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子變青蛙》到《第二次也很美》:導演陳銘章的「偶像劇」成長史

2021-02-08 娛樂資本論

作者/思涵

陳銘章有400萬微博粉絲。當娛樂資本論矩陣號河豚影視檔案(ID:htysda)提起這一茬,他笑稱:「如果沒猜錯,很可能我是電視劇導演裡面粉絲最多的。」


 

他的置頂微博是入行以來的作品盤點。從早期拍的臺灣偶像劇《命中注定我愛你》、《放羊的星星》、《王子變青蛙》、《愛情魔發師》,到大陸都市劇《杜拉拉升職記》、《遇見王瀝川》、《克拉戀人》……評論區很多粉絲表示自己全都看過,而更多的路人會驚訝於「原來XX劇也是你導的!」

 

這條微博正文裡說:「可不可以證明一句話:大家的青春歷史中都曾經有過一個《陳銘章》……」

 

 

對電視劇觀眾來說,臺灣偶像劇的確已經屬於青春過往的那一部分回憶;出人意料的是,這位對臺灣偶像劇駕輕就熟的資深導演,早已順暢地將自己的戰場轉移到大陸都市劇市場,在臺偶已成歷史的日子裡,仍然拍出了一批水花不小的大陸都市劇。

 

陳銘章的最新作品《第二次也很美》由王子文、張魯一兩位實力派演員主演,講的是家庭主婦離婚後職業成長、再遇愛情的故事——這聽起來是非常本土化的電視劇劇情,收視率持續領先。但如果不去查職員表,普通觀眾很難想到是出自陳銘章之手。      

 

陳銘章本人並沒有感受到某個明確的轉型節點,他把自己作品題材變化的原因歸結為上了年紀後的自然選擇。在他看來,自己拍的仍然屬於廣義上的偶像劇——沒那麼現實和嚴肅,帶著理想化的甜。只不過它們是成年人看的偶像劇,故事主人公更成熟、劇情也相對更合乎邏輯。

 

「我一直覺得大人有看這種偶像劇的需求,但是因為市場上偶像劇都太低齡,所以他們才轉過去看韓劇。」拍成年人也能看的偶像劇——這或許正是陳銘章未曾止步於觀眾的「青春回憶」的原因。

 

《第二次也很美》:

站在偶像與現實的中點上

 

陳銘章每年會陸續收到20多個項目的邀請。因為早年有不少臺灣偶像劇成名作,所以找來的項目大多是主打年輕觀眾的偶像劇類型。

 

當《第二次也很美》的出品方騰訊影業找到他時,陳銘章一下子就看中了這個題材:「男女主人公都帶著小孩,我對這個年齡段的故事比較興趣,但這種案子找我的比較少,我當然要立刻把握住。」

 

 

《第二次也很美》的確涵蓋了許多來自於現實生活的社會話題:女主角安安大學畢業就結婚,她說母親那輩人的觀念是「比別人早就是比別人好」。作為一個社會經驗嚴重缺失的家庭主婦,安安在經歷了離婚危機後被迫進入社會、自我成長。

 

在安安前夫俞非凡的助理眼中,剛畢業就結婚的安安值得羨慕,「年紀輕輕就把女人該做的事都做了」,以後和兒子走出去都像姐弟;在俞非凡看來,專業能力優秀的安安畢業後就在家帶孩子,卻是對人生的荒廢。



而當俞非凡的離婚律師質問安安沒有經濟收入卻大手大腳花錢時,安安反駁道家庭主婦的支出包括了家庭中的大部分必要消費——這些來自不同角色的言論,構成了一個複雜的觀點集合,而不是一個簡單粗暴的「正確」結論。

 

除了當下最熱門的女性話題,《第二次也很美》還涉及到了版權保護的話題。

 

安安重拾漫畫本行,遭遇了作品被搶註的危機;同樣從事漫畫行業的俞非凡始終倡導重視版權,並與身為律師的男主角許朗合作開展版權保護業務——相比許多都市劇中職業淪為背景板和耍帥工具,版權保護和《第二次也很美》劇情的結合算是緊密而貼近現實的了。

 

但從小娛自身的觀劇體驗來看,這些相對深刻和現實的亮點至少需要看上八九集才能發現。在前幾集裡,安安開車追尾許朗的車,兩人不打不相識;因為看錯了房卡上的數字,安安錯進了許朗的房間,兩人意外共處一室……這些都是言情劇裡最常見的歡喜冤家套路,很容易讓人先入為主地認為這又是一部只會無腦談戀愛的劇。

 


陳銘章自己對此的描述是,「內核可以是一個嚴肅的主題,但拍法是偶像劇式的。要用糖衣把嚴肅的主題包裹起來,讓大家都很容易下咽。」他承認這層糖衣有可能會「勸退」一些本來會喜歡作品中那部分現實性的觀眾,但這種流失是可以接受的:「沒有一個產品是可以一網打盡的。」


 

不過在劇中,也時常會出現對這些套路的「官方吐槽」。安安一邊看電視劇一邊吐槽人設,「女主得得瑟瑟生活不能自理,男主懟天懟地懟空氣」;約許朗吃飯的時候,她說兩人每次約飯總有意外,「都是偶像劇老梗」。陳銘章笑道,「拍過那麼多偶像劇,我也做一番檢討啦。」在他看來,其實韓劇日劇也不乏這種套路,在套路中找到新意才是創作者的任務。

 

當偶像劇淪為兒童劇,

成年人依然需要偶像劇

 

《第二次也很美》講家庭主婦離婚後的自我成長,聽起來是很「前半生」的故事。陳銘章說,「我聽說過《我的前半生》,知道這是好作品,但我自己沒有看過。」

 

陳銘章喜歡看「刺激」的《甄嬛傳》和「精緻」的《琅琊榜》,卻很少看內地現代題材的電視劇。他的觀劇口味和導演風格一脈相承:「不喜歡太嚴肅的東西,不想看得很累。」在他看來,很多優秀的內地現代劇都太「嚴肅」了。

 

這與他對電視劇這種體裁本身的認識有關。「我從來不認為電視劇是藝術品,我覺得電視劇就是商品。你想三個月電影拍一集,我三個月要拍40集。能做什麼藝術?我儘量在過程中讓它賞心悅目,讓觀眾有所獲得、能夠愉快,我覺得就是特別了不起的功德。」



陳銘章給自己作品的定位是「成年人也能看的偶像劇」。其中「偶像劇」是提供愉悅的,而「成年人」這個限定詞則包含了對故事題材和邏輯的基本要求。

 

「現在偶像劇這三個字都有點變成貶義詞了,好像只要是年輕人演的就叫偶像劇,但是在我眼裡不是的。」

 

偶像劇男主角才20幾歲就隨隨便便當總裁,陳銘章認為這是故事缺乏邏輯的體現,「那些東西基本上就是給小孩看,我覺得是兒童劇;而成年人需要的是他們關心的課題以及通順的邏輯。」


 

所謂成年人關心的課題,或許就包括《第二次也很美》裡家庭主婦的職場成長,包括《人間至味是清歡》裡70後大叔與80後白領的愛情,也包括《漂洋過海來看你》裡男下屬與女上司的相愛相殺——無論是故事中的角色設定,還是王子文、張魯一、佟大為、朱亞文、王麗坤這些演員,在年齡上都比傳統偶像劇都更加成熟。

 

而生長在臺灣、很少看內地現代劇,似乎沒有給陳銘章拍這些更接地氣的故事造成什麼障礙。這一方面是因為電視劇拍攝忠實於劇本,陳銘章賦予作品的主要是愛情喜劇式的包裝;另外一方面,這與陳銘章堅持的「電視劇商品論」有關。

 

2009年第一次來大陸拍《杜拉拉升職記》時,有記者問陳銘章,既沒有當過上班族、也沒有在上海生活過,怎麼拍上海的上班族?他當時的回答是,「我要拍的是全世界都能看、沒當過上班族的人也能看懂的東西。」

 

陳銘章認為《杜拉拉升職記》最終成績很好,正是因為他沒有因為鑽研某些東西而觀眾拒之門外。他的「未曾經歷」,恰恰幫助他摒棄了創作者的傲慢,和觀眾站在了同一條線上。

 

這種不傲慢的姿態不僅僅是一種工作態度,也延續到了拍攝工作之外的生活中。

 

陳銘章每條微博的「沙發」都會被翻牌,置頂微博裡甚至有幾十條評論都得到了他的回覆,哪怕只是幾個「心」或是「玫瑰花」的表情。

 

他把這件事形容得很簡單,「因為她們關心我,我就關心她們。我舉手之勞,她們會很開心。」他認得評論區的很多ID暱稱,「很多女生我沒看過她們本人長怎樣,但是我都知道誰是誰。」

 

多年以來粉絲的這種伴隨狀態,某種程度上鼓勵了他選擇更高年齡層的故事去拍:「我現在開始拍主人公有小孩的,因為她們(粉絲)也有小孩;我開始拍《第二次也很美》,因為她們可能也在經歷著她們的第二次。」



在那些粉絲的評論中,總有人說《遇見王瀝川》以後再也看不進去其他電視劇。小娛問陳銘章,過去的這些代表作會不會給現在的作品帶來壓力?

 

他的心態很放鬆,「每個戲都有它自己的命,包括你播的時間、平臺,你的對手是誰。」他形容正在熱播的《第二次也很美》是一部「自己看得上的作品」——作為一個商業導演,能拍出自己「看得上」的作品就已經是一件好事。


 

陳銘章非常「看得上」的作品還有粉絲念念不忘的《遇見王瀝川》、大家的「童年回憶」《命中注定我愛你》。就在去年,他還把《命中注定我愛你》翻出來再看了幾集,依然覺得很好看。

相關焦點

  • 專訪陳銘章:《第二次也很美》 成長勵志的新鮮演繹
    由「金牌偶像劇教父」陳銘章執導,王子文、張魯一、于小偉、於明加主演的現實主義成長勵志話題劇《第二次也很美》,對現實主義成長勵志話題進行了新鮮演繹。不過,這部劇不止跨次元+帶娃戀愛這麼簡單,執導過《命中注定我愛你》、《王子變青蛙》、《放羊的星星》等多部經典偶像劇的陳銘章親自操刀,使《第二次也很美》大膽嘗鮮的舉動變得備受期待。吸睛十足的主題背後不僅僅在時下的都市劇中另闢蹊徑,更是一次將映照現實和營造夢想相互結合的新嘗試。
  • 新版《王子變青蛙》開播 原版導演陳銘章發微博:你們看了嗎?
    新版《王子變青蛙》以網劇的形式已經在某視頻網站開播了,新版名字改成了《忘記你記得愛情》。說到偶像劇《王子變青蛙》,這一定是很多人青春裡的經典回憶,明道飾演的「單均昊」可謂是「霸道總裁」的鼻祖。而有著「偶像劇女王」之稱的陳喬恩飾演的「葉天瑜」也是一個難以超越的經典形象。這部劇在當年的火爆程度一點也不亞於現在的熱播劇。劇中那種純粹的愛情關係,是很多少女們心中最嚮往的。這部偶像劇的導演就是有著「金牌偶像劇導演」之稱的陳銘章導演早期的作品。說到導演的名字,你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他的代表作你一定不會陌生。
  • 《王子變青蛙》要重拍?導演:我沒聽說過
    沒多久又盛傳由陳喬恩和明道主演的經典偶像劇《王子變青蛙》也要被重拍,而且男女主角不變,仍然由陳喬恩和明道這兩位黃金搭檔主演。重拍消息一出網友們眾說紛紜,就在大家對此消息議論紛紛的時候,《王子變青蛙》的導演陳銘章疑發聲否認將重拍此劇。
  • 「偶像劇教父」陳銘章:我很在乎觀眾,但不討好觀眾
    2001年,處女作《MVP情人》是臺灣年度收視冠軍;2005年,《王子變青蛙》成為臺灣第一部最高收視率破8%的偶像劇;3年後,這一數據被《命中注定我愛你》的13.64%刷新。▵電視劇《薰衣草》劇照2005年開始,陳銘章有意識地在偶像劇中注入喜劇元素。拍攝《王子變青蛙》時,他專門挑喜劇戲份重的場次來拍,還請話劇演員飾演金枝媽媽、胖二姐等配角。
  • 《王子變青蛙》才是我的霸道總裁啟蒙劇啊
    2005年經典的臺劇真的很多,《惡魔在身邊》《王子變青蛙》《惡作劇之吻》《綠光森林》《終極一班》,從年頭追到年尾,部部都是童年回憶。其中《王子變青蛙》2005年6月在臺灣播出,隨後打破了2001年《流星花園》保持的最高收視率,成為當年臺灣偶像劇收視冠軍。陳喬恩的葉天瑜太經典了。
  • 原來這些偶像劇是同一位導演拍的,因為《遇見王瀝川》認識陳銘章
    於是該劇的導演陳銘章一直將該劇的片花置頂在自己的社交平臺很多年。因為當初導演一直不遺餘力地宣傳該劇,越來越多的劇粉認識了導演。8.8分的豆瓣得分,是金子總會發光,只是晚了四年。該劇在2019年的時候再次登錄芒果衛視,並且一舉拿下同時間段的收視率冠軍,真的是好劇不怕晚。因為這部劇我們更是記住了「鐵三角」(陳銘章、高以翔、焦俊豔)組合,這是劇粉的最愛。
  • 《王子變青蛙》將翻拍!臺灣愛情偶像劇,明道的顏你們還吃嗎?
    新版的《王子變青蛙》演員已經進組,並於今日在微博上公布了主演們的背影,原版的葉天瑜和茼蒿(單均昊)勾起我們的回憶,帶我們回到那個臺灣偶像劇風靡的時代。儘管現在看來或許會對滿滿的狗血橋段嗤之以鼻,但不可否認曾經狠狠地牽動過無數觀眾的心。
  • 臺灣偶像劇《王子變青蛙》13年後又要翻拍!男女主角竟然是他們?!
    如果你是80後、90後,和小編一樣曾瘋狂追看過偶像劇,那你一定看過臺灣偶像劇中最經典的《王子變青蛙》啦!
  • 原來《王子變青蛙》還有番外篇 但是《遇見王瀝川》終究是錯過了
    因為網劇《忘記你,記得愛情》的開播,讓大家又懷念起15年前的那部經典愛情偶像劇《王子變青蛙》。翻拍劇永遠是一把雙刃劍,如果翻拍的還是一部經典偶像劇,那麼則更為明顯。經典劇本身自帶熱度,話題度很高,但是既然是翻拍就一定避免不了對比。從目前已經播出的劇集來看,口碑很一般。而就在今天,《王子變青蛙》的導演陳銘章在社交平臺上更新了信息,還轉發了一段2005年《王子變青蛙》播完之後召集原班人馬加拍的番外篇。
  • 提到陳銘章導演,你會想起哪些劇?
    由陳銘章監製,樊衝導演,至樂匯出品的音樂劇《高手THE MASTER》6月3號已在北京世貿天階的大隱劇院隆重上演。
  • 偶像劇鼻祖《王子變青蛙》,成為經典的7個理由
    今天,我們來聊聊《王子變青蛙》,這部偶像劇,到底經典在何處?影視界有那麼多偶像劇,為什麼「經典」二字,偏偏落在了它頭上,而且這麼多年經久不衰?1、《王子變青蛙》的影響力2005年、2006年左右,《王子變青蛙》播出。
  • 陳銘章導演:《周末瀝川時間》到《遇見瀝豬》的蛻變
    陳銘章導演了許多有名的電視劇,如《王子變青蛙》,《放羊的星星》,《遇見王瀝川》,《第二次也很美》等等。其中《遇見王瀝川》因現實生活中的男主Godfrey 不幸離開而永成遺憾和經典。他走後,導演心情也很沉重,懷念Godfrey 的同時,也很懷念這部經典的電視劇。 於是開啟了《周末瀝川時間》。但是網上,人多口雜,各種評價,其中不乏說導演曾熱度,以至於《周末瀝川時間》不得不停更。
  • 《王子變青蛙》《愛情魔發師》,羞恥又魔性的童年回憶神劇,背後還有故事…
    最莫名其妙的是明明有四個人卻要叫七朵花!↓之後孫德榮就鬧自殺了……新聞資料寫的是:「孫德榮自殺明志,遺書強調「士可殺、不可辱」。」↓臺媒曾經這樣報導喬傑立的罰款:「許孟哲毆打《蘋果日報》記者,罰款逾10萬元(新臺幣);孫協志被拍到與丁小芹甜蜜出遊,罰款超過15萬元(新臺幣)」↓
  • 90後經典偶像劇《王子變青蛙》將翻拍!網友急了:救命啊不想看!求別毀童年……
    13年了,《王子變青蛙》最終還是逃不過被翻拍的命運?▼《王子變青蛙》將翻拍?網友表示不想看!
  • 明道結婚生子了,王子變青蛙主演發展都不錯,只有他徹底糊了
    明道結婚生子消息出來後,關於《王子變青蛙  《王子變青蛙》的女主陳喬恩,15年過去了還活躍著,去年也收穫了愛情,近幾年影視劇產量也還算可以,綜藝節目機會也還多  明道官宣生子,《王子變青蛙》導演陳銘章也送上祝福,恭喜好兄弟步入人生另一個階段。
  • 專訪《人間至味是清歡》導演陳銘章 | 反套路,接地氣,現代都市偶像劇靠什麼引起共鳴?
    陳銘章導演此前曾執導過不少經典偶像劇的作品:《王子變青蛙》、《命中注定我愛你》、《杜拉拉升職記》……都曾屢屢創下收視神話,15年大熱劇《克拉戀人》也是出自他手,憑藉過此多的高口碑作品,他被譽為「偶像劇金牌導演」。
  • 微博連發3天動態表達哀痛,導演陳銘章有多看重高以翔?
    陳銘章是誰?臺灣偶像劇金牌導演。也許很多人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但80和90後的青春中都藏著一個陳銘章。他導演過多部曾經紅遍大街小巷的偶像劇,《命中注定我愛你》、《放羊的星星》、《王子變青蛙》、《杜拉拉升職記》,以及近幾年的《遇見王瀝川》、《漂洋過海來看你》、《人間至味是清歡》等,大部分作品在豆瓣中的評分都較高,尤其是《遇見王瀝川》。
  • 微博連發3天動態表達哀痛,導演陳銘章有多看重高以翔?
    陳銘章是誰?臺灣偶像劇金牌導演。也許很多人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但80和90後的青春中都藏著一個陳銘章。
  • 《王子變青蛙》播出15年,我真的好想茼蒿啊
    翻拍自經典臺劇《王子變青蛙》的《忘記你,記得愛情》播了一個月,撲得無聲無息。 最大的貢獻可能是,b站的《王子變青蛙》經典片段對比,從兩版,變成了三版。給up主們提供了很好的對比剪輯素材。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看《忘記你,記得愛情》(翻拍自《王子變青蛙》,又暱稱《傻子變蛤蟆》)的樂趣,完全比不上看b站對比剪輯:  不過看了對比,你就會知道: ——15年過去了,《王子變青蛙》對後面兩版翻拍,依然是,全方面無情碾壓。
  • 偶像劇開山鼻祖《王子變青蛙》,無法逾越的「霸總」人設,超經典
    《王子變青蛙》,這部偶像劇的開山鼻祖是不少80、90後的青春記憶,它開啟了偶像劇「霸道總裁愛上我」的人設,然而至今仍無法超越。開播於2005的《王子變青蛙》距今已經整整15年,那個時候網絡還不發達,天天圍坐在電視機前面追劇的少男少女都已長大成人。《王子變青蛙》到底有多火,想想曾經和你談論劇情人物的小學初中同學,想想大街上飄散的電視劇插曲,用數據說話,就是打破了之前由F4和大S主演的《流星花園》在臺灣的偶像劇平均收視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