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軍樂團:在五線譜上「踢正步」

2021-01-10 中國青年報

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軍樂團在演奏。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趙迪/攝

10月1日上午,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儀式上,莊重的號角音樂徐徐響起,拉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軍樂團4小時連續演奏的序幕。

在閱兵現場,由1300名官兵組成的聯合軍樂團是一個令人矚目的方隊:它是整個閱兵過程中入場最早、退場最晚的方隊,全程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之下現場演奏。

聯合軍樂團團長張海峰將這次演奏形象地稱為「在五線譜上踢正步」,要求隊員必須具備持續站立並演奏4個小時的體能。

「器樂演奏是一門音樂和藝術領域的競技運動。」他說,「軍樂隊員沒有強健的體魄,是完成不了閱兵任務的。」

據張海峰介紹,無論從視覺上還是聽覺上,聯合軍樂團都有許多創新之處,為此次閱兵帶來了全新感受。

從視覺上來看,執行演奏任務的3名總指揮首次著陸、海、空三軍禮服指揮樂隊,體現了陸海空聯合作戰的元素。此外,從各軍兵種遴選的223名女軍樂演奏員也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據了解,這也是歷次閱兵中聯合軍樂團女演奏員人數最多的一次。

在演奏形式上,聯合軍樂團首次採用100名高音禮號、100名中音禮號、100名女兵軍鼓隊演奏號角音樂,新增的長號上專門掛有號旗,看上去十分顯眼。

從聽覺上來說,此次閱兵演奏任務共有28首樂曲,除保留16首經典閱兵用曲,其餘12首樂曲都是為本次閱兵量身打造的全新作品。

在裝備方隊和空中梯隊通場時,聯合軍樂團改變過去演奏軍旅歌曲的做法,根據不同裝備模塊有針對性地創作了《鋼鐵洪流進行曲》《衝上雲霄》等7首軍樂交響化作品,展現改革強軍巨大成就,增強視聽效果。

「這是我們歷年來創作曲目最多的一次。」聯合軍樂團創作室主任郭思達表示,這次閱兵他們為新增的軍兵種單獨創作了進行曲,「讓大家一聽就知道是哪個軍種」。

「比如坦克裝甲部隊,我們在音樂形象上會模仿履帶行進的聲音;飛彈部隊在音樂上著重表現飛彈發射的震懾力;航空兵部隊在音樂形象上則是用高頻形成速度感。」郭思達舉例說,這相當於為軍兵種量身定製音樂形象。

此外,聯合軍樂團還在演奏中增加了號角音樂比例,在習主席發表重要講話、檢閱等環節專門創作《致敬號角》《分列式號角》等音樂,突出領袖出場的儀式感莊嚴感。

在群眾遊行演奏階段,聯合軍樂團共演奏28首樂曲。「閱兵演奏體現的是人民軍隊鏗鏘有力、排山倒海的氣勢,群眾遊行演奏則重在烘託歡慶的氣氛。」郭思達說,「我們用同樣一支樂隊,詮釋不同的藝術魅力。」

據了解,聯合軍樂團在活動現場先後演奏了56首樂曲,4個小時演奏中全程不能補水、不能走動、沒有樂譜。為了圓滿完成演奏任務,1300名隊員進行了充分的軍姿站立和體能訓練。

其中,年齡最大的隊員是56歲的小號手雷宇。滿頭銀髮的雷宇訓練格外認真,每天與年輕演奏員一起持續演奏3個小時以上。

女子軍鼓隊隊長王國娟介紹,軍鼓隊隊員均從陸軍軍醫大學士官學校和國防大學選拔,「都是零基礎的學員」。經過聯合軍樂團的專業訓練,隊員們的演奏水平大幅提升,均達到受閱標準。

在女子軍鼓隊中,有一對來自國防大學的00後雙胞胎姐妹柳焌雲和柳焌月。兩姐妹從小上同一所小學、中學,考取同一所大學,大一時又一同應徵入伍來到國防大學。

訓練場上,這對雙胞胎姐妹互相幫助、互相糾錯、共同進步。「我們要背記56首樂曲的樂譜和順序,有些隊員睡覺時說夢話都是關於樂譜的事情。」柳焌雲說。

據了解,女子軍鼓隊在整個演奏過程中最快時速達到每分鐘160拍,這意味著1分鐘內要敲擊鼓面三四百下,需要隊員們加強手腕力量的鍛鍊,形成肌肉記憶。柳焌月記得,在聯合軍樂團成立大會上,天空突然下起大雨,1300名隊員在雨中站得筆挺堅持演奏,隨著迅速有力的敲擊聲,「鼓面上的水也一次次被震起來,場面特別震撼」。

提起參加這次演奏的感受,這對雙胞胎姐妹顯得非常激動:「能夠參加這次國慶閱兵,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覺得非常自豪。祝願偉大祖國永遠繁榮昌盛!」

相關焦點

  • 解放軍踢正步疊被子的傳統從何而來?
    解放軍兩個廣為人知的傳統——踢正步和疊豆腐塊被子,被視為部隊擁有優良作風的標誌。那麼,這兩大傳統源自哪裡呢?在沙俄滅亡之後,蘇聯改進了這種步法,成為現在常看到的俄式正步。▲ 俄軍踢正步中國第一支走正步的軍隊是哪支呢?
  • 2019閱兵聯合軍樂團奏響最強音,56首演奏曲目創歷次之最
    這一天,也是聯合軍樂團首次出現在國慶閱兵慶典上。隨後,從1949年到2019年,每一次國慶閱兵,人們都能看見聯合軍樂團的身影。「從開國大典至今,聯合軍樂團永遠站在國旗杆的北側,這個位置70年來一直沒變過。」 聯合軍樂團團長張海峰說,這是天安門廣場上唯一一支全程受閱部隊,一舉一動都在眾目睽睽之下。「器樂演奏就像是音樂中的競技運動,眼、耳、鼻、口等五官都得用上。」
  • 拿出「踢正步」的態度,加油幹!
    拿出「踢正步」的態度,加油幹! 原創 CNOOC 中國海油他雷厲風行 做事乾淨利落是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術分公司修井作業師兢兢業業 恪盡職守他是萬千「海油鐵軍」中的一員喻文建拿出「踢正步
  • 印度閱兵儀式上搞笑的只有摩託車?踢正步、航母模型表示不服
    為了擺齊一個正步,我們能夠保持一個姿勢不動幾秒鐘。我們學習的正步,雖然是正式的軍人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只能說得上是整齊而已。平時閱兵儀式的兵哥哥們列成的方陣是十分整齊的,每每從電視上看到這個場景,都會為之震撼。印度之前對我們的方陣有一個特別的「誇獎」,那就是認為我們的方陣都是靠PS的,不是真的整齊。
  • 退伍老兵踢正步為軍嫂蓋頭紗 這一幕讓人感動!
    退伍老兵踢正步為軍嫂蓋頭紗 這一幕讓人感動!時間:2020-10-07 00: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0:00 / 0:27 來源標題:退伍老兵給班長當伴郎 踢正步為軍嫂蓋頭紗 網友:羨慕,想嫁給軍人 10月4日,河南周口。退伍老兵趙先生和戰友們相聚,給班長當伴郎。
  • 4歲小女孩天安門前踢正步,意外走紅
    最近一段小視頻在網絡上火爆了起來,一個年僅4歲的小女孩,在天安門前踢正步,意外走紅。小女孩在爸爸的口令下,踢著正步,走的有模有樣,明顯感覺的到小女孩腳步有力,動作規範,完全跟上節奏。遊客們紛紛表示驚訝!稱讚小女孩厲害。
  • 民警喊著口令帶醉酒的大伯踢正步回家
    長頸鹿麥克鹿系列第195集 踢正步1.摘要杭州大伯喝醉不肯回家,民警一路喊著口令:「一二一。」醉酒大伯踢正步回家。看著森林都市一片繁華的景象,麥克鹿的內心有一種由衷地自豪,這些年在警方的努力下,森林都市成為了地球上最安全的都市。作為一名警察,維護社會秩序,打擊犯罪是自己的職責。走在寧靜的夜晚,聽到有人彈奏琵琶的樂音,麥克鹿一臉的恬靜。本來,作為琵琶愛好者,麥克鹿還想駐足再聽一會兒的。但是現在是自己的工作時間,自己的辛勤能換來別人更好地聆聽樂音,這就是付出。
  • 中國「最帥天團」出徵,踩著瓦片踢正步,燃爆全場
    踢正步,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剛上初中、高中、大學的時候,都會舉行軍訓,其中踢正步就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 踢正步需要在平整的場地上進行,如果有石子或者坑坑窪窪的地形,會導致隊列紊亂,甚至人摔倒,因此教官都會選擇在平整的操場,將地上的的石頭給清除乾淨。
  • 人民解放軍的獨家技能:疊被子、踢正步,美國模仿反的其效
    中國的軍隊,一直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軍隊,它也稱作人民解放軍。之所以這樣命名就是因為他們是一支為人民服務的軍隊,目的是讓窮苦百姓翻身做主人,也正是由於這樣的精神和戰鬥力才造就了這樣一支軍隊。說起解放軍,他們有兩項必備的軍事技能,經常被人們吐槽。
  • 退伍老兵當伴郎踢正步為軍嫂蓋頭紗,網友熱議:只羨慕一下婚禮,軍嫂...
    虎撲10月7日訊 近日,河南周口退伍老兵給班長當伴郎,踢正步為軍嫂蓋頭紗,網友紛紛表示實名羨慕,婚禮太有意義了。視頻發出後引發網友廣泛關注,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退伍老兵給班長當伴郎 踢正步為軍嫂蓋頭紗 網友:羨慕,想嫁給軍人】#退伍老兵當伴郎踢正步為軍嫂蓋頭紗#10月4日,河南周口。退伍老兵趙先生和戰友們相聚,給班長當伴郎。婚禮上4個伴郎踢正步為軍嫂蓋上頭紗,場面神聖莊嚴。網友紛紛表示:「實名羨慕,婚禮太有意義了」,「想嫁給軍人當軍嫂」。
  • 一二一,正步走!
    在這個不熱也不冷,還灑著豔陽的天氣中,兩、三千名觀眾聚集在凱達格蘭大道,選擇沈浸在一種緬懷過往的特殊情懷,度過他們端午連假的最後一天:看五年級生踢正步。這個名為「五年級生凱道踢正步」的活動,是一群年過半百的五年級生穿著草綠軍,以七個徒步方隊與一個機車方隊所進行。
  • 越南閱兵東施效顰,學歐美人高踢正步,卻忘了自己是個什麼身材
    閱兵式是每個國家都會進行的一種軍事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上,能夠展示出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海陸空軍事力量的集結,絕對是在這個和平年代中,最為壯觀的一次。比如說我國的每次閱兵都會讓每一個中國人熱淚盈眶,每個解放軍戰士颯爽的英姿,都深深地刻在了我們的腦海中,尤其是踢正步時候,如同「複製粘貼」一樣的動作,更是讓人感嘆他們的軍紀嚴明。
  • 踢正步踢到腳發麻!揭秘國慶武警國旗班人民廣場升旗背後
    踢正步踢到腳發麻!參與互動    踢正步踢到腳發麻
  • 退伍老兵踢正步為軍嫂蓋頭紗,網友:就一個字,帥
    婚禮上4個伴郎踢正步為軍嫂蓋上頭紗,場面神聖莊嚴。@-趙澤坤 表示,這樣做是想給班長和嫂子一個難忘的婚禮。網友紛紛表示:「實名羨慕,婚禮太有意義了」,「想嫁給軍人當軍嫂」。延伸閱讀:邯鄲退伍軍人和教師的「綠色婚禮」自行車裝扮一新,車把上繫著彩帶,身穿軍裝的新郎和漂亮的新娘並肩騎行。
  • 閱兵為何要踢正步,中國以外的一些國家是如何閱兵的呢?
    據說,閱兵正步源於舊普魯士陸軍的操演步伐,士兵們為了達到「趾高氣揚」的效果,模仿公鵝的步法。所以,這種步法也被稱為「鵝步」。 但將這種正步發揚光大的卻是德國人的對手,閱兵控蘇聯人。
  • 4歲女孩天安門前踢正步,驚豔了網友:有主見的孩子未來可期
    01 女兒天安門前踢正步想要當兵國慶期間,一位萌娃在天安門前踢正步的視頻火了,小女孩雖然才4歲,但是踢正步是有模有樣,驚豔了很多網友,朋友圈裡都是這位小女孩的身影。記者採訪到女孩的父親,問道為什么女孩會在天安門前踢正步,父親回答到,由於自己是一名退伍軍人,所以經常帶女兒看一些軍人踢正步的視頻,雖然沒有刻意培養女兒成為軍人,但是女兒自己說長大後想去當女兵,所以來到天安門看到軍人叔叔在踢正步很興奮。
  • 解放軍軍樂團奏響號角 憲法宣誓儀式音樂誕生記
    解放軍軍樂團在人民大會堂演奏宣誓儀式曲。  孫曉萌攝這是共和國成立以來首次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盛大的憲法宣誓儀式,全國人民通過電視鏡頭目睹了這個莊嚴而神聖的過程。作為此次國家領導人憲法宣誓儀式的一部分,宣誓儀式曲和主席出場號角這兩段音樂由解放軍軍樂團專門創作,此前尚未在公開場合演奏過。
  • 踢正步、站軍姿!今年的新高一更颯了!
    踢正步、站軍姿! 今年的高一新生更颯了! 大慶市 每年8月下旬 新生軍訓都是各學校特有的一道「風景線」
  • 「中式正步」如何確定?
    在閱兵中,帥氣的「中式正步」無疑是一大看點。7月30日,第四集《一九五五年國慶閱兵》紀錄片講述了「中式正步」的發展歷程。根據資料顯示,在1949年開國大典閱兵和1950年的國慶閱兵中,徒步方隊都採用了「大齊步」。而在1951年的國慶閱兵上,受閱部隊開始採用「蘇式正步」。然而,由於蘇軍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身材體型等方面的差異,高抬腿步幅大的「蘇式正步」讓官兵們很不適應。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小號手吹響《烈士紀念日號角》
    在宣布儀式開始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的小號手吹奏開場曲——《烈士紀念日號角》。「禮兵就位!」隨著號令,三軍儀仗兵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正步行進到紀念碑前持槍佇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