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的亮點是伊恩·波斯特裡奇的《冬之旅》、克裡斯蒂安·特茲拉夫的貝多芬/西貝柳斯小提琴協奏曲、約翰·加德納/倫敦交響樂團的舒曼第二/四交響曲、鈴木雅明的巴赫管弦樂作品、奧斯莫·萬斯卡/明尼蘇達管弦樂團的馬勒第一交響曲及帕特裡恰·科帕欽斯卡雅、安妮-索菲·穆特、米洛斯·卡拉達格利奇等器樂演奏作品。
(包括CD、黑膠、MP3、CD Quality FLAC、Hi-Res FLAC)
貝多芬/西貝柳斯小提琴協奏曲
Beethoven & Sibelius: Violin Concertos克裡斯蒂安·特茲拉夫
德國小提琴家
Christian Tetzlaff (violin) 1966-
Deutsches Symphonie-Orchester Berlin, Robin Ticciati
廠牌:Ondine
在這張新的協奏曲專輯中,我們這個時代偉大的小提琴家克裡斯蒂安·特茲拉夫與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一起演奏了兩首全新詮釋的標準小提琴協奏曲,這兩首協奏曲由樂團激動人心的新音樂總監羅賓·蒂西亞蒂指揮。
貝多芬和西貝柳斯作為偉大的交響樂家對音樂史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兩位作曲家還創作了小提琴協奏曲——貝多芬在1806年創作了他的D大調協奏曲,西貝柳斯在一個世紀後創作了他的D小調協奏曲。儘管這些作品在風格上沒有太多的共同點,但這兩首協奏曲都遠不止是精湛的表演作品——正是深邃而感人的音樂使兩位作曲家都永垂不朽。今天,貝多芬和西貝柳斯的這些不朽傑作是全世界小提琴家演奏最多的協奏曲之一。
克裡斯蒂安·特茲拉夫被認為是世界領先的國際小提琴家之一,並保持著最廣泛的演出日程。2005年,「美國音樂」將他評為「年度最佳樂器演奏家」。他錄製的巴託克小提琴協奏曲同時獲得留聲機獎和ICMA獎,這段錄音也是英國廣播公司2019年音樂獎的決賽作品。他錄製的孟德爾頌和舒曼的小提琴協奏曲於2011年在Ondine發行,巴赫奏鳴曲和帕提塔於2017年發行,獲得了「德國音樂協會」獎。此外,2015年,ICMA授予特茲拉夫「年度藝術家」稱號,並於2017年獲得Echo「年度器樂演奏家」稱號。
舒伯特《冬之旅》
Schubert: Winterreise
伊恩·波斯特裡奇
託馬斯·阿得斯(鋼琴)
Ian Bostridge 1964-
Thomas Adès (piano)
廠牌:Pentatone
著名的舒伯特演繹者伊恩·波斯特裡奇在他的第一張PENTATONE廠牌的專輯中又一次向我們展現了最偉大的聲樂套曲《冬之旅》。波斯特裡奇與鋼琴家、指揮家和作曲家託馬斯·阿德斯共同呈現了這部傑作,他將其深刻的伴奏建立在與原稿重新接觸的基礎上。《冬之旅》是浪漫主義憂鬱症的縮影,由一位意識到自己病入膏肓但正處於創作能力的巔峰的作曲家所創作。這是由舒伯特的主要聲樂套曲組成的PENTATONE唱片三部曲的第一部分。在《冬之旅》之後,迪伊·舍內·穆勒林和施萬恩桑格將緊隨其後。
伊恩·波斯特裡奇是我們這個時代最著名的男高音和藝術歌曲演繹者之一。託馬斯·阿德斯是著名的作曲家,但在他的第一張PENTATONE唱片中展示了他作為歌曲伴奏者的非凡技巧。
舒曼第二、四交響曲
Schumann: Symphonies Nos. 2 & 4
約翰·加德納倫敦交響樂團
廠牌:LSO Live
繼屢獲殊榮的孟德爾頌作品之後,約翰·艾略特·加德納爵士和倫敦交響樂團開始了羅伯特·舒曼交響曲的新徵程。
加德納覺得舒曼交響曲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而通過這些錄音,他正致力於消除圍繞這些交響樂傑作的不真實的蛛網。
晚會
Soirée馬格達萊娜·科澤娜Magdalena Kožená (mezzo) 1973-
Sir Simon Rattle (piano), Rahel Rilling (violin), Wolfram Brandl (violin), Yulia Deyneka (viola), David Adorjan (cello), Andrew Marriner (clarinet)
廠牌:Pentatone《晚會》抓住了非正式的家庭音樂製作的氛圍。捷克女中音歌唱家馬格達萊娜·科澤娜提供了一個親密和高度個性化的世界範圍的曲目單,以及一個傑出的音樂朋友團體,包括西蒙·拉特爵士,他作為鋼琴家首次錄製唱片。
曲目包括勃拉姆斯、施特勞斯和拉威爾等作曲家的著名歌曲。
《晚會》是科澤娜與Pentatone獨家合作的第二張專輯,之前的是一張巴洛克風格的康塔塔獨唱專輯。
巴赫管風琴作品集
Masaaki Suzuki plays Bach Organ Works, Vol. 3on the Great Silbermann Organ of Freiberg Cathedral鈴木雅明
Masaaki Suzuki (organ)
廠牌:BIS
戈特弗裡德·西爾伯曼和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出生時間相差不到幾年,我們知道,1736年,西爾伯曼邀請作曲家為他在德勒斯登的聖母大教堂落成典禮上演奏一架新的管風琴。這臺樂器在1945年德勒斯登爆炸中被摧毀,但西爾伯曼的大約30個管子仍然存在。以此誕生的「西爾伯克朗」成為了著名樂器的品牌。西爾伯曼總部位於弗雷堡,他的工作室離大教堂只有一箭之遙。鈴木雅明繼在格羅寧根(荷蘭)和神戶(日本)錄製的著名獨奏曲之後,在他穿越巴赫管風琴音樂的第三部作品中選擇了這一樂器。曲目包括巴赫最宏偉的前奏曲之一(BWV546),其複雜的賦格曲,C大調託卡塔(BWV546A),合唱前奏曲等。鈴木以C小調著名的帕薩卡裡亞和賦格曲結束了他的獨奏會。
山多·華列斯弦樂三重奏和巴託克鋼琴五重奏
Veress: String Trio & Bartók: Piano Quintet薇爾德·弗朗、尼古拉斯·阿爾特施泰德等
Vilde Frang (violin), Barnabás Kelemen (violin), Lawrence Power (viola), Nicolas Altstaedt (cello), Alexander Lonquich (piano)
廠牌:Alpha
洛克豪斯國際室內音樂節被認為是奧地利最負盛名的音樂節之一:它是由小提琴家吉東·克雷默創立的,旨在為室內樂提供一個新的視野,並為在親密環境中創造音樂交流的機會。大提琴家尼古拉斯·阿爾特施泰德(nicolas altstaedt)在2012年接替了克萊默,現在延續了音樂節的精神。與洛克豪斯合作錄製的第一張唱片中,他有經驗豐富的合作夥伴,包括挪威小提琴家薇爾德·弗朗、匈牙利小提琴家巴納巴斯·凱勒門、德國鋼琴家亞歷山大·隆奎奇(他的舒伯特雙專輯最近在阿爾法發行),還有英國小提琴家勞倫斯·鮑爾。他們一起挑選了兩部作品,一部要求很高的作品:貝拉·巴託克的鋼琴五重奏,儘管它被認為是一部非常個人化的作品,但卻很少演奏;另一部山多·華列斯的弦樂三重奏。山多·華列斯曾是巴託克的學生。尼古拉斯·阿爾特施泰德與阿爾法合作錄製過幾張唱片。那些唱片在一個高度折衷的音樂範圍內展示了他全部才華。
理查·施特勞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等
Strauss: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Tod und Verklärung, Till Eulenspiegel & Salome's Dance
琉森節日管弦樂團
裡卡多·夏伊
Lucerne Festival Orchestra
Riccardo Chailly
廠牌:DECCA
琉森節日管弦樂團和裡卡多·夏伊的夢之隊帶著超過85分鐘的偉大的管弦樂作品回來了。
音效壯觀的開場就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也是著名電影《2001:太空之旅》所用的音樂。
穿越星空
John Williams and Anne-Sophie Mutter - Across The Stars
約翰·威廉士
安妮-索菲·穆特
Anne-Sophie Mutter (violin)
The Recording Arts Orchestra of Los Angeles
John Williams
廠牌:DG
在《星球大戰》最後一集的創作過程中,約翰·威廉士與安妮-索菲·穆特共同創作合作完成了一張完整的專輯,大家都很欽佩。它展示了他個人選擇的標誌性主題,以及從他40多年的電影音樂中重新發現的寶石。
音樂範圍從《星球大戰》主題曲(《絕地歸來》「盧克和萊婭」)到更近期的作品(《哈利波特》「海德薇的主題曲」)以及奧斯卡獲獎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一些更令人驚訝的選擇包括新版本的《灰姑娘的自由》和《德古拉》,最初寫於20世紀70年代,此後很少演出。
馬勒第一交響曲
Mahler: Symphony No. 1 in D 'Titan'
奧斯莫·萬斯卡(芬蘭指揮家)
明尼蘇達管弦樂團
Minnesota Orchestra
Osmo Vänskä 1953-
廠牌:BIS
古斯塔夫·馬勒第一交響曲的首演上閃爍的和弦聲讓人想起了春天的氣息,甚至向第一批觀眾發出了新交響樂時代即將到來的信號。很快這位作曲家就引入了一些元素,這些元素將成為他音樂語言的關鍵組成部分:自然之聲(這裡是布穀鳥的叫聲)與準軍國主義的音樂和大提琴中的「高藝術」色彩漫遊相結合,似乎是為了說明馬勒對交響曲這一包羅萬象的藝術形式的看法。這首交響曲,作曲家最初給它的副標題是「泰坦」,它廣泛地借鑑了伊內斯·法倫登·蓋斯倫的聲樂套曲。但馬勒也融入了摩拉維亞流行音樂的元素(第二樂章)。這張專輯是明尼蘇達管弦樂團和奧斯莫·萬斯卡在其系列中的第四部,該系列作品在allmusic.com網站上為團隊贏得了「馬勒音樂最佳代表」的稱號。
時間與永恆
Time & Eternity
帕特裡恰·科帕欽斯卡雅
(摩爾多瓦小提琴家)
伯爾尼合奏團
Patricia Kopatchinskaja (violin) 1977-
Camerata Bern
廠牌:Alpha
時間和永恆。一直在尋找強大的音樂體驗,小提琴家帕特裡恰·科帕欽斯卡雅和伯爾尼合奏團(她剛剛確立了這一團隊的藝術方向)將哈特曼1939年創作的協奏曲葬禮般地歸入其位,這是一部表達對納粹恐怖分子的憤慨之作,還有弗蘭克·馬丁1973年為耶胡迪·梅紐因創作的小提琴和管弦樂隊的協奏曲,這部作品的靈感來源於1310年左右杜西奧·迪·布奧尼森涅創作的《耶穌受難記》中的六個場景。馬歇爾的《諾斯特夫人之家》中的凱裡是在祭壇畫後半個世紀創作的,在這裡以弦樂的形式聽到的,與巴赫的合唱作品一起穿插在兩個樂章之間,「作為永恆安慰的召喚」。波蘭民謠歌手詮釋了猶太歌曲「伊利亞胡·哈納維」,這首歌表達了拯救的希望,哈特曼在他的協奏曲中引用了這首歌。帕特裡恰·科帕欽斯卡雅說,600年的音樂可以讓受害者的聲音被聽到。這張專輯以約翰·佐恩(生於1953年)的科爾·奈德瑞為開場白,他回應了猶太社區代表的同名祈禱。一位天主教牧師和一位東正教牧師也做了一個簡短的祈禱。
莫扎特鋼琴三重奏
Mozart: Piano Trios
丹尼爾·巴倫博伊姆(鋼琴)邁克·巴倫博伊姆(小提琴)基安·索爾塔尼(大提琴)
Daniel Barenboim (piano)
Michael Barenboim (violin)
Kian Soltani (cello)
廠牌:DG
大師巴倫博伊姆第二次與他的學生基安·索爾塔尼(大提琴)和自己的兒子小提琴手麥可·巴倫博伊姆(母親艾琳娜·巴什基洛娃)合作。
如果你想開闊視野,就從這裡開始。——《每日郵報》
這張鋼琴三重奏的專輯在柏林的皮埃爾·布列茲·薩爾現場錄製。
該組合將於12月演出四場貝多芬三重奏系列的音樂會。
寂靜之聲
The Sound of Silence
米洛斯·卡拉達格利奇(黑山)Miloš Karadaglić (guitar) 1983-
廠牌:DECCA
米洛斯說:
「寂靜之聲是我對那個時代的反思。它既包括我用來重構自己的吉他作品,也包括那些令人驚嘆的歌曲,我聽到的時刻,我不得不擺脫這一切。這是一本個人音樂剪貼簿,對我來說永遠都有特殊的意義。
我們都面臨著生活中的障礙,當基礎動搖到核心的時候,似乎沒有前進的道路。我很想想像,這張專輯將不僅是一個愉快的旅程,通過偉大的音樂,但也激勵其他人找到自己的生活空間,以反映和找到自己的方式來克服挑戰和逆境,以及人類在這個瘋狂的現代世界每一天所面臨的一切。」
舒伯特:最後的鋼琴奏鳴曲
Schubert: Last Piano Sonatas
弗朗西斯科·皮蒙泰西(瑞士)Francesco Piemontesi (piano) 1983-
廠牌:Pentatone
瑞士鋼琴家弗朗西斯科·皮蒙泰西在與這些非凡的作品接觸多年後,在他的Pentatone首張專輯中演繹了舒伯特的最後三首鋼琴奏鳴曲(D958-D960)。這些奏鳴曲一直吸引著鋼琴家和聽眾,直到今天。他們可以說是有史以來為鋼琴創作的最具存在主義的音樂之一,充滿了美麗和悲傷,在讚美生命的同時,也在為作曲家的過早死亡而痛悼。
即使舒伯特在創作這些作品時才30歲,但它們揭示了通常被稱為「晚期風格」的超凡脫俗的本質,而音樂仍然具有高度的表現力和個人風格。
從零到英雄:莫扎特
Zero to Hero: MoZart
丹尼爾·貝勒(德國男高音)Daniel Behle (tenor) 1974-
L'Orfeo Barockorchester, Michi Gaigg
廠牌:SONY
這位德國男高音歌唱家在談到他的新專輯時說到:他自己正在向更為英雄的曲目轉型。
夏日最後的玫瑰
The Last Rose of Summer
女王六人合唱團The Queen's Six
廠牌:Signum
就個人而言,女王六人組的成員出現在許多最負盛名的聲樂組合中,包括塔利斯學者、特內布拉和十六人組。他們的曲目遠遠超出了唱詩班的範圍:從樸素的早期聖歌、華麗的文藝復興復調、浪漫的情歌和縈繞心頭的民歌,到歡快的爵士樂和流行音樂。
吉奧瓦尼·吉拉莫·卡普斯伯格:
琉特琴即興演奏Giovanni Girolamo Kapsberger: Intavolatura di chitarone
喬納斯·諾德伯格(琉特琴)Jonas Nordberg
廠牌:BIS
科恩戈爾德:升F大調交響曲、主題與變奏曲&斯特拉西亞納
Korngold: Symphony in F sharp, Theme and Variations & Straussiana
約翰·威爾遜(英國指揮)倫敦管弦樂團
Sinfonia of London, John Wilson 1972-
廠牌:Chandos
約翰·威爾遜和倫敦管弦樂團在一個充滿機智、浪漫主義、敏感和技巧的科恩戈爾德的節目中熠熠生輝——這是一個充滿力量的管弦樂隊巡迴演出!指揮家約翰·威爾遜尤其以他對英美劇目的詮釋而聞名。他是英國許多管弦樂隊和音樂節(包括BBC Proms和Aldeburgh Festival)的寵兒,目前是BBC蘇格蘭交響樂團的助理客座指揮。
有溫度,更要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