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百曉藝校自製欄目《百曉新聞快播》
全新上線!
每周三晚2位小主播為大家帶來最生動的播報!
百曉新聞快播(第四期)
陳昱誠:各位觀眾,晚上好!
林子靈:晚上好!
陳昱誠:今天是2018年4月4號,星期三。
林子靈:農曆二月十九。
陳昱誠:歡迎收看由百曉藝校獨家冠名播出的百曉《新聞快播》欄目。
林子靈:我是主持人林子靈
陳昱誠:我是主持人陳昱誠。
林子靈:上周末百曉藝校開展的「夢想小舞臺」第一期已經結束了。
陳昱誠:是的,夢想小舞臺每周末在百曉藝校的演播大廳舞臺上上演。對於學語言的孩子來說,能夠自信站上舞臺,活力表達自己,是一件特別有成就感的事情。
林子靈:從本周開始,百曉藝校每周的周末都會舉辦「夢想小舞臺」,所有的小朋友都要積極參加喲。
陳昱誠:明天是清明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林子靈:是的,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壯族、土家族、苗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陳昱誠:祭祀掃墓,是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掃墓時首先整修墳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雜草,培添新土。這種行為可以表達祭祀者對亡人的孝敬和關懷。
林子靈: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
陳昱誠:是的,同時清明時節的風俗習慣有蕩鞦韆、蹴鞠、踏青、植樹、放風箏、掃墓、插柳等
林子靈: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將清明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陳昱誠:以上就是今天百曉新聞快播的全部內容。
林子靈:我們下周同一時間再會!
陳昱誠:再會!
製片:餘林
導演:慄子
撰稿:夏天、丸子
攝像:夏天、丸子
後期製作:丸子
電話:0577-66808001.668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