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踢正步疊被子的傳統從何而來?

2021-02-13 冷熱軍事史


NO.612 - 解放軍傳統

作者:熙鵬

編輯:冷小軍  /  出品:冷熱軍事史

今天小編說件大事,微信又㕛叒叕改版啦,

不少粉絲反映時常找不到冷熱文章,為了讓你們能第一時間瀏覽到我們的好文,

請毫不留情地置頂吧!

點擊最上方 「冷熱軍事史」  → 然後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


軍中有言:「出門看隊列,進門看內務」。


解放軍兩個廣為人知的傳統——踢正步和疊豆腐塊被子,被視為部隊擁有優良作風的標誌。那麼,這兩大傳統源自哪裡呢?



正步來源於普魯士的一種民間舞蹈:雙腿向前踢出九十度,頗有點像現在的愛爾蘭踢踏舞。後來,尚武的弗裡德裡希在普魯士軍隊推行這種舞點。威武的音樂配合上這種霸氣的舞點,顯得氣勢雄壯。


後來,這種閱兵傳統隨著德國的文治武功推廣向了全世界。首先是沙俄學習。當時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與德國關係不錯,兩個國家軍事交流比較多,所以也學會了這種步法。在沙俄滅亡之後,蘇聯改進了這種步法,成為現在常看到的俄式正步。


▲ 俄軍踢正步


中國第一支走正步的軍隊是哪支呢?嚴謹來說,應該是淮軍,然而卻被袁世凱的北洋新軍發揚光大。當年,袁世凱小站練兵,使用的全套德式操典,自然就踢德式正步。


在南方,孫中山的黃埔軍校接受了大量蘇聯援助,包括盧布、莫辛-納甘步槍和蘇式步兵操典。然而,在新兵步法訓練上,黃埔軍校仍然保留了北洋陸軍的德式正步。


▲ 袁世凱小站練兵


據當年黃埔四期老一輩軍人回憶,當年最痛苦的莫過於「撥慢步」。所謂的撥慢步,就是把正步動作分成三個步驟,一個動作一個動作來,頗有點像今天我軍隊列訓練的一令一動。


當時,黃埔軍校的學生比較窮,很多人穿的草鞋,踢正步踢一天下來,很多新生腳都踢腫了。



後來,大革命失敗。很多黃埔軍校的同學們一起上了井岡山。黃埔軍校的很多作風也被紅軍繼承。

不過,在戰爭年代裡,正步走的再好也沒有槍打得準管用。正步訓練在新兵訓練中雖然佔有一部分,但是並不受重視,而且當時全軍分布較散,各支部隊都有自己的標準。


新中國成立時的開國大典上,對正步走產生了很大分歧。當時,蘇聯顧問把自己的經驗教給了當時的參閱部隊。蘇式正步要求腿踢得高,接近九十度,手臂不擺動,有些持槍方隊還伴隨有殺氣騰騰的劈槍動作。


這套正步放在骨架較大的蘇聯人身上的確好看。1941年莫斯科紅場閱兵和1945年勝利日大閱兵中,蘇聯軍隊表現的威武堂堂,霸氣無比。

▲ 1949年閱兵時的持槍隊


但是,中國軍人並沒有蘇聯人那麼大骨架,踢起來就不好看。經過劉伯承元帥仔細斟酎,最後還是借鑑和吸收了德式正步,放低了踢腿高度,加入了擺臂。最終,1949年10月1日我軍以這種富含中國特色的正步經過了天安門廣場。


1950年,軍事訓練部部長肖克開始著手制訂新的三大條令。為了隊列動作的規範,還特地從華北軍區借來了一個步兵連進行示範性訓練。


▲ 軍訓部部長肖克上將


從連隊到個人,彭老總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審閱,劉伯承元帥最終審查修改,從此包括正步在內的隊列動作被規定了下來。直到現在,正步一直是我軍隊列訓練的三大步法之一。


順便說一句,假如當年沒有劉伯承元帥的正步,而是硬要走蘇式正步會怎樣呢?


估計我軍正步要和現在朝軍一樣呢。由於身高不足,朝軍走蘇式正步只能靠翹腳尖,看起來頗為滑稽。我軍現在的做法放低了踢腿高度,講究整齊,所以更好看。


▲ 朝鮮軍人踢正步


中國人軍訓時,很多人會因為疊不好一床被子而崩潰。然而,疊豆腐塊被子也是有歷史傳統的。


有人可能要問了,為什麼歐美國家不用疊被子呢?其實歐洲諸國在行軍打戰之時,使用更多的不是被子,而是毛毯和睡袋。相較於被子,毛毯攜帶更方便,保暖效果也更好,不過也更貴。


當年的中國軍隊,無論是北洋陸軍還是國軍還是解放軍,由於國力的限制,並無法這種工業化生產大量的毛毯,所以被子就成了軍隊的首選。


▲ 背囊整齊的北洋新軍


1935年,工農紅軍頒布了《暫行內務條令》,說是暫行,其實就是還沒有成系統。很多條令都是借鑑於黃埔軍校時期的標準,還有部分來自於外國軍隊。而疊被子這一條令,來源於黃埔軍校。早年黃埔軍校早上要在十分鐘之內起床、穿衣、疊被子。


無獨有偶,同年國軍頒布的步兵操典裡,同樣也把疊被子作為部隊建設的重要一環。而再往上延伸,同樣發現,疊被子這個傳統裡也有袁世凱小站練兵的影子。袁世凱借鑑了西方陸軍內務建設,經過本土化之後,才有了疊被子。


▲ 我軍豆腐塊被子


北洋新兵入伍之後,要整理個人衛生,領新的服裝配飾。早上,新兵們疊折氈被,保持美觀。而且,那時戰事頻繁,還不像現在一樣有背囊可以使用,疊得整齊的被子可以方便的讓士兵打起背包隨部隊快速行動。


內務條令除了疊被子,更多的是是對於衛生的要求。


例如規範用水、衛生安全、生活垃圾堆放等等。當年很多戰士文化水平低,所以對衛生健康常識還不太了解。直到1958年,我軍還發生過衛生問題導致大規模痢疾。老一版內務條令對這些進行了細緻規定,防止重蹈覆轍。

除了解放軍,還有很多軍隊也有疊被子傳統,例如臺軍。不過,現在的臺軍作風稀碎,疊被子這項傳統早就丟進了垃圾堆裡。而日本自衛隊則奇蹟般地保留了這項傳統。從現有視頻來看,自衛隊被子疊的相當好看。


歐美軍隊雖然不疊被子,但是他們擦皮鞋,鋪床單也把新兵們折磨得死去活來,苛刻一點的甚至拿尺子去量新兵們疊床單的長度。可以說,內務一直是各國新兵們繞不過去的一道坎。


▲ 美軍檢查新兵疊床單


不過,正是有了這種高標準的內務和隊列建設,才有了一支部隊的作風和戰鬥力。如果一支軍隊松松垮垮,站沒站樣,衛生條件一塌糊塗,你認為能打勝仗嗎?

延伸閱讀 -

- 冷熱軍事史更多好文 -

入群、投稿、轉載與商務合作

請聯繫微信號:potereio

相關焦點

  • 人民解放軍的獨家技能:疊被子、踢正步,美國模仿反的其效
    中國的軍隊,一直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軍隊,它也稱作人民解放軍。之所以這樣命名就是因為他們是一支為人民服務的軍隊,目的是讓窮苦百姓翻身做主人,也正是由於這樣的精神和戰鬥力才造就了這樣一支軍隊。說起解放軍,他們有兩項必備的軍事技能,經常被人們吐槽。
  • 把被子疊成豆腐塊有何意義?16國來中國學習,印度人:我太難了
    疊被子是門技術活,有的人隨手一疊就是「豆腐塊」,有的人甚至摸不著頭腦。如果坐臥鋪的時候看到被子被疊的有稜有角,千萬不要質疑,那就是受過專業訓練的,比如兵哥哥。對於解放軍來說,疊被子只是基本功。眾所周知,我國軍中有著嚴格的規定,一塵不染的內務、「複製粘貼」的隊列和令人稱讚的正步。說到正步,就不得不提中國正步到底有多厲害。
  • 一二一,正步走!
    在當時的戰爭中,普魯士軍隊經常面對敵人的炮火昂首挺胸列隊正步前進,用以造成敵人的心理壓力,直到機關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普及後,才終止這種宛如自殺的進攻方式。希特勒時期的德意志帝國一直保留著接受檢閱走正步的傳統。希特勒認為,踢正步能幫助軍隊強有力地整頓紀律。因此,希特勒最早在納粹黨的衝鋒隊內部,率先推行普魯士軍隊的踢正步。
  • 解放軍正步為何只踢25釐米?兩點好處延續69年,全球獨一份
    由於普魯士軍隊訓練有素,軍人們整齊劃一的動作,表現出了無堅不摧的氣勢,最終普魯士軍隊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而德國先進的軍事管理也成為了各國爭相學習的典範,正步也逐漸傳入世界各地。每個國家的正步都不相同,目前世界上主要的三個流派分別是德式正步、英式正步和蘇式正步。
  • 解放軍正步齊步天下第一,不服來戰
    正步訓練是軍人訓練中必經的一個環節,它代表著一個軍人最精神的體態與面貌,也是一個國家軍人是否達到要求與規範最直觀的反應,可以說正步踢得好,那麼這支軍隊的基礎分數就不會太低。每年閱兵式上,軍人們所提的正步也是不少軍迷關注的熱點。那么正步起源於哪國?其餘國家哪家軍人走路最好看呢?
  • 4歲小女孩天安門前踢正步,意外走紅
    最近一段小視頻在網絡上火爆了起來,一個年僅4歲的小女孩,在天安門前踢正步,意外走紅。小女孩在爸爸的口令下,踢著正步,走的有模有樣,明顯感覺的到小女孩腳步有力,動作規範,完全跟上節奏。遊客們紛紛表示驚訝!稱讚小女孩厲害。
  • 見過解放軍疊被子,但你看過他們如何停軍車嗎?老司機未必能做到
    成為一名軍人之後,將意味著你不再是單獨的個體,而是集體的一分子,每一次行動,或者是言行舉止都將代表著集體,而非個人。一支優秀的作戰部隊,非常看重紀律。而整理內務往往是最能體現紀律的地方,平時我們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懶散慣了,被子隨便疊一下,衣服隨便理一下。但是到了部隊之後,這一切都不能再像之前那樣了。
  • 越南閱兵東施效顰,學歐美人高踢正步,卻忘了自己是個什麼身材
    比如說我國的每次閱兵都會讓每一個中國人熱淚盈眶,每個解放軍戰士颯爽的英姿,都深深地刻在了我們的腦海中,尤其是踢正步時候,如同「複製粘貼」一樣的動作,更是讓人感嘆他們的軍紀嚴明。不過讓我們把目光放在隔壁的一個國家上,越南也有著自己的軍事力量,甚至可以說是比較厲害的,戰爭年代讓其他小國也吃了不少虧,可是如果說起越南的閱兵式,卻讓人有些大跌眼鏡,不為別的,就是因為這閱兵式中軍人們踢的正步,真的太醜了。
  • 「中式正步」如何確定?
    在閱兵中,帥氣的「中式正步」無疑是一大看點。7月30日,第四集《一九五五年國慶閱兵》紀錄片講述了「中式正步」的發展歷程。根據資料顯示,在1949年開國大典閱兵和1950年的國慶閱兵中,徒步方隊都採用了「大齊步」。而在1951年的國慶閱兵上,受閱部隊開始採用「蘇式正步」。然而,由於蘇軍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身材體型等方面的差異,高抬腿步幅大的「蘇式正步」讓官兵們很不適應。
  • 拿出「踢正步」的態度,加油幹!
    拿出「踢正步」的態度,加油幹! 原創 CNOOC 中國海油他雷厲風行 做事乾淨利落是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術分公司修井作業師兢兢業業 恪盡職守他是萬千「海油鐵軍」中的一員喻文建拿出「踢正步
  • 閱兵為何要踢正步,中國以外的一些國家是如何閱兵的呢?
    據說,閱兵正步源於舊普魯士陸軍的操演步伐,士兵們為了達到「趾高氣揚」的效果,模仿公鵝的步法。所以,這種步法也被稱為「鵝步」。 但將這種正步發揚光大的卻是德國人的對手,閱兵控蘇聯人。
  • 中國軍人把被子疊成「豆腐塊」,那印度軍人疊成了啥樣?
    中國對於軍隊的內務要求非常的嚴格,即便只是普通的被子,中國也要求每一名解放軍戰士在起床之後將被子摺疊成「豆腐塊」的模樣,如果在檢查的時候稍有不對,就會被要求重新整理。中國軍人的內務如此要求,那麼和中國相鄰的「軍事強國」印度是怎麼要求的呢?看看印度士兵的被子被疊成啥樣?
  • 退伍老兵踢正步為軍嫂蓋頭紗 這一幕讓人感動!
    退伍老兵踢正步為軍嫂蓋頭紗 這一幕讓人感動!時間:2020-10-07 00: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0:00 / 0:27 來源標題:退伍老兵給班長當伴郎 踢正步為軍嫂蓋頭紗 網友:羨慕,想嫁給軍人 10月4日,河南周口。退伍老兵趙先生和戰友們相聚,給班長當伴郎。
  • 聯合軍樂團:在五線譜上「踢正步」
    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軍樂團在演奏。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趙迪/攝10月1日上午,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儀式上,莊重的號角音樂徐徐響起,拉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軍樂團4小時連續演奏的序幕。
  • 中東解放軍?這國軍隊走起了中國式正步,還有中國造「大殺器」!
    此次閱兵儀式規模宏大,但是其中還有一個細節值得我們注意—閱兵式中的14個徒步方隊,接受檢閱的時候全部用的是中國式隊列和中國式正步。我們都知道,側重緬懷傳統的卡達歷來的閱兵儀式中採用的都是英式操典,但是在這次的閱兵儀式之前,他們接受了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教官團的隊列集訓。在中國教官和卡達軍人的共同努力下,他們的中國式正步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 一首「老歌」一次正步 「火」了青島的10位老兵
    以前帳號總是不溫不火,可自從踢正步的視頻發布後,短短一下午的時間就獲得數十萬的點讚量,「雙星小勇」也成了火遍大江南北的「紅人」。視頻作者劉彥勇。網名為「雙星小勇」的劉彥勇是1999年國慶閱兵時水兵方隊的一員。22年前,他和他的戰友們昂首闊步,分秒不差的走過天安門,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圓滿完成閱兵任務。
  • 民警喊著口令帶醉酒的大伯踢正步回家
    長頸鹿麥克鹿系列第195集 踢正步1.摘要杭州大伯喝醉不肯回家,民警一路喊著口令:「一二一。」醉酒大伯踢正步回家。「目標,牛道路19號,正步走!」麥克鹿心中暗喜,開始喊口令:「一二一……」還別說,之前走一步退三步的老黃牛,站直了身子正步往前走去。就這樣,麥克鹿跟隨老黃牛回到了牛道路19號。「立定,稍息!」來到電梯前,麥克鹿喊道。「首長好。」
  • 「站軍姿、喊口號、踢正步」,滎陽市高山鎮紮實開展民兵訓練
    4月28日上午,滎陽市高山鎮組織召開2020年民兵入隊儀式暨開訓動員大會,40餘名基幹民兵身著迷彩,共同唱響《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會上,高山鎮武裝部長吉官正在動員發言中強調:一是要不斷加強學習,努力提高個人素質。深入領會民兵整組的重要意義,認真學習軍事知識,紮實掌握各項業務,為積極獻身於國防事業「充好電」、「蓄好能」,爭做一名懂科技、有文化的高素質民兵。
  • 中國「最帥天團」出徵,踩著瓦片踢正步,燃爆全場
    踢正步,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剛上初中、高中、大學的時候,都會舉行軍訓,其中踢正步就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 踢正步需要在平整的場地上進行,如果有石子或者坑坑窪窪的地形,會導致隊列紊亂,甚至人摔倒,因此教官都會選擇在平整的操場,將地上的的石頭給清除乾淨。
  • 踢正步、航母模型表示不服
    為了擺齊一個正步,我們能夠保持一個姿勢不動幾秒鐘。我們學習的正步,雖然是正式的軍人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只能說得上是整齊而已。平時閱兵儀式的兵哥哥們列成的方陣是十分整齊的,每每從電視上看到這個場景,都會為之震撼。印度之前對我們的方陣有一個特別的「誇獎」,那就是認為我們的方陣都是靠PS的,不是真的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