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兔視角》第62期|築愛巢

2021-02-28 灰兔視角

點擊上面「灰兔視角」籃字輕鬆關注我們

保護生態環境    敬畏自然   關愛鳥類

第62期 | 築愛巢

發布日期:2020.09.29.

▲ 拍攝作者:蘭溪

作品名稱:《築愛巢》

拍攝器材:NIKON D800E

拍攝設置:  快門速度1/500s,光圈值f6.3,焦距240,感光度ISO100

拍攝地點:江蘇吳江戧港

拍攝時間:2020-08-23

拍攝感言:自然界和平美好的生活狀態和人類一樣優美,這對鳥在認識的過程中互相愛慕定下了終身相伴的誓言,然後他們幸福的開始築自己家的愛巢,準備養育下一代,在拍攝過程中發現他們一起找草藤一起搬運在空中飛翔到達目的地這樣反覆工作,不離不棄。讚美愛情如此美好。

編委感言:拍攝鳥類,容易讓人痴迷。這些會飛的精靈們,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它會給你什麼驚喜!以現在的科技技術,要想拍到一張比較清晰的鳥類作品,比較容易!而要想拍到一張飛行中的鳥,那是有一定的難度了。這一張《築愛巢》作品,二隻須浮鷗齊心協力在空中搬運水草。實在是一張難得的佳作!再配以作者充滿小資情調的敘說,更是畫龍點睛!

                                                (趙康榮/撰文)

 

▲ 拍攝作者:陳樹強

作品名稱:《臨空展翅》

拍攝器材:尼康 D 6    600mm/2.8

拍攝設置:光圈F 4   速度 1/1250s  ISO 1400

拍攝地點:山西省陽泉市

拍攝時間:2020-08-28

拍攝感言:從杭州出發到陽泉西,匆忙中趕到鳥點。順光試攝了一個下午。感覺不理想。第二天早上逆光拍攝,抓住了雕鴞展示舞姿的精彩場面。在雕鴞俯衝下來將要抓住獵物的瞬間,我的快門響了!嚓!嚓!嚓!一張精彩的雕鴞《臨空展翅》被我心愛的D6瞬間定格!一張心怡作品誕生!

▲ 拍攝作者:卞家駒

作品名稱:《凝視》

拍攝器材: 佳能5D3   佳能百微,

拍攝設置:  速度1/1250,光圈F5.6,lso800

拍攝地點:顧村公園東方鳥園

拍攝時間:2016年7月

拍攝感言: ,當時顧村公園剛建造東方鳥園,我無意中發現鳥園來了好多火烈鳥,我馬上拿起相機捕捉到凝視自己倒影的火烈鳥,由於當時背景和湖面較亂,通過後期換了乾淨的背景製作了這張《凝視》作品。

▲ 拍攝作者:林松

作品名稱:《羽衣飄仙》

拍攝器材:Canon EOS-1DX Marklll

拍攝設置:f/22、1/30秒、ISO-200

拍攝地點:新江灣溼地生態觀鳥拍鳥基地

拍攝時間:2020年9月6日

拍攝感言:用精緻把握的慢門捕捉夜鷺出水時閃動羽翼的一刻,以期更傳神地傳遞夜鷺靈動飄逸的動感意境。

▲ 拍攝作者:何顯傑

作品名稱:《白腹錦雞》

拍攝器材:尼康 D 5     600mm/4

拍攝設置: 光圈f/4、曝光1/1600秒、ISO-640。

拍攝地點:河北省平山縣

拍攝時間:2019年3月3日

拍攝感言:白腹錦雞,在中國大陸所有的各種野生鳥類當中,白腹錦雞應該是最漂亮、最有氣勢、最為高貴、最值的人們觀賞和喜愛的其中之一。它擁有一身高貴、華麗的羽毛,一條長長的漂亮尾羽和一個非常值得驕傲的羽冠,每年春天進入發情期時所展現出來的各種動作、表情、姿態,永遠都是鳥類攝影人重點追逐的對象。我本人也不例外,儘管這麼多年來,先後拍攝了很多次,但對白腹錦雞的酷愛仍然一點不減,它的一個動作、一個展翅都能深深的吸引著我。我喜歡白腹錦雞,我更喜歡拍攝白腹錦雞。

▲ 拍攝作者:湯建明

作品名稱:《待哺》

拍攝器材: 佳能1dxll

拍攝設置:F :6.3   ISO  :400  速度:1/300秒

拍攝地點:吳江戧港村

拍攝時間:2O2O年9月8日

拍攝感言: 這個夏天已經是第三次去江蘇吳江戧港村拍攝須浮鷗了。這次拍攝是在外面的蝦塘。等侯多時,一隻小須浮鷗在樁頭嗷嗷待哺,遠處一隻親鳥抓來一隻小蛙,返不及待的送至小鳥口中。在一陣連拍中,挑選了這一張,並在後面中作了渲染。

▲ 拍攝作者:王傑

作品名稱:《鷹蛇之戰》

拍攝器材: 器材佳能1Dx3,鏡頭400*2.8。

拍攝設置:  光圈:3.2,速度:1/160,ISO:320,曝光補償:-0.33

拍攝地點:廣東陽江

拍攝時間:2020年9月8日

拍攝感言: 鷹不會放輕易過眼中的獵物,蛇也不是等閒之鼠輩,一場鷹蛇大戰一觸即發。這場大戰的過程是非常激烈,甚至有點殘酷,讓人不忍直視。然而這就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則。這個瞬間被定格在鏡頭中。

▲ 拍攝作者:陳宜方

作品名稱:《迎著朝陽》

拍攝器材:ILCE-9M2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 1.4X Teleconverter

拍攝設置:F13.0    1/1250 sec  ISO感光度:3200

拍攝地點:廈門會展海灘

拍攝時間:2020年8月28日

拍攝感言:非常榮幸能夠被選中。感謝灰兔視角的一貫支持和鼓勵。一直在追求能夠拍攝到貼著水面、海面或者草地飛翔的鳥兒照片。因為當鳥兒貼著海面(或草坪)飛翔時,鳥及其周圍背景可以同時被聚焦入框,使得照片中的鳥兒不再是孤零零地演獨角戲。實在是鳥運高照,這張照片讓我夢想成真。總結拍鳥之路,要拍出一張讓公眾認可的鳥兒照片,似乎應該具備如下幾個方面:勤奮+虛心+實踐+特色+鳥運+裝備。 

▲ 拍攝作者:吳少鋒

作品名稱:《靜候》

拍攝器材: 佳能1DX3,鏡頭428

拍攝設置:  速度1/500,光圈F5.6,ISO:400

拍攝地點:福建石獅溼地公園小樹林

拍攝時間:2020年9月18日下午5點

拍攝感言: 感謝評委的鼓勵,他們以獨到的鑑賞眼光選擇了我的一幅自己認為較一般的靜態鳥圖。這是對我莫大的鼓舞。福建閩南往年似乎很少見到黑翅鳶飛來,也許是生態環境的改善,今年從6月到現在一直有一家子5隻(兩大三小)在石獅溼地公園樹林穿梭活動。在此期間我先後抓拍到黑翅鳶在空中叼鼠、踩背交配、親近嬉戲、結伴飛翔等故事性較強的瞬間。而且借著「近水樓臺先得月」利用早晚光線好的時間段拍攝了一些側光效果圖片。本人喜歡攝影已四十多年,以往工作之餘所拍攝的題材均為風光、人文、臺舞、體育退休後這幾年才涉及拍攝生態。但一拍即不可收,覺得拍生態鳥類的挑戰性、神密性、多端性、變化性較強,使人其樂融融,趣味多多、回味無窮。近兩年來有幸結識了上海的一些攝友,得到他們的許多指點和幫助,使我的拍攝體會進一步得到感悟、感知。尤其要感謝貴群創設了這麼好的學習、交流、分享的平臺,使越來越多的老同志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歡迎攝友們找機會來福建拍鳥,福建目前常有的鳥種是:慄喉蜂虎,藍喉蜂虎,黑翅鳶,林雕,海鷗,山鷦鶯,白鷳,錦雞等等。

▲ 拍攝作者:宋月芝

作品名稱:《黑翅鳶獵鼠》

拍攝器材:尼康D5-500~5.6 

拍攝設置:  f/5.6,1/1600秒,ISO-1250 

拍攝地點:山東濰坊。

拍攝時間:2020年9月13日

拍攝感言: 一開始黑翅鳶停在不遠處的樹上,突然間它敏銳的眼睛發現老樹樁邊上串出一隻老鼠,說時遲那時快黑翅鳶立即從樹上俯衝了過來,還沒有站穩落地,就用爪子緊緊抓住了老鼠,我眼明手快也按下快門,捕捉到了這個畫面。這是一隻小雛鷹落地的瞬間,煞是可愛,左右翅膀因平衡而高低有錯,動感十足。

▲ 拍攝作者:陳培方

作品名稱:《小隼》

拍攝器材: 尼康D500,焦距500

拍攝設置:  光圈4,速度1/1250,感光度400

拍攝地點:江西婺源曉起村

拍攝時間:2O20年4月

拍攝感言: <小隼﹥鳥類中的小熊貓。今年4月得到江西方面消息小隼己進入熱拍期,心之所想,身之所往,可眼下4月還在疫情期,我們哪裡還有鳥兒這般自由,經過與鳥友溝通還是毅然一起駕車前往拍攝,去體驗一種久違幸福,去收穫一種久違的放飛心情。

▲ 拍攝作者:王潔

作品名稱:《林中舞者》

拍攝器材: Canon  1DX MARK2。鏡頭:適馬150-600S。

拍攝設置:  f:/8  ,s:1/1250,ISO:10000

拍攝地點:福建永安

拍攝時間:2020.9.16

拍攝感言: 喜歡白鷳是因為它漂亮,更喜歡它飛行時如同鳳凰般的優美姿態,得知福建永安三林中有白鷳出沒生活,便結伴自駕出行去到那裡「打鳥」。雖然天氣不那麼好,但鳥況甚佳,這次拍攝可謂是酣暢淋漓。

▲ 拍攝作者:於紀風

作品名稱:《見者有份》

拍攝器材: Canon EOS 7D Mark II 

拍攝設置: 光圈 : F5.6   1/1600 秒 感光度 : 2500

拍攝地點:湖北恩施

拍攝時間:2018年06月11日

拍攝感言: 自從迷上了生態攝影后,特別對拍鳥情有獨鍾,有一天終於得到與老師們結伴同行拍攝的機會,拍到了很喜歡的叉尾太陽鳥,並難得到一張三鳥同框的畫面。太幸運了!

優 秀 作 品 欣 賞


▲ 拍攝作者:翁劍敏

▲ 拍攝作者:蔡國彪

▲ 拍攝作者:傅鵬龍

▲ 拍攝作者:龔國華

▲ 拍攝作者:韓宇梅

▲ 拍攝作者:黃永強

▲ 拍攝作者:計幼明

▲ 拍攝作者:賈京年

▲ 拍攝作者:蔣正平

▲ 拍攝作者:雷平

▲ 拍攝作者:劉東

▲ 拍攝作者:劉華英

▲ 拍攝作者:劉劍鳴

▲ 拍攝作者:陸建南

▲ 拍攝作者:王幸明

▲ 拍攝作者:王雲泉

▲ 拍攝作者:翁志偉

▲ 拍攝作者:徐懷寶

▲ 拍攝作者:薛衛華

▲ 拍攝作者:姚朋明

▲ 拍攝作者:章建明

▲ 拍攝作者:鄭建雄

▲ 拍攝作者:單明漢

▲ 拍攝作者:金文好

▲ 拍攝作者:梁建國

▲ 拍攝作者:林偉鳴

▲ 拍攝作者:劉寶成

▲ 拍攝作者:瞿碧琴

▲ 拍攝作者:邵永昌

▲ 拍攝作者:沈志強

▲ 拍攝作者:王棋興

▲ 拍攝作者:王學輝

▲ 拍攝作者:王鬱山

▲ 拍攝作者:王仲華

▲ 拍攝作者:葉桐林

▲ 拍攝作者:靳懷李

《灰兔視角》選片流程


本期展片選自《行知生態攝影》壹群、貳群,2020年9月14日00:00至9月20日24:00,老師們在《行知生態攝影》壹群、貳群發布交流的作品。微刊所發布的作品前後順序,並不等於作品的名次。《灰兔視角》每周一刊。選片時間為周一零點到周日24:00。每周一每位編委推薦50位老師(每人一幅)的作品,發送至主編郵箱。主編匯總後海選,挑選90位左右的老師作品,不記名編上序號,讓編委挑選50幅作品,將作品序號發給主編匯總統計,按得票數選出50幅作品。得全票的作品請作者提供,名稱,拍攝器材和設置,拍攝地點和時間。拍攝感言。由主編選出其中一幅作為題圖,並書寫編委感言,做好微刊後,交編委審閱糾錯。每周二凌晨發布。感謝《灰兔視角》編委們:我們雖然不是很專業!但我們絕對是最認真地!很欣慰地看到《行知生態攝影》群裡老師的展示作品質量越來越高!《灰兔視角》的編委們選片要求也越來越嚴。《灰兔視角》所展示的佳作更吸睛了!為了體現百花齊放,充分體現《灰兔視角》編委們的個人風格,從十月份起,將實行編委輪流執編制度。更好地有特色地展示攝友們提供的優秀作品。

    學   習   園   地

要想獲得一張好的作品,你得了解,什麼樣的作品才能算一張好照片。從這一期開始,我們就談談好照片的標準:


 好 照 片 的 標 準

攝影界對曝光不講求非常的準確,但要求非常的正確。換言之,就是在曝光時攝影師取得自己所希望獲得的曝光量。例如,為了使拍攝的場景有高調的感覺,可以適當地加大曝光量使畫面輕微過曝一點,而為了使畫面體現低暗 陰沉的感覺,則可以適當地縮小曝光量使畫面輕微欠曝一 點。相對於相機本身而言,這兩種拍攝手法都不夠準確, 但相對於攝影師所希望獲得的畫面,這種拍攝手法可以獲 得正確的曝光量。所以,攝影師必須掌握用光的技術與曝光的技巧,從而使自己能夠在各種不同的拍攝環境下,靈活組合運用各項曝光技術,使每一次曝光 都是正確的,從而獲得自己所希望呈現的畫面。(未完待續)

        

                                                                                                                                                                  鄭 重 聲 明

 本文發表的所有圖片,其版權為攝影作者所有,未經其本人同意,切勿擅自使用!
 我們都是攝影愛好者,我們在拍攝中尋找快樂!我們不比拼器材,我們尊重大師,不迷信權威,努力學習前後期,熟悉自己手裡器材,使之發揮最佳效果!我們不比拼鬥圖,更多的是互相交流學習!如果你也喜歡攝影,你也贊成我們的觀點,熱衷於生態攝影,敬請你關注微信公眾號《灰兔視角》、並加入我們的「行知生態攝影」群!

《行知生態攝影》群簡介

為使攝友們更好地愛鳥,拍攝鳥,交流鳥情和拍攝鳥的心得體會!2017年設立本群作為愛鳥攝友交流平臺。本群為攝友們提供全方位的攝影作品來此平臺交流!隨著攝友的不斷增加,群裡的老師百花齊放,精彩紛呈!大作佳作源源不斷!單純的鳥群的名字無形中限制了攝影大師、攝影達人、攝影愛好者的加入。2018年本群改名為《五湖四海攝影人》群。隨著行知公園鳥點的知名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攝影師要求加入群。為方便群友的識別。現將群名改為《行知生態攝影》群。我們的原則是:在群內的老師,無論年齡大小、社會地位高低、擁有器材好壞、攝齡長短、攝技高低、大家一律平等!我們的宗旨是:通過本平臺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提高!資源共享、互相幫助!我們的目標是:鍛鍊身體!尋找身邊的美好!豐富大家的業餘生活!希望攝友們對完善群的建設多提寶貴意見!由於《行知生態攝影》群深受攝友們喜愛,目前群人數已滿500人上限。為滿足廣大攝友需求,將《行知生態攝影》群改名為《行知生態攝影》壹群。已增設《行知生態攝影》貳群。敬請老師們注意!謝謝大家對於《行知生態攝影》群和《灰兔視角》公眾號的關注!

關注微信公眾號《灰兔視角》

請長按識別二維碼加群主微信

並註明要求加入「行知生態攝影」群

有群主邀請加入「行知生態攝影」群


    編:趙康榮  

編委

沈濱   陸濤  王幸明  張家裔 

王翠英  王蓓懿 王潔

( 名字排序不分先後)

2020年9月29日

戰略合作夥伴大家影尚

相關焦點

  • 《灰兔視角》第51期|藍翡翠
    點擊上面「灰兔視角」籃字輕鬆關注我們保護生態環境    敬畏自然   關愛鳥類
  • 《灰兔視角》第57期|棋逢敵手
    第57期 | 棋逢敵手發布日期:2020.08.25.袁長徵老師在高溫下,為我們《灰兔視角》微刊提供優秀作品。作品中的「咬鵑」鳥,是一種非常古老的鳥類,沒有現存的近親。它們的皮膚非常脆弱,而且羽毛也很容易被破壞,即使是用手輕輕的觸碰也可能會導致羽毛脫落。咬鵑是森林和林地最原始的鳥類。它們主要的食物是昆蟲和其他小型動物。這種生活在新大陸的物種還會吃大量的果實。咬鵑天生適於在樹上生活。
  • 《灰兔視角》第74期|炫酷
    點擊上面「灰兔視角」籃字輕鬆關注我們保護生態環境    敬畏自然   關愛鳥類
  • 《灰兔視角》第50期|鳳頭鸊鷉
    點擊上面「灰兔視角」籃字輕鬆關注我們保護生態環境    敬畏自然   關愛鳥類
  • 《灰兔視角》第78期|快跑
    點擊上面「灰兔視角」籃字輕鬆關注我們保護生態環境    敬畏自然   關愛鳥類
  • 《灰兔視角》第54期|手心手背
    點擊上面「灰兔視角」籃字輕鬆關注我們保護生態環境    敬畏自然   關愛鳥類
  • 《灰兔視角》第79期|打坐
    點擊上面「灰兔視角」籃字輕鬆關注我們保護生態環境    敬畏自然   關愛鳥類
  • 《灰兔視角》第73期|你懂的
    點擊上面「灰兔視角」籃字輕鬆關注我們保護生態環境    敬畏自然   關愛鳥類
  • 《灰兔視角》第64期|為食而戰
    點擊上面「灰兔視角」籃字輕鬆關注我們保護生態環境    敬畏自然   關愛鳥類
  • 《灰兔視角》第68期|危機一發
    點擊上面「灰兔視角」籃字輕鬆關注我們保護生態環境    敬畏自然   關愛鳥類
  • 《灰兔視角》第60期|哺雛愛意濃
    點擊上面「灰兔視角」籃字輕鬆關注我們保護生態環境    敬畏自然   關愛鳥類
  • 《灰兔視角》第17期|萬紫千紅
    點擊上面「灰兔視角」籃字輕鬆關注我們保護生態環境    敬畏自然   關愛鳥類
  • 【林峰愛巢】張馨月曬愛巢照難掩喜悅 林峰未婚妻洩露在家最愛做某件事
    現年39歲的林峰與29歲的內地名模女友張馨月快將結婚,雖然林峰將婚期保密,但一對準新人的愛巢卻曝光!
  • 玄彬被曝購千萬別墅,秘築愛巢與孫藝珍朝夕相伴
    隨即傳出這是他購入新居意在秘築愛巢,作為與女友孫藝珍朝夕相伴之用。消息稱,其實自元旦曝光戀情時,已有傳媒指兩人已拍拖8月有餘,且雙方已屆適婚年齡,因此早有結婚計劃。也就是說,玄彬考慮到要和孫藝珍結婚的大前提下才購入新居。
  • TVB又一金童玉女好事將近,聯名6600萬購入豪宅共築愛巢
    然而就在今日就有媒體發現,袁偉豪和張寶兒已經在香港聯手入市買樓,共築愛巢。似乎離兩人好事將近的這個傳聞也越來越近了!如今兩人聯手共築愛巢,相信好事真的將近了!最後小編也祝福這對金童玉女早日走進婚姻的殿堂!
  • 鄭爽上海外灘購豪宅築愛巢?自己裝修享受樂趣,開啟獨居新生活
    當紅女演員鄭爽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將自己買的新房曬了出來,房子的地點買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外灘,並且發文聲稱裝修事宜全部都要自己動手,享受裝修愛房的樂趣,或許是為未來家庭築愛巢,新生活即將開啟。
  • TVB小花陳曉華愛上「舞男」,秘密築愛巢,網友:對事業上點心
    兩人為了朝夕相對促進戀情發展,秘密共築愛巢,陳曉華亦放棄和家人相處的時間,看來也是愛的痴迷。相信不少網友對陳卓賢是誰是一頭問號吧,陳卓賢並非TVB藝人,在27歲的時候參加ViuTV的節目《全民造星》入行。入行前的陳卓賢是港隊排球的成員,曾經還拿下了最佳二傳的稱號。
  • 被傳秘密築愛巢,網友:對事業上點心
    兩人為了朝夕相對促進戀情發展,秘密共築愛巢,陳曉華亦放棄和家人相處的時間,看來也是愛的痴迷。
  • 25歲前港姐被曝與男團同居,秘密築豪華愛巢,一起出門超謹慎
    從曝光的圖片來看,陳曉華與男友秘密在豪華小區築愛巢,但是面對跟拍也十分謹慎,吃飯的時候也要分開行動,先是陳曉華身穿黑色上衣上到車上,男友在從另一邊上到車上,間隔的時間還很長,並不想讓媒體拍到,男友被爆料是一個男團組合成員,兩人站在一起很是養眼。
  • 《大家影尚》第137期 | 我要飛
    作品以平攝的視角記錄了這充滿朝氣的一刻,就如作者所說「合理利用好現有的攝影器材」。但是自從2016年建立了新的「丹頂鶴溼地生態旅遊區」以後,就很難用70-200鏡頭拍到如此的畫面了。(編委/何明楊)🏆《大家影尚》第137期🏅️佳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