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如同吃東西

2020-11-09 自黑地

不信拉倒 1471-1480


1471】

高雲翔和陳思成太像了,同樣的油膩感,面帶桃花,不約束自己的話總會栽在一個色字上。傻大姐型的姑娘很吃這種公子哥的,你看佟麗婭

1472】

很多小明星總是看不透,不是你火了,是中國人多。

1473】

很多女明星名氣也不小,靠自己的努力,在娛樂圈也能輕鬆掙兩個億,何必去巴結什麼豪門,嫁個看上去神經兮兮的醜八怪?不理解這種心態。人一輩子吃十噸糧食,多要幾百噸有什麼意義?還給自己弄個低三下四。 ​​​

1474】

讀書如同吃東西,不僅僅是為獲取身體需要的養分。喜歡讀、讀得下去的就讀好了,管它是不是名流寫的。實際上,任何人讀書都有選擇,不過那選擇的理由無法條分縷析罷了。我曾把《三國演義》讀了六遍,而《紅樓夢》至今一遍都沒完成。所以,我認為讀書這件事兒對於成年人來說,重要的是:讀。

1475】

我在看樂夏,我爸看了一會兒說,玖月奇蹟要上這種節目能行!我說玖月奇蹟是啥,他說這你都不知道?多出名的一個組合!

剛剛查了下,真是第一次知道。

1476】

林語堂當年在聖約翰大學讀書,逢考試,大多是第二名。他自己的解釋是:有個拼命念書的笨蛋,老考第一。林語堂說的挺對的。『念書』而已,都拼了命了,不是笨蛋是什麼?以勤補拙,已是下策。

1477】

剛從影院出來,有一種感覺,電影(金剛川)這東西,事先太咋呼的,多半懸。

1478】

老羅作直播還錢的事兒,有兩種截然對立的觀點。

有些人說,創業失敗,欠了一屁股債,做直播賺錢還債,好樣的。

還有些人說,欠債還錢,不是天經地義的嗎?有啥值得誇的?

老羅非常體面,特別是當下老賴成風。很佩服。起碼,老羅證明了這個時代沒有完全禮崩樂壞,我覺得。

1479】

周冬雨的表演帶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情緒準確、表演靈動,經常有一個點就讓你心頭一震,是別人學不來的周氏風格。

1480】

前幾天有朋友與我說,到底是他沒有寫作的天賦。我覺得這話幼稚,到如今還在問『幹一件事到底需要天賦多一些還是勤奮多一些』的人,顯然連門都還不曾踏進。這個問題的答案,我以為是『時間』。或者說,它需要你的生命,需要你的歡喜,需要你成為它,與它共度風雨。

相關焦點

  • 吞咽困難症:當吃東西如同被上水刑
    在基金會的網站上,安德森和其他患者們分享著他們相似的故事:花費數個小時嘗試著攝取足夠的卡路裡並保持充足的水分;自己一個人吃東西以避免尷尬或者單純地為了集中精神防止在吞咽時被噎住;與其他人,甚至是自己的家人,變得疏遠了。對於許多人來說,這種失落感太過於沉重了,曾經最喜愛的食物的香氣就足以讓他們落淚。
  • 不開心就吃東西的說說
    1.開心就寫代碼,不開心就吃東西,冷靜下來就睡覺。2.不開心的時候就吃東西吖,吃垃圾食品真的太爽了吧。3.感覺一不開心就吃東西這個習慣得改改了,去讀書不好嗎,還有助睡眠。4.稱體重不開心,不開心就吃東西,吃完東西再稱體重。
  • 讀書,成為更好的自己
    由此可見修身對於古人是基本要求,而要想修行德性,不僅依賴環境的薰陶,還需要向前人們學習,讀書則是最低的門檻,最優的成長方式。但是生活中會遇到許多讀了大量的書籍,卻對自己沒有什麼幫助的人們。事實上,愛讀書不一定會讀書,讀書時的心態也決定了我們理解能力,有時候好看真就不如好用。
  • 讀書讀不下去?看看這一部紀錄片:讀書是普通人逆襲最好的出路!(附視頻)
    對他們來說,世界上最遠、最危險的路就是上學路,但學習就如同他們生命的燈塔,指引著他們對未來的嚮往。因為在這條困難重重的上學路的盡頭,一定是平安、美滿的歸屬。我們一定要告訴孩子,讀書雖辛苦,但它卻是所有辛苦中最輕鬆的事情。因為他們還沒有經歷過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揮灑著汗水工作有多辛苦,每天早出晚歸,在大風大雨中工作有多辛苦。如果有一天,他們長大了,從事的是這些辛苦的工作,他們就會知道,原來學習是多麼幸福的事情了。有人曾說:怕吃苦,吃一輩子苦,不怕吃苦,吃半輩子苦。
  • 董卿:讀書,可以讓女人高貴又優雅
    其中,讀書就是一條捷徑。常言道,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在我們人生成長的道路上,讀書可以說要伴隨我們的一生,因為一個人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不斷地提升自己。當然了,膚淺一點的來說,讀書可以讓我們走人生的賺錢捷徑。高雅一點,讀書可以讓我們人,品位有所提升。
  • 讀書名言
    ——《三國志》 18、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國外名人讀書名言 19、書籍——通過心靈觀察世界的窗口。住宅裡沒有書,猶如房間沒有窗戶。——威爾遜 20、書籍是任何一種知識的基礎,是任何一門學科的基礎的基礎——茨威格 21、書籍並不是沒有生命的東西,它包藏著一種生命的潛力,與作者同樣地活躍。
  • 你該吃東西了
    2020-05-23(六)20:17:26 ID:dfiwwIa是五郎啊,話說肥哥的愛好跟我很像啊,俺讀書的學校是一個沒有什麼美食和城市文化的窮鄉僻壤,有次找到一家做蠔仔面的,很遠,基本上去吃一次要做45分鐘公交進城再騎20分鐘自行車。
  • 讀書,讀書,還是讀書!
    書山有路勤為徑,一本好書匯集了一位精英人士的思想精髓,讀一本好書如同和一位高人對話。2021年1月6日我在石家莊宅居,既然不能出去,不妨靜下心來,找一本書讀。讀書就像養花兒,需要你細心澆灌讀書不同於隨便翻開手機網絡小說,享受文字快餐;讀書也不是打開短視頻媒體,快速閱覽短小快的信息。
  • 讀書筆記丨怎樣吃一日三餐才健康?
    怎樣吃一日三餐才健康? 今天看的書是《你是你吃出來的》,這是一本關於營養學的知識。這本書的一個核心觀點是,我們吃的食物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身體狀態。想要讓疾病遠離自身,那麼就需要注重日常飲食。
  • 李健是這樣讀書的
    其實我讀書並不多,但我喜歡反覆閱讀同一本書,尤其是經典作品。這是受到作家餘華的啟發,他是幾乎不讀暢銷書的。如今各種出版物浩如煙海,而現代人的閱讀時間越來越少,你很難有時間和精力去檢驗哪些書是好還是壞。那些擺放在機場書店、火車站書店的五花八門的圖書,多數看了會讓人失望。但經典不會,無論何時翻閱經典,你都會滿載而歸。
  • 夢見吃東西什麼意思 夢見吃東西什麼意思
    夢到去世的父親生病了,想吃東西夢見死人,不用害怕,不一定是壞事。夢見死人還有一種含義,就是這個夢的確是一種警示。打算出門的人夢見吃死人的東西,建議勿考慮太多,可出發。懷有身孕的人夢見吃死人的東西,預示生男,夏佔生女,勿過勞累,食物小心。
  • 夢見吃東西
    夢見自己開懷大吃特吃,這是吉夢,說明近期你會有發財、貴人、新機遇等好事臨;夢見自己吃東西,但是有種不舒服的感覺,表明您近期壓力比較大,需要自我調節,或休息一段時間;夢見自己拒絕吃東西,如果出現這類夢境,往往意味著夢者長期得不到關,產生的一種心理上的逆反;夢見與別人一起吃東西,表明困難的時候能得到朋友的幫助。
  • 青聽丨你為讀書吃過的每一種苦,都被悄悄記下了帳
    他們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讀書,真的能夠改變命運。你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將來才能少吃生活的苦。前兩天,很多媒體都在爭相報導一個叫魏凱倫的大學畢業生。從小生活在甘肅大山深處的魏凱倫,家裡有姐弟四個,生活條件極其艱苦。
  • 吃得讀書苦,不留終身憾
    但是面對學生,老師還是想對他們說:吃得讀書苦,不留終生憾。厚積分秒之功,始得一鳴驚人!今天雖苦,但總有人比你更苦。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心存感激。同樣道理,別以為不讀書了,走出校門就是自由的,你總不能走著走著就走到別人家放把火燒了別人的家吧?所以,快樂教育,是最大的騙局!只有當你真正地熱愛讀書,你才會發現,讀書是可以讓自己樂中其中的。
  • 農村俗話說:「讀書讀書讀老鼠」,「讀老鼠」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讀書讀書讀老鼠」是很有趣的一句話,主要是「老鼠」這種人們非常熟悉的動物,讓人聯想頗多。也因為如此,我國農村就有很多種說法,都是各人站在各人的角度來解釋,各地又有各地的說法,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此文就這句俗語在我國民間的不同說法例舉如下。
  • 名人讀書名言大全
    21、書籍並不是沒有生命的東西,它包藏著一種生命的潛力,與作者同樣地活躍。不僅如此,它還像一個寶瓶,把作者生機勃勃的智慧中最純淨的精華保存起來。——彌爾頓22、書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陶淵明54、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55、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56、韜略終須建新國,奮發還得讀良書。——郭沫若57、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毛澤東58、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裡淘金」.——趙樹理59、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
  • 夢見自己吃東西
    相信很多人都跟小編一樣非常喜歡吃東西,平時不管是在家好在公司也好甚至是出去逛街都在吃東西。
  • 人為什麼要好好讀書
    書籍是一種媒介,傳遞著許多東西。書籍可以傳授許多經驗,許多知識,好好讀書可以提高自己的修養。不是有句古詩這樣說的嗎?「腹有詩書氣自華。」當然,有些人也是可以選擇不讀書的。那些生活一帆風順的人,那些精神追求比較低的人,那些頑固不化愚昧的人,這些人,讀書的欲望幾乎沒有的。
  •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紙質書|書香|蘇軾
    點擊播放 GIF 0.0M魯月期待一本好書,如同期待一位循循善導的智者:閱讀一本好書,了解蘇東坡、李清照、範仲淹>不讀書,人生只有一種經歷;多讀書,人生將有萬種體驗。王寧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發問:讀那麼多書,能記住的其實沒幾本,那麼,讀書還有啥用?我看到過一句話,剛好可以解答這個問題: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吃過很多食物,雖然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麼,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了我的骨頭和肉。
  • 《文學的故鄉》讀書動力源
    離開高中以後幾乎就不怎麼讀書了,曾經自詡是個有才氣的文藝小青年,一入建築門,就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工科女。上了研究生想跳出單一的圈子,來看看這個世界,突然才自己這幾年文化思考上的貧瘠。很多東西都希冀別人嚼碎了再去吃,吃得快,吃得爽,但失去咀嚼的過程也就失去了思考的本能。什麼都吃,一開始可以,但慢慢的就要思考自己的食譜。看《文學的故鄉》和《文學的日常》才發現自己讀書真的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