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納黛特你去了哪》:和恐懼之獸凝視過後,完成自我救贖

2020-08-27 錢錦上


弗洛伊德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將「我」劃分為,「自我」 「本我」和「超我」。人類意識範疇中將「我」分為「理智的自我」和「情感的自我」。而從社會環境功能角度構建,「我」在這個環境中呈現的是員工、同事、朋友、女兒、妻子這樣的「他我」身份角色,那麼真正的我是哪一個?」 「我去哪了」?「我是誰?」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每個人都要面對和修煉的課題,亦是人活下去的價值感訴求。

行走在迷途中,該如何回歸正常的航線呢?

「認識你自己!」這是刻在希臘聖城德爾斐神殿上的一句著名箴言,蘇格拉底也曾提出這樣一個著名命題。那麼如何認識尋找你自己呢?尤其對於當下囿於家庭的女性,電影《伯納黛特你去哪了》從主角失業迷失自我,到重新遇見自己的過程,來給觀眾提供一種經驗選擇和信念種植。

影片主要講述了被評為綠色運動先驅的優秀建築師伯納黛特,從所在的工作領域消失後,她和丈夫飛往另一個城市定居,之後再也沒有作品,回歸家庭,成了一名家庭主婦後,卻陷入人生困境,開啟了拯救自我的故事。

本篇文章我將從女性對生命意義的探討,追尋,以及踏上自我救贖之旅,來談談我的思考和理解。

一、囿於家庭,女性真實的「自我」被壓抑

影片中以女兒的視角,用邊際效益遞減的探討引出女主母親的故事,伯納戴特曾是一個天才建築師,工作上的危機使她離開建築行業,回歸家庭,整理家務,接送上學的女兒成了她一天的生活全部。女兒一天天長大,接到了中學通知書,即將開始學校寄宿生活。丈夫則忙於工作,沒有時間關注她的心理變化。

長期囿於家庭,她開始找不到自己的價值,出現失眠,焦慮的狀況,承受著精神上的折磨。這樣一種具有現實意義的,關於女性困境、家庭與事業之間轉化的生存現狀的題材,恰恰在現實生活中一次次上演。是你,是我,也是她。

導演用這樣一種共鳴的話題,能夠給這樣一個群體,社會中存在的現象,正處在囿於家庭卻迷失自己的女性一種啟迪和力量。

當一個人所有關注焦點都在家庭之中,人格基調從對「我」的關注轉移到對他人的付出,沒有一個「可以自由呼吸」的價值平衡的維繫,恰恰容易壓抑自己真實的需求。


作家波伏娃在她的作品《第二性》中寫到:

「女人在家庭內部所幹的活並不給予她自主,家務勞動不是直接有用於集體,它不面向未來,它不生產什麼。」

囿於家庭,生活的不斷重複,僅僅內在性的重複會構成障礙,即定環境的單調和機械,取消了女性生命的存在感。

二、 尋找生命的意義,女性內在性與超越性的結合

自工業文明以來,財富積累成為了大多數人彰顯身份的標誌。為物所役,從垮掉的一代到迷茫的一代,這是物質方面的自我迷失。而電影中女主的迷失則是,作為獨立個體完整性的被剝削,僅僅作為「母親」的身份並不能完全給她提供社會性的存在感。正如她所說,洗碗,買菜,維持基本禮儀,都在一點點消耗她,後續效應就是她開始出現焦慮狀態。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種觀點,越是焦慮,越需要一種「控制感」,緊緊抓住已有的方式不放,女主用來對抗焦慮的已有方式是:迴避社交,和鄰居發生爭吵,她與電話中虛擬助理聊天,郵件往來,逃避真實世界,這也是尋找和救贖之難。

心靈上備受的折磨的她,第一次在女兒面前展示自己的脆弱。

「如果你困惑,可以去尋,就能找到我,一次又一次」。開車和女兒在雨中唱著歌,她忽然淚流滿面。

「你知道我有時候過的多艱難」,這是她內心的真實聲音,女兒有自己聚會,丈夫有自己的公司,那麼她呢?生活上一次次的失重感、窒息感。她找不到任何浮出水面的理由。

她求助友人,告訴友人她內心黑洞一樣的恐懼。了解她的友人告訴她:「像你這樣的人,應該去創造,這就是你降生的意義」。

正如她喜歡去圖書館看建築,設計讓她心跳加速,創造才是她快樂的源泉。發揮才能,在創造中尋找自己,這是她價值觀核心體系的關鍵,亦是她生存的超越性。

波伏娃說:「實際上,一切生存都同時是超越性與內在性。」

這也正是女性重新選擇生存狀況,挑戰傳統命運,鑄造新世界的自我救贖之旅。

三、跟隨內心的指引,女性的一次自我整合

影片中伯納黛特逃避現實,丟掉精神內核後,一系列問題隨之而來。

作家達達令寫到:

吸引定律」的具體呈現——「你的思想、你的感覺和你所面對的現實,他們之間從來都是一致的。」

也就是說你內心真正的價值觀體系和現實世界中的行動的統一性。

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亦是如此,「知」從來不是僅僅指「知道」 「覺察」,而是完成的那一刻才是真正的指「知」。

電影中伯納黛特的「知道」,心中的思想和外部世界的行動是割裂的,所以她開始逃離真實的世界,厭倦,晦暗,掙扎,恐懼。

獨自一人去往南極尋找答案,這亦是她與此刻自己的交談,當她打聽到南極點需要建立一個新站,拆掉舊的,重新設計一個新站,這一次,她決定跟隨自己的內心,和負責人說出內心想法,卻被拒絕,為了留下來,她暫時做著一份柴油機修理工的工作,後來負責人告訴她,南極點越冬恰恰需要反社會的特質,你必須長時間的喜歡孤獨,有你必須一段時間不能運動,不能淋浴。

「聽起來這20年的訓練就是為了它,過去這20年。」

「光是想想就心跳加速,是好的那種心跳加速」。

重新回歸喜歡的工作,找到價值感和存在感,伯納黛特找回了真正的自己。

時間產生新事物,這種創造性的湧現,是在生存本身之外,生活的擴大和確認,亦是女性自我的重新整合。


結語:

影片《伯納黛特你去哪了》不僅僅是一部關於女性成長的故事,更是每一個「迷途」人的故事。

在一個茫茫大海中,迷失的自我人,感受到的是船隻飄飄搖搖在海上原地打轉的顛簸。也許迷失正是為了讓你重新回歸正確的航線,找到指引方向的舵盤,在經歷了暴風雨的襲擊之後抵達人生的港口。

以及記得當初出發的熱情,專注,本心,不管離開的多遠,總會回到想回去的地方,就像伯納黛特,和恐懼之獸凝視,經歷一些焦慮,抑鬱,黑暗,終會找到真正的自己,到達水草豐滿的彼岸。

相關焦點

  • 伯納黛特 你去了哪
    (影片插曲)在南航的飛機上隨意點開一部電影,叫《伯納黛特你去了哪
  • 伯納黛特你去了哪?
    伯納黛特是一個天才建築家,有不少出名的設計,老公也是出名的動畫設計師,後來做微軟,家庭富裕。一天,他們的女兒苾依提出了想要去南極遊玩的請求,這讓不善交際的伯納黛特開始陷入焦慮。但是既然答應了女兒,那就得開始為南極之旅做準備。
  • 今日電影 | 《伯納黛特你去了哪》:男人你去了哪?
    《伯納黛特你去了哪》是由理察·林克萊特執導,凱特·布蘭切特領銜主演,比利·克魯德普、艾瑪·尼爾森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9年8月16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根據瑪麗亞·桑普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原本是傑出的建築師伯納黛特,現在是一名家庭主婦,準備和家人前往南極旅遊卻突然消失的故事。
  • 《伯納黛特你去了哪》:林克萊特與女主角一次共同的逃離
    今年,林克萊特攜手「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帶著新作品——《伯納黛特你去了哪》和大家見面了。《伯納黛特你去了哪》以15歲小姑娘Bee的視角,講述了她媽媽伯納黛特在一家人準備前往南極旅遊之前突然神秘失蹤的故事。
  • 《伯納黛特你去了哪》困獸猶鬥
    但伯納黛特太聰明也太敏銳了,她在面對一切失意的下意識反應是說笑話,用幽默遮掩痛苦。可是到底還是失意的,漂亮的外殼下掩蓋不住千瘡百孔的心。所以她會在夜深時刻驚醒,「啪」地合上在播放著她以往光輝歷史的電腦,黑夜裡浸滿淚水的瞳孔亮得攝人,直到那些兇狠的不甘心逐漸暗淡,無人發覺也不被人知曉。在西雅圖的圖書館,年輕的女孩子興奮地向她訴說對她的崇拜,而她下意識地逃避,拒絕和過去產生聯繫。
  • 《伯納黛特你去了哪》:婚姻中的女性在家庭和職場中如何抉擇?
    —《伯納黛特你去了哪》前言從2019年11月份學習寫聽書稿開始,就下載了很多聽書App,比如十點讀書、樊登讀書、有書、得到等等。有一次在十點讀書上聽到這篇名叫《伯納黛特你去了哪》的小說,覺得挺有意思。後來在豆瓣上看到有這部電影,評分是7.5分,就想著要不要找出來看看。這部電影主要是以一個女兒的口吻敘述她媽媽失蹤的前後故事。比伊的媽媽伯納黛特曾經是一個天才女建築師,步入婚姻後,選擇在家相夫教子,之後沉寂了20年沒有任何作品。
  • 《伯納黛特你去了哪》每個人都應該問自己:你去哪了?
    伯納黛特你去哪了?看完覺得這個除了是個物理空間的問題,應該還是自我內心的問題。伯納黛特對於搬家後的抱怨,不合群等等,在跟老友傾訴後,最好的一個回答也是影片的轉折就是:身為一個藝術家你必須要去創造!丈夫深陷在工作的氛圍中,失去了對家庭和妻子的關注,而妻子也深陷在自我的很多痛苦中,丈夫無法理解,甚至連嘗試溝通和努力理解都做不到,只是根據旁觀者無端的添油加醋,對妻子做了臆想和判斷,甚至要「關」她到精神病院療養。
  • 伯納黛特你去了哪 Where'd You Go, Bernadette (2019)
    類型: 劇情 / 喜劇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9-08-16(美國)片長: 109分鐘又名: 走佬阿媽(港) / 囧媽的極地任務(臺) / 伯納黛特你去哪了 / 伯納黛特,你去了哪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 / Where』d You Go Bernadette?
  • 伯納黛特你去了哪|Where'd You Go, Bernadette
    伯納黛特你去了哪 Where'd You Go, Bernadette (2019)導演: 理察·林克萊特編劇: 理察·林克萊特 / Holly Gent / Vincent Palmo Jr. / 瑪麗亞·桑普主演: 凱特·布蘭切特 / 朱迪·格雷爾 / 克裡斯汀·韋格 /
  • 豆瓣7.5伯納黛特你去了哪,一葉孤舟在南極,一場尋找使命之旅
    《伯納黛特你去了哪》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小說的特別之處在於整本書都是通過電子郵件、來往信件、FBI檔案等形式呈現,電影延續了這種風格,刪掉了一些細枝末節,讓主線更加突出。其實故事並不複雜,伯納黛特曾經是一個天才女建築師,後來事業受阻,於是逃到西雅圖,整整20年。這些年來,她努力做好一個母親,但是她無法融入西雅圖的生活。
  • 免費送票 | 平安夜請你看《伯納黛特你去了哪》(內有中獎名單)
    今天米牙就要為安利一部查德·林克萊特的家庭劇情片——《伯納黛特你去了哪》。平安夜(12月24日)19:00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將專場放映《伯納黛特你去了哪兒》在留言中寫下你對這部電影的期待或感想米牙將抽出10個小可愛
  • 第77屆金球獎揭曉 愛奇藝獨家鎖定《火箭人》《伯納黛特你去了哪...
    同時,愛奇藝提前鎖定電影《火箭人》《伯納黛特你去了哪》《爆炸新聞》(其他譯名《性感炸彈》)《燃燒女子的肖像》《馴龍高手3》《玩具總動員4》《獅子王》、劇集《第二十二條軍規》等8部金球獎入圍作品,《火箭人》拿下音樂喜劇類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歌曲兩項大獎,該片將於1月15日在愛奇藝電影頻道上線。
  • 「二月影評」宮崎駿對童年恐懼的清洗和自我救贖之《龍貓》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內心裡都住著一個受傷的小孩子,就像宮崎駿本人一樣,《龍貓》這部動畫電影,就是宮崎駿對自己童年恐懼的一次清洗和自我救贖。世界原本殘酷,但我們卻可以相互溫暖。今天在說這部《龍貓》的時候,我其實是懷著對少年宮崎駿的一種深深的疼惜的。因為《龍貓》,其實就是宮崎駿自己童年的真實寫照。
  • 用藝術化手段表現「恐懼」——《層層恐懼2》講述小人物的自我救贖
    先是牢牢抓住了人類感性的一面,隨後立即揉碎、打爛,面對來自內心深處的恐懼,玩家總喜歡在痛苦中不斷追尋,充斥著自我探尋的色彩。作為一款恐怖類遊戲《層層恐懼2》從人性的弱點出發,通過藝術化的表現方式,為玩家帶來一場"驚悚"之旅。
  • 第77屆金球獎揭曉 愛奇藝獨家鎖定《火箭人》《伯納黛特你去了哪》《第二十二條軍規》等提名與獲獎內容
    同時,愛奇藝提前鎖定電影《火箭人》《伯納黛特你去了哪》《爆炸新聞》(其他譯名《性感炸彈》)《燃燒女子的肖像》《馴龍高手3》《玩具總動員4》《獅子王》、劇集《第二十二條軍規》等8部金球獎入圍作品,《火箭人》拿下音樂喜劇類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歌曲兩項大獎,該片將於1月15日在愛奇藝電影頻道上線。
  • 《不完美的她》:直面恐懼很痛,但結局一定很甜,女性的自我救贖
    女主林緒之,在五歲時被養母領養,雖然養母待她很好,但彌補不了她內心情感的缺失,為了弄清自己的身世,她不斷戰勝、直面令她有恐懼的記憶,最終在黑暗中找到了曙光,溫暖了她人,也溫暖了自己。今天我們就以「勇敢」的角度,來探討下女性喪失「勇敢」的悲劇及自我救贖。
  • 《搏擊俱樂部》戰勝自我與完成救贖
    整部影片不再以攻擊性行為、誇張的拍攝方式、非常規的表演動作來凸顯此影片的藝術表現方式「暴力美學」,而是直擊人內心的本來暴力欲望和真實自我的內心深處。相比於香港吳宇森的傳統的暴力美學的表現方式和情感表達方式來說,此部電影打破常規暴力美學的敘述方式,不再是通過單一的槍戰或打鬥的場景來突出暴力美感,以尋求精神刺激和視覺衝擊力。
  • 從《無人知曉》的大火,柳樂優彌完成了人生的自我救贖
    前段時間的《小偷家族》,導演是枝裕和給我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家」。講到這位著名的日本導演,我想到的作品《無人知曉》,而今天,我們說的就是這部電影的男主,一個當時能夠在力壓梁朝偉,成為最年輕影帝的男孩,他就是柳樂優彌。
  • 他者凝視下的雙重人格,從女性主義視角分析影片《黑天鵝》
    ,患了極度嚴重的精神分裂症,其間多次出現性慾和殺人的幻象,最終以自我毀滅的方式在舞臺上完美謝幕。影片以獨特的精神分析視角,將他者的凝視和鏡像理論在片中巧妙運用,以女性主義的視角完美詮釋了尼娜成長過程中的掙扎和矛盾心理,是一部極具藝術表現力和社會反思作用的影片。一、他者的凝視(一)母親的凝視。
  • 《魔獸世界》懷舊服審判和救贖任務怎麼做 審判和救贖任務完成攻略
    懷舊服中的審判和救贖任務的介紹。審判和... 魔獸世界懷舊服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對某些任務一定有些疑問,相信大家一直在尋找中審判和救贖任務的任務攻略,以及審判和救贖任務的內容,在這裡小編為大家來WOW60懷舊服中的審判和救贖任務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