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常嬤嬤不讓孫女嫁顧廷燁,後讓蓉姐當孫媳婦

2020-12-24 奶茶兩分甜

常嬤嬤命很苦,父親、丈夫和兒子都早逝,常嬤嬤一個人撐著整個常家。幸虧她的孫子——常年比較爭氣。她的兒媳婦是一個目光短見,見識粗鄙的人。常嬤嬤一開始怕顧廷燁沒人照顧,娶的媳婦不可心,原想著讓自己的孫女——常豔給顧廷燁當個小妾。

到了顧府,發現明蘭很會管家,見識修養也不凡,最主要的是深得顧廷燁喜歡。常嬤嬤便打消了疑慮,不再想著讓自己的孫女為妾的事。她的兒媳婦回來的路上埋怨她,常嬤嬤說:當初我兒子好好讀書,就是因為你看見別人富貴、眼紅,鼓動著丈夫去做生意,最後弄得家破人亡。她的兒媳婦,嫌在兒女跟前沒給自己留面子,常嬤嬤直接開罵:

你個敗家精!上不了臺面的東西!當初我真是瞎了眼睛,才會討你進門做兒媳!不少你吃不少你穿,偏偏你要發毛病,害死我兒子!要不是看在燕子和年哥兒面子上,我一早就把你趕出門去,你還不知天高地厚!

常嬤嬤人雖然老了,可是看的很清楚,知道顧廷燁夫妻恩愛,自己的孫女過去了也沒有好日子,還不如老老實實的找個小康的人家嫁過去,當個大娘子。

常嬤嬤的孫子常年在明蘭的幫助下,到海家私塾讀書,常年也很爭氣,最後考上了進士,娶了顧廷燁的庶出的女兒蓉姐兒。

常家從常嬤嬤的父親開始參加科舉考試,一個小門小戶的家庭,歷經四代,終於在常嬤嬤的堅持下,自己的孫子光榮中舉、入仕,改變了家族的命運。

常嬤嬤在封建社會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太太,她靠著自己的見識和堅持,為家族謀了一個好未來,確實讓人敬佩。

相關焦點

  • 《知否》原著:蓉姐兒嫁常嬤嬤的孫子常年,嫻姐兒嫁永昌伯爵府
    顧家的後輩裡,只有兩個女兒,一個是嫻姐兒,一個是蓉姐兒。嫻姐兒乃顧廷煜的獨女,從小到大金枝玉葉長大,身份十分高貴,也很聰明,邵氏雖然愚蠢但嫻姐兒活得通透,在顧廷煜死後,嫻姐兒自主來顧廷燁屋裡,向明蘭學習管家理財的本事,十分聰慧。
  • 重溫《知否》原著:才知蓉姐兒嫁常嬤嬤的孫子常年,並不算低嫁!
    她很早就離開了生母朱曼娘,並非她想走,而是曼娘在逃走中,並沒有帶上蓉姐兒,這讓蓉姐兒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母親,變得很早熟,不願接納別人,在原著中,蓉姐兒小時候的脾氣是有交代的,顧廷燁怕明蘭與蓉姐兒相處不來,早早就把蓉姐兒小時候的怪脾氣說了。
  • 重讀《知否》原著:才知蓉姐兒嫁常嬤嬤的孫子常年,是最好的結局
    蓉姐兒,乃寧遠侯府的千金。從小就被顧廷燁捧在手心長大,而顧二在劇中身居高官,又深得皇帝青睞,而蓉姐兒最後結局是嫁給了常嬤嬤的孫子常年,很多人都在想,蓉姐兒最起碼也得門當戶對一點吧!怎麼會嫁給奶媽的兒子?太「低嫁」了吧!
  • 《知否》原著:顧候女兒結局美滿,嫻姐兒嫁梁府,蓉姐兒嫁常年!
    導語:在原著《知否》中顧廷燁也算的上是有兩位女兒的,這兩位女兒的結局也算是比較美好的,實際上蓉姐兒才是顧廷燁的女兒,嫻姐兒是顧廷煜唯一的女兒,侯府的嫡出大小姐,但在顧廷煜死前把嫻姐兒委託給了顧廷燁夫婦照顧,顧廷燁和明蘭都是有情義的人,把嫻姐兒當自己的女兒一樣撫養長大,而蓉姐兒也是顧廷燁唯一的女兒,儘管她是一個庶出,但是顧廷燁夫婦還是把她視為掌上明珠,她們的一生都還是挺好的,婚嫁也都還不錯,
  • 《知否》顧侯府嫡女嫻姐和庶女蓉姐兒,誰嫁的更好一些
    02.蓉姐的嫁新科狀元常年,是常嬤嬤的孫子,與她也算青梅竹馬。   蓉姐出身有點尷尬。戲子朱曼娘與顧廷燁的女兒,生母沒有名分,蓉姐身份其實比正經庶女也不如。她就在侯府,由顧廷燁的妾和通房照顧。  明蘭嫁給顧廷燁後,把她接到身邊,但這時的她,一副生人勿近的性子,不說話,不懂規矩,對明蘭也有隱隱的敵意。  虧得明蘭心思正,對她很好,又給她找了閨學,讓她去學習。在先生的教導下,她慢慢明白了道理,看穿了生母虛偽自私的本質,也體會到了嫡母明蘭的好。
  • 《知否》原著:厭惡朱曼娘的常嬤嬤,為何肯讓寶貝孫子娶蓉姐!
    在顧廷燁還未求娶盛明蘭之前,曾經有過一個外室朱曼娘,這人本就是個戲子身份,為人低賤還總想著飛上枝頭,她先是賣可憐讓顧廷燁收了自己,還和他生下兩個孩子,這樣一來,常嬤嬤著急了,直接跪在顧廷燁跟前求他不要在糊塗。
  • 《知否》原著常嬤嬤:底層人物的逆襲,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讀《知否》原著更是對此話有了清晰的認識。 盛家的盛老太太,賀家的賀老太太,餘家的餘閣老,他們都是支撐家族的靈魂人物,他們的人生智慧,看後讓人受益匪淺。 只是,這些人都是起點較高的人,所以常嬤嬤底層人物的逆襲,對普通的你我來說,更具有借鑑意義。
  • 《知否》原著:顧侯4個子女,嫻姐嫁常年,昌哥瀟灑,圓哥團哥大有出息
    在原著中,顧候一共有六個孩子,朱曼娘兩個孩子,分別蓉姐兒和昌哥兒,只不過在劇中昌哥兒沒了,只有蓉姐兒還活著,明蘭在原著正文中是生了兩個兒子的,一個團哥兒
  • 顧侯嫡女嫻姐嫁梁府,庶女蓉姐嫁常嬤嬤的孫子,誰嫁得更好一些
    說到《知否》裡嫻姐和蓉姐,大家都不免會比較一番,她們都可以說是永寧侯府顧廷燁的女兒,且最後都有了自己的歸宿,那麼她們中的哪一個嫁得更好呢?從身份地位來講,是比蓉姐要高得多的。但是嫻姐的父親早年與顧廷燁結下仇怨,母親邵氏又一直是個拎不清的人,認為顧廷燁是個壞人,還差點放火燒死團哥兒。這讓嫻姐在顧府非常尷尬。
  • 知否原著:對於貼身照顧蓉姐,為什麼顧廷燁不用紅綃,而選擇秋娘
    鞏紅綃本是顧廷燁第一位夫人餘嫣紅的貼身陪嫁侍女,後被抬為姨娘;而秋娘本就是侯府的侍女,在顧廷燁的院中伺候,後被顧廷燁的父親看好,便做了顧廷燁的通房。  餘嫣紅死後,顧廷燁院中的鶯鶯燕燕走了大半,只有鞏紅綃和秋娘選擇留了下來,因為鞏紅綃的父親就是秀才,紅綃也算是能讀書認字,所以太夫人便將蓉姐交給了鞏姨娘撫養。
  • 知否明蘭兒子團哥出生 蓉姐一句話揭示昌哥身世顧廷燁當即崩潰
    知否明蘭兒子團哥出生 蓉姐一句話揭示昌哥身世顧廷燁當即崩潰時間:2019-02-02 13:51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知否明蘭兒子團哥出生 蓉姐一句話揭示昌哥身世顧廷燁當即崩潰 改編自關心則亂的同名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正在熱播,顧廷燁曾經和外室曼娘生下了兩個孩子,一個是兒子昌哥
  • 《知否知否》同樣是顧廷燁的兒女,為何昌哥和蓉姐命運截然不同?
    劇中昌哥和蓉姐都是顧廷燁和朱曼娘的孩子,一個是將門虎女,舉手投足之間都散發著大家閨秀的氣質;而一個是侯府棄子,最後結局悽涼。為何同樣的出身和起點,昌哥和蓉姐的命運卻截然不同呢?答案其實很現實,只因好的父母決定了孩子的未來,命運從一開始就註定了!
  • 知否:原著中明蘭生下團哥,蓉姐吃醋,明蘭安慰:永遠是我的女兒
    《知否》這部劇改編自關心則亂同名小說,通過北宋官宦家庭少女明蘭的成長、愛情、婚姻故事,展開了一幅由閨閣少女到侯門主母的生活畫卷,講述一個家宅的興榮,古代禮教制度下的女性奮鬥傳奇。明蘭將要臨盆的時候,顧廷燁被皇上派去辦事。
  • 知否:顧侯4個子女,嫻姐嫁常年,昌哥瀟灑,圓哥團哥大有出息
    在原著中,顧候一共有六個孩子,朱曼娘兩個孩子,分別蓉姐兒和昌哥兒,只不過在劇中昌哥兒沒了,只有蓉姐兒還活著,明蘭在原著正文中是生了兩個兒子的,一個團哥兒,另一個是圓哥兒,意為「團團圓圓」,這正是明蘭最想要過的生活,在知否的番外中,明蘭其實還生了一男一女,所以顧廷燁一共有六個孩子,四個兒子兩個女兒
  • 知否原著:顧侯子女結局,蓉姐兒下嫁常嬤嬤孫子,團哥成皇子伴讀
    知否在電視劇中是沒有交代蓉姐兒最後結局的,包括顧侯,也就是顧廷燁幾個子女最後的結局是如何的,今天小編來好好盤一下顧廷燁六個子女的結局是如何的吧!第一個是我們熟知的蓉姐兒蓉姐兒她的出身其實是個汙點,雖喊明蘭一句母親,但生母出身太過低微,朱曼娘就是一個戲子,而朱曼娘十分狠心,一開始就拋棄了蓉姐兒,還好蓉姐兒遇到了明蘭,自此後在侯府也算過得舒坦,她與常嬤嬤的孫子常年青梅竹馬,一起長大,最後下嫁給了常年。
  • 《知否》原著:常嬤嬤第一眼見到明蘭,就打消了讓孫女做妾的念頭
    一次常嬤嬤帶自己的孫子孫女兒媳婦去澄園參觀,常嬤嬤的媳婦對澄園就嚮往的很,但是表現的太明顯了,嬤嬤一直提醒她不要這樣,在回去的路上,常胡氏就問常嬤嬤以前不是想把孫女給顧廷燁做妾侍的嗎
  • 《知否》原著:顧廷燁三位妾侍結局,兩位外嫁,一位撫養蓉姐
    ,還有一個是甘將軍送的顧府的鳳仙,最後顧廷燁三位妾侍結局,兩位外嫁,一位撫養蓉姐。顧廷燁妾侍紅綃,是餘嫣紅的陪嫁丫頭,最終外嫁出去過得不錯,鞏紅綃是頭婚餘嫣紅的陪嫁丫頭,也是餘嫣紅的遠房表妹,家中遇到變故就來到餘府,最後成了餘嫣紅的陪嫁丫頭,原本鞏紅綃是喜歡餘家一個庶子,但是餘大娘子不同意就把她作為陪嫁丫頭一起去了顧府,之後在顧府一點都不安分,幾次故意為難明蘭,還總是給小秦氏的是澄園的事情,明蘭知道後就讓他回了餘府,餘師太大概知道點東西,就直接讓她回老家給她說了門親事
  • 《知否》蓉姐兒為人處世堪比翻版「盛明蘭」,嫁給常年是美滿結局
    此前,由正午陽光出品的古裝大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爆火,即使如今過去這麼久了,熱度依然不減,該劇主要是由趙麗穎、馮紹峰等人主演,由著名的同名網絡小說改編,講述女主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逆襲故事。
  • 《知否》「罵人不帶髒字」常嬤嬤:她的一生,贏在通透
    常嬤嬤是《知否》裡重要的配角,也是一個活得很通透的老人。作為顧廷燁的乳母,常嬤嬤深受顧廷燁的信任和敬重,雖然是奴僕,但是地位很高,哪怕是顧廷燁的父親顧偃開和繼母小秦氏,都不敢把她怎麼樣。 常嬤嬤罵人不帶髒字,卻可以懟得小秦氏啞口無言,罵得康姨母又吼又叫卻無可奈何。
  • 《知否》原著:常嬤嬤見了明蘭後,打消了讓孫女做陪房的念頭
    愛恨分明,有啥說啥,她是自小就跟著白氏,自從白氏死後就一直撫養著顧廷燁,視顧廷燁為己出,顧廷燁的奶娘也是她,在古代奶媽的地位還是很高的,比丫鬟高很多的,就拿紅樓夢裡寶玉的奶娘,都敢喝主子的東西,可見地位不低。常嬤嬤見顧廷燁身邊沒一個可心的人,想把自己的孫女燕子嫁過去,總比那心懷鬼胎的朱曼娘要好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