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好各位,今天蟬主要講個 鬼故事。
2020開年沒多久,90後的童年回憶、偶像劇男神 明道 再上熱搜,卻是因為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據臺灣媒體報導,欠下巨款的明道的親哥,勒死老婆兒子後自殺離世。
明道經紀人回應:「目前明道的狀況非常震驚和難過,也正試圖了解發生什麼狀況。」
明道圈內好友陳喬恩公開喊話:「請別去打擾他!請別去打擾老人家!」
網友們紛紛心疼明道:
「他已經幫他哥哥夠多了,賭的人就是無底洞。」
「明道攤上這麼一個哥哥,他沒有替兄弟還錢的義務啊,希望大家不要道德綁架。」
「明道之前都幫他還過幾百萬了,這幾年他自己資源都不太好,憑什麼一直幫呢?」
從霸道總裁到「過氣男星」,
他竟然沒戲可拍了?
十六年前,明道跟王心凌合作《天國的嫁衣》,是他的偶像劇處女作。明道的五官圓潤,氣質青澀,少年感十足。那時候,他還只能給混血王子立威廉做配:
《天國的嫁衣》一經播出就成為當年的收視冠軍,可可愛愛的男二明道也因此被更多人記住。
之後,就是那部封神的臺偶鼻祖《王子變青蛙》:
這部劇當年有多火?它甚至打破了《流星花園》之前保持的最高收視率紀錄。
明道跟陳喬恩搭檔,在劇中飾演霸道總裁 單均昊。
2020年的今天,霸道總裁被汙名化,一提起「霸總」就自動跟「油膩」、「大男子」、「控制欲」掛鈎,但明道演的「霸總」,既不油膩,也叫人不討厭:
該霸道的時候霸道,該溫柔的時候溫柔。
他把單均昊演活了。
直到今天還有人說:「明道之後,再無霸總」,「在單均昊面前,所有的霸道總裁都只能算部門經理」。
一張動圖感受下,青蛙王子跟他的隨...隨從?
2006年,他又跟自己 183club 的團員王少偉、祝釩剛一起演了一部《愛情魔發師》,演首席髮型總監Tony小哥。雖然造型一度在「鄉村殺馬特」的路子上走偏,明道還是在組合中佔據著牢牢的C位:
當年這部天雷滾滾的神劇,是蟬主的快樂源泉。
明道趕上了臺偶劇最後的大繁榮時代,他也因為俊朗外形和精湛演技,成為九億少女心中的白月光。
2007~2011年,在明道事業的上升期,他演過偶像劇、古裝劇、都市劇,也當過主持人、唱過歌,可惜水花都不大。
說白了,還是戲路受限、資源受限——他始終在瑪麗蘇、糖水片、言情劇裡打轉。
2012年,32歲的明道去服了兵役。
服兵役一直是很多偶像的分水嶺,當他歸來的時候,瞬息萬變的娛樂圈早就變天了。
明道還是那個明道,但娛樂圈早已不再是他的江湖。
他再次喜提熱搜,是在2019年《演員請就位》的舞臺上,明道坦言:「這是我今年拍的第一場戲。」
40不惑,一個尷尬的年齡,曾經的臺灣偶像劇一哥過氣了,明道竟然也沒戲可拍了...
窮是原罪嗎?
他明明做得已經夠好了
明道原名林朝章,出生在臺北市一個清貧的四口之家。小時候因為家裡太窮, 奶粉又貴,林母不得不把三匙奶粉換成了兩匙,結果明道嚴重營養不良。甚至連照相館的老闆都說:「怎麼你家的小孩看起來像非洲難民?」
他從小在菜市場長大,一放寒暑假就會來擺攤,幫著家人一起賣魚乾。
明道雖然年齡小,但聰明的他卻悟出了一套攬客的「必殺技」,金山地瓜竟然被他形容成奔馳車,逗得顧客們大笑。他家的魚乾比其他家賣得都好,大家也都稱他為「魚乾小王子」。
走紅之後,因為媽媽不習慣閒下來,明道還是經常去菜場幫著媽媽賣魚乾,貼心地為她打傘:
明道讀幼兒園時患有肌無力,全靠哥哥每天背著他上學放學。小小年紀的明道,將這份兄弟之情始終記載心裡。成名後,他一手包辦了哥哥的結婚開銷。
明道那麼懂事,他的家人卻從不讓人省心。
2013年,明道親哥為了炒股四處借錢,他跟債主說:「就算我無法處理,弟弟也會幫我的。」
被親哥坑得不輕的明道,曾在節目上跟記者坦言:「我存錢是為了要給我哥拿去賭」,「你已經忘了為什麼會出現這件事情,你只知道這邊有一個洞你要去填,你要保持你的狀況去填這個洞,可是你忘了洞怎麼來,是不是可以停止。」
這不是明道第一次還債,早在他19歲時,為了幫助父母曾償還500萬臺幣的債務,他就兼職做了電視購物模特。直到22歲被看中,當了旅遊節目《冒險王》的主持人,才正式入行。
窮是原罪嗎?窮人變窮不可怕,窮人變壞才可怕。
別再苛責他,他真的已經做得夠好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明星也有窮親戚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2019年,因為《我不是藥神》和《無名之輩》兩部口碑佳作爆紅的小鎮青年章宇,曾用一句話描述過自己火了之後的感受:「十年不聯繫的人突然冒出來祝賀你,一個5歲時見過一面的遠房表妹突然祝賀你,要加你微信。」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這是社會常態,也是自然規律。
明星也是普通人,也有愛惹麻煩的窮親戚。
張栢芝有個臭名昭著的親爹「鬍鬚勇」,這人混黑道惹怒了大佬,害得張栢芝被下過「黑道姦殺令」:
比張栢芝更慘的,是蔡少芬。
她出生在香港一個貧困的家庭裡,5歲時,父母關係惡劣離了婚,父親不負責任地消失,從此對妻兒不聞不問。
童年時的蔡少芬
原是家庭主婦的母親,沒有任何工作技能,只能打打零工,勉強維持著一家人的生活。
丈夫的離去,生活的重擔,讓蔡母迷戀上打麻將,她想藉此逃避眼前的不順。但上了麻將桌,蔡母的癮越來越大,開始陷入瘋狂的賭博之路..
蔡母將工作收入全部砸在麻將桌,手氣好時,會興高採烈帶回叉燒包、奶油蛋糕等高檔零食給家中的兩個孩子。手氣差時,她會瘋狂借錢,輸到沒人借了,才氣鼓鼓地回家,完全忘記兩個孩子連飯都沒有吃...
因為嗜賭,蔡母欠了一屁股債,一旦債主們找上門,她就會麻溜地帶著兩個孩子搬家。
從小,蔡少芬過得就是逃亡一般的生活,這讓她的少年時光一塌糊塗。
因為常年轉校,她沒有一個朋友,也沒時間學習,成績是全年級倒數,成了老師的眼中釘:
17歲,為了替母還債,她參加了港姐選美:
蔡少芬走紅之後,拖油瓶親媽並沒有收斂,年輕的蔡少芬拼命拍戲,就是為了幫她還清債務。
2000年,蔡少芬不堪重負,宣布與母親脫離關係。
在記者招待會,她忍不住痛哭流涕:「我頂不住了,錢已經全部給了家裡人,我真的是無能為力了。其實很久以前已經幫媽媽還了好多賭債,所有的收入都給了她,三年前我已經抵押了兩層樓還債,以為可以還清債務,沒想到還有好多,我好怕...」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扶貧」家人是義務嗎?
熟人社會 vs 陌生人社會
到底哪種才對?
近年來,江湖上流傳著一句現代人擇偶觀:「嫁人不嫁鳳凰男,娶妻不娶扶弟魔。」
鳳凰男無需贅言,扶弟魔你可能還不熟:
扶弟魔,網絡熱詞,是指因受到家庭影響,會對自己的弟弟不計成本地奉獻,四捨五入就是弟弟第二個媽的女孩。電視劇《歡樂頌》裡就有過 「假白富美」樊勝美被可怕的原生家庭吸血的名場面:
另一部熱播劇《都挺好》裡,蘇明玉雖然沒有弟弟,卻有兩個不爭氣的哥哥,和騷斷腿的老父親。
明玉從小在家裡受盡白眼,卻始終忍辱負重地承擔起家庭的重擔。每當兩個哥哥遇到什麼危難,提出什麼要求,她都會第一時間挺身而出。
大大小小,事無巨細,堪稱「中國好妹妹」:
藝術源於生活,即便是2020年的今天,中國的一些地區,還是有很多家庭將「女兒打工為家中的兄弟買房」視為「正確」和「義務」。
除了男尊女卑、重男輕女的封建糟粕在作祟,我們千百年來推崇的「熟人社會」也是根本原因:
熟人社會,「小圈子」社會,20世紀費孝通在《鄉土中國》提出的概念,認為中國傳統社會有一張複雜龐大的關係網。回望我們的父輩,他們多半有著好幾個兄弟姐妹,而我們從小也有數不清的大姨二姨、三姑六婆、叔叔嬸嬸、舅舅舅媽,從小跟數不清的堂哥堂姐、表哥表姐插科打諢地長大。
在中國的熟人社會,我們奉行「有事你說話」,「有事大家幫」的行事準則,優點是家族更有凝聚力,逢年過節,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頓飯,特別熱鬧有氣氛。
兄弟姐妹之間,大部分也會坐下來,妥善地安排老人的贍養問題,一大家子有商有量的。
但這樣也會出現窮親戚無窮無止吸血的社會問題,或是家族成員因財產分配不均,明爭暗鬥。
跟我們隔洋相望的日本,是典型的 陌生人社會:
陌生人社會,隨現代經濟發展產生的一種社會現象。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緊張地工作和生活,導致大家互不關心,與傳統社會的「熟人社會」概念相對。一方面對陌生人處處提防,一方面抱怨「人性冷漠」;一方面指責他人「麻木不仁」,一方面又提醒親戚朋友遇事少「出頭」。日本老人最害怕的,就是「給別人添麻煩」——哪怕那個人是自己的親生子女。
在日本,子女成家立業之後,不會跟父母同住。有的老人就算和子女的住所只相隔10分鐘車程,也不會經常走動、拜訪。
在中國,把父母送進養老院是典型的不孝行為;但是在日本,一些有想法的老人,他們特別願意住養老院,甚至會從自己年輕時開始就存一筆錢,退休之後入住最頂級的養老院,開啟屬於自己的「第二人生」。
他們在這裡,夏天跳水上芭蕾:
冬天泡溫泉:
每天好吃好喝,歌舞昇平,甚至還能小賭怡情:
這些瀟灑的老年人十分想得開,她們說:「住在這裡,是在孝敬孩子啊。」
熟人社會和陌生人社會,到底哪種才對?
或許這個問題從來就沒有正確答案,人人心中有桿秤,那桿秤名叫「分寸」。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生命體,不要做親人的拖油瓶,更不要像「老實人」明道那樣,付出多年還被拖累:
吸血鬼一般的家人受難,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單純善良的明道,這麼多年你辛苦了。
否極泰來,希望你的2020越來越好。
為青蛙王子打氣,點亮「在看」
蟬創意是一個全中國最糟糕的公眾號,我們專注於人類腦洞開發的事業,對藝術作品、潮流文化、網絡熱點進行野雞式播報,在毀滅你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向世界傳遞我們的虛情假意。
微博:@蟬創意 | 微信:chanchuangyi
【未經許可 | 禁止轉載】
投稿、媒體、商務合作
至郵箱:pr@chanchuangyi.com
加入組織,後臺回復「招人」
/ 推 薦 文 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