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果找不到方向,就會感覺到迷茫。我在迷茫的時候,喜歡找一本書讀下去,也許讀著讀著,迷茫的道路就理清了方向。所以,選擇一本好書,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接觸豐老的書,有段時間了,比較喜歡他的文字還有他的畫,因為每次看到都會有一種很舒服的感覺。迷茫的心會沉澱下來,會進入豐老的文字世界,會讓自己覺得這個時候很安心。
《人間有美,最是清雅》是我接觸豐老的第二本書,能夠在忙碌的時間裡安靜的讀豐老的文字,還是覺得挺開心的。更何況,封面上靜待喝茶的老人,也讓我感覺到了時間的舒緩,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之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寧靜。
這一次讀《人間有美,最是清雅》,忽然的就被豐老對於美的理解所感染了。針對豐老認為的關於美的五個觀點,我也開始了自己的思索,並且詢問自己,對於美,我的理解是什麼呢?
美,應該是可以讓人覺得舒心和愉悅的存在,我們看到美的事物會覺得這個世界都變得燦爛了。美,應該是一種能夠讓我們安心的存在,它可以讓我們在焦慮的時刻放鬆心情。
我想,每一個人都期待著美的存在吧。畢竟,美與醜之間,更多的人傾向於選擇美!
豐老對美的理解,有五點:形狀小的;表面光滑的;輪廓為曲線的;纖弱的;色彩明而柔的。我認真思索,這些好像對,又好像不那麼對?
小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呢?我覺得,小一般都和萌為主,畢竟小動物們總是更能捕獲人類的愛心,而小可愛們,也總是格外的能夠吸引人們的注意。
網絡裡,總有一些動物們小時候和長大之後的對比,拍攝者們的言語之中一般都是遺憾,遺憾小時候可愛的動物們長大後沒有了以往的感覺。比如小時候可可愛愛的橘貓,到了成年之後絕對肥到走不動道。再比如小時候可可愛愛的袋鼠寶寶,成年後絕對讓人無法直視。
說起來,這應該算是一種成長吧,畢竟任何物種在幼年時期,都屬於小小的可圈可點的存在。什麼都是小小的時候,沒有所謂的威脅感,看上去也是一丟丟的模樣所以才會覺得萌,可愛,甚至美。美,是在可愛和萌的基礎之上存在的,意味著這個小小的物種,還有些絕對的顏值。
所以,當我看到豐老覺得的小是美的一種的時候,我選擇贊同,但也保持了自己應該擁有的觀點,畢竟,美,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小而美的存在,不同的人,會擁有不同的選擇。
豐老認為,女人比男人看上去嬌小,女人是美的,所以小是美的一個條件。小,意味著可愛,容易讓人感慨,就如同小嬰兒、小花,所以小的存在,是美的。
其實,不論是小的,還是表面光滑的,或者是有曲線的,這都是美的一種展現方式。我們看這個世界,表面光滑的物品,因為摸上去舒服,所以感覺是美的;有曲線的物品,看上去曼妙玲瓏,所以我們覺得是美的。
其實,更多的時候,美講究的是一種心境,是一種態度,是一種人生的選擇,是一種自我的修養和培育。我們認識了世界,有了對世界所有存在物的判斷,所以我們才會有美與醜的感知。
2020年年初,一場疫情阻擋了所有人出行的腳步,大武漢更是進入了封城的時代。從1月23號到4月8號,如果沒有廣大逆行者的奉獻,大武漢也許還一直處於最危險的時刻。在我們所有人的心裡,這些逆行者的存在,就是美!
美並不是一種外貌,美也從來都不是單獨的存在,美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和感悟。拾金不昧的行為,我們認為是美的;樂於助人的行為我們也認為是美的。我們為那些默默付出的人點讚,他們在我們心裡就是最美的存在。
《人間有美,最是清雅》這本書,豐老用簡單的文字給我們述說了他心目中美的存在,而我們自己對於美的探索,則在於我們自己對美的理解以及對美的追求。
豐老的文字,容易讓人沉醉其中,我想這大概是因為豐老是一個認真生活的人。對這個世界充滿熱愛的人書寫的文字,才更容易讓人沉醉其中吧,而這大概就是美對於我們最簡單的影響。
美,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文字,而是我們在這個世界生活之後,對世界的感悟,對自我的一種救贖。豐老用自己的文字告訴我們,美存在於我們身邊的任何地方,我們需要的是用心去感悟,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