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麵江湖(上)

2021-02-27 槽店

拉麵的江湖,

平靜時風起雲湧,暗潮湧動。

激烈時攻城拔寨,刀光劍影。

四哥今年才剛過55歲,聽他講述開拉麵館的故事,

仿佛已經過了幾個世紀。

那是一個鄭州還不太清真的年代。

85年楊記開了第一家拉麵,

咖喱湯的獨有風味一直堅持到現在。

四哥的店86年開業,請的是河南師傅,做的也是咖喱拉麵。

「為啥做咖喱的拉麵?」

「師傅說拉麵都這樣,沒有見過別的拉麵。

實際是那時候湯煮不好,咖喱味大,管壓住。」

「我聽人說,咖喱風味是上

海棉紡工人支援鄭州帶來的口味,

是棉紡廠的原創,您的店也在二廠附近,

是不是這個原因?」

「扯淡。」

四哥前前後後開過三家店,生意都不錯,

現在一家都不在了。

「店為什麼沒堅持下來?

我看生意都很火爆啊,門口小板凳能擺出去100多米。」

「太累了,咱又沒文化,不懂管理。

啥事都是自己弄,早上6點多起來買菜,

忙到晚上2點多關門,熬不住。」

四哥砸麼一下嘴,繼續說道:

「現在拉麵都有拉麵劑了,蓬灰粉一加就成,

以前都是大石頭塊,比石頭還硬,

連砸帶煮都是一天一夜。

微信朋友圈還有人說拉麵不能吃加了硼砂,

那都是造謠!!  

蓬灰是燒的灰,沒這個拉麵弄不成。

硼砂是化工原料,劇毒!」


▲以前的蓬灰就長這樣,一點一點敲下來,弄碎,

煮成有特殊味道的紅水,用來和面。

四哥說,那時候飯店不是誰都能幹,屬於高危行業,

外地人來開飯店都是賠本的多。

不是口味不好,環境不好,而是治安不太好。

一瓶白酒下肚,突然不想結帳。

「老三,咋弄,吃飽某?摔盤走吧?」

「中,狗哥,弄他x類。」

幾個人站起來,酒瓶盤子一摔,

「這弄了能吃?今天不叫你賠了,哥幾個下次再說!」

老闆報警也找不到人,也不敢硬碰硬,只能認個啞巴虧。

有個老闆厲害,跑廚房拿把刀出來,

把一個人耳朵砍了下來,結果不用說,

關店坐牢。

過去的漢子面子比天大,就像大家都知道殺人館的故事,

羊倌也是受不了那個詞而已。

一瓶白酒下肚,突然不想結帳。

「老三,咋弄,吃飽某?摔盤走吧?」

「狗哥?你是信球不是?

你不看看誰了店?

四哥他弟弟可是鬍子,你這是不想擱這片過了吧?」

「啥,鬍子特哥這是?

你咋不早說了,慢慢吃。

結帳一分光都別沾!」

那個年代能站穩腳跟的館子,老闆都有兩把刷子,

一般都是那一片土生土長的人。

 碰見一些事,行業還要開會。

有小弟挨個店通知,到xx家去開大會,不能不來。

當然,有話語權的都是大佬。

「昨個吧,衛生局發信了,

說以後咱了店都用他們了衛生筷子,恁都說說咋弄吧。」

「咦,哥,這還不是你說了都算。」

「就是就是,虎子哥你說了算」

「好,各位兄弟,那我都說了,

以後咱了面都漲2分錢,一碗4毛2,

明天我叫小賴子他們找人都去瞅瞅,

誰不漲,弄特大了蛋。」

「中中,虎子哥就這弄,誰不漲弄誰。」

「好,都照虎子哥說了弄。」

第二天還有人到處去問問,看漲價了沒有,

大家誰也不敢比人便宜。

PS:寫文的時候碰到b站貼片廣告事件,

真是和那時候有異曲同工之妙,

行有行霸,你漂亮又便宜就是不行!

人性啊,歷史不停的重複。

又PS:想嘗嘗那種湯不加咖喱的味道,

黃河路健康路口好運來您可以試試。

有羊湯,有燴麵。

中原的拉麵方才站穩腳跟,

可隨著各地的餐飲交流愈加頻繁

餐飲界四大門派之一的蘭州拉麵,

這時也走向了全國各地。

當年還是藍色的門頭,

除了中文以外還會用回文寫一遍蘭州拉麵。

供應的涼菜都是出奇的統一,

豆腐乾、海蜇絲...

與中原館子選材路數不太一樣的菜餚。

除了清湯牛肉拉麵以外,還供應拉條子、拌麵等產品。

阿迪力正了正頭上布滿油汙的小白帽,

「就說我叫阿迪力吧,我的大名是不能說的,我很害怕。」

小八表示理解以後,他講起來自己的故事。

阿迪力並不是蘭州人,他是地地道道的新疆人,

炒得一手好辣條,柱子也弄的有模有樣,

只是衛生問題是他們的通病。

「阿迪力,你是新疆人,為什麼叫蘭州拉麵?」

「我是第一批出來的,我們一起來的,

有的叫新疆拉條美食城,還賣不好吃的烤羊肉,

有的賣難吃的烤包子和饢,

我不一樣,我賣的是蘭州的拉麵,

我會做拉麵,拉麵好吃,

我的妻子是青海人。正宗。」

「你們一個青海一個新疆,你們的拉麵怎么正宗?」

「我們的拉麵,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不騙人!

蘭州拉麵就是青海的。」

「生意好嗎?」

「我現在不做這個了,不賺錢。」

「生意不好嗎?怎麼不賺錢了?」

「斯哈克他們的蘭州拉麵協會太厲害了,

不加入不行,打架不去幫忙罰錢。」

「那個不是被公安機關打掉了嗎?」

「已經出來了,我不幹了,很害怕。」

「好的,你們的湯用料酒除腥嗎?」

「不行,這不清真」


▲這種拉麵當時遍布鄭州,都是用不鏽鋼的大桶煮麵,

一般都是一家人做生意,往往成為一些據點,

不過倒是對拉麵的普及起了不可以磨滅的作用。

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

一清,指牛肉湯清;

二白,指蘿蔔片白;

三紅,指辣椒油紅;

四綠,指蒜苗香菜翠綠;

五黃,指用蓬灰和面的麵條有著淡淡的黃色。

拉麵也不像以前,可以粗點細點,

而是分成了毛細、細的、二細、三細、

韭葉、小寬、大寬、蕎麥稜等等。

我吃到比較好吃的應該是05年在大崗劉村裡做的拉麵。

在蘭州,沒有拉麵,而是牛肉麵或牛大碗。

吃拉麵叫軋牛大,分為6塊的和7塊的,不供應晚餐,

PS:寫文的時候,蘭州也7塊起了,物價漲了。

雖然蘭州人自認為拉麵不正宗,

但是他們正宗的牛肉麵來了,我們還是會叫他拉麵,

因為已經習慣。

PS:阿迪力提到的蘭州拉麵協會,

大家有興趣可以百度  拉麵大託拉斯,

裡面有詳細的故事。

雖然新疆人和青海人開的蘭州拉麵遍布鄭州,

但並未改變鄭州人特有的口味

歲月流轉,一些老店堅持下來,發展壯大,

一些新生的力量也逐漸加入成為主流。

中原的拉麵界也是高手輩出。

楊記清芳80年代就已崛起,

本地拉麵江湖的豪俠宗師,形似少林,

開宗立派,門下信徒眾多,

以咖喱湯,浸味牛油聞名天下,招式厚重老到。

不過拳怕少壯,在江湖的地位岌岌可危,

再固守乾坤,一成不變,

怕是逃不過被洗出江湖的命運。

楊德清和楊青恩的恩怨情仇按下不說,

中原路地下道上面,

那個支援汶川的楊記和別的都不一家,

他曾在杜嶺街過渡兩年,現在聽說搬到西站路了,

不過搬走以後沒再去過。

另一家就是老花園路集貿市場出來的,

當時兩家門對門的開,生意都不錯。

黃河路海灘街的楊記,

肉丁還是那個肉丁,

咖喱還是那個咖喱,

面卻不是那個面了。

現在分店眾多,均為加盟,

就剩下一個牌子而已。

劍走偏鋒,武林中獨樹一幟,與世無爭。

效仿者無數,得精髓者不過三人已。

拳成於香菇澆頭,底子依然是中原武林正宗。

隱隱就是桃花島的黃藥師。

光彩的香菇牛肉麵

怕是有點年齡的過期少女都應該知道,

為了這口髒拉麵跑大半個鄭州的妹子大有人在。

和彬彬涼麵,鐵板魷魚、土耳其烤肉,

一直經歷了光彩的春夏季冬,

送走了無數的酸辣粉、漿麵條、小土豆炒米。

像一位淡然的長者,卻從來不打掃衛生。

李師傅香菇牛肉麵

我是看著這個店開業的,沒想到他家能走這麼久,

開始一直覺得和那加州牛肉麵脫不開關係,

只是肉塊沒人家大,吃出無數次各種驚喜。

像是丐幫的八袋長老,水平不高不低,脾氣不小。

你說衛生?我不說丐幫了嗎!

翠園齋香菇拉麵王

既然叫一個王字,派頭自然不同,

但味道基本一個類型。

有差不多20來年沒去過了,

他就一直靜靜地在那裡,不離不棄。

像是李師傅的同門師兄弟。

百x拉麵

後起之秀,林平之一樣的存在。

年幼而獨到老辣,能對自己下的去狠手。

知道避其鋒芒,揚己之長。

以360南門為教宗所在地,幾十家店鋪分散鄭州,

已隱隱有和蘭州拉麵、蘭州牛肉麵抗衡之力。

開始有百x的時候,很不看好,

因為鄭州人口重,他卻很清淡,

不是不鹹而是鹹而不香,

面吃慢一點,就漲的可以一碗分兩碗了。

因為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我也去了好幾次。

他家那時候獨一門的蔬菜拉麵,

吃起來雖然一樣,顏色卻很討喜,

可證老闆是個心思玲瓏之人。

後來老闆也估計看出來自己這和別家硬剛的實力不行,

果斷翻篇,

以雲南野生菌和無添加麵粉為噱頭的

菌菇拉麵橫空出世,

避開別人強項不說,還能提高價錢!

那味道好吃到我竟然去過一次! 

甚至強烈懷疑是不是手拉!

但其宣傳手法,營銷手段,

和江湖營銷宗師某火鍋深如師徒,

吹自己產品好不吝嗇,一邊吹一邊貶低別人,

氣死安利不讓微商。

特別是貼大哥宣傳,楞拔高自己檔次這一點,

深得精髓,不亞於當年的牛根生。

能去下戰書拉麵挑戰燴麵,這氣勢、這勇氣可歌可泣;

被人無視後能整出一套說辭,其機敏可圈可點。

被千萬人罵吾往矣!且面不改色!

這份氣度,這層臉皮試問除某鯉魚某火鍋外有幾人?

PS:這裡我還想囉嗦一次,

沒必要熄滅別人的燈光證明自己的更亮。

你可以追求純天然無添加的面,

但是不能貶低使用蓬灰或拉麵劑的面。

丹丹面時代

筋脈寸斷,神功再起,好似狄雲練了神照經。

丹丹的拉麵獨成一格,和誰都不類似,

我有朋友只認這家的面。

但畢竟太過小眾,不能發揚於天下。

後來從丹丹拉麵更名丹丹面時代,

從主營拉麵到多種經營,風格更加貼近年輕朋友

附近學生和打工者的首選。

自己一家店這麼多年過的挺好,轉型也成功,

不擴張不加盟,如此的恬靜。

小八此篇「拉麵江湖」將長文發揮到了極致,俺看得大呼過癮,卻也在心中暗罵:這廝今天竟沒有可刪的廢話!

可俺就是這樣幹(mei)淨(you)利(nai)落(xin)的男子,於是分作上下兩篇,關於拉麵的更多故事下期再講。

就這樣吧。

                                         ————美   編

————我還是正文的分割線————

如果喜歡槽店的風格,請長按下面的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西直門的拉麵江湖……
    小北拍攝一輪輪的市政建設後,西直門的「樣貌」與早年間已千差萬別,十多家拉麵店齊開的盛景不復,可終究保留了幾家,其中一家甚至時隔多年後重回江湖,那個西直門的「拉麵江湖」。小北拍攝橋頭麵館的新址位於西外高梁橋斜街與交大東路交匯處的一寫字樓底商,據說,這家店才是西直門橋頭拉麵最早的店面,於1989年開業於西直門外。
  • 蘭州拉麵裡的江湖
    同叫「蘭州牛肉拉麵」,但兩邊不僅口味不同,在發展路徑上更是迥然相異。青海拉麵是農村扶貧,用面把人送出去;蘭州拉麵是城市品牌,用企業把面打成名片。不過,相同的是,兩碗面走向全國,佔領大街小巷,背後不僅僅是企業家精神使然,而且它們都離不開政府之手的支持。青海有個「拉麵縣」化隆在外做拉麵的有7萬多人,佔全縣人口的1/3。
  • 把拉麵吃上50遍
    因為費時費力,母親只有節假日才會做上那麼一兩次。她也曾在各個飯店專門點過拉麵,然而吃在嘴裡卻總覺得寡淡無味,沒有母親做出來的那個味道。第二天桌子上果然又擺著拉麵,她一口氣吃了個底朝天,拉麵一如既往的那麼好吃,真是百吃不厭。第三天桌子上雷打不動又擺著拉麵,雖然是仍是熟悉的味道,但是她這次吃的沒有以往的多了。第四天,第五天依舊如此……再好吃的東西吃多了也會膩。 一周後,她終於忍不住說,媽,以後別做拉麵了,麻煩。「只要你喜歡吃,媽就不怕麻煩。」母親好脾氣的說道。
  • 拉麵天狼重出江湖 11.1雲頂霸氣上分陣容
    宗師拉麵狼 這個陣容早期的運營比較簡單,想盡辦法吃連勝就行,等中、後期上8後再開始D牌。 陣容核心小件: 沃裡克非常重要的一件裝備是火炮,這是拉麵狼人最重要的一件裝,可以落位後排打輸出。颶風可以增加沃裡克的輸出效率,第三件裝備推薦做出殺人劍,能增加狼人的面板傷害。
  • 日本有錢也難吃上的「拉麵二郎」——拉麵之王
    之所以這麼說那可是有原因的,什麼丸龜制面,博多拉麵都已經是開封菜一樣的常見了。這個堪稱日本最難的、傳說中的「拉麵二郎」到底有什麼奇葩之處,我們這就為你一一解答。拉麵二郎成立於1968年,成立初期就在有名的慶應義塾大學旁邊。現在全國總共有40多家店,北海道的札幌也有分店。拉麵二郎在日本是家喻戶曉,非常受歡迎。排一個小時的隊,那都不是事。
  • 再見2020,這碗顛覆了朋友味蕾認知的牛肉拉麵我能幹上一大碗
    韓偉,素素,瓦爾特老瓦翻看朋友圈,4月2日的晚上我和朋友焦素芳、韓偉約著一起到緯五路上的楊記總店吃拉麵。他們兩位顯然不是楊記拉麵的常客,看到我在包間出來迎他倆還頗為驚詫:咦,楊記還有包間呢。這已經是疫情過後,老瓦第二次來吃楊記了。居家不出的日子裡,對楊記拉麵的內心期待,轉變成了恢復堂食以後的頻繁光顧。
  • 一碗博多拉麵吃到底,才算得上吃過「日本拉麵」了.
    拉麵對於日本人來說,就像米飯對於中國人一樣,有與生俱來的親切和家常感。街道上隨處可見的拉麵店,哪怕只有一點點空間、即使是吃的很快的食物,但只要走進一家拉麵店,大口吃麵的同時幸福感由心而生。而「大口吃麵、大口喝湯」更是吃日本拉麵的靈魂,拉麵湯又分成醬料和湯頭,醬料包括醬油、鹽味和味噌味的拉麵,出汁則由豚骨、雞骨、魚貝等熬製而成,所以說,即使一碗質樸的日本拉麵也蘊含了拉麵師傅對美食的心血,自然成就了從不會令人失望的味道。
  • 室友竟然掛在海底撈的死亡纏繞拉面上?嚇尿了.
    後來叨姐在網上一查,再問了問身邊朋友們的血淚史,看來被海底撈拉麵死亡纏繞的人,不在少數。01 ■到底有多少人掛在了海底撈的拉面上?知乎 @bunny有一次帶我八十多歲的姥爺去吃小哥來表演拉麵,我姥爺說:哎~這個我也會~小哥就逗我姥爺往他這甩說您看這個您會麼?結果。。。失手了。。。面掛我姥爺脖子上了。。。
  • 白領10,000刀,還包50年拉麵!日本拉麵巨頭日清招募首席麵條官?!
    在如今的網絡江湖裡,有這麼一個群體,他們懷揣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大無畏精神,時刻準備著為有需要的同學獻身~代吃炸雞、代喝奶茶、代罵人、代催款……只要錢到位,一切都能幫你辦的妥妥的,他們江湖人稱——「代王」,座右銘是:能用錢解決的事,那都不是事!
  • 舌尖上的日本之拉麵之魂!
    ,從最初的九州豚骨拉麵到如今的北海道味噌拉麵,天朝人民對霓虹拉麵的追求也是年年越發火熱。另一招牌「小魚乾面」則是充滿海鮮風味,選用中細面搭配豬五花和雞胸肉做的叉燒,再配上其他各種輔料,共同組成一碗完美的面。
  • 舌尖上的日本:拉麵迷不可錯過的高圓寺7大拉麵店
    日本高圓寺(高円寺)這個十分受歡迎的區域不只生活機能便利,還有很多古著店、雜貨店以及特色咖啡廳,但其實很少人知道,高圓寺還是拉麵店的一級戰區!特派記者實際在高圓寺一帶吃了一輪,這次精選了高圓寺周圍的7間各有特色拉麵店要介紹給大家,每一家都在日本美評論網上有極高的評價!愛拉麵成痴的你,千萬不要錯過這次的報導!
  • 廣州不再需要日式拉麵了
    沒辦法,拉麵之魂還在熊熊燃燒,怎麼辦?好在東方寶泰裡還有一家一龍拉麵。走到B3層,在原來博多一幸舍拉麵店的位置上,是曾經火爆林和西的一龍拉麵。店裡顧客寥寥,我們落座、點面、吃麵,一切如常。當時在廣州,吃日式拉麵除了去小眾的個體品牌,就是味千拉麵(這裡僅討論日本正宗拉麵專門店),還沒有一個特別正宗的日式拉麵一統江湖,一風堂的出現一下子就佔領了市場,我記得當時在正佳廣場的一風堂在晚餐時段是要排隊的。
  • 拉麵說關聯公司申請「拉麵喊」、「拉麵叫」、「拉麵吼」、「拉麵...
    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白楊)11月16日,天眼查App顯示,近日,拉麵說關聯公司上海銳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新增多條商標信息,包括「拉麵叫」「拉麵吼」「拉麵喊」「拉麵亂說」「拉麵聊」「拉麵說什麼」「拉麵說吧」等商標,涉及的國際分類為方便食品,商標狀態為等待實質審查及商標申請中。
  • 蠟筆小新野原拉麵01:為了參加世界拉麵比賽,需要到喜馬拉雅山上
    蠟筆小新野原拉麵01:為了參加世界拉麵比賽,需要到喜馬拉雅山上 2020-12-09
  • 拉麵哥: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文\江湖小舞「凡是來拍拉麵哥的,免費領取一杯茶水。」
  • 老闆,來碗拉麵,不要面!
    我知道我知道,來日本旅遊嘛,拉麵修行必不可少,從秘密小店到米其林名店,你們手頭肯定已經有一大把攻略了。但是今天,接下來要說的這幾種吃法,一定是你們感覺陌生的,也是最近才剛剛在日本流行起來的奇葩拉麵。 這次你真的可以昂首挺胸走進拉麵店,大喊一聲:「老闆!來碗拉麵,不要面!」我真的沒有在搞笑。
  • 成都走紅拉麵小哥辭職不足兩月重新拉麵:不想當網紅
    小到拉麵新花樣,大到未來人生規劃,田波都不再想太多,他明晰的只有一點:不再當網紅,不會再接商演,很少上快手直播,回歸拉麵師傅角色——田波極力想擺脫網紅光環。  江湖再見,拉麵小哥田波又回到走紅的起點,只不過這一次,他只想做個普通的拉麵師傅……  回歸  重回黃龍溪拉麵 新老東家就在同一條街  五一小長假剛剛結束,黃龍溪景區人氣不減。沿著主街往下走,被圍得三層外三層的就是田波工作的新店「黃龍溪一根面」。
  • 滬上8碗日式拉麵良心推薦!
    推薦店家:紀州豚骨醬油拉麵推薦理由:紀州的豚骨拉麵是極簡主義的完美展現。推薦店家:豚王拉麵推薦理由:以65公斤的新鮮優質豬骨熬製12小時,還特意加入豬臉肉一起熬煮,煮出濃度、鮮味與香味並存的豚骨湯底,喝上一口就念念不忘
  • 日本拉麵為啥也能叫拉麵?
    這之後隨著雜誌的報導、方便麵的發售,拉麵這個叫法迅速在全國傳開,拉麵這個菜名便流傳了下來所以,與其說是「拉麵」,不如說是「啦面」比較合理呢~介紹完拉麵的起源,下面我們來說說拉麵的流派。時至今日大家所津津樂道的「拉麵流派」也是眾說紛紜,各成一派,小編這邊按地域口味,簡單粗暴地介紹最熱門的三種,也就是所謂的日本三大拉麵,分別是:北海道的札幌拉麵,福島的喜多方拉麵以及福岡的博多拉麵。首先是札幌拉麵。提到札幌拉麵,想必大家第一時間都會想到味增拉麵。
  • 野郎拉麵:火爆東京的拉麵
    原標題:野郎拉麵:火爆東京的拉麵   在東京秋葉原、澀谷、淺草、三軒茶屋每天都排著長長的隊等待著享用拉麵的美