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郭靖與楊康對比的體會

2021-02-19 母親教育

對郭靖與楊康對比的體會


對於我們這些六十年代初出生的人來說,對《射鵰英雄傳》應該比較熟悉。同樣是英雄的後代,為什麼高智商的楊康失敗了,而智力平平的郭靖卻取得了巨大成功呢?也許有人說,郭靖同學運氣好,碰到的都是高手。運氣真的是郭靖成功的因素嗎?雖然是虛構的小說,但通過對兩個人物的比較,會讓我們學到很多。


(一)、母親成就孩子性格。郭靖的母親李萍,用現在的話講是個標準的家庭婦女,沒有文化,沒有地位,遭逢家庭巨變,但她不向命運屈服,也不枉自菲薄,培養了郭靖很多優點:積極向上,吃苦耐勞,獨立,不服輸,認死理,講信義,有責任心,有民族大義。楊康的母親包惜弱,用現在的話講是個超級白富美,有文化,有教養,有背景,但所謂慈母多敗兒,她沒有能夠培養楊康吃苦的精神,更沒有培養楊康的民族大義,導致後來楊康人生的重大悲劇。可以說,楊康的失敗,根源在於包惜弱。


(二)、父親成就孩子未來。完顏洪烈對楊康精心培養,寄以重望,卻以失敗告終。為什麼?用現在的話來講,完顏洪烈相當於大型壟斷國企的董事、副總裁,有望接任總裁,而楊康則是他培養的接班人。完顏洪烈其人才智有餘,而德行不足,整天陰謀詭計,他的身邊更聚集了一幫惡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長期的耳濡目染造就楊康同樣才智有餘,德行不足。由於王爺夫妻的溺愛,王府的下人們,包括完顏洪烈的客人們,對楊康縱容無比,使楊康沾染了紈絝子弟的習氣,其實楊康本性是善良的。


所以有錢、有勢且重點栽培孩子的父親未必優於窮人。反觀郭靖,他是一個單親的孩子,在他的生活中鐵木真,哲別,江南七怪,馬鈺都充當了臨時父親的角色,而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腳踏實地。


(三)、人生需要四種人:高人指點,貴人相助,友人欣賞,小人監督。而決定這四種人的是自己的性格。


1、郭靖從小善良,對英雄仰慕,認死理,小小年紀冒死保護哲別,結果哲別成為郭靖人生中的第一個高人,成為他的第一個師父。而正是郭靖的這種性格,鐵木真成為郭靖人生中的第一個貴人。也同樣由於這種性格,拖雷、華箏成為郭靖小學、初中階段最好的同學。


2、同樣由於郭靖的性格,他天性善良,幫助窮人,不屈服於權勢,結識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貴人黃蓉,黃蓉成為郭靖最優秀的大學同學、女朋友和資源的整合者。郭靖同學傻乎乎,不自信,但黃蓉給了他最大程度的欣賞,讓郭靖逐漸自信起來。


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楊康的大學同學最有名的是歐陽克,而歐陽克是典型的才學有餘,道德敗壞。再看楊康的另一個大學同學兼女朋友——穆念慈,穆念慈在對楊康的引導上明顯沒有黃蓉高明,包容性不夠,一味地強調楊康要怎麼怎麼做,缺乏對楊康的真正理解與引導。


(四)、暫時的領先,不等於永遠領先。小學優秀不等於初中優秀,初中優秀不等於高中優秀,高中優秀不等於大學優秀。如果以現在的標準來說,在小學、初中階段,楊康是優等生,而郭靖是刻苦學習的學生。人生是一場接力賽,整合教育資源是家長的一件大事。


1、楊康的老師是丘處機,用現在的標準,楊康相當於是全國最頂級的人大附中的尖子生,老師的水平是全國一流的,學生的智商也是全國一流的。這種教育最大的副產品是——楊康一身傲氣。


2、郭靖的老師是江南七怪,用現在的標準,相當於勤學苦練的基層學校的老師,老師的教學環境水平明顯不如丘處機,郭靖的智商明顯不如楊康,但江南七怪培養了郭靖吃苦的精神,給郭靖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3、郭靖在小學、中學階段暫時落後,但是他在小學,中學不斷努力,大學階段獲得了巨大成功。按現在的標準,他的四個頂級老師:洪七公,相當於浙大校長;周伯通,相當於清華的校長;黃藥師,相當於復旦的校長;段皇爺,相當於北大的校長。


4、楊康的大學老師是梅超風,相當於復旦除名的一流教授,但她的教學方法有問題,更重要的是心理有問題,肯定會影響到楊康。在全國的五大頂尖高手中,唯一可以成為楊康老師的是歐陽鋒。然而楊康卻殺了老師的兒子,惹來殺身之禍。可見老師是不能得罪的。


(五)、內外兼修,才是王道。
郭靖同樣有家教老師——馬鈺。用現在的話來講,馬鈺相當於清華大學的著名教授,他不教郭靖武功,只教郭靖在內功上多花點時間,培養郭靖由內而外的強健。如果一味地上培訓班,炒學校的冷飯,無非相當於江南七怪增加了對郭靖練功時間的要求。有沒有作用?肯定有。但收效不會很大。


(六)、讀萬卷書,不如讀爛一本書。
人生是短暫的,書籍是知識的海洋,當你進入這個海洋,每天遨遊時,你會發現人生是如此的精彩,可以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裡。讀書是福。讀古書,是與古人遊,讀名著是與高手遊。讀書不單單增加我們的知識,更啟發我們的智慧。古人講: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越是經典的書,作用越大。郭靖同學智商不高,但他認死理,將《九陰真經》背的滾瓜爛熟,事實上背的時候,他根本不懂是什麼意思!但他終於取得了巨大成功。


(七)、要我學不如我要學,我要學不如我愛學。
郭靖同學有四個全國頂級老師教,卻為什麼達不到周伯通的境界呢?因為郭靖同學是一個典型的聽話孩子,是一個書呆子。他完成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化,但沒有轉化到我愛學。而周伯通呢?是一個典型的學習瘋子。他說的話:飯可以不吃,但武不可以不練!學習比吃飯還重要!我的孩子目前這三種狀態都有。有些知識是老師、家長要他學,他能全部聽或者部分聽,也有可能都沒有聽;有些知識,他是自己要學;有些知識,他是愛學。對於這三種狀態,我要積極引導。首先要全部達到「要我學」,其次部分「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部分「我要學」轉化為「我愛學」,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爭取做一個踏踏實實的郭靖。


總的來講,做為學生和家長來說,要努力學習郭靖和母親李萍,不要像楊康。


感悟:誰寫的,太有才了。金庸他老人家其實早就把教育看透,就是沒說,用一部小說告訴大家,可是30年後才有人參透。這就是失傳已久的《家教真經》

轉發!


相關焦點

  • 對比郭靖與楊康,誰的母親教育更見成效?
    這兩個剛呱呱落地、尚在襁褓中的小娃娃,正是日後鼎鼎大名的巨俠郭靖和漢奸楊康。亂世之中,造化弄人。郭靖與楊康的最後結局,想必大家都知道。讓我們層層剝繭,先從郭靖與楊康的家庭教育說起。在郭靖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過程中,郭靖的母親重情重義、愛國救民的普世精神對郭靖的影響是深入骨髓的,從下面這一點我們就能看出。郭靖自小在蒙古長大,因為受到成吉思汗的賞識,與蒙古族一起徵戰四方。
  • 郭靖和楊康,一次真實的青少年教育實驗
    在射鵰英雄傳裡,郭靖和楊康在某種程度也可以看成一對實驗對象,他們年齡相仿出身接近,都是忠臣良將之後。本來他們可以像異姓兄弟那樣,在牛家村一起快樂長大,但一場大雪改變了一切,他們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實驗環境裡去了,一個是大漠荒煙,一個是錦繡侯門,從此他們開始了不一樣的人生。這個實驗的結果大家都很熟悉了,郭靖成了名揚江湖的大俠,楊康則成了認賊作父自取滅亡的卑鄙之徒。
  • 郭靖與楊康——母親對孩子命運的影響
    許多人責怪包惜弱,說她枉為知識分子,遠不及一個不識字的普通農婦——郭靖的母親李萍。說她只知道一味的軟弱心慈,對楊康又太過寵溺,自己又沉湎於過去,成天躲在仿製的舊房子裡扶著犁頭哀嘆垂淚,掩耳盜鈴。耽誤了正事,疏於對楊康教導,連累他認賊作父,才讓楊康好端端的一個忠良之後、良才美質白白的葬送,最後落得個萬人唾罵不得善終。
  • 《射鵰英雄傳》中郭靖和楊康放到現代社會,楊康更容易功成名就
    那麼我們分析一下,在現代社會中,郭靖和楊康誰更容易功成名就呢?我認為楊康更容易,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楊康的官二代身份當今社會,有身份背景的人,做事更容易成功。楊康作為小王爺,官二代身份,不管是在官場還是商場,都有先天優勢,他不管是去做什麼,都要比郭靖有優勢。郭靖雖然有駙馬爺的身份,但是畢竟是人家的女婿,而且還是沒有成婚的,沒有楊康的身份有優勢。
  • 郭靖對楊過,為何比自己親生兒女更好?真是為了楊康?
    概因前作《射鵰》中,郭靖楊康二人貌合神離,後更成生死大仇,從頭至尾不曾有半點兄弟之情,對比郭靖與拖雷的結義之情,實在是天淵之別。而且,郭靖並不曾真正做到,為害怕楊過走上歧途而嚴格要求,反而是處處偏愛,備加關心,遠勝對自己的親生兒女。
  • 楊康:其實我比郭靖慘多了
    他的結拜兄弟楊康呢,只活在射鵰的前半部分,人生永遠定格在了18歲。 我們都知道,配角和主角的待遇是不同的——和郭靖一直生活在聚光燈下不同的是,楊康在拜丘處機為師後的九年零六個月具體發生了什麼,我們都是不大知道的。 他的過往被一筆帶過,有些含混不清。
  • 郭靖和楊康是怎樣走上不同的人生之路的?
    再說,江南七怪遠赴大漠,為求郭靖學成武功,放棄回江南,特意在大漠中磨鍊郭靖,用心良苦。丘處機,明知楊康母子久處王府,對楊康成長不利,卻並未儘早將二人接出,也是一大失誤。從為師的「敬業」程度上,丘處機又輸了。丘處機之後,楊康的師傅是梅超風,再之後,楊康又千方百計求師歐陽鋒。不得不說,楊康的師傅一個比一個差勁啊!差的不是功夫,而在人品,當然丘處機不算。
  • 94版《射鵰英雄傳》:郭靖比楊康年輕9歲,古裝扮相還比楊康帥
    電視劇版《射鵰英雄傳》,大家都公認83版的是經典,但也有不少人喜歡的是94版,他們認為94版中的黃蓉更加漂亮清新,這個我不否認,畢竟是各花入各眼,94版中的靖蓉組合顏值確實非常高,但康慈組合就讓人大跌眼鏡了,本來很看好的一部94版,但其中楊康穆念慈的飾演者確實讓觀眾覺得差強人意,分析原因,無非以下重要的兩點:首先,郭靖比楊康年輕
  • 郭靖與楊康:性格決定格局,格局決定命運
    郭靖與楊康的性格與命運,從他們初見,就分明了。當日穆念慈比武招親。郭楊武功相若。
  • 為什麼郭靖和楊康成長之後差距這麼大?
    最終,丘處機對完顏康徹底失去信心,認為武德是習武之本,完顏康幾乎沒有武德,徹徹底底輸給了郭靖。只聽丘處機又道:「當初兩家約定,今年三月廿四,你與楊康在這兒比武決勝。我欽服你七位師父雲天高義,一起始就盼你能得勝,好教江南七怪名揚天下,加之我東西飄遊,只顧鋤姦殺賊,實是不曾在楊康身上花多少心血。
  • 格局決定結局——看《射鵰英雄傳》之楊康與郭靖人生對比分析
    一個宅心仁厚,一個滿腹心眼,那就是故事的兩個主人公,郭靖與楊康。兩人第一次相遇,是在穆念慈的比武招親場上。此時的楊康是佔盡優越條件的。論顏值,一出場,滿足所有對評書中白袍小將的想像,面如冠玉,唇若塗丹,舉手投足如玉樹臨風。武功更是高出郭靖不少。而郭靖呢,是個剛剛進入繁華世界、沒見過多少世面的傻小子,又土又楞,心地淳厚。
  • 郭靖與楊康為啥差距這麼大?七點分析驚呆你
    同樣是英雄的後代,為什麼高智商的楊康失敗了,而智力平平的郭靖卻取得了巨大成功呢?也許有人說,郭靖同學運氣好,碰到的都是高手。運氣真的是郭靖成功的因素嗎?雖然是虛構的小說,但通過對兩個人物教育方面的比較,你會吃驚。     (一)母親成就孩子性格。郭靖的母親李萍,用現在的話講是個標準的家庭婦女。
  • 郭靖成才與楊康慘死!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嗎?
    《射鵰英雄傳》裡,有一對遵循父母之約的結義兄弟,即郭靖與楊康。他兩的父親本是結義兄弟,義薄雲天,胸懷家國。因緣際會結識丘處機,靖康二字,就是丘處機從嶽飛《滿江紅》中「靖康恥,猶未雪……」而取,寓意不忘靖康之恥。郭嘯天與楊鐵心指腹約定二人後代,若均為男兒,則結為兄弟,如為一兒一女,則結為夫婦。
  • 楊康的死明明是自作自受,為何郭靖不告訴楊過真相?到底在怕什麼
    前者的果,可能是後者的因,射鵰中的楊康之死,就是楊過和郭氏夫婦有隔閡的伏筆。其實,楊過也不是什麼不通情達理的人,如果郭靖完完全全地把真相告訴他,他也不會總是想來尋仇吧?一、死於意外,還是自作自受?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楊康的死,在神槍廟時,楊康本來想要偷襲黃蓉,不料卻被軟蝟甲上的毒液給反噬了。也就是說,是楊康自己想去偷襲,然後才斷送了性命的。
  • 雜種馮小剛很楊康,蠢貨崔永元很郭靖
    15年前,很詩人很傻逼的崔永元被馮小剛用《手機》玩笑了一把,就像《射鵰英雄傳》中楊康和郭靖剛出場時一樣,崔永元根本就玩不過馮小剛。15年後,練成了降龍十八掌的崔永元也成了老江湖,不再詩人也不再傻逼,很江湖地用江湖的手段步步緊逼,欲置馮小剛於死地。雜種馮小剛和蠢貨崔永元是兩種人,也代表著兩種不同的人生觀。
  • 為什麼楊康和郭靖成長之後差距這麼大?
    對於這兩個孩子成長的問題。感覺相比之下似乎楊康的成長環境更好——個人認為王爺僅僅是政治在對立面,並沒有怎樣的性格缺陷,似乎在金的方面是一位好的君主吧,丘處機也不比江南七怪差啊。似乎楊康更應該成為英雄或者政客,起碼不應該是這樣差勁吧。另外與對身世的知曉影響是在他性格定型之前,感覺無關啊。回答:這兩人的人生規劃設計從一開始就不一樣。
  • 94《射鵰英雄傳》:23歲郭靖搭檔32歲楊康,年齡差距大嗎
    讀了這麼多版本的《射鵰英雄傳》,我覺得94版最大的特點就是還原了原小說中的一些情節,也就是說故事內容沒有太多改編,基本上是按照小說中的路線數,可以說是最接近原小說的版本,黃蓉很美,郭靖也很漂亮,但他應該是顏值中的英俊楊康,而且造型比郭靖差得多。
  • 黃蓉、念慈組隊作死 ,郭靖、楊康兩臉懵比……
    穆念慈看見他倆終於來了,覺得是時候跟完顏洪烈算算總帳了,第二天就拉著楊康去民政局扯了證,不對,是拜堂成親了。 念慈歷數楊康「十宗罪」,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我這麼做都是為了孩子啊!」
  • 楊康一生的悲劇!
    楊康也是如此,但是先天環境的不足是否能用後天的教育來彌補呢?這就需要他身邊最親近的人----漢人師傅丘處機和母親穆念慈的努力了。假如此二人能不斷耳提面命,用漢人的大義來教育幼年的楊康,那麼楊康未必不會如郭靖一般頂天立地,然而他們又是怎麼做的呢?
  • 楊康慘歿鐵槍廟,《射鵰英雄傳》郭靖「變裝」回蒙古
    「從今以後,你我二人恩斷義絕,再無干係」,郭靖與黃蓉難解誤會,逐漸落入楊康布置的圈套;黃藥師「背鍋不斷」,俠義之士互相殘殺,焦心劇情讓早已知悉真相的旁觀觀眾紛紛表示:「太虐了,期待反轉」。另外,備受期待的郭靖 「黑長直」造型也會在今晚上線,江湖遊歷生死歸來,褪去青澀戎裝加身,新的江湖紛爭與朝堂恩怨即將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