市公共安全系統等,也將完善底特律的社會福利。

這座一度被稱為拍恐怖片的絕佳「鬼城」開始重塑了。底特律家庭收入中位數從2013年的24820美元增長至2017年的30344美元;2018年,該地的失業率最低達到了7.2%,為破產以來的最低水平。

未來,這座美國老工業城市是否能重塑當年輝煌,也還是個未知數。現如今提升城市吸引力,構建產業生態圈已經成為全球化的問題。

傳統工業區淘汰是必然,為城市進行產業升級

反觀國內其他部分傳統工業園區,誰都不想成為被社會所淘汰的那個,早已為融入城市更新做出了巨大轉換。

成都東郊記憶旅遊景區被成為「中國的倫敦西區」,眾所周知,其所在地原國營工廠,2010年底,東郊記憶開始改造,保留了計劃經濟時代工業建築的特色,同時將各種老式廠房用建造商業建築。

成都東郊記憶工業感十足的煙囪管道和舊樓

鐵跡斑斑的痕跡仿佛進入東郊記憶會把人的記憶拉回到那個年代,想像那些曾經在這裡留下過歲月印記的人們。

也許,那些人留下的,是一個時代,一座城的記憶。

改造後的東郊記憶,既有工業舊址又飽含文化藝術,融商務辦公,演藝展覽,音樂娛樂餐飲為一體。

改造後的成都東郊記憶旅遊景區布局

成都曾經於「一五」計劃期間被定義為工業城市,這裡,曾經密集了眾多工業企業,後工業時代的到來,工業文化遺址成為獨具魅力的城市文脈與特色風貌,而成都的轉變無疑是抓住符合其自身定位的機遇,融入了城市生活。

底特律的沒落始於它執著於單一產業又留不住人才,城市和園區的發展過程中,每一輪的跨越都與人口結構,產業結構等密切相關。及時把握住城市的產業轉型升級和建設,滿足當代人群需求的相關配套設施,避免城市或園區的衰落,不要再讓城市成為一座悲傷之城。

相關焦點

  • 《桌球天王》救贖與自我救贖!
    發現每部TVB的電視劇都能讓我學到很多知識,高質素的電視劇啊~~~第三,就是如題目所說,感覺它在講一個主題:救贖與自我救贖。這個是在看到炒靚是未婚媽媽的時候腦子裡突然蹦躂出來的詞,並且一直延續到結束。他自我救贖,一橋救贖。
  • 我們都在自我救贖,也在被救贖_觀肖申克的救贖有感
           電影創作於1994年,那是一個電影奇蹟之年,那一年出現了《阿甘正傳》、《這個殺手不太冷》等36部著名的經典電影。從未有哪個年代像那年一樣,有這麼多的經典電影出現!
  • 本尼:自我救贖?自我毀滅
    今天介紹的一部英美劇叫做《梅爾羅斯》,講述的一個出生在上層階級家庭的在童年遭受家庭暴力男主角派屈克-梅爾羅斯,從一開始的自甘墮落到慢慢走向自我救贖的故事。主角背景:兒時受到父親非人般的虐待,因此對父親一直有著陰影。
  • 《海洋之歌》|線性動畫的視覺美背後,是一場「自我救贖」之旅
    雖然長大了,我早已理解並諒解了他們,但當我再次看到《海洋之歌》這部動畫時,依然讓我想到曾經的經歷,淚流滿面。《海洋之歌》講述了一個關於愛和自我救贖的故事。原本哥哥本和父母幸福的生活在一座小島上,但由於妹妹西爾莎的出生,打破了這一切幸福。
  • 「玻璃之城」走過90年 市民懷念老廠房
    中新社秦皇島12月30日電 題:「玻璃之城」走過90年市民懷念老廠房  中新社記者 陳國林 王寶德  「記憶中的耀華是一眼望不盡的高高煙囪和廠房。上班鈴一響,工人們像潮水一樣奔向工作崗位。」張亞華回憶說。  張亞華所說的「耀華」是秦皇島耀華玻璃廠。
  • 《北國之戀》背叛和自我救贖的故事
    這是一個將背叛和自我救贖的故事,如今在很多人的心裡,依然存在著這兩種情感衝突,但很少有人能真正化解,並將化解矛盾的方法傳遞給需要救贖的親人或朋友。因為那是需要太大的勇氣。年輕時的五郎,背叛了生養他的農村土地,遠赴繁華的東京謀生;他渴望通過背叛祖輩的艱辛生活,獲得物質上的救贖,彌補自己因出身農家的自卑;除此之外,他娶了一個美麗的女人,而她或者他不願讓她在這貧窮落後的農村生活,年輕時的純和瑩亦是如此。劇中北村爺爺說:「你們失敗了逃跑了,背叛了我們逃跑了,這一點,你們給我好好記住!」
  • 女性電影|媽閣是座城:極端空間裡的人性救贖
    李少紅執導的電影《媽閣是座城》改編自嚴歌苓的同名長篇小說。影片把鏡頭放在有「東方拉斯維加斯」之稱的澳門,以賭場和賭徒為表現對象述說這座城市的歷史和現實,跌宕起伏的賭徒命運在鏡頭底下得到藝術性的描寫與呈示。01不同於傳統的港式「賭片」,《媽閣是座城》的主旨內蘊並不在於描寫賭場或賭博本身,而是以影像方式書寫賭場人生故事。
  • 《肖申克的救贖》,救贖的最好方式是自我救贖,渡人先渡己
    電影著眼於大背景下,批判了當時美國的黑暗的司法制度,並且還刻畫了在監獄中那些所謂囚犯的生活,在人們傳統的眼光中,監獄就是黑暗與邪惡的存在,其實在監獄之內,也仍然存有友情和溫馨,並且整部電影一直貫穿著一個主題,就是救贖與希望,監獄代表的是牢籠,代表的是壓抑,而想要逃出監獄的人則代表著掙脫枷鎖和尋找自由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人的蛻變,是人的自我救贖。
  • 《伯納黛特你去了哪》:和恐懼之獸凝視過後,完成自我救贖
    本篇文章我將從女性對生命意義的探討,追尋,以及踏上自我救贖之旅,來談談我的思考和理解。二、 尋找生命的意義,女性內在性與超越性的結合自工業文明以來,財富積累成為了大多數人彰顯身份的標誌。為物所役,從垮掉的一代到迷茫的一代,這是物質方面的自我迷失。而電影中女主的迷失則是,作為獨立個體完整性的被剝削,僅僅作為「母親」的身份並不能完全給她提供社會性的存在感。
  • 《梅爾羅斯》——一個人的自我救贖
    邪惡之人將沉溺於血河身為高處,無能倖免橋梁亦會衝失終將明了,世界末日已然侵襲父親的去世使之主角幡然醒悟,明白了沉迷毒品玩笑於世的方式是不能夠帶走他的痛苦來到宴會上,與瑪格麗特公主同桌吃飯時,他看著公主那趾高氣昂和自我良好的態度時他仿佛看到了他的父親,這讓他再次想起了他的父親。想起父親的他,又再次回憶起父親曾經對他的侵犯痛苦和害怕再次充滿了他的內心。內心的痛苦讓他在這時想要找人傾訴。
  • 我是證人:這是一場自我救贖
    兩份證詞,一個真相一開始,因路小星是盲人,警局的人並不相信她的證詞,當老警察魯力再次來取證調查時因為救贖是針對還活在現世的人的,只要他一直生活在仇恨中,他就永遠不會完成自我救贖,永遠無法釋懷。在擊敗唐崢的那一刻,路小星完成了對她自己的救贖,她終於從「殺害弟弟的兇手」這個身份中走出來。對逝去的人的救贖,一定是活著的人好好地生活。
  • 豆瓣9.7《肖申克的救贖》:真正的「救贖」在於自我覺醒
    帶著陰鬱的情懷,我觀看了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一開始我並不能明白影片其中蘊含的深意。直到我觀看了三遍、四遍,甚至更多時,我才深深體會到,影片並不是簡單地告訴我們如何進行自我救贖,而是告訴我們真正的「救贖」在於自我覺醒。
  • 迷茫時該如何自我救贖?《肖申克的救贖》告訴你:思路決定出路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小說,也是一部具有嘲諷性意義的敘事性電影。採用的是以第二主人公瑞德為第一人稱的敘述視角,講述男主角銀行家安迪因槍殺妻子及其情人的罪名蒙冤入獄後,不動聲色、步步為營地謀劃自我拯救,並最終成功越獄,重獲自由的故事。監獄,是一個層層把關,嚴防死守的地方,說它是牢籠一點都不為過,要想從這樣一個地方逃出去,簡直比登天還難。
  • 《溫暖的屍體》賞析:美國新一代喪屍電影,喪屍的自我救贖
    《溫暖的屍體》根據Isaac Marion出版的同名小說《溫暖軀殼》改編,被稱之為殭屍版的《暮光之城》。作者描繪了一個名叫"R"的殭屍,他與他受害者之一的女友產生了一種難以名狀的情愫,從而帶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這段感情將改變他,他的殭屍同胞 ,以及這個毫無生氣可言的世界。
  • 《燦爛人生》:在救贖與自我救贖中,人生的缺失感該如何安放?
    電影中的時代是義大利最特殊的社會歷史時期,身處其中的尼古拉和馬迪奧 代表了當時的 一代人,他們迷茫、無奈、困頓,面對理想與現實衝突帶來的巨大缺失感,他們無法排遣心中的苦悶與痛苦,只能在救贖與自我救贖的過程中,尋找與社會的和解。
  • 《天空之城》大結局了
    《天空之城》大結局了。老張對最後一集有點失望。談不上爛尾,也不用給編劇寄刀片,就是有一點失望。
  • 【魔戒三部曲·咕嚕】無法實現的自我救贖
    【魔戒三部曲·咕嚕】無法實現的自我救贖《指環王》當中最悲慘的角色是誰?我想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咕嚕,電腦特技表現的咕嚕醜陋得實在讓人倒胃口,其配音更是讓人心生憐憫。《指環王》直到第三部才重現了當年咕嚕還是史密戈的時候的情景,他因為跟朋友搶奪那隻戒指而誤將好友殺死,最後他帶著魔戒逃亡。
  • 《聲之形》:「以聲之形,塑以花之姓」,一部自我救贖的動漫電影
    《聲之形》是一部2016年在日本上映的動漫電影,它講述了一個極度自卑的女孩子和,七零這個女孩子的一個欺凌者的自我救贖了一個故事。我認為,本部電影欺凌者的自我救贖,既救贖了自己也救贖了他人。在欺凌的世界裡,有人會犯錯,有人被傷害。當欺凌者還願意自我救贖,那也是可以值得原諒的。不管誰傷害、誰被傷害,要有後悔、有自責,便可以有真誠。
  • 《我的名字叫可汗》發DVD 寶萊塢之王自我救贖
    《我的名字叫可汗》發DVD 寶萊塢之王自我救贖     「寶萊塢」、「印度歌舞」似乎成為影迷對印度電影約定成俗的第一印象,在好萊塢敘事風格影響下促生的印度中生代電影人,他們試圖以全新的視角去記錄這個具有神秘色彩的國度
  • 《土撥鼠之日》的重複人生:在無限循環的日子裡,我們如何自我救贖?
    菲爾的出路,是在這一場苦痛的掙扎中錘鍊並改變自己,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我們人生的出路也是如此:我們每個人終將面對自己,並與自己展開較量,這場搏鬥叫做「自我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