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派出所的王雅秋阿姨,她每天都在樓下忙前忙後,還去超市幫我們採購東西,有一次為了給一位鄰居買酵母粉跑了三個超市才買到,她還為一位鄰居買了東西都不要錢,樓上有老人需要買藥品,她親自去藥店購買,而她自己兩個孩子都還小,每天很晚回家還要照顧兩個孩子,真的太辛苦了!隔離的這14天,鄰居們都誇讚他們,感謝他們!她們真是最美的人,天天告訴大家別出門別出門,而他們自己卻不得不走街串巷,守護在防護第一線,沒日沒夜的堅守崗位。在此我呼籲大家,一定要配合他們,儘量不要出,就是對他們最大支持!」
這是保定市秀蘭錦觀城小區的一名小學生寫下的作文,題目是《特殊時期最美的人》。他所居住的住宅樓因為出現一名新冠肺炎確診病歷而被隔離。從此,他和家人的居家生活開始依賴「外人」的幫助。這些「外人」,就是守候他們的基層工作者,也包括女民警王雅秋。
小學生的父親把他的作文發到了小區業主群中,引發很多群眾的接續讚嘆。
王雅秋,保定市公安局蓮池分局五四路派出所副所長,主管社區工作,自己還擔任著三個社區、六個小區的社區民警。今年38歲的她因為工作成績優秀,多次榮獲嘉獎,榮立個人三等功四次,先後獲得「保定市公安局巾幗建功英雄」、保定市「三八紅旗手」、河北省矛盾糾紛調解標兵、「河北省巾幗建功英雄」等稱號。
2月9日凌晨,王雅秋負責的錦觀城小區,有一名居民在住院期間被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呈陽性。此時正是疫情蔓延最為猖獗的時期,獲悉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基層政府迅速行動起來,王雅秋也立即趕到現場參與處置。
不同於普通居民樓,這棟被隔離樓房是一座17層的塔式高層,人員密集程度高,涉及88戶人家。
清運垃圾、設置隔離、搭建臨時帳篷、清理核實戶數、人數、摸排接觸人員軌跡……一堆工作迎面而來。王雅秋和基層幹部一起,一一打電話核實,確認樓上共有75戶、223人。很快,為這些隔離群眾建立起微信群,完善群成員,排查信息,在群裡和現場不間斷地對居民介紹政策。
錦觀城小區共有16棟樓,聽說出了個確診病例,打掃衛生的都嚇跑了,就剩下一位了。而被隔離的這棟樓,住著一位喜歡撿拾廢品的老人,大量垃圾堆積在公共空間。「找車,立即拉走!」
這些都是小事,最難的是做群眾工作。被緊急隔離的居民恐慌、激動還夾雜著幾許憤怒。「我還能出去嗎?」「買吃的怎麼辦?」「誰送我們家送菜?」「垃圾怎麼扔」……有的居民衝下樓來著急地嚷嚷,有的在微信群裡不停地質問。內容涉及自己的安全、生活垃圾如何清運、食物藥品怎樣保障、誰負責派送等等一系列問題。
王雅秋一直在群中努力勸慰大家,相信政府,等待官宣,不要輕信謠言。「我們會給你們提供一切的保障,大家耐著性子踏踏實實地度過這14天就行了。」慢慢的,居民們平復了激動情緒,接受了在家裡隔離才最安全的現實,並互相鼓勵打氣。社區幹部們的工作得以進一步開展,為下一步各項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社區幹部說:「王所,要沒你真『鎮不住』這個場面!」
一句承諾,背後是一連串的「任務」。社區隔三天就對隔離群眾提供有食物蔬菜水果用品配送,在網上按需下單就行。但是「我家有孕婦,有特殊需求。」「我孩子只喝某某牌子的酸奶……」王雅秋告訴大家:「有特殊情況需要的,我替你們買。我最大限度提供服務。」她去超市酸奶專櫃,拍下現場鏡頭,問大家選哪個,群眾定了,她就給代買回去。有幾戶人家要買酵母粉,她也顛顛地去超市買來。有人說她:你跑得過來呀?王雅秋說,這是好事,大家有了酵母粉,可以在家好好蒸饅頭做包子了,就不用心煩了。至於給電卡充電、去指定醫院代拿特殊藥物……王雅秋跑跑顛顛,卻毫無怨言。
每隔三天配送物品,也是個繁瑣的過程。別看只有75戶,但需求量大,且來自不同超市,收貨、分貨、裝上小車,都是王雅秋和社區幹部一起幹。「社區幹部也都是女同志,比我年齡大,咱年輕,就多上手,多出力。」在王雅秋看來,這些事都不是事,都是自己該幹的。她也從來沒有過害怕,只有在回家看到孩子跑過來要擁抱時,心裡會閃過一個陰影……
現在,確診病例已經治癒;整棟樓也在2月 25日結束隔離,大家平安無事。王雅秋又投入了緊張的工作中,流動人口登記、出租房屋管理、境外返保人員排查……她說:「其實我做的都是本職工作,沒有什麼了不起。本職工作,就該努力去做好。」(冀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