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巴比倫王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巖距今已經三千七百多年……」
由方文山作詞,周杰倫演唱的這首《愛在西元前》相信是很多人記憶中的經典曲目。而這首歌中「刻下了永遠」的楔形文字泥板就出現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古巴比倫王國。
曾經,美索不達米亞是一個人人嚮往的天堂,《聖經》中的伊甸園就在這裡。然而,這幾十年來這裡由「天堂」跌落到了「地獄」。只因為這個全世界最早的文明發祥地,就位於現今的伊拉克境內。
● 2017年7月9日,交戰中的摩蘇爾老城內濃煙滾滾(圖源:VCG)
「古巴比倫王頒布的漢謨拉比法典」,如今它與所在這片名為「中東」的土地上無數珍貴的文物與建築,被戰火轟炸燒毀、被盜賊劫掠一空——中東,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嚴重的文物受災區。
我們要為何如此珍視中東的這些文化遺產?
從歷史上來看,中東是人類文明最早出現的地區。從文化上看,它同時也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中東文明發展下那些獨具特色的伊斯蘭建築,是與中國建築、印度建築共同構成東方建築文化的一大體系。
● 泰姬陵是印度伊斯蘭建築的最高水平代表
我們與之的羈絆,其實自唐朝前後就已經系下。現在中國境內大量的建築及出土文物都展示了我們兩大文明之間自古以來頻繁的交流與融合。
而之前巴黎聖母院大火時,新京報評述文章中的一句話也很好地解釋了我們為何要關注它們:「我們以怎樣的態度看待文明的隕落,也反映出我們自身的文明程度。」
● 中國西安大清真寺(我們融合外來文化的水平真的高)
自敘利亞內戰以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直在努力呼籲各國保護遺產地區。然而在狂熱的宗教戰爭背景下,在民不聊生的當地環境下,又有誰能夠聽到這焦急而又無力的呼喊呢?
阿富汗有一個名為巴米揚谷的佛教聖地,其位於古代往來歐洲、波斯、中國與印度的絲綢之路上。唐玄奘當年路過此地,記錄下「王城東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寶飾煥爛」——這就是建於公元六世紀的巴米揚大佛。
● 一大一小兩座巴米揚大佛
當地山崖內有兩尊巨型的立佛像,都是由古代僧人一點一滴,歷經好幾代人的心血鑿出來的。儘管其風貌在歷史的侵蝕下已經模糊,但其歷史、藝術及文化價值依舊不可估量。
然而就在2001年3月12日,在全球無數組織心急如焚的關注與呼籲保護聲中,塔利班組織先用大炮及坦克對其進行轟炸,發現這對堅固無比的佛像收效甚微後,繼續換用炸彈徹底摧毀了它。
● 巴米揚大佛被毀前後對比
巴米揚大佛這尊世界遺產的消失,這是中東這場文物之殤暴雨中較大的一滴。
在索馬利亞,原教旨恐怖組織「索馬利亞青年黨」發動了他們所謂的「墳墓聖戰」,摧毀了大批當地部落祖先的墳墓試圖以殘暴手段建立威嚴;在馬裡,恐怖分子佔領期間破壞了延巴克圖古城中16座著名古墓中的11座。
2016年初,ISIS組織佔領伊拉克部分地區,隨即對多地歷史遺蹟、文物展開了大肆破壞。遠達公元前10至7世紀的亞述文化珍貴遺址被破壞成一片斷臂殘骸,令人憤怒之餘,也是惋惜不已。
● 他們甚至將自己破壞文物的影像資料放到網上
除了恐怖組織的破壞,在戰火中趁亂打劫大發橫財的行為更是比比皆是。
1991海灣戰爭期間,美軍在伊拉克考古遺址附近直接建立軍事基地。且不論這個行為對遺址造成的間接損害,美國士兵在當地尋找並劫掠古物的行為直接上了報紙,這個已是「實錘」。
● 2003年 一名美國士兵在已經空蕩蕩的巴格達伊拉克博物館內「參觀」
而就如1930年代我們北京故宮的文物大遷移一般,伊拉克當地官員、學者亦是全力以赴地試圖轉移並保護好他們最有價值的文物。早在1990年冬季,他們便提前將巴格達國家博物館中的15萬件文物轉移到各地方博物館中。
然而比起中國,伊拉克的國土才多大?戰爭爆發後,13個地方博物館中就有11個被搶劫,甚至被燒毀。從1993年到2003年期間,伊拉克有3000-5000件文物被盜後出售到了歐洲和美洲市場。
● 2018年8月 大英博物館主動歸還了一部分2003年流到倫敦市場的伊拉克文物
伊拉克的巴格達博物館及摩蘇爾考古博物館,正是世界上最大的美索不達米亞藝術收藏中心。公元前3000年的黃金、巴比倫楔形文字版、亞述象牙、帕提亞雕塑、楔形石碑、古代手稿……
這些人類文明最初的見證,超過70%在戰亂中被劫掠、被毀壞一空。
在整個中東的動蕩局勢中,伊拉克、利比亞、葉門、阿富汗、耶路撒冷、巴勒斯坦及敘利亞七個國家內的全部18處世界文化遺產,有17處遭到了如巴米揚大佛般的「死亡威脅」,淪為世界文化瀕危遺產。
● 北大博士劉拓在中東旅行期間拍攝到的楔形文字石碑被毀景象
我們國家在二戰期間,有無數不為人知的珍貴建築在轟炸中毀於一旦,有無數文化與歷史價值連城的文物在戰亂中被劫掠偷盜出境,這其中任何一個案例提起來,都讓人遺憾心酸。
但設想一下在歷史的某個分支裡,假如我們沒有及時止住戰火的蔓延,我們沒有全民族同心努力奮鬥出今時今日和平安定的大環境:紫禁城的圍牆邊將會是坍塌磚石的碎片,兵馬俑的內部可能是被搶奪一空的一地狼藉……
這些我們都不忍心想像的場景,就是這幾十年中東許多國家的現狀。
● 敘利亞古建戰亂前後對比
我們哀嘆中東戰亂造成人民的流離失所,我們遺憾人類文明古蹟遭到的無情破壞,我們譴責所有製造動亂的行為。同時也是時時警醒自身:只有強大,才能保護好屬於我們的一切。
而保護好我們的文物古蹟,也就是保護好我們的歷史文化,保護我們的民族尊嚴以及守護我們祖祖輩輩曾經在這個星球上留下的所有痕跡。
參考文獻:
山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後冷戰時期中東世界文化遺產現狀與保護研究》文/李玲
阿拉伯世界研究 《中東地區的宗教文化遺產及其保護》文/ 董振楠
新京報 《原教旨極端分子與文物之間究竟有什麼冤讎》
內容為『手望Sowarm』出品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推 薦 閱 讀
· 點擊圖片即可跳轉閱讀 ·
「這麼好的文章,朋友圈分享一波吧」
"嘿,你在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