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罵人不帶髒字」常嬤嬤:她的一生,贏在通透

2021-02-08 騰訊網

在電視劇《知否》裡,有一個名場面,叫做常嬤嬤大罵小秦氏和康王氏。儘管我不斷地重溫這部劇,但是對這一集一直是百看不厭。

常嬤嬤是《知否》裡重要的配角,也是一個活得很通透的老人。作為顧廷燁的乳母,常嬤嬤深受顧廷燁的信任和敬重,雖然是奴僕,但是地位很高,哪怕是顧廷燁的父親顧偃開和繼母小秦氏,都不敢把她怎麼樣。

常嬤嬤罵人不帶髒字,卻可以懟得小秦氏啞口無言,罵得康姨母又吼又叫卻無可奈何。

我們來看看常嬤嬤是如何不帶一個髒字地罵康姨母的?這一幕絕對是名場面。

「哈,長輩,哪門子的長輩!我敬你是夫人的娘家人,才敬你一聲姨太太,還真把自己個兒當碟菜了!睜大你的眼,仔細打量打量,這家人姓顧!親家姓盛!你康家是盛家的連襟親,跟咱們顧家更是轉了幾個彎兒的親!來這裡充什麼長輩!」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如今裡外誰人不知夫人有著身孕,便是親家老太太和太太都不大來打擾夫人養胎。如今倒好,來了個不知狗頭嘴臉的姨媽,三天來頭來擺架子充老大!我呸,要是咱們侯爺的骨肉有個好歹,你那三兩重的骨頭賠得起麼?」

「……什麼東西!自家死了人哪,奔喪都沒這麼勤快,沒半分大家夫人的模樣,三天兩頭往這家跑,不知道還當是多近的親戚,別是來打秋風的罷!」

康姨母被氣得失了體面,試圖追出來打人,卻被門檻絆倒了,小秦氏白白挨了一頓罵,拿常嬤嬤卻沒有任何辦法,只好忍氣吞聲。

常嬤嬤出身一般,做過別人家的奴僕,卻過上了很幸福的日子。她的孫子常年既有前途,又有婚姻福,娶到了顧廷燁的女兒蓉姐兒。

常嬤嬤的一生,贏在通透。

1、為人重情義,忠心耿耿,深受顧廷燁的敬重;

常嬤嬤為人重情重義,忠心耿耿,她對顧廷燁的關心與照顧都是發自內心,不因顧廷燁有權有勢而變得阿諛奉承,也不因顧廷燁失勢流落在外而踩他一腳。

顧廷燁遭到小秦氏陷害、被迫離開顧家,在外討生活的時候,常嬤嬤一直不離不棄,對其百般照顧,儘可能幫他一把,是少數的為顧廷燁雪中送炭的人;

顧廷燁保駕有功,成為炙手可熱的新權貴的時候,常嬤嬤不卑不亢,沒有仗著之前的情誼索要東西,也沒有仗勢欺人,在顧家一手遮天,依然為顧廷燁考慮更多的事情,護著顧廷燁新娶的媳婦盛明蘭。

一個人是否發自內心對你好,一個是為了情誼還是為了利益接濟你,你是可以看出來的。

真正在乎你們之間情誼的人不會讓你雪上加霜,也不會在你變得富貴的時候阿諛奉承,更不會拿著你們之間的情誼要求你為他謀福利。

2、恩怨分明,對好人很好,對惡人絲毫不懼;

常嬤嬤恩怨分明,這點在顧廷燁的兩個女人身上有體現。

常嬤嬤閱歷豐富,眼光獨到,一眼就看出了朱曼娘不是個好人,即使朱曼娘百般討好她,即使她很喜歡朱曼娘生下的一雙兒女,她對朱曼娘依然沒有個好臉色,對她的示好從不在意,反而勸說顧廷燁小心朱曼娘,處處提防朱曼娘。

盛明蘭嫁給顧廷燁後,常嬤嬤的態度極其恭敬,真心把盛明蘭當作大娘子對待。當康王氏和小秦氏找盛明蘭麻煩的時候,常嬤嬤毫不客氣地衝上去,把她們一頓臭罵。

常嬤嬤恩怨分明,還體現在一點,那就是她懂得父母的過錯不應該牽連孩子的道理。雖然她很討厭朱曼娘,但是她對蓉姐兒百般照顧,十分疼愛,從未因為蓉姐兒是朱曼娘的女兒而輕慢蓉姐兒。

恩怨分明、拎得清的人最適合交往,最適合做朋友。與他們交往,你不必擔心有人品糟糕的人藉此機會接觸你,還可以從他們的身上學會看人的本事,學會分辨人心的本事。

3、頗有遠見,知道為子孫謀福;

常嬤嬤是一個頗有遠見的人,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她用自己長遠的目光為子孫謀得了福利。

首先,常嬤嬤不入奴籍,讓子孫可以抬起頭來做人;

常嬤嬤的女兒夭折後,為了生計,常嬤嬤不得不去顧廷燁母親娘家做乳母。為了不入奴籍,常嬤嬤寧可捨棄很多好處。

「如果常年將來要科舉入仕,那麼他就不能在身份上有硬傷,否則容易在官場上遭人攻擊,他的祖母可以做過奶娘,但不能入奴籍,或許,當年常嬤嬤就是這樣為自己的獨子考慮的。」

常嬤嬤眼光深遠,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要讓自己的後人挺起腰杆做人,而不是攀附在權貴身邊,低頭一輩子。不得不說,她的想法的確對家人負責。

其次,罵醒孫女,打消孫女做妾的想法;

在顧廷燁未發跡之前,為了讓顧廷燁有個人照顧,常嬤嬤動了把孫女嫁給顧廷燁做妾的念頭。

去了顧廷燁府上之後,常嬤嬤的兒媳婦和孫女看上了侯府的富貴,一心想要入侯府,被常嬤嬤毫不客氣地罵醒了。

常嬤嬤知道,顧廷燁很喜歡盛明蘭,心裡容不下其他人,自己的孫女沒有本事在侯府站住腳,一旦嫁了進去,反而直接影響到顧廷燁與常家的關係。因此,她毫不猶豫地打消了孫女的想法。

最後,督促孫子讀書,讓孫子憑藉自己的真本領獲得前途。

常嬤嬤很少求人,只求了盛明蘭一件事情,那就是幫自己的孫子常年找一個好的老師。

無論是在什麼時候,為家裡的孩子尋求一個名師都是長輩最關心的事情。要想讓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讓家族真的走向興旺,讀書、靠自己的能力打拼事業是唯一的正經途徑。

盛明蘭不負所望,給常年找了個好老師。常年讀書努力,走上了仕途,娶了蓉姐兒,擁有很美好的人生。

活得通透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自己該如何通過正經的途徑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知道該與什麼人交往,該對什麼人避而遠之。人生,勝在活得通透。

END.

今日話題:你喜歡常嬤嬤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相關焦點

  • 《知否》常嬤嬤才是隱藏的王者,不僅鑑婊一流,罵人也毫不嘴軟
    後來顧廷燁繼承了白家財產,也將常嬤嬤接到了京城,甚至將他的外室和兩個私生子託付給她,可見顧廷燁對她的信任。但考慮到顧廷燁的感受,以及那兩個無辜的孩子,她只能選擇不說,讓曼娘留了下來。但為了不讓曼娘破壞顧廷燁的名聲,她一直處處提防曼娘,不讓她隨意外出,防止她跑到顧家搗亂,哪知曼娘手段太高,為了自己的前途,甚至自己的女兒也不惜利用,讓顧廷燁有外室的事情公布於眾,好讓顧廷燁將她領回顧家。
  • 李清照的一首罕見「罵人」詩,她是在罵人,但通篇又不帶一個髒字
    李清照素來被稱作是宋詞婉約派的代表性人物形象,較為被人所耳熟能詳的代表作品,有《如夢令》《醉花陰》《聲聲慢》等,這其中有很多著名且耳熟能詳的詞,贏得了大家的諸多鍾愛,就比如前段時間還拍了一部以她的詞「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為片名的古裝電視劇。
  • 知否常嬤嬤大結局是什麼?常嬤嬤人物介紹 扮演者康群智個人資料
    在《知否》中,剛開始顧廷燁(馮紹峰飾)處處被人算計卻不自知,只有顧廷燁的奶娘常嬤嬤是全心全意為顧廷燁好,無論顧廷燁處於什麼樣的境地,常嬤嬤都會一直在顧廷燁的身邊。從很多故事情節裡都能看出,常嬤嬤對顧廷燁都是實打實的關心、愛護。  常嬤嬤見到朱曼娘第一眼就不喜歡她,但見到明蘭卻是十分滿意,由此可見常嬤嬤是的心思玲瓏的人。那究竟常嬤嬤的結局是怎樣的呢?
  • 「罵人」不帶髒字,卻把你說得一無是處
    01現如今,很多人罵人不帶髒字。其實早在古代,古人就會了。而且古人罵人不帶髒字,一句話能把你批評的一無是處。翻開歷史的篇章,搜尋一下罵人不帶髒字的句子,最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是這兩句——「狗啃河上骨,水流東坡詩。」
  • 《知否》常嬤嬤教你識人之道:對於這樣的人,千萬要遠離
    《知否》中顧廷燁的奶媽常嬤嬤,雖然只是個傭人,但看人極準。她第一次見曼娘時,就能通過種種細節,判斷她品性不好。首先,因為顧廷燁之前跟常嬤嬤講過曼娘出身不好,以及追他到白鹿洞書院的事,常嬤嬤心裡已經對她印象不好了。
  • 回家過年,我也想變成常嬤嬤!《知否》中忒得最高級的這位!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即將迎來大結局,同時也到了本劇中我個人認為最解恨的一場戲:常嬤嬤怒忒康姨母,手撕小秦大娘子。追了62集的《知否》,明蘭聰明識大體,可是總是謹小慎微,要在打怪獸中不斷磨礪著升級。而只要常嬤嬤一出場,仿佛跟拿了上方寶劍一般,忒誰都那麼乾淨利索,字字都忒得人還嘴無力。看得我直想啪!啪!啪!為她鼓掌!
  • 罵人不帶髒字的四大星座女,口才了得,智商高、情商高,無人能比
    文/天天看星座吵架真的是一門技術,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吵架的,其實在很多時候,罵人可以反應出一個人的口才能力。有的人在罵人的時候,說兩句就沒詞了,而有的人可以罵很久都不重複,最重要的是罵人不帶髒字,讓人反駁都不知道怎麼辦。
  • 魯迅最經典的一句話,只有26字,罵人不帶髒字,你都不知道是罵你
    因此,遍覽中國古代歷史文獻書籍,雖然有許多罵人言語,但幾乎見不到一個髒字。古人也是人,也有情感,也會憤怒,憤怒了自然也想罵人,但儒家思想鉗制著古人,即便真要如此,也不能有半個髒字。可以說,這種狀態一直保持到明清時期。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就有許多這樣文雅的罵人話。例如,《西遊記》中,孫悟空曾經因為豬八戒非常貪吃懶惰,就罵他是「夯貨」。
  • 王者榮耀:罵人不帶髒字,舉報都無效的話,網友:嘴挺毒啊!
    我們都知道,在王者榮耀中可以聊天,很多脾氣火爆的網友可能會說一些不好的話,遊戲為了維護玩家的遊戲環境,系統也是極力排斥這種行為,如果是使用語音罵人之前是無所謂的,但是現在即使是語音罵人也會被檢測,而打字罵人會有很多字被和諧。
  • 諸葛亮最經典的一句「罵人話」,罵人不帶髒字,你還以為是在誇你
    不過,如果僅僅因此就認為中國古代士大夫階層從來不動肝火,總是文質彬彬,也從來說不出半句「罵人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文人的口誅筆伐,往往會來得更猛烈些。以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的蜀漢賢相諸葛亮為例,他一生中就有許多經典「罵段」,而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猶土龍芻狗之有名也。」諸葛亮這句罵人話,針對的是曹丕。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魏武王曹操去世,其長子曹丕繼承曹魏江山。
  • 罵人不帶髒字的狠話 以後生氣也要高雅
    生氣是拿別人做錯的事情懲罰自己,以後就算是罵人,咋們也要溫文爾雅!分享一些罵人不帶髒字的金句,好好學習一下:1 你一抬腳,我就看見了你的襪子,你穿的破鞋。2 別跟我說話,我有潔癖。3 你腦子進地溝油吧!看到你我就想到四個字:身殘志堅。
  • 史上4句罵人的「狠話」,罵人從不帶髒字,沒有文化還以為在誇你
    現代人罵人的詞可以說是層出不窮,什麼樣的字眼都有,罵人的時候很爽快,過後就覺得粗俗無比,有的人還暗自後悔,自己怎麼會說出這樣的字眼。但有時候遇到一些蠻不講理,又讓人覺得很生氣的,不懟兩句,自己心裡也憋屈,可自己也沒辦法將那些粗鄙的話語說出口,絞盡腦汁,想要說出一些不帶髒字的「狠話」,可怎麼想都想不出來。這時候不禁感嘆,「要是有點文化就好了」。在一般人眼中,古人都是文雅的,說話文縐縐,也沒見過說「狠話」的,最多就是諷刺兩句。
  • 罵人不帶髒字,古詩表達的含蓄,沒有點本事的人還真看不出來
    罵人不帶髒字,古詩表達的含蓄,沒有點本事的人還真看不出來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罵人的行為,特別是在農村,大家的素質相對來說沒有那麼高,所以經常會出現罵人的現象,而這些罵人的話往往很不好聽但卻容易理解,一般人聽一下就知道別人是否在罵他,所以大家經常會因為一句罵罵咧咧的話而產生糾紛,不管什麼時期都會出現這種情況
  • 不帶髒字!古代人教你怎麼罵人
    雖然這並不太能緩解你憤怒的情緒,可是又不想讓自己染上說髒話的習慣,那怎麼辦呢?來來來,學學古代人怎麼罵人的,那罵人可是不帶髒字的,既出口氣爽到了自己又顯得文雅有涵養。1.送他一副對聯吧,成本不高,意思自到: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禮義廉。
  • 魯迅最經典的三句「罵人話」,罵人不帶髒字,你還以為是在誇你
    「中國有這麼一類人,倘使他身上有些什麼錯,你去幫他指了出來,本是出於好意,然而他卻不僅聽不進去,反而嫌棄起這幫他之人,我原本不曾想著定要如何去幫襯這類人的,然而後來竟然也不得不這麼做,我想該怎麼做好呢?於是想到了反諷。」從魯迅先生的文字中不難看出,這種修辭手法針對的對象,往往是那些聽不進去別人的話,或者是那些雖然能夠聽進去別人的話,卻領悟不了的人。
  • 華晨宇一首壞壞的歌,罵人不帶髒字,火星人扶額:真是輸給你了
    華晨宇一首壞壞的歌,罵人不帶髒字,火星人扶額:真是輸給你了當年華晨宇參加快男的時候,真的覺得很看不懂這個男生,因為他看上去真的是一個很孤僻的人。那時候,左立還在唱《董小姐》,賈盛強在唱《姐姐》,於朦朧在唱《遺失的美好》,歐豪在唱《嘿哥們兒》,而華晨宇在唱《我》,在唱《假行僧》。
  • 用「古文」怎麼罵人?這4句不帶一個「髒字」,每句都是經典
    用「古文」怎麼罵人?這4句不帶一個「髒字」,每句都是經典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非常經典的話,就出自於我們非常熟悉的孔子。相信很多人也明白這其中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年輕時不尊重家庭,長大後也不學無術,對於社會沒有意義的人,尤其是到了晚年之後,所以也被稱呼為老小偷。就像一些故意躺在路邊的老人一樣,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存在,才導致了現在的年輕人,對於一些事情變得躡手躡腳。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 歷史上最文雅的5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
    導語:歷史上最文雅的5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別誤認為是在誇你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孕育出了十分深厚的文明。正所謂「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時候有一種意識,往往有很多的表達方式,有的直接,有的委婉。在罵人上更是有罵人不帶髒的語句,而別人還覺得十分的文雅。
  • 歷史上最狠的6句名言,罵人不帶髒字,卻能讓人氣吐血
    家長和老師都會教育孩子,一不能罵人、而不能打架,要用理性的方式去解決矛盾和衝突。因為罵人和大家都是不禮貌、不文雅的行為。
  • 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別誤認為是在誇你!
    論起罵人不帶髒字,這兩句話最為經典。蘇東坡與自己的好朋友佛印對罵的時候,蘇東坡吐出了「狗啃和尚骨」,佛印和尚也不妥協,用「水流東坡詩」來回懟。 如果不理解其中的含義,很難看出罵得有多狠。其中,「河上」與「和尚」的讀音很近,其含義自然相同;「東坡詩」中的「詩」與詩歌或詩句沒有關係,與「屍」的讀音是一樣的,所以它特指的就是「東坡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