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個南方的偏遠小城,那裡有著最傳統的思想。男孩可以自由、任意地做選擇,而女孩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到了適婚年齡之後找一個好人嫁了。
雖然我出生的時代已經是非常先進的時候了,但是人們的思想依然沒有改變。
我讀小學的時候,每次放假回家,來我家串門的親戚朋友看到我在寫作業,就會跟我的父母說:
「女孩子,識幾個字就差不多得了,她長得水靈,總能嫁個好人家;」「女孩子讀那麼多書幹嘛,最後不是要結婚生孩子帶孩子的嗎?」
但是我媽卻不以為然,她在我小時候跟我說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不僅要好好讀書,而且要努力讀書,要考出去,看到外界的世界。爸爸媽媽這輩子就這樣了,但你不行,不要因為是女孩子就被別人看不起。」
那句話我一直記在心裡,所以我在中考的時候考上了我們市裡的重點高中,那所高中跟我家隔了好幾個縣,我成了寄宿學生,每個月只能回家一次。
我記得有一次我回家,我奶奶跟我說:「你看看你爸爸為了你讀書,每天多辛苦的工作,早出晚歸的,一年也掙不了多少錢,全都花在你身上了。你要學會感恩。」
其實話說到這份上都算是挺溫馨的,但奶奶最後說的那句話讓我實在感覺不舒服,她說:「別你爸媽這麼辛苦供你讀書,以後看上哪個男人了就跟別人跑了。」
當時我骨子裡的叛逆勁就上來了,我在想我一定要證明我不是那種人,而且我父母生我養我那麼大,我怎麼可能會在將來某一天棄他們於不顧呢?
但是奶奶說的一些話並不是沒有道理,我們家經濟條件確實不好,父母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這樣的家庭供一個孩子上學的確費勁,更何況當時我還有一個上初中的妹妹。
在我們那個地方,很多女孩子都是上了高中之後就不得讀書了,很多人都會選擇畢業後回家幫襯父母,幹個幾年活,就找個人嫁了,之後生兒育女。但是我沒有,因為我在高考那一年考上了上海的一所高校。
我第二次聽到女孩讀書無用的話,是在我考上大學那一年,因為我選擇的專業是我非常喜歡的,可那個專業的學費並不便宜,一學年的學費需要一萬多塊錢,對於家庭富裕的人來說一萬塊不算什麼,但對於我們家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所以在我爸去跟我爺爺借錢給我交學費的時候,他拒絕了,並且告訴我爸:「你已經供她讀了高中夠了,現在還要把她送去上海讀大學,這跟失去一個女兒有什麼差別。因此借錢沒借到,我爸把他摩託車賣了三千塊,加上一些東拼西湊的錢把我送去了大學。」
後來整個大學四年我努力學習,在我大四那一年得到出國留學的全額獎學金,我又再一次的踏上了自己的求學之路。畢業之後我選擇留在了上海,想要過一種不一樣的生活。
現在我回家,聽到最多的話依然是嘲諷,旁人依然覺得我的成績,我的經歷,我的父母對我的栽培是為了我將來嫁出去有更高的要求,即使我說我不願意結婚,他們都視為我是眼光太高,誰都瞧不上。
而說這些話的人,要麼沒讀過書的人,要麼就是喜歡嚼舌根,在背後說別人的人,要麼就是嫉妒別人的人。
可女人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兩種不一樣的人生。
古時候可能女孩子被教育是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那個時候的女孩大多都是依附於男人而存在,只能在家洗衣做飯帶孩子,伺候家裡人,因此,那會兒的女人地位是非常低的。
但是現代,依然有人會存在女人無需讀太多書的想法。
就拿我老家的一個女孩來說,她比我小兩歲。因為是女孩子關係,所以她在很小的時候就被教育無需讀太多書,只需要在將來找個差不多的男人好好過日子就行。因此這個女孩在初中畢業之後連高中都沒有上,就回家待著了。
在她十六歲那年,她去外面打工,年紀小什麼也不懂,城裡的規矩更是無法適應,後來就回家了,在家裡又待到了十八歲,父母便把她許給了同村的一個男人,那個男人兩萬塊錢的彩禮就娶到了一個比自己小將近十歲的女孩。
從那以後,這個女孩就過上了和別人一樣的生活,生兒育女,生了一胎生二胎,每天跟村裡的其他女人談八卦,說別人家的瑣事,說著毫無意義的話題。
我不能說這是一種悲哀,只能說這就是我們那座小城的灰色地帶,是無數女孩重複的命運安排。
這樣看來我是幸運的,至少我有一個十分疼愛我的父母,他們深知不讀書的女孩的命運的天花板在哪裡,也知道只有我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他們才不枉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上。
有句話說:腹中有書氣自華。
時間流逝,書香是女人最迷人的味道。楊絳先生曾在《我們仨》裡寫道:「我們的閱讀面很廣,所以人心惶惶時,我們並不惶惶然。」
讀書,是一個人成長最好的捷徑,也是豐富自己知識面最好的一種方式。
就像董卿說的:「我始終相信,我讀過的書都不會白讀,它總會在未來日子的某一個場合幫助我表現得更出色。」
讀書,能讓一個女人遠離心窮,讓自己變得更加有內涵,有氣質。
就像我媽一樣,她是一個十足的農村婦女,但因為我十分喜歡買書,家裡的書堆了一個又一個柜子,因為我很少回家所以她會把我的書翻出來看,雖然不見得每個字她都能認識,但她學會了上網查閱資料。
在跟我聊天的時候還能說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是我想不到的點她都能說得頭頭是道。後來時間久了,她自己便覺得自己跟其他人不一樣了,她不愛傳別人的八卦,也不愛出門跟人聊天了。
我爸看到她如此沉迷於書的世界,自己為了能跟我媽說得上話,也開始跟著她一起讀書。後來他們倆甚至能在我們一家人的聊天群裡分享彼此的讀書心得,順便讓我看看他們說得對不對。
我們家算不上書香門第,也沒有這個基因的存在,但讀書這一件事卻是潛移默化的,他們會因為我熱愛的東西想要了解,因此他們自己也愛上了讀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白巖松曾說:「讀書不僅了解世界,還可靠近人心,更重要的是,越來越知道自己是誰,該去哪,想要什麼?」
不讀書的女人,往後餘生過的都是一眼到頭的日子;而讀書的女人會明白,除了外面的花花世界,還有眼界之外的世界。
我相信,每一個人願意讀書,並且堅持讀書的人,肯定不會是一個平庸的人。就像我在上面說到的我媽媽的例子,她只是一個平凡的農村婦女罷了,但因為讀書這件事,讓她在她的世界裡,在別人的眼裡不再是一個平凡的人。
讀書改變的不僅僅是她看待一件事的看法,還有別人對她的態度,就像以前覺得我媽媽供我讀書是一件很傻的行為的人,都會來跟她請教該如何教育孩子一樣。
這個世界,會善待每一個熱愛讀書的女人。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終將會成就一個更好的你。
如果你覺得人生無趣,那是你讀的書還不夠多。願你能夠讀萬卷書,還能保持著內心的謙卑和熱愛,淡定從容;願你走過很多路,依然能夠乘風破浪,直濟滄海,活出自我。
如果你不知道讀書應該從何開始,那不如就將世界十大名著翻來看看,《簡·愛》、《傲慢與偏見》、《飄》、《安娜卡列尼娜》等等,都是值得我們這一生去品讀的名著。
本文配圖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