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傳》裡郭靖和楊康的生父郭嘯天和楊鐵心是結義兄弟,還在娘胎裡時,身世起點都是差不多,除了二人母親性格迥異外,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們從小到大成長起來,應該是很好的朋友,命運也不會有太多不同。可惜的是,牛家村風雪驚變,讓尚未落地的兩個孩子還在娘胎就開始接受命運的顛沛流離。
郭靖雖然失了父親,母親卻是非常地堅強純樸剛毅,流落在塞外蒙古,雪地產子,替人牧羊為生,完全靠艱苦勞動自力更生,同時時刻教導小郭靖不忘國恨家仇,民族氣節從小就根植於其心。蠢笨如郭靖,在其母李氏的嚴厲督導下,天性中的老實憨厚,再加上聽話勤勉,從江南七怪開始,到全真七子,再到頂尖高手如洪七公與周伯通,沒有一個不是一邊罵著他蠢笨如牛,一邊又悉數將武功心法傾囊相授的,沒有一個人不是打從心眼裡喜歡上了他的純樸忠厚勁的。連遇上的女朋友從開始的華箏公主,到後來的黃蓉,也都是大有來頭。可以說,他的命運走的是上行線,好運不斷,節節高升。最後成就了一代大俠。
而楊康卻是一個反面。牛家村一役,說來是因其美貌的母親包惜弱而起,金國六王子完顏洪烈被包惜弱一念慈心意外所救,窺見其美色,頓起佔有之心,設下陰謀引來郭楊二家殺身之禍。郭靖的父親郭嘯天被殺,楊康的父親楊鐵心與母親包惜弱自此分離十八載,生死兩不知。
包惜弱名字即為惜弱,父親是落第秀才,私塾先生,拿現在的話來講是個小知識分子。她從小愛惜小動物,見到自家養的小雞小鴨都不忍殺,要讓其安然終老,點破了她性格的死穴,也正是其往後命運發展的伏筆。惻隱之心、婦人之仁,救下明知不是好人的完顏洪烈錯在先;輕信完顏洪烈,軟弱不能當機立斷錯在後。後來離了牛家村境地漸遠,舉目無親,無所依傍,又見洪烈委實敬重於她,無奈之下,只得答應去了金國王府做了六王妃。
包惜弱本是想要殉情於丈夫楊鐵心,只是螻蟻尚且偷生,何況腹中懷著所愛之人的骨血,她又連一隻雞都不忍見殺,在那樣境地下,要她自殺,的確是太難為她了。金庸先生畢竟是人文高手,處理這樣的情節合情合理,寫下這個人物時,應該是更多的同情憐憫,而決非諷刺,只是這個人物的個性卻著實是有些諷刺意味。
許多人責怪包惜弱,說她枉為知識分子,遠不及一個不識字的普通農婦——郭靖的母親李萍。說她只知道一味的軟弱心慈,對楊康又太過寵溺,自己又沉湎於過去,成天躲在仿製的舊房子裡扶著犁頭哀嘆垂淚,掩耳盜鈴。耽誤了正事,疏於對楊康教導,連累他認賊作父,才讓楊康好端端的一個忠良之後、良才美質白白的葬送,最後落得個萬人唾罵不得善終。
與郭靖的命運比起來,楊康的確是更值得人同情,他本性並不壞,開始時的浪蕩浮華也只是作為世家貴胄子弟的表象,是為環境所染。遇上穆念慈,雖是戲耍心態比武招親,小木屋一夜,穆念慈拼死不從,楊康也並未用強,而是由衷地生起了憐惜敬愛之情,自此二人感情逐漸轉為真情實意。
楊康不像郭靖,郭靖是從小就知道自己的身世——知道自己是漢人,知道自己的殺父仇人是誰,所處的蒙古也與當時的南宋並無政治上的兵戎相見。再加上,中國歷來的普通百姓也好士人階層也好,向來就是🈶憐貧救孤心理的,郭靖的一眾老師尤其是啟蒙階段和初級階段的師父,大多也是出於道義或是出於然諾,更多卻是救孤憐貧的心理在暗中推波助瀾。當然,郭靖的成才更是與郭母李氏的深明大義、嚴格而且良好的傳統家教分不開的。總之,郭靖的成才,是環境與家教共同作用的結果,有了此二項,才相繼吸引來往後接連不斷的好運的眷顧,最終穩紮穩打,順利實現了從蠢笨如牛到俠之大者的完美蛻變。
而楊康卻是直到母親臨死之前,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養育之恩大過天,完顏洪烈雖然不是他的生身父親,在完顏康的成長和教導上,也是傾其所有的一路陽光雨露。
楊康一直是以金國小王爺的身份自視示人的,他雖然長在金國,但金國塞外苦寒之地,本國內的人才資源極為有限。也許有肯定是🈶的,但是在啟蒙階段,那些先生師父們只怕也是大多礙於他的尊貴身份,不敢嚴加管教,養成了他自傲的性格,這在求學為人和成才的路上,都是極為嚴重極為不利的大毛病。唯一一個肯下膽子狠抓他這一毛病的邱處機又是大多數時候在外雲遊,一年中難得幾次與他見面。
話說邱處機當初教楊康武功本是源於與江南七怪打賭。
邱處機在全真七子中排行雖然居中,名氣卻是甚響,是一個很有個性的理想主義者,他的武功不錯是不錯的,脾氣卻是急躁,沒有很多耐性,對於楊康的教導,就遠不及江南七怪對郭靖如此這般的嚴格又巨細靡夷。再說當時的宋人對金國是恨之入骨,何況是自視甚高的道士邱處機。他幾番試探楊康後,覺得楊康不是性情中人,因此,內心裡並未真正把他當作弟子看待。他自己後來也反思說,只怪當時對楊康疏於教導,只傳他武功,沒有好好教他做人的道理,讓他誤入歧途。楊康跟隨梅超風偷學九陰白骨爪,後來又差點拜歐陽鋒為師。這二人無論是武功修為,還是人品心性,都與洪七公老頑童相去甚遠。梅超風性格陰騭怪異,歐陽鋒心狠手辣、詭計多端,楊康與此二人的這番遭逢,無疑是加速了他的毀滅。
當然,楊康外表的極為出眾,風華氣度俱佳,舉手投足間藏不住的一派貴公子風範,為人上又是極為聰明,鋒芒過於外顯,這在邱處機看來就是傲氣十足目中無人。沒有哪個老師願意教一個很自以為是的學生的。在這一點上,楊康的聰明和他小王子的身份非但沒有成為他求學成長的有利條件,反而是一塊極礙事的絆腳石。
郭靖自小生活在狼煙廣闊的大漠,幼小時與母親相依為命,饑寒交迫,寄人籬下,受盡了欺凌,使他養成了吃苦耐勞自強自立的性格。後來結交的接觸的又都是諸如成吉思汗、鐵木真還有託雷這樣的心胸開闊的蒙古族大英雄;江南七怪個個又都是踏踏實實勤奮勇敢的英雄好漢,武功上雖然算不上出眾,但對郭靖的精神薰陶和人格養成,都是非常有利的因素。相反,楊康從小生活在錦衣玉食的六王府,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諂媚獻寵之人不計其數,根本就沒有受過什麼挫折,每日接觸的除了自己的養父完顏洪烈是為金國的韜略之才外,其他的也就是沙通天、彭連虎還有歐陽克等齷齪下流之輩、囂小之徒,耳濡目染的自然也就是一些耍小聰明爭強好勝了,根本就沒有沉潛下心來好好鑽研練習武功,而是把大量時間用在工於心計與外在表現上了。
再到後來逐漸長大,遇見了各自的女朋友。郭靖一開始是與華箏公主有婚約的,差一點就做了蒙古國的金刀駙馬。後來遇上了黃藥師的女兒,古靈精怪機智百變的黃蓉。有了黃蓉的指點和提攜,一路上更是好運連連,接觸到的都是頂尖級別的高手宗師怪咖,格局更上層樓,直到遇到洪七公與周伯通這樣的常人見都難得一見的絕頂高手神仙人物做老師,俠之大者的美好前景逐漸顯山露水了。
楊康的妻子穆念慈,且不說她的身世背景,單就才智性格來看,是遠不及黃蓉的。楊康人生路上兩個極為重要的女人,母親包惜弱,妻子穆念慈,一為惜弱,一為念慈,帶給楊康的,似乎是註定的悲情命運。有人曾經擬過一副對聯,上聯為:北國良臣,南朝逆子,從來忠孝難兩全豈獨汝;下聯為:慈母惜弱,嬌妻念慈,至今情義是劫何止伊。橫批為:有過改之。
楊康何過之有,為什麼會是如此不公平的命運。楊康自己也曾這樣悽愴地舉頭問天。在鐵槍廟時因為害怕黃蓉說出自己殺害歐陽克的真相,便暗用九陰白骨爪加害於黃蓉,沒想到反被黃蓉的貼身軟蝟甲所傷。軟蝟甲上殘留著的劇毒,正是被楊康所殺的南希仁的血,而那劇毒又正是歐陽鋒所研製的獨門蛇毒,因此,有人說,楊康之死,是因果報應,死有餘辜。
但是冷靜下來細想,正如那幅對聯所說,「北國良臣,南朝逆子」,一些對楊康的評價,尤其是小說中人物對楊康的評價,全部是站在「南朝」的立場來看的,怪只怪,中原江南從來就是漢人的天下,金國之於南宋,就好比是現在新興的工業城市之於文化古都;楊康之於郭靖,就好比是外來城市人口之於本市小市民,就算你楊康貴為一城之主,也只是個藩幫異族,而郭靖才是正主兒。何況,楊康從一出生就背上了個認賊作父的罵名,各種偏見可想而知,可以享受到的人力資源也是會一開始就是有限制的。也不是他一己之力所能改變所能左右的。
楊康的命運,始從她的母親改嫁異族對頭金人始,就已經註定了是一個悲劇。各種環境的掣肘,更是阻礙了他的健康發展。若論資質,楊康是遠遠超過於郭靖,如果兩廂對換,楊康的母親一如李萍一般堅強獨立又肯吃苦耐勞,深明大義,又勇敢果決,只怕又會是截然不同的一番光景。
所以,我們古人常說,一個女人,決定了一個家族的命運;而現代心理學上也時常強調,母親的素質,對孩子的教育和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影響深遠。
這真的是一個值得人深思熟慮的問題——關於如何做一個好母親,以怎樣的方式來教導自己的孩子。
後記:其實想了想,楊康最失敗的地方是在於他的意志力不夠堅強,還有他的怨天尤人。所以,歸根結底,母親父親家庭充其量也只是對孩子的前半生影響重大,但是成年後三十歲後就是要完全靠自己了。可惜的是,小說中的楊康只活到十八歲不到就殞歿了,還沒有來得及改造自己的命運。
i老頑童:簡書原創作者。
版權所屬,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想給作者寫評論?想給簡書投稿?點擊閱讀原文下載簡書App加入簡書作者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