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壇泰鬥」莊奴昨逝世:捧紅了鄧麗君 還曾為廈門寫歌

2021-01-07 廈門網
莊奴(左)欣然看《廈門日報》。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年月 圖/記者 鄭曉東 姚凡)昨晨,臺灣詞壇泰鬥莊奴在重慶去世。這位常被譽為「與時間賽跑的老人」,在95歲時跑進了天堂。送他走的是小他23歲的第二任妻子、重慶女子鄒麟。「你就是我的手杖,生活裡不可離開的手杖……」莊奴人生中專門為一名女子賦歌讚美的對象就是她。而今,已升天堂的莊奴還需要手杖嗎?愛他的人們祈禱他從此病痛全無但詞作不斷。儘管他一生創作了3000多首歌曲,但聽眾的耳朵還是不滿足。

  世紀詞人駕鶴西去,留給兩岸歌迷無限追憶。莊奴有生之年,與廈門、與廈門日報結緣甚深,特別是在去世前的十幾年裡,數次流連忘返於美麗鷺島,並在本報讀者節上與讀者互動甚歡;也曾情之所至為廈門創作了《一個月亮》等膾炙人口的歌曲,其晚年作品多次授權廈門日報獨家首發。

  莊奴走了,但甜蜜蜜的回憶還在繼續。

  廈門是莊奴晚年創作的豐收田

  「我把月光當紙,把情感寫在了紙上」

  11年前,2005年的中秋夜。電瓶車載著這位曾創作了3000多首歌曲的老人行進在鼓浪嶼的黃昏小巷中。他遙望海面,對陪伴一旁的本報記者說:「人生難得幾回醉,你看,月亮還沒上來,我卻先醉了!」老人曾於2003年秋天第一次來過鼓浪嶼,但那時只是匆匆而過,像這樣趁著夜色來到海上花園還是第一次。

  月色裡,莊奴突然有點黯然,他想起了鄧麗君。「她一直想回大陸為歌迷演唱,可惜一直沒能如願……」

  「我把月光當紙,把情感寫在了紙上。」神傷之餘,莊奴對著本報記者朗誦起一首新歌詞,「廈門一個月亮,金門一個月亮,兩地舉首遙望,同是一個月亮……」

  《一個月亮》這首歌,就這樣誕生在了鼓浪嶼上。廈門是莊奴晚年創作的豐收田,一景一物一人,都可能是他創作的源泉,比如,他曾把劉麗的故事寫成歌詞《中國最美的洗腳妹》。連寫外地的詞也是在廈門時靈感突發、噴薄而出的。2006年底,他應邀前往漳州參加花博會,途經廈門,下榻位於輪渡的廈成花園,那晚,他為花博會題詞:兩岸花會人賽花,花開似錦花傲人。

  昨日,曾於11年前站在碼頭迎接莊奴夫婦登上鼓浪嶼的廈門人葉先生,聽到莊奴去世的消息,有些傷感,他還記得,那個中秋夜,莊奴在月光裡對他說:「給我留張辦公桌吧,我想到這兒來辦公。」

  兩次參加本報讀者節 與粉絲互動

  「廈門日報,文美圖美海燕美!」

莊奴在讀者節上與本報記者親切交談。莊奴來到讀者節,本報記者陪伴。

  莊奴與讀者節結緣於2003年。當年的10月18日下午,身著深藍色唐裝和淺藍色牛仔褲的莊奴出現在讀者節上,當有讀者知道面前的老先生就是《何日君再來》、《甜蜜蜜》的詞作者時,有些不相信,又趕緊掏出本子和筆,請莊奴題詞、籤名留念。昨日,曾於13年前陪同莊奴前來讀者節的楊曦冬憶起當年的情景,他說:「那天,老師非常高興、精神煥發。」楊曦冬是莊奴的學生兼經紀人。

  2006年10月,莊奴又一次來到讀者節。這一次,他早早就到,參加的時間更長,所見到的熱鬧情景超過了他上次來的見聞,「老師繞了全場,在很多攤位駐足,覺得讀者節辦得很有趣味!」第二次陪他到讀者節的楊曦冬還記得老師頻頻豎起大拇指。當然,比起三年前,莊奴被更快地認出來,也更多地籤名、題詞,但他不厭其煩。楊曦冬說,2005年和2006年,莊奴都曾長時間居住廈門,讀者也從廈門日報上更多地了解了他。

  這期間,莊奴多次把他創作的歌詞,如《問明月》、《一個月亮》等授權廈門日報獨家首發。2006年11月的一天,當從臺北飛抵廈門,在機場看到廈門日報文學副刊「海燕」,莊奴便用微顫的手捧起報紙,讚嘆道:「文美、圖美、海燕美!」

  生在北京去了臺灣 歸根重慶

  「《還鄉》比《小城故事》還好!」

  昨晨6時,莊奴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去世。一直陪伴照顧他的老伴鄒麟感到有些突然,「本想過兩天拔管後回家。」莊奴曾在20多年前中風,在鄒麟的悉心照料下,完全康復;但去年摔了一跤,又因今年1月份回臺灣,往返兩岸,較為奔波,身體愈發虛弱,後來,又患腦萎縮,聽力已基本喪失,去世前已陷入昏迷。「但沒想到會走得這麼快!」常常如照顧孩子一般照顧莊奴二十多年的鄒麟一時接受不了,「不過,所幸如他所願,葉落歸根。」

  莊奴出生於北京,1949年去了臺灣,但葉落歸根是他幾十年不變的心願。他的許多歌曲都表達了思鄉的情懷。僅2006年,他除了創作《問明月》外,還有《月光柬》、《回家團圓》和《還鄉》。他曾對本報記者說:「其中我最滿意的是《還鄉》,這首歌取材於賀知章的詩歌,情真意切。我甚至覺得它比《小城故事》還好!」

  「少小離家老大回……」多年前,莊奴曾在廈門哼唱這首歌。而今,人走,歌在。

  【往事】

  經紀人楊曦冬:莊奴在廈有兩個第一次

  記者黃小芳

  知名音樂策劃人、莊奴的經紀人楊曦冬昨日在香港通過電話接受了本報獨家專訪。楊曦冬這樣形容莊奴:一手好詞傳千古,兩袖清風寄往生。

  多次來廈門採風創作

  楊曦冬回憶,2003年,莊奴來廈門採風,見鼓浪石一塊巖石上竟然長著一棵樹,被樹木的頑強所震撼,創作《鼓浪石上一棵樹》。

  2005年,又到中秋,莊奴參加完央視中秋晚會的錄製,從北京飛廈門,想到一水之隔的金門,有感而發,寫下了後來流傳於海峽兩岸的《兩個門兒門對門》:「福建有個門,門兒叫廈門,臺灣有個門,門兒叫金門,福建臺灣一水隔,兩個門兒門對門。」

  2010年廈門舉辦「十億個掌聲——永遠的鄧麗君金曲音樂會」,莊奴飽含對廈門的深情,創作了《廈門海上樂園》。

  莊奴在廈門,還有兩個「第一次」。楊曦冬說,2005年中秋,莊奴在鼓浪嶼,第一次博了餅,特別開心,哪怕只得了個一秀,也開懷大笑;次年,莊奴帶著作品《問明月》和《還鄉》來廈門環島路、坂頭水庫等地取景拍攝MV,又第一次在自己的作品中出了鏡。

  在廈「拜師學藝」傳佳話

  莊奴謙遜,不拿大。楊曦冬說,莊奴晚年給他打電話時,還稱「咱哥倆」。

  這一點,本報記者藍碧霞也記憶深刻。莊奴91歲那年到廈門文化藝術中心參觀琴坊,虛心向琴師請教古琴知識,並在琴師指點下撥弄琴弦。完了,莊奴跟小他60歲的「80後」琴師說,今天你教了我這麼多,你也是我的老師了,還合掌作揖感謝——莊奴廈門「拜師學藝」,遂成佳話。

  【印象】

  世紀詞人快樂頑童

  記者年月

本報記者年月(左)採訪莊奴(中)。

  莊奴先生,本名王景羲,為何又取名莊奴呢?

  有一次,在漳州長泰的鄉村裡,我們把餐桌抬到露臺,吃起農家菜。吃著吃著,莊奴先生突然抬起頭,仰望長空,心滿意足地發出一聲感嘆:「我們吃的是天地大餐啊!」這一天,他告訴我們「莊奴」的來歷:「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喜歡大自然,喜歡當農夫,只想長年累月耕好一畝三分地。」

  我前後採訪報導莊奴先生5次,而事實上,我與他的相識,還在我當記者之前,因為文字而結緣於我的家鄉龍海的石碼鎮。13年前的那個晚上,我們把老先生安排在當地最好的一家賓館的最好的房間,當聽說「這個房間省長住過」,他便答:「可我連村長也沒當過,太浪費了,太浪費了。」

  13年來,我和先生一起走過許多田埂,一起嘗過許多美食,一起聽過許多歌曲,一起讀過許多文章。有個中秋節,我們一起在鼓浪嶼吃晚餐,他見到土筍凍和面線糊,便說:「早知道,我就不在飛機上吃了。」這句話他說得惋惜無比,而且連說三遍,像個貪吃的孩子。

  我見過他歌,見過他笑,也見過他哭,但唯獨不曾見他怒。他是一個可以讓我們內心感到平和的人。而他隨時隨地可能脫口而出的詩詞,又常常令我驚嘆,有時候,他輕描淡寫講出的一句話,在我聽來,卻是可咀嚼可回味的。我們一起聽他的學生秋玲唱歌,「秋玲一唱歌,就有男士拿相機照她。先生們,歌是我寫的,你們怎麼不照我呢?」這類簡單而有味道的話,我時時聽到,受益無窮。

  常有人疑惑,鄧麗君唱的大部分歌都是莊奴先生寫的,為什麼他倆只見一面?我也曾無知地問他這個問題,他答:「我不可能去跟歌星見面,如果總是與他們見面,我就不可能寫出3000多首歌。莊奴沒有架子,但莊奴沒有時間。」

  寫了這麼多歌,莊奴生前在臺灣依然只是租房住,「人人以為我是大富翁,其實我只是個窮光蛋。但寫歌,快樂無比!」莊奴笑呵呵地說。

  【人物】

  作品超3000首

  鄧麗君經典作品 多出自莊奴之手

  莊奴原名王景羲,1921年出生於北京。1949年到臺灣後,莊奴先在報社做記者和編輯,閒暇時寫的《綠島小夜曲》一夜成名,他開始正式寫歌。

  《小城故事》、《甜蜜蜜》、《又見炊煙》、《壟上行》、《踏浪》、《風從哪裡來》、《冬天裡的一把火》……莊奴創作了不同風格的歌詞3000多首。鄧麗君大半的經典作品都出自莊奴之手。 1992年,莊奴與重慶居民鄒麟結婚,經常往返兩岸。(據新華社電)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他的一首《甜蜜蜜》成就了鄧麗君,卻家徒四壁93歲賣歌討錢...詞壇泰鬥莊奴仙逝,炊煙消散小城再無故事
    】 昨天凌晨,我國華語歌曲「詞壇泰鬥」莊奴在重慶與世長辭,享年95歲。做過記者和編輯,因閒暇時寫的《綠島小夜曲》一夜成名,其後開始正式寫歌。著名作曲家古月曾這樣評價莊奴,稱他的詞不僅是詞,而是夢想,是全世界華人的夢想。 莊老先生的詞就像一個普通的朋友跟我們講話一樣,讓人覺得特別有共鳴,那首《小城故事》,不管誰聽到了,都會覺得是在唱自己家鄉的歌;那首《冬天裡的一把火》在那個年代肯定也曾把你的熱情點燃,在那個年代可以說絕無僅有。
  • 華語歌曲「詞壇泰鬥」莊奴今晨去世,《甜蜜蜜》、《小城故事》這些歌詞全部出自莊老……
    今天凌晨6:11,我國華語歌曲「詞壇泰鬥」莊奴在重慶與世長辭,享年95歲。「那時是流亡學生,一腔熱血,一心報國,恨日本人啊,誰知還沒畢業,抗戰就勝利了。」莊奴生前說。回憶起那段崢嶸歲月,莊奴依然清楚記得和其他青年們一起合唱《遊擊隊進行曲》和《黃河大合唱》的激情場景。莊奴說,人生如夢,抗日救國夢沒能實現,卻與親人海峽相隔,這也鋪就了後來他走上寫歌這條路,因為太多情愫需要表達。
  • 這位龍海籍樂評人攜女創作戰「疫」歌曲,曾師承詞壇泰鬥莊奴
    他燃起創作熱情,一夜時間創作了音樂作品《因為有了你》,為前線加油鼓勁。 3月上旬疫情在全球蔓延,我國派出專家醫療隊馳援友邦,助力全球戰「疫」。他有感於中國與世界攜手前行,共同書寫人類命運篇章,陸續推出《命運與共》《生命之歌》,與廈門青年教師黃戍平先生共譜抗疫「生命」三部曲。
  • 娛樂快報 張靚穎過生日馮軻互動遭吐槽 華語「詞壇泰鬥」莊奴今晨逝世 吳宗憲再提周杰倫喜帖事件
    據重慶晨報報導,今日6時11分,華語歌曲詞作家莊奴先生去世,享年94歲。莊奴(原名王景羲),1922年出生於北京,畢業於北平中華新聞學院,中國臺灣詞作家,與喬羽、黃霑並稱詞壇三傑。1949年到臺灣後,莊奴當過記者、編輯,演過話劇,但以音樂創作彰顯盛名,尤以流行歌曲最為人津津樂道。莊奴寫詞五十載,作品超過3000首,筆耕不輟被稱為「與時間賽跑的老人」。
  • 莊奴: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人
    今日凌晨,華語歌曲「詞壇泰鬥」莊奴老師在重慶逝世,享年95歲。提起莊奴,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是應該沒有人不熟悉鄧麗君的那首《甜蜜蜜》,是的,這首歌的歌詞就是出自莊奴之手。而在他九十餘年的人生裡,他也並不僅僅給鄧麗君寫歌,還留下了三千餘首膾炙人口的歌詞。
  • 《甜蜜蜜》詞作者莊奴去世 曾執筆鄧麗君80%作品
    本報訊(記者 韓軒)鄧麗君的金曲《甜蜜蜜》《小城故事》可謂無人不曉,昨日凌晨,曾為這些歌曲填詞的著名華語樂壇詞作家莊奴在重慶去世,享年95歲。   華語樂壇有「詞壇三傑」之說,除了大陸的喬羽、香港的黃霑之外,就是堪稱「泰鬥」的莊奴。莊奴原名王景羲,出生於北京,早年的他並未想過要從事歌詞創作。青年時,他考取當時的中華新聞學院,抗日戰爭期間曾到大後方參加抗日。作為流亡學生,一腔報國熱血的莊奴常常和其他青年一同合唱《遊擊隊進行曲》和《黃河大合唱》。   1949年莊奴輾轉到臺灣後,曾當過記者、編輯,也參演過話劇。
  • 日喜劇泰鬥志村健離世家人未曾見面 曾暖心照顧鄧麗君
    Yes娛樂4月1日綜合報導 日本喜劇天王志村健因冠病逝世,享年70歲,為防止疫情擴散,31日直接完成火化,不僅不讓沒有防護衣的家人接近,連陪葬品都不允許。志村健的大哥志村知之晚間領回弟弟的骨灰罈,在老家前受訪痛哭表示「最後一面也見不到」。
  • 莊奴逝世最新消息:莊奴家屬發出訃告(內容全文)
    中新網10月11日電 據臺灣「旺報」消息,被譽為華語歌曲「詞壇泰鬥」,並曾創作鄧麗君名曲《小城故事》、《甜蜜蜜》歌詞的莊奴【莊奴今晨逝世】,於2016年10月11日6時11分與世長辭,享壽95歲。
  • 世界最強明星鍾奕勉獲「詞壇泰鬥」呂偉忠「欽點」
    世界最強明星鍾奕勉獲「詞壇泰鬥」呂偉忠「欽點」——「詞壇泰鬥」呂偉忠前輩的朋友圈及新浪「認證」微博隆重地、激烈地、傾情地、極力地、不止一次地「全情」推薦中國「詞聖」鍾奕勉!這引起了華語樂壇的強烈良好反響與激烈震蕩,使中國「詞聖」鍾奕勉在中國主流歌壇及世界主流歌壇產生了更為深遠的影響!......也使中國「詞聖」鍾奕勉更為獲得世界主流娛樂圈的關注!
  • 《甜蜜蜜》,《壟上行》,《冬天裡的一把火》,他捧紅鄧麗君,寫出了最美的中文歌曲
    11號凌晨,華語歌曲「詞壇泰鬥」莊奴在重慶與世長辭,享年94歲。莊奴的歌詞有著深厚的古典文學基礎,常會有深遠的意境。但是他又適應現代的生活情趣,把愛情歌曲寫的通俗真誠、浪漫動人。張明敏成名作《壟上行》莊奴與鄧麗君是珠聯璧合的歌壇大家。他們倆人雖然只見過一次面,但是經常通信電話,禮送不斷,讓兩人在音樂上的合作成為佳話。鄧麗君說:沒有莊奴就沒有我鄧麗君。
  • 中國「詞聖」鍾奕勉獲「詞壇泰鬥」呂偉忠推薦
    2020年,華語樂壇的浪花一朵接一朵,暖流一波連一波,這花、這波由這人開創與締造:中國「詞聖」、中國詞壇「掌門人」、華語樂壇當今第一人、中國歌壇近20年來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世界「最強」明星——鍾奕勉。
  • 《甜蜜蜜》作詞人莊奴逝世 寫詞六十載作品超過三千餘首
    這首鄧麗君的經典歌曲《甜蜜蜜》至今仍在傳唱。可你知道,這首曾火遍大江南北的歌曲是誰做的詞嗎?2016年10月11日6時11分,華語歌曲「詞壇泰鬥」莊奴在重慶與世長辭,享年94歲。在他94年的人生裡,寫詞六十載,作品超過三千餘首,筆耕不輟,留下多首佳作。鄧麗君的《小城故事》《甜蜜蜜》和費翔演唱的《冬天裡的一把火》等經典歌曲都由他作詞。他生前曾說:「我天生就是個寫歌的,偶爾入行,終生如此。」
  • 沒有莊奴,就沒有鄧麗君
    1921年2月22日,莊奴出生在北京,父親給他取名為王景羲。有人說,鄧麗君之所以這麼紅,是因為莊奴的詞寫得好,而莊奴說:「應該是沒有鄧麗君就沒有莊奴。」「大家說我寫的歌好聽,這很片面。何為歌曲?歌詞和曲調,沒有美麗的旋律怎麼好聽呢?
  • 他是鄧麗君的恩師,逃難到臺灣,創作《千年等一回》《踏浪》《千言萬語》等作品,「曾賺90億,還是窮著快樂」
    左宏元屬意鄧麗君來演唱,但是瓊瑤並不同意,她認為鄧麗君太年輕,無法表現歌詞的深意。但左宏元認為鄧麗君很有能力,還替她拍胸脯保證。隨後,18歲的鄧麗君《彩雲飛》橫空出世,在左宏元和莊奴的引領下,終成一代歌后。
  • 她是張國榮背後的女人,捧紅張學友和鄧麗君,還為羅文掃墓18年
    每個時代的偶像,都是多數歌迷心中永不隕落的恆星,而在這些星光的背後,曾有這樣一個人,她與我們的偶像一路相伴。她就是香港著名金牌經紀人——陳淑芬。說起陳淑芬,在香港娛樂圈裡都稱她為「陳太」,她是一個十分有能力的女人,稱得上是娛樂圈背後的推手,但很多人對她都不是很了解。
  • 經典情歌: 鄧麗君《甜蜜蜜 》
    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會有鄧麗君的歌聲。《甜蜜蜜》的歌詞是一生創作了3000多首歌詞的詞壇泰鬥莊奴先生的得意之作,被大家熟知是通過他為鄧麗君所創作的《小城故事》和《甜蜜蜜》等膾炙人口的歌曲。莊奴先生稱這首歌詞只用了五分鐘便創作出來,完全是憑藉他對鄧麗君聲音的印象度身定造即興寫出。
  • 挨過李小龍的揍,與金庸是好友,他是一代詞壇泰鬥
    他就是一代詞壇泰鬥黃霑。如果要在兩岸三地評選三位上世紀最具代表性的詞壇泰鬥的話第十名:《忘記他》《忘記他》是香港著名詞曲作家黃沾於1968年創作的歌曲,鄧麗君於1980年收錄於其的粵語專輯《勢不兩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