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三十九:「漢末首席好人」,為何被羅貫中刪光戲份

2021-02-14 大錘說史

如果懶得看文字可以聽語音版喲~↓↓

(在 [喜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錘說史」關注收聽過往節目)

我們 「BT歷史零售」 公眾號正式更名 「大錘說史」 

大錘為大家推出全新系列《三國演義細節解密》,在每周一晚,大錘都會為你揭秘三國,希望各位讀者老爺多多支持!本期第三十九回!

咱們三國演義細節解密,在此前用了四章的篇幅,介紹了漢末意見領袖劉表,從一騎定荊州到坐困愁城、淪為籠中之虎的人生經歷。在漢末三分的亂世歷史中,素來有漢末「劉氏三牧」之說,也就是東漢末年先後有三位姓劉的皇室宗親擔任過州牧一級的封疆大吏。大錘用了四個章回,說完了荊州牧劉表,接下來我們要說的,就是另一位比劉表名聲還要好、但是下場也比劉表還要慘的三牧之一——東漢末年的幽州牧劉虞


劉虞這個人在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只出現過一次,這就是在小說第二回。書中交代:劉備因為張飛怒鞭督郵而被迫棄官跑路,這時候東漢北部邊疆的幽州一線,當地豪族張舉張純勾結烏桓,發動叛亂。為了鎮壓二張叛亂,東漢朝廷任命劉虞為幽州牧。劉虞到任之後帶兵進剿二張叛軍,重新起用劉備為都尉參加這次平叛戰鬥。劉備正是靠著參加剿滅二張叛亂而洗白了自己之前的過錯,重新得到朝廷的任用。


至此,劉虞的戲份就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全部結束了。其實劉虞此人在漢末歷史中有非常多的戲份,他的名氣也非常大。



劉虞的名氣,首先是來源於他的出身。劉虞的先祖是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的嫡長子東海恭王劉彊[qiáng],這位劉彊堪稱東漢時代的「忍者神龜」,因為他的生母是劉秀第一任皇后郭聖通,所以一度劉彊還當過太子。只不過劉秀對陰麗華的承諾比較早感情比較深厚,最終郭皇后被廢,陰麗華當了皇后,失去了母后支持的太子劉彊非常被動,幾次「謙讓」太子之位,最終,劉彊跟陰麗華陰皇后的兒子東海王劉莊來了一個對調,劉莊成了太子,劉彊去當了東海王。


不過儘管如此,畢竟劉虞祖上是當過東漢第一代太子的,屬於根正苗紅的漢室宗親,並且劉虞的祖父劉嘉當過朝廷高官(九卿之一的光祿勳),父親劉舒也當過丹陽太守,劉虞的家庭條件比較好,尤其是跟劉備這種需要追溯到西漢劉勝的落魄皇族相比,更是優越得多。


劉疆

另外,劉虞在政壇出道很早,歷任戶曹吏、縣令等基層官員,後來升任幽州刺史、甘陵國國相等高官。在公元187年二張發動幽州叛亂之後,又被朝廷任命為幽州牧。在剿滅二張叛亂之後,又得以升任太尉並封侯。


在這一系列官場浮沉中,劉虞發揮了自己的政治特長,在自己擔任地方長官的時候做了一些恢復當地經濟的好事,積累了非常豐厚的人望。當時就有神話傳說,說劉虞在擔任博平令的時候,治理地方成績顯著,連隔壁縣鬧蝗災,蝗蟲只禍害臨縣,都不進劉虞的地盤,可以說是神靈都要表示對劉虞德政的尊重了。——當然這個蝗蟲不擾有德官員,屬於古代表揚清官的常規套路,這樣的「仁義蝗蟲」在正史《三國志》裡就出現過好幾次,是不能當真的。真實歷史中的劉虞又沒有農藥,蝗蟲災害哪裡還能選擇目標後精確打擊。後世的我們只需要明白,這是當時人對劉虞評價較高的一種體現,就行了。


除了官聲很好之外,劉虞的行政才能也很不錯。尤其是在成為幽州牧之後,劉虞沒有通過大規模使用武力,而是以安撫綏靖等方式拉攏了塞外胡人部族,瓦解了二張叛亂的基本盤,成功穩定了風雨飄搖中的東漢王朝的北部邊疆。


幽州以往因為地處北疆前線,戰事多而人口少,一直有財政赤字缺口,長期需要朝廷調撥臨近州的財政收入予以支援。劉虞擔任幽州牧以後,通過開通與北方遊牧民族的互市、開發漁陽當地的鹽鐵營收、鼓勵老百姓發展生產等等,迅速實現了幽州地方的財政和糧食自給自足,並且讓幽州一時間成為政局安定、物價平穩的地區,吸納了周圍地區因為黃巾戰亂而離散的百姓一百多萬人。


正史《後漢書》評價說:「劉虞守道慕名,以忠厚自牧。美哉乎,季漢之名宗子也。」這是很高的評價。劉虞可以說是東漢末年活躍在政壇上的「首席好人」。


劉虞這個「首席好人」,在當時聲望到達頂點的一個象徵,就是在公元191年,關東諸侯聯軍討伐董卓,由於董卓挾持漢獻帝,為了在政治上爭奪主動,關東諸侯的韓馥[fù]、袁紹等人為首,謀劃擁立劉虞為皇帝,與董卓等人對抗。袁紹等人在當時明確說,他們之所以擁立劉虞,就是考慮到劉虞一直以來的品德名聲非常好。當然,這個計劃因為劉虞本人的強力反對而流產了。

從這些內容來看,劉虞深度參與了東漢末年的幾件重大事情,包括平滅二張叛亂、關東諸侯討董等等,甚至還包括,後來導致劉虞兵敗身亡的與公孫瓚的幽州大決戰,這些都是與曹劉等三國演義主要人物的活動時間是重合的。這樣一位在三國時代曾經差一點當皇帝的「首席好人」,為什麼會在《三國演義》裡戲份幾乎被刪光了呢?


根源,就出現在劉虞拒絕袁紹等人擁立當皇帝這個歷史事件上。當時,劉虞拒絕袁紹等人的說客時是這麼說的:如今天下崩壞,皇帝正在董卓那裡蒙難。大家都是各州郡的長官,應該糾合力量,共同去輔佐皇帝。擁立我當皇帝的手段,這不僅是抹黑我,而且還是造反謀逆!


這段話,把劉虞的政治主張表述得很清楚,就是劉虞認為:在東漢末年,真正的忠臣尤其是漢室宗親姓劉之人,應該集合自己的力量,去全力營救皇帝,而不是自己當皇帝。這個時候自己當皇帝的,都是叛賊都是大壞蛋。


劉虞這樣的表白,相當於給所有劉姓皇室,都上了一道政治上的緊箍咒。——小說《三國演義》裡面,誰是劉姓皇室宗親?劉姓皇親裡面誰有實力?有實力的劉姓皇親裡面,誰又惦記著要當皇帝的?


這樣的人不止一個,但是因為這段話而被人想到的,首當其衝,就是《三國演義》中的主角之一,劉備。


《三國演義》中的劉備,正是走完了劉虞這套拒絕當皇帝的全套程序,雖然劉備從來都是「有大志」,一直籌劃著「天下三分」,卻也要等到曹丕篡漢、謠傳漢獻帝遇害的時候,才登基做了皇帝。但有些事情,可以大膽去做,卻不可以明面來說。


這麼一個名氣很大、官聲很好而且還拒絕當皇帝的劉氏宗親劉虞,如果出現在小說《三國演義》的前面章回中,再把劉虞不當皇帝這些事情濃墨重彩描述一番,這就相當於給後面當皇帝的劉備提前套上一頂緊箍咒。而且一旦安排這樣的劉虞出現,後面的劉備即便走完了全套程序才當皇帝,也比劉虞的道德水平上差了那麼一點點,對於讓劉備以仁德稱帝的羅貫中來說,這也是給自己找不自在。


於是,後世的我們就看到,漢末首席好人劉虞,就只能在古典小說《三國演義》裡被刪光戲份,做一個安靜的背景人物了。

非正常歷史研究人員,專注歷史銷售幾千年~

我們以史為鏡,可以照亮你的美

想看有趣的歷史八卦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吧!

(每周一、三、五、日晚更新)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四十:好人劉虞的致命弱點
    如果懶得看文字可以聽語音版喲~↓↓(在 [喜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錘說史」關注收聽過往節目)我們 「BT歷史零售」 公眾號正式更名 「大錘說史」 大錘為大家推出全新系列《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上一回三國演義細節解密,大錘向列位讀者聽友講述了,東漢末年「首席好人」劉虞雖然官職已經做到了幽州牧、成為牧守一方的諸侯,但是卻因為種種歷史原因,被古典小說《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出於塑造主角方面的考慮,刪掉了大量戲份,成了《三國演義》中的人肉布景。
  •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三十四:歷史迷霧中的白波軍
    >如果懶得看文字可以聽語音版喲~↓↓(在 [喜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錘說史」關注收聽過往節目)我們 「BT歷史零售」 公眾號正式更名 「大錘說史」 大錘為大家推出全新系列《三國演義細節解密最近我們的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一直在講述漢末關中的戰亂,首先是王允指使呂布刺殺董卓,隨後是賈詡攛掇李傕郭汜反攻長安,然後又是李傕郭汜等西涼武人集團內訌不休,東漢王朝統治在這五六年時間裡的關中戰亂裡迅速走向了崩潰。在關中這一場持續數年的大混戰,還有一條主線就是圍繞漢獻帝,各方展開的爭奪戰。
  •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二十一:丁原死亡之謎
    如果懶得看文字可以聽語音版喲~↓↓(在 [喜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錘說史」關注收聽過往節目)我們 「BT歷史零售」 公眾號正式更名 「大錘說史」 大錘為大家推出全新系列《三國演義細節解密大錘的三國演義細節解密,前幾期為列位讀者聽友,講述了十常侍之亂和大將軍何進之死。大錘專門說過,何進的死亡,直接原因就是此人不夠狠、沒料到對手是瘋子(也就是沒有估計到對手的下限)。 在何進死後,何進手下的袁紹曹操等梟雄還沒來得及登場,漢末著名的狠人、被後世人看作是混世魔王的董卓董太師,就帶著他的西涼羌胡軍人馬,浩浩蕩蕩登場了。
  • 歷史解密 || 羅貫中和《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有人說是山西太原人,也有人說是山東東平人,他是那裡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寫出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有史料記載,《水滸傳》雖是施耐庵先生編寫,可最後部分的添加、修改都是羅貫中整理出版的。羅貫中還寫出了《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宋太祖龍虎風雲會》等名著,成為明朝初期著名的作家。
  • 羅貫中借三國演義寫元末三雄爭霸:他自比諸葛亮,誰是篡漢曹操?
    「有志圖王」的湖海散人羅貫中本人就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所以他描寫宏大的戰爭場面和巔峰權謀,駕輕就熟。 對照後漢三國和元末明初的歷史,我們會有一個有趣的發現:《三國演義》其實就是《元末演義》,羅貫中自比諸葛亮,那麼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誰是曹操孫權劉備?
  •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四十一:導致好人劉虞喪命的幽州暗戰
    如果懶得看文字可以聽語音版喲~↓↓(在 [喜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錘說史」關注收聽過往節目)我們 「BT歷史零售」 公眾號正式更名 「大錘說史」 大錘為大家推出全新系列《三國演義細節解密最近兩期三國演義細節解密,大錘跟列位讀者聽友聊的,都是漢末劉氏三牧之一的好人劉虞,其崛起與敗亡的過程。劉虞這個人聰明過人,官聲很高,但是因為不懂軍事,多慮惜身,最終在幽州大決戰中軍敗身死。
  •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五十一:韓馥為何坐失良機,他的終極反擊又為何失敗
    如果懶得看文字可以聽語音版喲~↓↓(在 [喜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錘說史」關注收聽過往節目)《三國演義細節解密在後臺回復「三國演義」,查看更多三國的精彩故事!上一回的三國演義細節解密,咱們概括介紹了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只出現了三次就領盒飯退場的東漢末年著名諸侯,冀州牧韓馥的發家歷史。咱們在上期末尾說到,韓馥使用了很多伎倆給袁紹拆臺,但是就在韓馥這邊忙著拆臺的時候,他卻喪失了一次追趕袁紹的天賜良機。
  •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五十七:白馬將軍公孫瓚的成功秘訣
    如果懶得看文字可以聽語音版喲~↓↓(在 [喜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錘說史」關注收聽過往節目)《三國演義細節解密在後臺回復「三國演義」,查看更多三國的精彩故事!咱們之前的三國演義細節解密,最近一直都在講述漢末各地紛爭中崛起的地方諸侯,前兩期我們介紹了幽州著名狠人公孫瓚的崛起故事,中間我們插播了一期于敏院士的紀念專輯,本期,大錘繼續回歸公孫瓚的話題。
  • 羅貫中:我寫的不是《三國演義》,是哥的人生與夢想
    今天就讓洞察君和你好好聊聊羅貫中和他的《三國演義》。隨著元末農民起義爆發,「有志圖王」的羅貫中來到了起義軍領袖張士誠的手下,意圖成就一番事業。於是《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的第一回誕生了!元末農民起義勢力最大的是紅巾軍,而漢末農民起義則是黃巾軍。張士誠是販私鹽出身,劉皇叔是賣草鞋出身。張士誠有張士德、張士信,是骨肉三兄弟。所以羅貫中便給劉皇叔安排了桃園三兄弟。
  • 王朗是三國著名仁義君子,為何被羅貫中寫成《三國演義》中的丑角
    但真實歷史中的王朗,卻與《三國演義》大相逕庭。王朗,字景興,東海郡琰縣人。他年輕時,飽讀四書五經,滿腹學識,受到太尉楊賜的賞識,被任命為甾丘縣長。楊賜病故後,王朗悲痛欲絕,主動辭職為恩師服喪。官府屢次徵召他,委任他官職,王朗恪守古禮,予以果斷拒絕。服喪期滿後,徐州刺史陶謙聽說了他的賢名,再三請他出山,擔任治中從事之職。
  • 《三國演義》那麼多版本,為何毛宗崗的版本最終勝了下來
    三國的故事非常精彩,不止現在的人喜歡,其實就連古人也為之瘋狂。而我們現在大多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尊劉貶曹,也知道它不是正史,但其實羅貫中是背了個鍋。真正尊劉貶曹的祖師爺並不是他,《三國演義》其實是參考了幹話說書《三國志平話》。這是一本怎樣的書呢?到底我們看的《三國演義》是怎麼誕生的?
  • 《三國演義》普及歷史知識?錯了!羅貫中是歪曲歷史的始作俑者
    同時讀過《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朋友就會發現,《三國演義》可以說是真真假假,常常張冠李戴,為了達到藝術效果,塑造給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完全不顧真實的歷史。這或許是羅貫中原本就不熟悉歷史,加之在成書之前,民間已經有了很多話本之類,故事能不能傳播廣泛,完全是看人們的意願。
  •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四:劉備的老婆們
    我們 「BT歷史零售」 公眾號正式更名 「大錘說史」 大錘為大家推出全新系列《三國演義細節解密》,在每周一晚,大錘都會為你揭秘三國,希望各位讀者老爺多多支持!本期第四回!應該說,歷史上的劉備老婆這個職位,屬於比較高危的職業範疇。
  • 山西名人:《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
    中國的第一部流傳最廣、影響最深、成就最高、氣魄最大的章回體古典小說《三國演義》,即《三國志通俗演義》,就是通過生活在這一歷史時期的、傑出的小說大家——羅貫中的椽筆誕生並風行於世的。他在我國的文學發展史上,建樹了不可磨滅的偉大功績。同時,為世界文學的寶庫,也增添了燦爛的光彩。
  •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七十六:劉備與丹陽兵之間為什麼會反目成仇
    如果懶得看文字可以聽語音版喲~↓↓(在 [喜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錘說史」關注收聽過往節目)《三國演義細節解密在後臺回復「三國演義」,查看更多三國的精彩故事!最近咱們的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一直在講述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涉及的東漢末年各地諸侯,其中最近幾個章節,我們一直在說割據徐州的人們,上一期我們已經從徐州第一任長官、全能戰士陶謙,講到了接受徐州的第二任諸侯,劉備。
  • 【三國演義】羅貫中簡介
    《羅貫中簡介》羅貫中(1330—1400),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一生著作頗豐,主要作品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雲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粉妝樓》、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滸傳》、代表作《三國演義》等。
  • 【名著選讀】羅貫中《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是一部長篇歷史小說,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長篇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與《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齊名。《三國演義》作品寫的是漢末到晉初這一歷史時期曹魏、蜀漢、孫吳三個統治集團間政治、軍事、外交等各方面的複雜鬥爭。《三國演義》標誌著歷史演義小說的輝煌成就。在傳播政治、軍事鬥爭經驗方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
  •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九十四:張邈與曹操為何從生死之交變生死之敵
    咱們一起暢聊古今歷史八卦,分享有趣的故事,大錘在這裡等著您~最近,大錘的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一直在講述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出場或沒出場的東漢末年各地諸侯。這段時間,大錘已經講到了曹操作為兗州第二代霸主,在第二次徵討徐州陶謙時,本來這次局面是曹操軍摧枯拉朽,把陶謙劉備聯軍打得到處逃竄。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陳壽⑧|《三國志》若改名《漢末晉初志》,還會...
    假如沒有《三國志》,之後會不會有《三國演義》,我們今天對三國這段歷史會不會有這樣的記憶?這個很難說。」羅偉章在羅偉章看來,《三國演義》雖好,但離偉大還有一步之遙。「要是羅貫中能寫出人物的自我審視,能多一些生命情懷,他和他的書,會是多麼偉大呀!不偉大,但照樣好。
  • 羅貫中《三國演義》(聽書)
    《三國演義》又名《三國志演義》、《三國志通俗演義》,是我國小說史上最著名最傑出的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羅貫中,由毛綸,毛宗崗父子批改。在其成書前,「三國故事」已經歷了數百年的歷史發展過程。在唐代,三國故事已廣為流傳,連兒童都很熟悉。隨著市民文藝的發展,宋代的「說話」藝人,已有專門說三國故事的,當時稱為「說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