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調理身體效果好,可一個「苦」字卻讓不少家長望而卻步,能主動配合喝「苦」中藥的患兒少之又少。為了解決中藥「苦」的難題,讓孩子愛上吃「苦」,武漢兒童醫院中西醫結合科發揮黨員示範崗的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帶頭從「苦」出發,精心熬製「棒棒糖」,解決孩子怕吃苦的難題。醫生提醒,棒棒糖也是藥,網紅秋梨棒棒糖也不能亂吃!
2歲男童不愛吃飯,定製「愛吃飯」棒棒糖解決問題
2歲男孩澤澤(化名)從小就長了一張挑剔的嘴,只鍾愛母乳,其他食物都沒興趣。為讓孩子愛上吃飯,一家人都被逼成了大廚,看視頻學做飯,把吃的做成了孩子喜歡的樣子,可澤澤卻總是提不起興趣。眼看著原本白白胖胖的小傢伙越長越瘦,媽媽高女士下狠心,5個月前斷了孩子的母乳。起初孩子飯量有所增加,可沒過兩天,又打回了原形,甚至越發嚴重。澤澤開始出現便秘、口臭等情況,舌頭上總是厚厚的一層舌苔,每次拉臭臭也總是特別痛苦。媽媽帶著孩子去了不少醫院,可澤澤不僅不配合檢查,吃藥更是難上加難,一家人快被愁死了。
半個月前,閨蜜告訴高女士武漢兒童醫院有讓孩子愛上吃飯的「秘方」,第二天高女士就抱著孩子來到了武漢兒童醫院中西醫結合科湯建橋主任醫師的門診,原本做好了「吃苦」的準備,卻沒想醫生為孩子制定的治療方案居然是每天一根棒棒糖。抱著半信半疑的心態,高女士每天給澤澤一根特製棒棒糖,沒想到短短半個月時間過去了,澤澤的情況明顯好轉,不僅便秘的情況解決了,吃飯的興趣也大了不少。昨日,吳女士在此來到湯主任的門診複診,直誇這個棒棒糖真神!
醫生想出新穎「糖方」,讓孩子吃中藥調理更順暢
一直以來,苦是中藥留給廣大市民最深刻的印象,對於孩子來說,讓孩子乖乖配合吃「苦」是醫護、家長公認的難題,這也是不少家長明知中藥調理好卻不敢嘗試的關鍵。
為了解決「苦」的難題,武漢兒童醫院中西醫結合科黨支部發揮戰鬥堡壘作用,成立 「治未病、調體質、中醫先行」黨員示範崗,支部書記湯建橋主任醫師帶頭想辦法,著重解決孩子「怕苦」難題。一方面配藥時減少口感較苦的中藥成分,較多選擇山楂、核桃、甘草等口感較好的中藥;另外,在形式上也進行了調整,一改傳統「苦藥湯」,選擇棒棒糖、膏方等形式,口感酸甜可口,每天僅服用1-2次即可達到效果,深受患兒和家長的歡迎。家長只用帶孩子面診一次,經過幾天的定製,家長可以直接通過快遞拿到藥,十分方便。
「現在嘗到中藥甜頭的家長越來越多」據湯建橋主任醫師介紹,每個月約500-600餘家長帶孩子來定製棒棒糖、膏方,口耳相傳前來就診的患兒越來越多,絕大多數前來就診的患兒都是久咳不愈、食欲不振、免疫力低下、脾胃虛寒的孩子,醫生會針對孩子的病情選擇山楂、核桃、甘草、太子參、茯苓等藥性溫和的中藥進行調理,再針對孩子的喜好,選擇合適的劑型定製服藥方式,半個月到1個月即可看到明顯改善,深受家長、患兒的喜歡。
網紅「秋梨膏棒棒糖」人人都能吃?
最近,秋梨膏棒棒糖、川貝秋梨膏等成了新晉網紅產品,受到不少家長的喜歡,被奉為預防感冒、潤肺、止咳、化痰的神方,但是真相究竟是怎樣?每個孩子都適用嗎?
「秋梨棒棒糖、川貝秋梨膏等不一定適用於所有的孩子」武漢兒童醫院中西醫結合科湯建橋主任醫師介紹,川貝有止咳、潤肺的功效,川貝雪梨膏對於肺燥所致的咳嗽有很好的療效,的確是秋冬季節治療咳嗽的良方,但是對於脾胃虛寒及痰溼體質的患兒不建議使用、脾胃虛寒的孩子服用川貝可能會適得其反;川貝和雪梨性涼,對於脾胃虛寒的孩子而言,吃了容易導致腹瀉,腹脹等胃腸道不適,如果孩子本身胃口不好,大便稀溏或者經常腹瀉,這類孩子就不適合進食雪梨等涼性食物。
湯建橋主任醫師介紹,中醫講究因人施治,一人一方,家長可以預約掛號到武漢兒童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就診,醫生會針對孩子身體情況,量身定製中藥藥方,再製作成膏方、棒棒糖進行調理,效果好!
記者:衛未,通訊員:張璟禕、張祖國
【來源:武漢新聞綜合廣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