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嬤嬤命很苦,父親、丈夫和兒子都早逝,常嬤嬤一個人撐著整個常家。幸虧她的孫子——常年比較爭氣。她的兒媳婦是一個目光短見,見識粗鄙的人。常嬤嬤一開始怕顧廷燁沒人照顧,娶的媳婦不可心,原想著讓自己的孫女——常豔給顧廷燁當個小妾。
到了顧府,發現明蘭很會管家,見識修養也不凡,最主要的是深得顧廷燁喜歡。常嬤嬤便打消了疑慮,不再想著讓自己的孫女為妾的事。她的兒媳婦回來的路上埋怨她,常嬤嬤說:當初我兒子好好讀書,就是因為你看見別人富貴、眼紅,鼓動著丈夫去做生意,最後弄得家破人亡。她的兒媳婦,嫌在兒女跟前沒給自己留面子,常嬤嬤直接開罵:
你個敗家精!上不了臺面的東西!當初我真是瞎了眼睛,才會討你進門做兒媳!不少你吃不少你穿,偏偏你要發毛病,害死我兒子!要不是看在燕子和年哥兒面子上,我一早就把你趕出門去,你還不知天高地厚!
常嬤嬤人雖然老了,可是看的很清楚,知道顧廷燁夫妻恩愛,自己的孫女過去了也沒有好日子,還不如老老實實的找個小康的人家嫁過去,當個大娘子。
常嬤嬤的孫子常年在明蘭的幫助下,到海家私塾讀書,常年也很爭氣,最後考上了進士,娶了顧廷燁的庶出的女兒蓉姐兒。
常家從常嬤嬤的父親開始參加科舉考試,一個小門小戶的家庭,歷經四代,終於在常嬤嬤的堅持下,自己的孫子光榮中舉、入仕,改變了家族的命運。
常嬤嬤在封建社會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太太,她靠著自己的見識和堅持,為家族謀了一個好未來,確實讓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