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不是擺拍。即使是在教室裡的演習都很難按照預設套路來,更不用說真實世界裡的對手。
文 | 小伍工 編輯 | 奎因
最近的幾起公共空間人身傷害事件,極大地傷害了我們原本引以為傲的「晚間燒烤自由」,尤其是女生。
還記得前年夏天,在知名連鎖酒店內被劫持的彎彎女士嗎?當時掛在熱搜上連載了好幾天,這是我們一眾姐妹淘第一次意識到,小概率事件也許並不小。而去年有一個女生在大街上就被強拽進了汽車後備箱,今年的熱搜則是一個女子被陌生人當街暴打。
這一系列案子有一些共同之處:受害者是年輕女性,案件發生在公共空間,受害者和施害者之前並不相識。也正因為這些特點,使得這幾起事件都成為了輿論的焦點。這些層出不窮的熱點案件讓所有女性都感受到了威脅,原本的信任和安全感都被逐漸瓦解。
另一個共同點是,每次這些女性人身傷害事件過後,朋友圈、家人群總能看到不少熱心腸的轉發,「女生必看、為女同胞收藏起來」,多半是女子防身術的九宮格動圖,出發點當然是好的,也是一份關愛。然而,這些小招式真的能像他們的廣告文案宣稱的那樣以小博大,以一敵三嗎?
女子防身術能防住什麼?
說來慚愧,我竟然也堅持學泰拳一年了,雖然看起來依舊毫無訓練痕跡。
我學拳的原因一大部分是,它有跟隊友的互動,是健身課裡最不容易走神的,燃脂效果也好。然而,我完全沒有想過將來能不能用於防身,甚至都沒有勇氣去想像將來可以和隊友打實戰。
組合拳的練習是相對容易的。兩兩練習,一個出拳,一個接靶。直直擺,側閃,勾擺直,不同的組合互相打過。
不過,就算背熟了套路,一旦遇上隊友出錯拳,或者自己分心接靶時沒有核心發力,挨一下也都挺疼的。
那些女子防身術的動圖最大的問題也在這裡——現實不是擺拍。即使是在教室裡的演習都很難按照預設套路來,更不用說真實世界裡的對手。視頻裡扮演歹徒的那一方,總是禮貌地挨揍,仿佛一個沒有感情的沙包。就像武林外傳裡展紅綾根本來不及寫完「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就被「指如疾風」的老白制服一樣。花哨的判官奪命筆,敵不過實戰經驗豐富的穩準狠。
就拿防身術裡常提到的「手腕掙脫術」來說,教材說的是靠立起手腕,用槓桿原理揮動手臂,從對方的虎口處掙脫。事實上,對手只需要把你的手夾在腋下,或者交叉大力握住,槓桿就根本沒有可活動的力臂了。
女子防身術無用的第二大原因——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技巧毫無用處。
拳擊課去到十次以上的時候,教練就不再糾正我組合拳的姿勢問題了,轉而教育我說,你打的很準了,反應速度也還行,但是沒有力量,打到我身上也沒有任何傷害。回去多加強力量練習吧。
有一次,我偶然被分到和男生一組。即使是第一次來上課的男生,胡亂揮拳也很夠我受的。雖然有厚厚的護具,雖然我已經用上全身的力氣,都還是不能很好地防禦。而當我反過來給男生接靶時更是災難,一個看起來清瘦的男生,只出五分力氣,我都很難匹敵。
最糟的是,我邀請老公來上課體驗,練習的時候他倒是比陌生人體貼,知道要收著力氣,不能演變成家暴。我還可以指點他很多動作細節,翻胯、沉肘,別掉手。上課的時候他還會虛心聽我的,結果下課以後,因為一時擰不開飲料,竟然遭遇了無情的嘲笑, 「你鍛鍊這麼久連瓶蓋都還擰不開啊,這學了有什麼用。」
其實,關於女生是不是真的擰不開瓶蓋的問題,我都專門查過文獻,寫過科普:
為了保證密封性,擰開瓶蓋需要的扭力矩,要略大於相當一部分(約為22%)成年女性的臂力的 [1]。因為成本和質量的考慮,這一小部分人群的使用體驗是被廠家犧牲的。而擰瓶蓋、用鑰匙開門、打羽毛球這些動作用到的是前臂的旋前和旋後肌群,女生的力矩峰值大概只有男生的60% [2]。
差距更大的是握力的比較,女生握力的上限,幾乎只是男生力量的下限。
女性和男性握力值全年齡段比較(資料來源:微博@六層樓)
一般來說,女性全身力量大概只有同等體型男性的60 %-90 %,更何況一般情況下,男性體型都是要比女性高大一些的,力量差距只會更大。
2018年的舉重比賽中,男子56公斤舉重世界紀錄是抓舉139公斤,挺舉170公斤;而女子58公斤的世界紀錄是抓舉112公斤,挺舉142公斤。而女子75公斤的世界紀錄是抓舉135公斤,挺舉164公斤。——要重上近二十公斤,女性的力量才堪堪和男性匹敵。
更別提我還看到了這樣悲傷的新聞——專業女教練,都很難敵過普通男性。
2013年,內蒙古的一位拳擊女教練在和網友見面時,意外遭遇了性侵,雖然身為體校教練,但是男女體力上的差距,終究是巨大的。
而且,在武器助攻下,男性教練也很難保證自身周全。2009年,美國前拳王在華盛頓的一家加油站為自己的車胎打氣時被兩名劫匪搶劫,纏鬥中,拳王頭部中槍身亡。2012年,綽號「南非警察」的另一位WBO前拳王在飯店內被槍擊中胃部身亡。
即使武力值加到滿點,自我保護也還是百密一疏。
那我們還能做點什麼來保護自己?
面對危險,最好的自救就是一個字:跑。
跑不過就靠喊,總之脫身最重要。
動圖小視頻那種女子防身術,無非是節選了拳擊、散打或者格鬥的小片段,雜糅成一套看似實用的綜合技法。但是一來它不成體系,二來講究速成,很難在現實中發揮作用。
但是,就保護自己而言,我個人認為正經的武術或者健身還是好處多多的,並且特別想向身邊的女性朋友安利。
第一是,女生練習格鬥或者拳法,可以提高反應速度和日常的警惕性。
還記得老友記裡,Ross練偏了的Unagi嗎?
雖然他這個不知道哪裡學來的偏門直覺,連Rachel都沒有唬住,但是那段演說還是很有意義——
「Unagi是種明察秋毫的狀態。只有真正掌握了Unagi的人,才能對任何可能發生的危險都做好準備!」
比如拳擊,練習的是快速反應的能力,需要預判對手的方位和提前作出應對判斷。生活中很多的危險防範也是同理,心存不軌的人大部分都是在暗中襲擊。保持警覺,隨時洞察周圍的風吹草動,安全的機率一定高於戴耳機和玩手機的低頭族。
不管是拳擊、跆拳道還是格鬥,系統地去學習一門武術都可以幫助我們強健體魄,最近的研究也表明,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可以降低抑鬱症和老年痴呆風險。而且,武術可以教會我們,在面對危險的情況下保持冷靜,不至於亂了手腳,從而爭取到更多的逃脫時間。
推薦你習武的第二個理由是,這也是我真正上手拳擊以後才意識到的,女生需要更多的勇氣去面對敵意。
拳擊裡有一種格擋練習,就是用手肘護著頭,承受教練的拍打。最開始,我總是想笑,想躲,還會在教練拳頭拍下來的那一瞬緊閉雙眼。這樣是不行的,你需要時刻緊盯對手,在護頭的同時也不能忘記觀察。你要學會忍受疼痛。你要學會直面對方的敵意和攻擊。
我漸漸地開始感受到練拳對我性格的改變,女生太容易躲避衝突了,太容易保守和退讓,但是烏雲並不會因為你把頭放低就饒過你。我們要接受生活中就是有沒來由的敵意,要學會去正面表達自己的意見,即使明知這樣會引發衝突。
說來也奇怪,但凡是女性人身傷害案件,熱門的預防方案總是對女生喊話。
動輒就建議女生不要衣著暴露、少在晚上出門。
而數據表明,人們衣著普遍單薄的夏季不是強姦高發期。大多數的性侵案件,發生在朋友和熟人之間。性犯罪者往往是欺負弱小。你是否會受侵害,最終決定權永遠在壞人手上。
所以衣著暴露與否並不是罪犯選擇目標對象的主要因素,時間地點環境弱小與否才是他們的考慮重點。而夜晚要不要出門,這個選擇權顯然應該留給女生們自己,加班和生活會友需求是極其正當的。這些不靠譜的建議,只會更加壓縮女生們本就不多的生存空間,甚至會因為不能上夜班工作,對職場造成負面影響。
學點防身術、加強自我保護這一類的安全建議,邏輯鏈再延伸一些,就是受害者有罪論。我們更想看到的,是如何整體減少犯罪率,從城市空間的設計到相關部門的監管,能有哪些改進。
參考文獻:
[1]王北海,翁春萌.成年女性螺紋瓶蓋開啟能力研究[J].包裝工程,2008(07):102-103+106.
[2]王向東,苑廷剛,徐果紅,劉學貞,盧德明,毛松華.健康男女青年前臂旋前、旋後肌群力量的研究[J].中國運動醫學雜誌,2002(04):418-420+425.
來源|南都周刊
END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權請郵件:newmedia@nbweekly.com。如果想找到小南,可以在後臺回復「小南」試試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