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話說:「讀書讀書讀老鼠」,「讀老鼠」是什麼意思?

2020-12-22 關山聽風

農村俗語「讀書讀書讀老鼠」是很有趣的一句話,主要是「老鼠」這種人們非常熟悉的動物,讓人聯想頗多。

也因為如此,我國農村就有很多種說法,都是各人站在各人的角度來解釋,各地又有各地的說法,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此文就這句俗語在我國民間的不同說法例舉如下。

1、讀書很勤奮

為了天下成名,寒窗苦讀,容易讓人想起三更半夜挑燈。已是夜深人靜之時,讀書之人依然在「

」苦讀。唐朝顏真卿的《勸學》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舊時的讀書人無人不曉,並以此詩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我讀書的時候,班裡也有很多同學以此詩為座右銘,用來激勵自己。

三更,在古代十二時辰記時法中為子時,「子」對應的十二生肖是鼠,因此,古人又把子時稱為鼠時。那時人們對這種計時方式再也熟悉不過了,就像現在我們熟悉一天有二十四小時中二十三時是什麼時候一樣。子時又是老鼠在家中在夜間最活躍的時間段。讀書人與鼠相伴苦讀,是舊時常見的現象,自然就會引起民間一些人的聯想。子時讀書,可看到老鼠身影,聽到老鼠聲音,因此人們就把讀書勤奮的人稱為「讀老鼠」。

還有一種說法,讀書人反覆地翻閱書本,結果書翻得破爛了,就像是老鼠啃噬過一樣,真是讀書破萬卷,形容讀者非常用功。

2、讀書很懶惰

這種說法一般用來形容年齡比較小的讀書人。小孩好動也好吃,看似讀書很認真,書不離手,句不離口,其實一直在開小差,是一種用書本掩蓋偷懶的小花招。當大人拿來好東西吃時,一隻手拿著書,一隻手拿著吃的。這個,書本上免不了要粘上平時吃過的飯粒、油、糖等。這樣的書本就容易被老鼠盯上,將其咬爛。老鼠咬書被大人們戲稱為老鼠讀書,也就是「讀老鼠」。

我小時候就有過類似的經歷,書本被老鼠咬爛過,無法使用,被大人嘲謔為「讀老鼠」,至今印象還非常深刻。

3、讀書讓人膽小如鼠

在農村,讀過書的孩們子被認為是膽小的人,有膽小像書生的說法。因讀書讓人懂得了禮節禮貌,也知道了做人的規矩,去掉了孩子的野性,凡事都按規矩辦,謹言慎行。與那些沒有讀過書的農村孩子相比,他們要粗魯得多,野性十足,膽子也很大,想撒野時就撒野,無拘無束。因此,讀過書的孩子往往被沒讀過書的人嘲諷為「膽小如鼠」,形容讀書人向老鼠學習,膽子就變小了。

4、讀死書

記得農村有人常說一個俗語「老鼠鑽書箱——咬文嚼字」,描繪的就是書呆子形象。比如,魯迅的作品《孔乙己》中的,就是一個書呆子形象,成了被群眾嘲笑、欺凌和侮辱的對象。其根本原因就在於,讀死書的孔乙己讀得連理想、幻想與現實都區別不清,這也是讀死書人的悲劇。因此,農村人就直白地說,讀死書的人是「老鼠鑽書箱」,老鼠拿書箱裡的書有用嗎?當然一點用也沒有。

5、讀書越讀人越精

老鼠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一般有兩種象徵意義,一是象徵靈性,二是象徵生命力強。靈性包括精明機靈和性能通靈。

老鼠生性機警,嗅覺靈敏,民間還傳說老鼠能掐會算,善知吉兇。雖然民間對老鼠很憎惡,也有「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俗語,但很多地方的農村習俗,對老鼠憎恨歸憎恨,厭惡歸厭惡,但又不敢輕易得罪它們,甚至還要討好它們。

民間用褒揚的話說老鼠「精明」,叫有聰明才智,用貶損的話說老鼠「精明」,叫奸詐狡猾。不管是褒揚也好,還是貶損也好,人們認為讀書越多的人就越像「老鼠」一樣精明靈敏。他們用知識武裝了頭腦,不管是明爭也好,暗鬥也好, 都鬥不過他們。就像現在流行的一句話:「沒文化真可怕,有文化更可怕」。用農民的思維方式,說讀書人就像老鼠一樣,時時時刻刻盯著你家的糧倉,讓你防不勝防。

因此,農村人對讀書人又怕又敬,怕的是他們的精明,敬的也是他們的精明。

6、讀老鼠,讀老書

讀老書,取其諧音「讀老鼠」。在中國傳統民俗文化中,民間的禁忌習俗,往往喜歡取諧音,在各種俏皮話,打諢插科,往往也利用文字中的諧音,以達到想要的效果。如果把「讀老鼠」理解成「讀老書」,那整句話就帶有了詼諧性,甚至揶揄的味道了。其中的含義與民間所說的「翻老黃曆」的意思差不多。比喻一些人讀書人不喜歡接受新生事物,不知世事的變通,不能與時俱進,而是喜歡用老眼光看人和事,人們就用「讀老書」來挖苦他們。

7、書中自有黃金屋

民間有讀書能讀出錢來的說法,也就是「書中自有黃金屋」。這種說法與一些地方的習俗有關。一些地方的農村認為,家中老鼠是一種吉祥富裕的象徵。如果老鼠突然離去,認為是家裡的不吉之兆,一般認為會有火災。浙江一帶的民間認為,老鼠的叫聲像過去數銅錢的聲音,如果是前半夜聽到老鼠的叫聲,家裡會有財富進來。而老鼠叫聲聽得最多的人,就是三更挑燈的讀書人。

也有的地方認為「鼠是糧袋子」,家有讀書人,就意味家裡會興旺發達,將來家裡有吃不盡的糧米。這與「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積錢積穀不如積德,買田買地不如買書」的傳統理念是一樣的。

相關焦點

  • 讀書 | 《獅子與老鼠》:讓孩子明白和「弱智」交朋友的意義
    Lion and The Mouse《獅子和老鼠》,出自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獅子雖然很大,但有一顆善良的心,所以它放走了小老鼠,小老鼠雖然很小,但知恩圖報,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幫助獅子重獲自由。本書的繪圖是由鉛筆,水彩和彩色鉛筆構成,接近寫實的構圖風格,既有非洲大草原的全景圖,也有獅子捉住小老鼠瞬間的特寫圖,每頁中的花草樹木的細節也都兼顧。仿佛讓讀者瀏覽一張張清晰的照片一樣。
  • 讀書三問(讀什麼、怎麼讀、為什麼讀)
    讀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讀什麼書(what),怎麼讀書(how)和讀書為什麼(why)。在北京批評有些人時常說:「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大學生要讀書,要在小學、初中和高中基礎上繼續讀書。終生學習,這是地球村發展所需要的信念和習慣。人們常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在我看來,讀書行路各有千秋。在科技發展的今天,足不出戶走天下已成為事實,但我們這代人還是喜歡將真實和虛擬世界加以區分。
  • 《貓和老鼠》遊戲系統居然還會「讀心術」?口是心非的老鼠被識破
    老鼠偷吃奶酪,貓要抓老鼠,一場貓鼠追逃的遊戲開始咯,大家好,我是鼠玩家戲蟲。 遊戲系統的「讀心術」 連「讀心術」都會啦? 上圖裡的這隻小老鼠被萊特寧抓住後,發出「貓大哥,我錯了!」
  • 農村俗語:「寧種『老鼠愁』,不種『冠蓋頭』」,是啥意思?
    在咱們農村,就有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寧種『老鼠愁』,不種『冠蓋頭』」。由此可見,許多農民朋友還是懂得法紀的。 「什麼?咱們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是什麼呢?」我不解地問。
  • 「書越來越多,到底該怎麼讀?」丨《讀書讀書》
    這對於致力於終身讀書的人興許並不構成問題,他們終將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對於兒童和青少年而言也算不得什麼問題,他們讀書多半靠別人引導;老年人則可能還有那麼大的好奇心和讀書興趣的怕也不太多,讀書能力,至少是目力和記憶力,到老年也會大不如前了。所以,金克木總結道:「書讀不過來的問題只怕主要是從二十幾歲到五六十歲以知識為職業的人的煩惱。
  • 女人讀不讀書,過的是兩種不同的人生
    我讀小學的時候,每次放假回家,來我家串門的親戚朋友看到我在寫作業,就會跟我的父母說:「女孩子,識幾個字就差不多得了,她長得水靈,總能嫁個好人家;」「女孩子讀那麼多書幹嘛,最後不是要結婚生孩子帶孩子的嗎?」但是我媽卻不以為然,她在我小時候跟我說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不僅要好好讀書,而且要努力讀書,要考出去,看到外界的世界。
  • 讀書 | 2018推薦書單
    讀書 | 大英博物館:身未動,心已遠3、《六神磊磊讀唐詩》六妹說,什麼是文化認同?就是一個中國人,當你看到月亮的時候,想到的是鄉愁、嫦娥,而不是月滿變狼人。而唐一代的詩人創造出的詩句和意向,已經浸潤了我們的文化,刻入了本民族的血脈。讀書 | 跨越唐詩的一道矮牆4、《四時之詩》
  • 老鼠人是什麼意思 老鼠人和蝙蝠人什麼梗介紹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知道,最近在網上有很多比較有趣的形容詞,比如有的人會說別人是一個「老鼠人」,那麼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想必大家應該都非常好奇吧?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老鼠人是什麼意思  其實說到這個「老鼠人」到底是什麼意思,簡單點來說,這個詞就是專門用來形容人的,而且是那種沒有心氣兒的人,準確點來說就是對自己沒有信心,完全沒有能力改變現狀的人,其實這個詞就是專門嘲諷這個人生活方面非常不如意,而且基本上已經失去希望的人。
  • 讀書筆記:《我讀:讀書,讓我們不再孤單》
    主講人梁文道品味獨到,是廣為人知的「說書人」,他興趣廣泛、涉獵頗廣,每一本書都經過自己的揣摩、消化吸收,最後形成了真實而中肯的評論,沉穩客觀地把各種思潮、社會文化熱點與你私享,讓你領略讀書的美好,在獨處時亦不會孤寂,獲得心靈的慰藉。
  • 嚴歌苓:讀書是生命的另一種存在|賞讀
    當時因為很好奇,我就開始探聽、去讀,那時當然都是生吞活剝似的讀,所以也將《紅樓夢》讀得似懂非懂。 那時看書都是憑自己的興趣挑選內容看。比如那時我看《戰爭與和平》,關於打仗的內容都不看,光看談戀愛的。讀《安娜·卡列尼娜》,也是把英文的那一段都跳過去,關於農村描寫的那段都跳過去。
  • 做夢夢到老鼠什麼意思 夢見老鼠預示著什麼
    做夢夢到老鼠什麼意思夢見老鼠預示著什麼夢見老鼠,會被很多人惦記、算計,老鼠是一種生活在黑暗中的東西,它常常在最陰暗的角落裡,暗中觀察。夢見老鼠,說明做夢者最近遭人惦記,可能會被人陷害。做夢夢到貓捉老鼠,是好事,意味著做夢者最近的心頭大患將會被解除。
  • 夢見去讀書預示著什麼 女人夢見去讀書是什麼意思
    夢見去讀書預示著什么女人夢見去讀書是什麼意思夢見上學,吉兆,生活會幸福。夢見上學,可能是由於你最近的生活壓力造成的,而在夢中讓你想起了在學校天真的日子。你渴望現實生活能夠像上學時候的日子一樣。
  • 夢見老鼠是什麼意思
    原版周公解夢老鼠什麼意思  夢見白鼠引路人提攜;  夢見鼠咬人衣所求得
  • 書該如何讀?看朱熹的讀書六法
    當然這個說法未免有些功利,但它也反映出讀書對於人的重要性。讀書可以增長知識,廣博見聞;讀書可以陶冶情操,培養品行;讀書還可以舒緩壓力,放鬆心情。不同需求,不同個性的人們,都能在書籍中找到自己的一片獨特天地。可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讀書也不例外,書可以立志也可以喪志。會讀書讀好書使人受益良多,濫讀書讀壞書讓人受害不淺。
  • 好讀 | 老鼠的夢
    美國科學家馬休·威爾遜最近宣稱,他已弄清楚他實驗室裡的老鼠在夢中想些什麼。他的實驗方法是,把微電極置入實驗鼠腦的海馬區(海馬區是專門負責記憶和學習的腦區),然後訓練這些老鼠繞環形跑道奔跑,在奔跑中對它們的大腦神經元放電進行監測。同樣,在晚上老鼠入睡以後也對其進行監測。
  • 讀書對普通人有多重要?為什麼說只要讀不死,就往死裡讀
    關於讀書,前兩天看到一個網友說過這麼一段話:農村,甚至是城市工薪階層的孩子,你要相信讀書是你唯一併且可靠的出路,只要讀不死,就往死裡讀,素質教育,那都是給富人看的,是給富人孩子錦上添花用的。今天我們暫且不討論教育的問題,我想分享一下讀書學習這件事本身對於普通人的意義和影響。供大家參考。讀書是強大自己成本最低,而且見效最明顯的一個途徑通過讀書學習,讓自己通過知識強大自己,從而讓人生獲得改變。對於廣大的普通人來說,是成本最低,而且見效最明顯的一個途徑。
  • 農村老鼠大變樣,多見的是小老鼠,大老鼠去哪了呢?
    現如今,農村變化是巨大的,這不只在生產生活水平上有所體現,就連長期與人們生活息息相伴的一些動物也發生了不小改變。就像過去農村土狗,由于洋狗入侵,已變得不再那麼純正了。而農村老鼠也發生了不小變動,過去那大大老鼠少見了,出現在人們面前的主要是小老鼠了,婉如花生米大小,跟永遠長不大似的。想想以前那老鼠真叫一個大,雖說貓是其剋星,但有的碩鼠與貓相較量,也不處於劣勢。而對於那些年回憶最深刻的莫過於集市上賣老鼠藥的,口才好的堪稱超級主播,還有的用老鼠尾巴換鼠藥,那機靈古怪的大老鼠一旦聽見人們投藥的說話聲,便不再會食。
  • 小區封閉,我們宅家能幹什麼?讀書,讀書,還是讀書!
    書山有路勤為徑,一本好書匯集了一位精英人士的思想精髓,讀一本好書如同和一位高人對話。2021年1月6日我在石家莊宅居,既然不能出去,不妨靜下心來,找一本書讀。讀書就像養花兒,需要你細心澆灌讀書不同於隨便翻開手機網絡小說,享受文字快餐;讀書也不是打開短視頻媒體,快速閱覽短小快的信息。
  • 新一年,讀書,「讀勝」
    所以世界上有那麼多有書癖的人,「讀書種子」是不會斷絕的。買書就是一樂。舊日北平琉璃廠、隆福寺街的書肆最是誘人,你邁進門去向櫃檯上的夥計點點頭,便直趨後堂。掌柜的出門迎客,分賓主落座,慢慢地談生意。不要小覷那位書賈,關於目錄、版本之學,他可能比你精。
  • 曾經農村大老鼠最常見,如今則是小老鼠,莫非大老鼠會變?
    在農村,老鼠是最為常見的。雖說千百年來,一直是追打的對象,但靠著頑強生存能力,似乎永遠在和人類糾纏,有些剪不斷,還牽扯。但有個現象,不知你發現沒有,就是如今農村老鼠跟以前大不一樣了,變得巨小了。遙想八九十年代,農村那老鼠不但多,而且碩大,有時半夜三更貓鼠大戰,受傷敗北的往往不是鼠而是貓,可謂猖獗一時。那時不只是外邊,就是人們臥榻之下,也是老鼠開會遊擊之地。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有用老鼠尾巴換老鼠藥,那集市上賣藥小販,口才好的,放到現在足以堪稱超級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